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足球主题公园”夯实校园足球发展基础
2023-08-10张雪
张雪
发展校园足球,场地建设是基础。重庆市南岸区珊瑚鲁能小学校(以下简称珊瑚鲁能小学校)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过程中,整体构建校园足球体系,把建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足球场域作为重要抓手。
一、积极统筹,打造“足球主题公园”
(一)理念引领,设计校园足球文化长廊
珊瑚鲁能小学校基于“亲历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动起来”的课程理念作为主题建设了“足球主题公园”。并将“公园+运动”理念融入校园足球体系建设,努力让学生“动起来”、让校园“活起来”。学校在足球文化场域建设中,大力营造浓厚的足球文化氛围,在球场周边设计了长约20m的校园足球文化墙,通过可见的视域窗口,让学生更了解中国足球和学校的足球活动。足球文化墙设置了“足球故事”“足球校歌”“球星介绍”“校园赛事”“一周小明星”“荣誉殿堂”等栏目,使学生在参观了解的过程中,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足球运动中。同时,各班教室精心设计“班级足球文化墙”,由学生自己设计足球队名、队徽、队歌等,让学生在参与中增强集体荣誉感,弘扬足球精神,打造精神堡垒,激励学生创造更多精彩。
(二)因地制宜,打造足球教室群
珊瑚鲁能小学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将操场与周边草坡进行综合改造升级,将操场边的空地、滩涂地等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在场域改造过程中,弱化成人足球的竞技性、对抗性,基于全员参与的足球活动课程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形成了集趣味性、体验性于一体的立体足球训练场域,并以“足球公园”命名,形成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学习需求的足球教室群。
1.中心足球场
学校的中心足球场是标准足球场,采用德国进口环保草丝和冲沙胶粒,环保且运动性能达标,天然材料散热快、弹力好,能有效地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减少运动性损伤,保证了校园足球比赛的顺利开展。
2.小足球场
标准化足球场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面积较大,在便利性和灵活性上存在不适应。因此,学校开发了小足球场。小足球场环抱在中心足球场周围,包括 12个1VS1迷你小球足球场、4个1VS1笼式小足球场、头球区域、射门墙、足球斜坡、足球孔组合、足球投篮器、吊球练习器等,以此增加了“足球主题公园”的趣味性,满足学生自主训练的个性化需求,让学生在足球运动中享受乐趣和快乐。
3.智慧风雨足球教室
在操场最外延,学校融合信息技术打造了4间智慧风雨足球教室,并配备“智慧球门”(Smart Goals),通过每个感应球门LED灯随机亮起,引导学生以跑动、射门、带球、传球等方式穿越亮灯球门开展训练任务。足球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置相应的模式和规则,通过调节时间、射门数量或规定时间内踢入的足球总数,提升运动指导的智能性,同时使学生在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中综合提升肺活量、判断力和反应能力。且半封闭式足球教室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下雨天难以开展足球课的问题,其搭建灵活,可进行拆分以满足不同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场地小、人数多,拼抢激烈、攻防转换快,学生之间借助挡板进行传接配合,运动中的对抗性也增多,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足球比赛的趣味性。
4.沙滩、水上足球场
学校不断挖掘校园空地的价值,并基于学生喜爱户外玩沙、玩水的特点,从操场向校园其他场域延伸,利用学校空地建成了沙滩足球场和水上足球场共2个特色足球场。学生在松软、平整的沙地中练习,对腾空落地具有较大的缓冲作用,能较好地保护学生的膝关节和踝关节,同时减少运动性损伤和创伤。足球在松软的沙地上运行,速度相对缓慢,阻力变大,学生跑动更为吃力,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力量和有氧耐力的发展。水上足球场为长方形结构,底部铺设 15cm细沙、水面1cm,可降低地面对身体关节的冲击力,还可减少夏季足球运动易发生的脱水、中暑等意外情况。该场地水沙混合、黏性加大,因而足球阻力加大、控球难度提升,能更有效消耗热量,改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身体机能,提高学生的肌肉力量和肌体柔韧性。
5.楼顶足球教室
学校将足球场地向空中延伸,利用教学楼顶楼,建成了2个非标准的楼顶足球教室。该教室四周进行了围挡设计,在保障安全的同时,拓展了足球运动的空间,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多、场地少的现实情况。
二、借助优势,发挥“足球主题公园”价值
(一)合理安排,将场地用“活”
基于学校学生人数近4000人的现实情况,珊瑚鲁能小学校体育学科组多次教研,在场地安排、使用时间上进行智慧碰撞,提出可行性方案,让全校学生每天都能轮流在各种场地参与足球活动。学校将课间时间划分成了3个15min的小课间和1个40min的大课间,3个小课间组织“足球比赛天天见”活动,由各班分成3个小组,分别在不同时段轮流比赛,小组积分计入班级总分,各年级班级冠军于第二周校园集体照会中进行颁奖,以此提升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积极性与集体荣誉感。大课间时,由全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参与不同项目的足球活动,每周更换1次活动项目,让学生保持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大小课间交错进行,既保证了全体学生每天均能轮流到场地进行足球运动,同时充分发挥了足球主题公园中场地器材的作用。
(二)部门配合,将场地用“好”
珊瑚鲁能小学校体育中心与德育中心携手,将足球课程与德育课程融合,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运动习惯,充分发挥校园足球的育人作用。在开展足球活动前,德育中心对学生进行足球礼仪培训,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如,“足球场地保护行动”“足球礼仪系列学习”“足球小裁判训练营”“足球的家”等,通过系统的教育,让每一名学生在进行足球练习后主动将足球放入球车,摆放到指定位置,以此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同时,在小裁判员的带领下,逐渐养成自我管理、自我练习的意识。
三、合理使用,推动校园足球特色课程建设
(一)保障足球教学场地需求
珊瑚鲁能小学校通过精心規划、系统建设足球主题公园,较好地改善了原有学校足球场地不足、质量差、不适合学生的困境。通过合理规划足球场地大小、合理利用学校的闲置空间,解决了学校足球场地不足的问题,为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教学、训练和竞赛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厚植校园足球文化土壤
珊瑚鲁能小学校通过物化的设施建设与精神文化氛围营造,让学校足球文化氛围从硬件、软件上都得到了一定提升,在校园中形成了浓厚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了校园足球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提供足球教学基础保障
珊瑚鲁能小学校在建设好足球场地后,每个班级普及足球课程,通过设计“校长挑战杯”“班级足球联赛”“学生跳一跳”等竞赛活动,确保人人会足球。如今,丰富的足球场地为多元的校园足球课程实施提供了场地基础保障,让足球活动变得更有趣、更有挑战性,激发了学生的足球兴趣和动力。
四、下一阶段工作计划
(一)增加足球文化符号元素
下一阶段,珊瑚鲁能小学校将把足球元素与足球故事贯穿整个“足球主题公园”中,融合学校足球主题艺术小品及VI导视等,增加休闲互动硬件,彰显足球文化符号。在到处洋溢的足球元素中,让“足球主题公园”充满感染力,让足球文化逐步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助推足球活动的品牌化发展
在“足球比赛天天见”“班级足球联赛”等竞赛活动的基础上,珊瑚鲁能小学校将继续深耕挖掘,形成具有学校传统特色的校园赛事活动品牌,彰显校园足球活力。
今后,珊瑚鲁能小学校将继续依托“足球主题公园”,探索全员参与的足球文化课程和活动,持续推动学校的校园足球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