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生空间”的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研究

2023-08-10孙浩皓沈安吉

艺术科技 2023年16期
关键词:三生空间南京重构

孙浩皓 沈安吉

摘要:乡村振兴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提出的战略目标,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体要求,旨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特别是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原有的公共空间已难以适应新的使用群体与需求。为此,文章以“三生空间”为基底,寻求乡村公共空间拓展和转型的新路径。将乡村公共空间置于“三生空间”的框架下加以考察,以南京市高淳区和睦涧村、下坝村、东风村及河南村为例,通过ArcGIS可视化分析,整合研究对象简况及其三生空间、公共空间的现状,进而得出研究对象三生空间及公共空间存在以下问题:在三生空间方面,存在生产空间协同性不强、村民生活空间特色不明显、生态空间整合度不足三个问题;在公共空间方面,存在公共空间边界固化、服务人群单一、功能滞后三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在公共空间转型与拓展两个方面提出重构目标,从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维度提出重构策略,以三生空间的优化实现乡村公共空间的重构。为乡村公共空间重构提出建设性意见,使乡村公共空间成为承载村民生活、服务经济生产、带动文旅产业的综合体,走出消亡衰败的困境,赋予其永恒价值。

关键词:“三生空间”;三生融合;乡村公共空间;重构;南京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6-000-05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其总要求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旨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五大目标[2-3]。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特别是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原有的公共空间已难以适应新的使用群体的需求。为此,课题组尝试以“三生空间”为基底,寻求乡村公共空间拓展和转型的路径。

1 相关概念

公共空间的定义可从物质及精神两个层面来理解,学者曹海林将乡村公共空间定义为乡村内部已经存在的具有公共性质的固定空间,强调其物质存在形式;而朱海龙认为,乡村公共空间不仅是实体空间,更是精神家园,强调乡村公共空间承载的精神文化价值。陈今泉等人认为,乡村公共空间是人们可以自由进出并进行相关活动,获取各种信息以及开展思想交流的场所,强调了公共空间的场所感[4]。乡村公共空间作为乡村的一部分,是乡村治理问题的核心聚集点[5],研究乡村公共空间也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新的方案。

“三生”是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统称。对乡村而言,生产空间即产业发展空间,如具有生产功能的农业空间,还有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出的农产品加工的二产空间及旅游相关的三产空间;生活空间为村民日常衣食住行的物质与非物质空间;生态空间则为乡村的自然环境空间,如河流坑塘、田间林地等[6]。

2 研究对象概况

2.1 村庄简况

南京市高淳区现有8个乡镇(街道),分别是淳溪街道、古柏街道、阳江镇、砖墙镇、漆桥街道、固城街道、东坝镇、桠溪街道。此次课题组选择规划设计的村镇位于高淳区东坝镇东部的4个行政村,分别为和睦涧村、下坝村、东风村、河南村(以下简称四村)。4个行政村以胥河为界,北部有和睦涧村和下坝村,两村被芜太公路横穿而过;南部为东风村和河南村。四村面积共计2841.6公顷。其中,和睦涧村村域面积7.35平方千米,全村总户数962户,人口2968人,耕地面积5185亩。下坝村共计1218户,人口5600多人,有耕地8293亩、林地353亩、水面2600亩。东风村总户数1528户,耕地面积2381亩、山林322亩、水面250亩。河南村全村总户数820户,人口3012人,全村共有耕地5580亩。

2.2 四村的三生空间、公共空间现状

在生产空间方面,四村保留着大量稻田农业空间及水产养殖空间。由于江南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四村均位于地势平坦之处,农业资源丰富。水田占比大,坑塘丰沛。其中,和睦涧村现有耕地面积为345.7公顷,东风村耕地面积为158.7公顷,山林地21.5公顷,水面16.7公頃。下坝村有耕地552.9公顷,河南村耕地面积为372公顷。农业空间中,主要种植水稻、白茶等作物,灌溉模式以漫灌式为主,水产养殖为螃蟹养殖。

在生活空间方面,村庄文化生活空间独特,留存新石器时代遗址及文物,并且江南稻米种植文化延续至今。其中,河南村以河南特色的梆子戏而得名,江南乡村文化底蕴深厚。四村的生活空间涵盖了主要的公共空间,如寺庙、集市、公厕、集会广场、会议厅、码头以及邻里空间[7],是村民开展日常交往活动的主要载体。

在生态空间方面,四村坐落于古老而美丽的胥河河畔,滨水空间是四村生态空间的特色性代表空间。首先,由于胥河河岸没有控制人为活动,现存许多流动商贩,河岸垃圾乱堆,河岸生态空间脆弱。其次,未能有效结合河流营造乡村生态景观,未能利用江南丰富的乡村生态资源,各个生态空间未实现互联互通,游园绿地碎片化特征明显。最后,在营造生态空间的过程中,较少运用乡土植被,破坏了植物群落的生长环境,弱化了乡村生态空间的功能。

3 四村三生空间、公共空间的问题解析

调查表明,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四村之间以及四村与周边的城乡联动性较差。现梳理与分析四村三生空间及公共空间的困境。通过ArcGIS软件,在生产方面对四村基本农田、生产空间及农田适应性进行分析;在生活方面,对四村公共设施、生活配套设施及城中建设适宜性进行分析;在生态方面,对四村耕地、植被覆盖率及生态适宜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同时,对四村三生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得到生产空间格局图、生活空间公共服务体系图和生活空间设施分析图以及生态空间格局图(见图2)。

3.1 四村三生空间存在的问题

3.1.1 生产空间协同性不强

四村在生产空间上存在农业基底条件好但协同性差、生产性空间多但缺乏体系的困境。对四村进行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可视化分析后发现,四村地势平坦且农业资源较为丰富。其中,永久基本农田总面积1350公顷,一般耕地面积1727公顷,农田类型包括水田、旱地、水浇地等。坑塘丰沛,但碎片化严重,有待规整。坑塘水面分布较多,是村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主要来源,其面积小且碎片化严重,整体水体环境较差,存在淤泥、生活垃圾、浮萍、水草等,规整碎片化坑塘水面、整治水环境迫在眉睫。

除了广泛的田间生产空间,四村还有较多的厂房生产空间,在东风村及靠近胥河处存在一定的集市空间。然而,总体来说,其面临工厂分散管理不当、商业集市对四村的服务覆盖度低,以及吸引外部游客的街巷、广场及寺庙、祠堂缺少统筹规划的困境,第一、二、三产业在空间上分散破碎,未能形成互通的体系,服务范围有限[8]。

3.1.2 村民生活空间特色不明显

部分建筑破旧、风貌一般,村庄的一些公共绿地和广场没有得到有效维护与利用。基本生活配套设施集中在胥河两岸、芜太公路沿岸,下坝村及东风村的一些公共设施仅能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对外吸引力很低。同时,走访发现,大部分村庄特别是离外部交通较远的内部村庄,可满足生活需求的公共空间情况更是不容乐观。在交通设施方面,外部交通优势明显,内部交通有待完善。多条对外道路穿越村域,一条快速路芜太公路穿过和睦涧村与下坝村,一条高速公路G235穿过东风村,河南村对外交通相对匮乏,整体交通便利度不高,交通可达性较低。四村内部闭塞,由此产生了失落空间的困境,无法满足未来村庄发展的需求。

四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如河南村的梆子戏、和睦涧村的稻米种植文化、东风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与明清历史文物以及胥河河段的航运文明,但这些文化生活空间虽然能满足村民日常基本活动的需求,但其空间氛围营造仍有不足之处。由于宣传体系不完善且缺乏保护意识,所以不能很好地展现村落原有文化特点及历史印记。

3.1.3 生态空间整合度不足

四村在生态空间上存在生态条件好但河岸风貌不佳、自然本底好但碎片化严重的困境。古老且美丽的胥河穿村而过,由于胥河承担一定的航运功能,且没有管控河两岸的人为活动,所以一直存在流动商贩占道经营、河岸垃圾乱堆、河岸生态脆弱等现象,导致规划段胥河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风貌不佳,与胥河其他段的风貌差异较大,生态空间呈现“脏乱差”的特点,亟须治理。

西部植被覆盖率比东部高,整体植被覆盖不均,多集中于耕地、坑塘水面区域,胥河周边的植被覆盖率低,难以维持胥河可持续发展和风貌的延续,生态空间细碎化。这些生态问题造成村落的生活环境及条件较差、对外吸引力弱,如何治理与梳理生态空间,使其联动并激发活力、延续胥河生态吸引力,为四村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是如今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

3.2 新发展形势下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应有效融合原有三生空间优势,形成功能复合、兼容性强的新特点,满足村民和游客的不同需求,反映村落的文化内涵。

3.2.1 公共空间边界固化

鄉村公共空间与三生空间没有明确的边界,各种空间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渗透、融合,进而形成一个整体。然而,四村现有公共空间大多只停留于传统公共空间,如传统的寺庙、祠堂、集市、公厕、集会广场、码头等,各空间之间有明显界限,且未能有效利用融合原有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的资源优势。这导致四村公共空间过于分散,风格过于繁多,缺乏整体性,整体效益较弱。

3.2.2 公共空间服务人群单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隔离局面逐步被打破,乡村公共空间在服务人群上应有极强的包容性。然而,四村较多公共空间多服务于村民的日常生活,缺少容纳外来游客开展相应活动的功能,如传统的农田空间仍为村民耕种的场所,并未结合其文旅价值吸引外来游客,打造农业展示体验地,导致其缺乏对外服务价值,让四村给人一种封闭之感,未形成兼容并蓄、多元化的文化发展体系。

3.2.3 公共空间功能滞后

乡村公共空间应在功能承载上有较强的兼容性[9],在乡村公共空间发展的过程中,应从满足人基本的生活需求的单一空间发展成具有复合功能的多元化空间。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四村许多村民使用的公共空间已不具备现实的使用功能,而是成为一种精神生活载体。比如,四村中现存的一些寺庙、祠堂,使用价值已明显降低,这些传统的村民活动空间正因其功能滞后而从村民生活中消失,面临转型挑战。

4 四村公共空间的重构策略

4.1 重构目标

四村公共空间重构的目标是保护原有物质类公共空间,并且基于三生融合理念,分别从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维度,结合文旅产业重构乡村公共空间。

一是实现公共空间转型,兼具对内、对外的服务功能。四村现有公共空间仅满足村民日常生活需要,未考虑游客等对外服务需求。公共空间应注重提升相应功能的兼容性,满足村民与游客不同的活动诉求,提升空间的利用与服务效率。

二是实现公共空间拓展,最大限度地将三生空间转换为公共空间,提高服务能力。四村原有公共空间主要渗透在三生空间的生活空间中,对生产及生态空间的渗透不足。结合文旅产业,有助于四村原有生产及生态空间向功能多样的公共空间转型拓展,从而满足村民及游客活动需要。

4.2 重构策略

四村公共空间重构的总体策略即推动三生空间的融合、渗透以及联动,激活现有的公共空间,满足四村未来发展的需求。在促进村庄发展方面,三生空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只有将三者充分调动,加强三者的联系,产生可适应未来发展的动力,四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村公共空间的重构从生产空间复合化、生活空间弹性化以及生态空间持续化出发,将空间复合联动,在形成能量流动的同时,分项治理三生空间。

4.2.1 生产空间复合化

在农业空间格局上,推动田园观光、水产养殖、水稻种植、智慧农业等多区域联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优化整体农业格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突出特色,提高特色农业的科技含量。同时,以胥河文化旅游风光带发展为契机,形成滨河、公路风光旅游路线,促进文农旅融合,打造联动的生产公共空间。

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农业及水产养殖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以及胥河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上主要结合水稻、白茶等作物,以及螃蟹等水产,整合与治理农业生产空间。文旅上打造滨河风光旅游路线,以现存历史文化遗迹为基础,建设船运文化展示馆、船闸遗迹展示馆,使游客对胥河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同时可带动沿岸村庄的相关产业经济发展。另外,重视开发芜太公路旅游路线,让游客感受茶叶种植、水产养殖、中草药种植等特色乡村生活,并延长产业链,使生产空间形成联动,产生积极影响。

4.2.2 生活空间弹性化

生活空间在整体环境、公共设施、景观风貌等方面需要兼顾村民与游客的需要。同时,空间场地弹性化,满足村民及游客不同时间段对该场地的使用需求。如村庄入口处的广场空地,经过规划改造,在节假日可满足村民举办民俗庆典活动的需求,平时也可满足集散游客的需求。

(1)生活环境提升

在生活环境方面,主要是提升四村现有的公共空间质量,更好地为村民及外部人员服务。引进社区生活的模式,有机梳理乡村居民的生活空间,对于当前状态不甚理想的广场及围合的废弃地,应采用村委会管理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方式,为居民提供舒适的活动场所,形成日常可供村民共享又可为游客提供休憩娱乐的复合场所,改变空间僵化问题。

在乡村道路方面,应细致分类,整治不同级别的道路。在绿化方面,对居民住宅院落绿化进行设计引导,引导村民自发进行统一又各具特色的住宅院落景观营造,统一设计公共空间绿化,减少碎片化的空地,提高居民使用舒适度,展现村庄的良好风貌。

(2)公共设施完善

在公共空间上,应以完善居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以及适当布局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为主要方式,以保障民生为根本出发点,按照“量”的充分和“质”的均衡要求,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为依据统筹空间布局,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满足居民生活与旅游业的发展需求。

(3)景观风貌营造

尊重四村合一的“田、水、巷、祠”村落景观格局,有效控制乡村营建过程中对原有地形地貌的破坏,保证乡村景观风貌的原真性,挖掘地方特色,充分利用乡土元素,吸引外来游客[10]。

尊重原有山水格局,协调村庄与周边环境的图底关系,延续乡村山、水、稻田绵延的景观肌理。尽量还原村庄特色,控制人工景观的尺度和比重,挖掘地方特色,充分利用当地乡土元素。

4.2.3 生态空间持续化

通过农用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等措施,结合文旅产业,打造胥河生态农业体验展示的公共空间,实现空间联动与可持续发展。对于农田,开展绿色防控、肥田修复工作,通过智慧农业系统实时监管农田。坑塘可用作湿地化的生产空间,构建水生生物群落。同时,注意分类发展各类农用地,进行合理整治与引导,营造多层次、多区域的田园农业格局。重视生态修复,在治理生态环境的同时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充分利用胥河生态带与丰富的生态空间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针对生态空间,打造“一廊一带一核多点”的格局。“一廊”为胥河滨河景观生态廊道、“一带”为芜太公路景觀生态带、“一核”为滨河农业生态观光修复核,“多点”则包括苗圃水库生态点、水墩坝生态点、农田观光生态点等生态提升点,选取四村中间胥河生态为生态廊道,全方位统筹四村的生态修复与生态发展,切实整治村民的生活空间,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加强对生态农业重要性的宣传及教育。

5 结语

本研究主要剖析和探究了案例村的公共空间现状,以问题为导向,侧重于乡村公共空间的实体研究,对意识形态层面的研究涉及不多,没有深入剖析案例村近年来公共空间演变的历史。同时,在策略方面,主张缓慢更新,故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出色的效果。

进入新时期,我国面临新的世界发展格局与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这个承载着无数农民集体记忆的精神家园逐渐走向衰落,乡村公共空间面临重构挑战,其作为承载村民生活、服务经济生产、带动文旅产业的综合体,逐渐呈现多元化价值。对此,应将乡村公共空间与村民根本利益相结合,引导乡村走出衰败的困境,赋予其永恒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9,31(4):3-9.

[2]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国共产党二十大重要精神摘编[J].云南农业,2023(2):98.

[3] 徐斌,洪泉,唐慧超,等.空间重构视角下的杭州市绕城村乡村振兴实践[J].中国园林,2018,34(5):11-18.

[4] 李欢欢.强化乡村特色 重塑公共空间:以北竹园村为例[J].安徽建筑,2021,28(3):13-15.

[5] 罗荩,许泽港,陈翚.基于CiteSpace的国内乡村公共空间研究综述[J].南方建筑,2022(2):11-21.

[6] 周龙娟.“三生融合”视角下的上海市闵行区赵家村美丽乡村设计策略研究[J].广东园林,2021,43(2):8-13.

[7] 姚志强.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州老旧村庄公共空间营造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23.

[8] 李世灏,张亚楠,郭莹馨.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用地制度创新研究:以南京市高淳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9):252-254.

[9] 沈金鑫.乡村旅游背景下村落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

[10] 徐呈程,许建伟,高沂琛.“三生”系统视角下的乡村风貌特色规划营造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践[J].建筑与文化,2013(1):70-71.

作者简介:孙浩皓(2001—),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国土空间规划、美丽乡村规划。

沈安吉(2001—),女,江苏苏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三生空间南京重构
南京比邻
“南京不会忘记”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相关问题探讨
城乡规划中的“三生空间”划定思考
珠三角城市群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研究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南京·九间堂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