茅盾《走上岗位》和《霜叶红似二月花》中的音象研究
2023-08-10吴欢黄伟涛
吴欢 黄伟涛
摘要:《走上岗位》和《霜叶红似二月花》是茅盾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两篇小说,均被《茅盾全集》第6卷收录。在这两篇小说中,茅盾先生补充了自己创作中的江南小镇写作和工人群体写作,具有丰富的可挖掘的茅盾写作倾向性。回顾茅盾先生三四十年代的小说创作,其中具有丰富的可挖掘的机械意象。并且随着这类意象逐渐变成一种脉络,一点点扎根于茅盾先生的小说创作中,机械意象就变成了一种机械书写。机械书写具有多层次的文学含义,包含多重思想层面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其中就包括使用机械意象刻画城市新进程下现代与传统之间的碰撞与战乱兵祸中人性与机械的冲突与纠葛等。在这些纷杂繁芜的都市意象中,茅盾先生巧妙地编织了音象共鸣的背景,让读者能够沉浸式感受到环境带来的冲击以及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茅盾先生多次使用“机械的骚音”进行文学表达,这是他对现代化社会的一种探索和反思,也是对都市、战争的一种记录。文章以茅盾先生创作的《走上岗位》《霜叶红似二月花》为研究文本,探讨在其作品中,机械意象中音象共鸣如何呈现历史、如何进行文学表达。机械的音象共鸣既是一种叙事传统,又是一种写作创新。
关键词:茅盾;《走上岗位》;《霜叶红似二月花》;音象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6-00-03
机械的骚音常出现在茅盾先生的中长篇小说创作中。“声音环境是展现剧情和塑造人物不可缺少的”[1],复杂而持久的机械音象能展现人物内心的挣扎,丰富其性格特征。例如,在《霜叶红似二月花》中,张恂如是一位具有反封建精神的少爷,他在家中郁闷闲杂,度日如年,无法安置自己的身心,经常在寂静的屋子里听着“天然几上的摆钟在那里一秒一秒地呻吟挣扎”;在《子夜》中,林佩瑶通过一声刺耳的汽笛声回想自己的密司林时代,最终在现实和梦境的压迫中认识到自己现在只是吴少奶奶。这种音象的使用,突出了人物在环境下被压制的躁动和烦闷。作者通过刺耳的机械的骚音凸显对处于新旧交替的夹缝中的现代人生存的思考和想象。
1 对《走上岗位》中战事音频的再现
茅盾先生的小说具有历史纪实性,这点毋庸置疑。他对社会时事的纪实书写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茅盾先生的作品题材大多源于社會背景和生活细节。这类社会背景和生活细节的文本呈现就体现在茅盾先生小说中庞大繁杂的音象网上。卡迪基恩认为:“新的声音技术、现代城市的声音,以及对听觉感知的兴趣,共同构成了对听觉主体的新的叙事描写的背景。”[2]茅盾先生正是如此,通过在小说书写中编织机械骚音音象再现历史背景,以凸显人物受到的压迫和无助感。炮弹等产生的尖锐嘈杂的声音本身就是具有杀伤力的,《听觉叙事研究》提及“震荡耳鼓的声音在对方来说就近乎是一种直接的肉体压迫”[3]。在《走上岗位》中,机械骚音对底层人物的交往活动产生了更甚的压迫感。由机械所构成的杂乱背景音象,凸显的不再是单个人物的精神压力,而是历史情境下人物命运的浮沉与强烈的爱国情怀。在“八一三”抗战的历史背景下,伴随着工厂外传来的机枪突突的声音,工厂里的工人个个都熬红了眼睛,他们在为前方战事做准备,以最快的速度拆除机械、重组机械。他们在飞机、炮弹的轰鸣下,不劳不休地工作着。
机器的轰鸣声、工人锤炼的声音、飞机呼啸的声音等共同编织出一张音象网,合成紧张战事的弦外之音。机器轰鸣的声音与老工人石全生内心的沉重感产生共鸣,强调了他的压抑和疲惫。但老工人石全生不敢停下手上的动作,因为他只要停止工作,就会想起“开战那天就被毁了的可爱的家以及住在难民收容所中已有个把月的家里的老小”[4]257。在轰鸣声带来的肉体压迫下,石全生终于等到了下班时间。可当他拖着疲惫的腿和压弯的背脊骨走在那个战火纷飞的环境中时,他更直观地感受到战争的破坏力。他将自己的饼分给营养不良的孩子吃,然而,他惨淡的脸却吓到了逃难的小孩。孩子的大哭与轰隆的飞机声是对“八一三”抗战历史的真实再现和战火纷飞时代情感的传达,能使读者沉浸在战乱环境中,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罪恶和人民的疲倦憔悴。
战事越是白热化,军事机械越是在轰鸣声中不停地运转,形成一种机械性的韵律感。作者通过这种音象交织的社会环境凸显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及人物内心的压抑。所以,当老工人石全生走在不断从天空和远方传来喧嚣噪声的街道上时,这种噪声在小说中被赋予了一种象征意义,它预示着石全生的痛苦。但即使生活在这种痛苦的环境中,即使石全生已经窘迫到一家人挤在垃圾堆旁边的一张草席上生活,他还是拒绝了徐和亭的引诱。当石全生打听到那份高薪职业的背后不是汉奸就是鬼子时,恨恨地拒绝了。在以机械为主体的工厂内迁活动下,有的人贪生怕死,有的人卷款而逃,但工厂的工人英勇且坚定地护送机器,帮助抗战事业开展。茅盾先生正是通过工人在工厂忙碌的工作场景和在工作外遭遇的充满轰鸣声的战乱环境来凸显工人对敌人的仇恨以及身为无产阶级工人的责任感。
除此之外,《走上岗位》中还存在多数重工业器械的重奏。机器枪声是对战火连天环境的再现,亦强化了故事情节的起伏。在其文本的第九、十章中,枪声频频出现在背景环境中。难民与轰隆的炮声、枪声,还有飞机飞过的声音一起阴沉迷茫地出现在马路上。小说中是这样描写的,“下午三点钟的光景,炮声越来越密,而敌机也三三两两地不时飞过租界的上空”[4]379“马路上的空气也确实不同。十字路口,车子和步行的人都是那么慌慌张张,像有鬼赶在他们背后。红绿交通灯不停闪着”“皮鞋的后跟敲着脚踏板。只说了两个字‘快跑”[4]382。小说中的洁修是一名通过演出来宣扬爱国精神的爱国学生,茅盾先生通过各种机械的骚音来展现她面对战事紧张不安的心理。这名女学生从难民营回家时发现——“市嚣已经撇得远远的,可是大炮的声音却越来越清晰,分不出单个的爆炸声,也分不出哪些是敌人的、哪些是我们的,只是隆隆然一片”[4]383。不绝的枪炮声,带来的是沉浸式的战争体验感,还有爱国女学生洁修对战事的恐惧及紧张。茅盾先生利用机械枪声,织造了一张含有痛苦回忆和紧张战况的环境网,以反映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可贵。爱国学生也正是出于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成为坚定而成熟的爱国人士。《走上岗位》这部小说的两类主人公:爱国学生和工厂工人正是在机械轰鸣的环境下,在一明一暗的两条线索下,蜕变成革命先驱的形象,呼应了走上岗位这一主题。
茅盾先生小说创作中的音象共鸣所凸显的不仅是战争这个主题,还暗含了农耕文明背景下,作者对现代化建设应当如何进行的看法。在《霜叶红似二月花》和《虹》中,机械与自然环境既有融汇又有排斥,正如茅盾先生对机械的态度,既有赞美又有批判。机械骚音和自然靡靡之音的交织,蕴含着茅盾先生对人、自然、科技、生命等多个方面的深入思考。
2 《霜叶红似二月花》对现代文明的沉思
茅盾先生和多数作家一样,对机械文明带有讽刺和敌意。例如,在《第一阶段的故事》中,茅盾先生描写过一名“胖得出奇的潘太太”,她嫌汽车门太窄,随行仆人需要将她往车里推,才能将高贵的她推进去。在多数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及“左倾”作家笔下,丑恶油腻的现代机械折射的是对欺压劳苦大众的西方列强以及社会无良资本家的愤恨和讽刺。
同样是批评,相较于其他厌恶机械化的作家,茅盾先生批判的不是机械本身,他认为机械本身是没有错的,这一点在《霜叶红似二月花》中有所体现。
在《霜叶红似二月花》中,茅盾先生书写了一个生活在江南水乡中的农民与现代重工业产物——轮船之间发生激烈矛盾冲突的故事。茅盾先生认为随着城市都市化的发展,农村也在逐渐进行现代化建设。“这几年来,公路建成了不少,乡下人也有眼福看见汽车了;跟着交通的发达,向来闭塞,洋货和钞票不大进得去的地方也就流通无阻了。”[5]
虽然现代化促进了农村的进步,但现代文明的成果还是被一些有心人抹黑了,这也直接导致了农民对现代机械文明成果的敌意。就好比在《霜叶红似二月花》中,轮船机器声和自然之音呈二元对立关系,作者通过小火轮强调了农民对现代化进程的害怕和无奈。在小说中,当钱良材因为村中水田被小火轮压出的水淹而乘坐小划子回家时,就目睹了钱家村村民和小火轮之间的互相伤害。小火轮的通行导致水漫进了钱家村和小曹庄这两个村子的农田,愚昧的村民认为“轮船怕打”,挨了打之后,便不会来,水田就不会遭殃。在这种思想下,钱家村村民用石头去攻击小火轮。小火轮走后,钱家村村民如同获胜般欢呼。虽然自己的田中有水患,但是村民为了工钱,丢开自家的事情,选择去做短工,帮其他人田里车水。虽然钱良材制止了钱家村村民的行为,并且呼吁村民重新筑堰來抵御小火轮带来的水灾,但是小曹庄的村民却在各方人士的煽动下,要砸毁小火轮。这时受到伤害的小火轮如同人一般,发出了悲鸣。“轮船冲过了桥洞,汽笛哀嗥似的叫着……汽笛不断地叫,像是诉苦,又像是示威。”[4]215但小曹庄在“赶跑”了小火轮之后,悲剧还是接踵而来。第二场激战就此展开,“汽笛不停地长鸣。轮船像一头受伤后发怒的猛兽,一路嗥叫,直扑向这小小的石桥”[4]222。在小曹庄与村民的第二轮交锋中,小曹庄村民并没有获得期望中的胜利,反倒使可怜的孩子被奔跑的大人践踏,失去了生命。没有人在枪声中受伤,孩子却死在愚昧的自己人的脚下,这是茅盾先生对机械盲目排斥和无畏抵触的行为的嘲讽。正如他自己所呼吁的那样,“机械本身不负有罪恶”,偏激的思想是对孩子甚至是民族未来的伤害。
在小说中,茅盾先生通过轮船的鸣笛,呈现现代文明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当小火轮的发动机轰鸣,汽笛声奏响后,它仿佛有了生命一般,哀嚎、怒吼……这段机械之音,正是茅盾先生在现代文明下对受骗群众愚昧行为的反思。机器的声音凸显了进步的现代文明和愚昧守旧的封建思想之间的矛盾。
关于机器之音和自然之音的碰撞,《虹》给读者的感觉与《霜叶红似二月花》完全不同。《虹》开篇就出现了自然之音和轮船交融的音象。“隐约地有鸣鸣的声音,像是巨兽的怒吼……突然扩展为雄赳赳的长鸣,在两岸的峭壁间折成了轰隆隆的回声。一条浅绿色的轮船很威严地冲开了残存的雾气,轻快地驶下来,立刻江面上饱涨着重浊的轮机的闹音。”[6]这里的轮船的鸣笛声与大自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有机的和谐感,暗示着工业与自然之间的融合。这种音象感受,让读者对江面上工业和自然共鸣的音象感受愈发清晰而深刻。机械与自然的融合,展现了茅盾先生对现代技术与社会的思考。
从茅盾先生编织的音象之网中可以看出,小说中机械的骚音是现代文明和物质文明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反映,它具有冷酷的特征,展现了人与科技的脱节和疏离,反映了现代社会的浮躁和物欲。但茅盾先生对机械本身也持肯定态度,认可技术改良和生产力推进。机械的骚音是现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茅盾意识到了科技对社会、文化、人类进步的深远影响,同时承认科技革新离不开人类对自然科学技术的探索和发展。
3 结语
茅盾先生小说中机械的骚音含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从现代文明来看,机械骚音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对生命的崇敬,呈现出机械与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复杂关系。茅盾先生通过机械的骚音深入思考和探讨现代文明,这对现在的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茅盾小说通过机械意象的音象共鸣,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主人公的内心感受,更好地反映当时社会的特点。机械意象的音象共鸣,成了茅盾小说中情感表达和社会探讨的重要手段,也是茅盾文学作品独特艺术魅力的来源。
参考文献:
[1] 王国臣.广播剧创作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44.
[2] 詹姆斯·费伦,彼得·J.拉比诺维茨.当代叙事理论指南[M].申丹,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45-446.
[3] 傅修延.听觉叙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10.
[4] 茅盾.茅盾全集:小说6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257,379,382-383,215,222.
[5] 茅盾.茅盾全集:散文1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66.
[6] 茅盾.茅盾全集:小说2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
作者简介:吴欢(1999—),女,安徽安庆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黄伟涛(2000—),男,江西九江人,硕士在读,研究方
向: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