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彦和帖》结字赏析与临摹图解
2023-08-09
西泠印社出版社 许晓俊
2023年9月(368 期)竞临:米芾《彦和帖》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字元章,时人号“海岳外史”“襄阳漫仕”,自号“鹿门居士”。北宋著名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襄阳(今属湖北)人,后迁居丹徒(今江苏镇江)。曾任校书郎、书画学博士、礼部员外郎,故人称“米南宫”。米芾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世号“米颠”。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且精于鉴别,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书画自成一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
《彦和帖》行书。纸本。信札一则。约书于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纵30.1 厘米,横42.6 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释文:
芾顿首启经宿 尊候冲胜山试 纳文府且看芭山暂 给一视其背即定夌 也少顷勿复言芾顿首 彦和国士 本欲来日送月明遂今夕送耳
芾:上部较密,中间收紧,下竖长伸而舒展。上两竖短斜,上开下合,首竖向右下斜,短横上挑,右竖向左下斜,短横下斜似点,收笔向左下带出,与中横呼应,中横短收,左下竖画向左斜,轻盈细巧,收笔接写横折钩,出钩先向左平拖后上挑,中竖直挺长伸,露锋尖收。
顿:左收右放,左高右低,左疏右密,整字笔势连贯,似一笔完成,且与下一字首尾相连。先写左横,收笔迂回上挑接写竖提,收笔向左牵丝写竖折,用一弧线向右上连写右横,收笔把撇和左竖相连,左竖收笔向上,部分相叠接写横折,折末上挑为点,连写三短横,左接右离,撇点较长,与下一字首笔相连。
首:两点连写,左纵右横,用笔粗重,与横画实连,横较短而上斜,呈上开下合之势。横末上挑接写撇与竖,呈向势弧线,横折与之相向,略呈弧势,内两横上长下短,左接右离以留空,下横封口紧密,收笔下带斜行。
启:一笔写成,牵丝环绕,先重后轻,中间稍紧。四个横势笔画与四个斜势笔画组合在一起,首横短平,撇画粗重而长,第二横则细挺,顺时针环绕向右上,弧势明显,第三笔斜向线条弧势较大,有包含之势,最后一横平且略带弧度,末笔重起尖收,弧度减小。
经:左低右高,左放右收,中间留空较多,用提划破空白处,使左右衔接。绞丝旁圆起尖收,撇长折短,最后部分伸展,一笔而成。右部似四个横向笔画连写,长短略见参差分布,最后一笔写竖,略偏左部。
宿:上下错位,上部偏左,重心偏向左下。首点取纵势,尖起轻行,收笔向左连写左点,略向左下斜,收笔再向左下接写横钩,横上斜明显,中间提笔轻快上行,有一枯笔,似断还连,出钩弧向左下,形态较长,与下横部分相叠,形成块面感。后面部分则一笔写成,横短撇长,两竖上合下开,横折呈向势,内短横化为一点。
尊:字形较长,竖收横放,中间收紧。两点与一横相离,间距较大,尽显疏朗,横末笔意连竖,呈向势下弧,竖末连横折,横长而弧,压缩内部空间,中间两竖靠紧,上开下合,与上横相交,填补上部空白,欲与右点相粘,框内两短横连写并叠,有块面感,下横左右长伸,粗重有力,下部横与竖钩均短而收,出钩圆润平拖,末点则长且纵伸,与中横、下横、钩均相接紧密。
候:单人旁紧缩,撇与竖均短,中间一竖最长,通天达地,两竖牵丝相连。右部横折似点,向右下斜,后三横依次由斜渐平再上斜,四横呈左开右合之势,起收则左右参差,撇画长而细挺,弧度较小,末点则特别粗重。
冲:用草法,两点分开写,首点侧落,第二点向右上挑出,与横折连写,折笔纵下,平拖向左作横,绞锋上挑连写一竖,中间枯笔上牵,长竖向左下斜行,上实下虚,与横势对应,形成一横一纵的对比,左收右放,左疏右密。
胜:左低右高,左窄右宽,左疏右密。首撇取纵势,横折钩的横上斜较多,竖画直挺,出钩平拖后上挑,内两横相连上挑,与右部呼应。右部先写两点,再写一竖,接写两横,上横呈弧形,下横短平,接写下撇,弧度较大,连笔写横折钩,横向右下斜,折笔向左下,取势略平,出钩上挑,再写一撇,最后写一点,形似短捺。
山:字形呈扁状,中竖略短,用笔粗壮圆润,尖起圆收,竖折起笔露锋纵落,先向右下再转向左下,折笔写横,略向右上斜,形态较长,最后一竖短而略向左下斜,上重下轻,与横末相接,空间布白匀称。
试:左右两部分靠紧,左收右放。左部言字旁似三点水,首点侧落中收,出锋下带,弧行圆转写下一笔横折的起笔,横短折长,提画长伸上挑。右横短而上斜,下部横与竖连写,下横最短,收笔上挑写斜钩,长而斜行,略带弧势,收笔含蓄使不出锋,最后一点高悬粗重,平衡重心。
纳:字形较小,左收右放,左密右疏,左纵右横。绞丝旁上放下收,三笔连写,右竖与左提相叠紧靠,形短而粗重,收笔连写横折钩,横长且呈上拱之势,折笔略向左下斜,出钩向左上弧行,与撇画连写,收笔重按连点,框形内部空间左密右疏。
文:笔画少而字形较大,显得疏朗伸展。首点取纵势,斜侧居中,横画则起重收略轻,直挺有力,撇曲而缓,起笔正对上点,收笔与横首看齐,捺画则势平,尖起圆收,落笔尖细平行后即向右下,再转斜行,最后一段较长且圆润,收笔处超过上横末,左收右放。
府:该半包围结构的字,通常左放右收,而“府”字则使用上下结构的结字方式处理。首点短小灵动,与长横相离甚远,横的起笔承上笔意,折转后向右上斜行,形态较长,横则左伸右缩。撇画尖起纵行,似一短竖,内斜撇较长,起重收轻,弧度较小,短竖向右下斜,收笔牵丝上连写横,收笔齐上横,竖钩起笔接上横,有弧度地呈向势下行,出钩平拖,上挑转而连点,点长而弧行,出锋收笔。
且:首竖起重收轻,略向右下斜,横折起笔与竖相接,折笔呈向势向左下斜行,两竖上开下合。内两横短小,第一横似点,第二横略长,与左竖相交,破框而出,最后一横左伸右缩,有动态美。
看:字形窄长,上下错位,重心右移。首撇短平,第二横轻巧取平势,位置偏右,第三笔则上斜,形态较长,三笔呈左开右合之势。纵撇先俯后仰,略带弧势,收笔枯而虚。下部“目”形圆,两竖相向,内两横短小如点,分割出不同的空间。
芭:草字头也可以先写一横,再写两竖,横上仰,两竖上开下合,右竖与下横折相连,横与折的长度相当,内短竖向左下斜,下横较短,竖弯钩取横势,竖向左下斜,弯处圆润饱满,横平而右伸,出钩向右上。
山:上合下开,呈长形。中竖粗壮,略向右下斜,竖折竖短折长,竖向左下斜,折略向右上斜,右竖最短,与中竖靠得较近,三竖间距分疏密,左疏右密。
暂:行书中常用省减的方法来处理字形结构。车字旁写成三横一竖,三横之间上疏下密,左右参差分布,三横呈左开右合之势,竖画长而细挺,收笔向右上呼应。“斤”部则把两撇连写成一撇,并与横、竖连写,“曰”部又与上竖连用一竖,横折圆转,两短横用一弧线代替。上下结构的字又似左右结构。
给:左收右放,左密右疏,左窄右宽。绞丝旁一笔相连,用笔粗圆厚实,向右下略斜。右部撇直捺平,横与“口”连写,靠左伸右,右部稍向左下偏。
一:从45°角露锋切入,按笔后转向右上行笔,渐行渐提,由粗变细,再向右行笔,线条圆润,收笔含蓄。
视:左窄右宽,左收右放,上齐下参差。前点取横势,横折横短折长,横上仰且斜,折笔呈向势以让右,撇提较长,部分相叠,提画弧度较大,由斜渐纵,牵丝与右竖相接。右部上纵下横,先向左下倾斜,最后一笔右伸较多来平衡重心,出钩长而向右上。
其:其字有四横、两竖、两点组成,笔画较少,利用牵丝连带使空间分割丰富变化。首横上仰且较粗壮,两竖长而斜,呈上开下合之势,左短右长,两竖之间牵丝映带,使内部多出一个纵向线条,内两短横以一弧线代之,环绕后写下部长横,与两竖相交,丰富了下部空白处,长横收笔连带成撇状,最后两点相连似一横状。
背:字形窄长,上下伸展。上部“北”的笔顺较特殊,先写短横,弧形上仰,牵丝带上写竖,两笔相交,提先平后斜,与右部撇画相连,再上挑写竖弯钩,取纵势。钩的收笔向内,与下部竖画呼应,竖末牵丝上提,与横折钩连写,两竖呈向势,出钩平拖后上挑,形成合围之势,内两横取斜势,用笔圆润。
即:左右错位的结构处理通常有两种方法,首先是高低,整体左高右低,使左下与右上均留出大片空白,其次是两个部件有正有斜,或都呈斜势,形成开合关系。“即”字左部向左下斜,而右部取正势。横折形长,收笔带钩,两短横似点状,竖提起轻收重,稍提后就重按写横折钩,右部起笔移至左下,加强横势,最后一竖轻盈直下。
定:上下错位则是增加字的动态感,上下两个部件的重心不在同一直线上。宝盖头一笔写成,侧点较小,牵丝与左点相连,取纵势,横钩上斜,出钩较长,下点与上点正对,横轻撇弧,平捺长而粗重,向右伸展,下部重心右移。
夌:笔画少而字形较大,上收下放,上紧下松。首横短斜,竖画略长,两笔连写。下横偏左,上斜较多,横末接下点,与撇连为一画,横撇角度与前几笔不能雷同,横下斜,撇较平,捺画取反势,不出捺脚,快捷右伸,最后一点在两折中间偏右的位置,使右部错落有致。
也:字形宽扁,左收右放,用笔浑厚笃实。横折钩横长且上斜,折向左下方斜,出钩较小,向上带出后写中竖,位置偏右,竖弯钩则偏左起笔,竖略向右下斜,与右折对应,成上开下合之势,下部较平且长,出钩向右上,间距紧密。
少:字形较小,取收势,竖与撇均不伸展。先写中间一竖,收笔带钩,凌空下落后写左点,收笔向右实连,右点取横势,收笔下带连写撇,先俯后仰,略带弧度,用笔圆润,使不出锋。
顷:左小右大,左部笔画少,行书中常用反向法处理,小令其大,大可令其小。首横短而上仰,似一点状,竖提则粗重,粗直提斜,提向右上,并与右横相连。横短粗壮,与下部撇、竖连笔成一斜向笔画,横折先轻后重,圆转弧行,收笔出钩上带与中间一撇相连,取纵势且弧度较大,收笔向左下,以承上部笔画,收笔微出锋,最后一点与之相接,粗重且形态略长。
勿:笔画少的字,可以用笔加重,使字形更趋饱满。四个斜向线条不可平行,呈右上合左下开之势。首撇略平而短,横折钩较粗壮,横向右下略斜,折笔斜度较小,钩右平拖后向左上带出,连写第二撇,起轻收重,再与第三撇连写,部分笔画相叠,更增加厚重感,最后一撇形长向左下伸,收笔向右微出。
复:左右对比明显,左收右放,穿插避让。双人旁省减为竖提的形态,尖起中行,调锋后向右上连带,虽笔画少占地却较多,用笔变化丰富,提与右部撇画相连。撇、横均短,横末斜接下竖,横折圆转。“日”上小下大,左收右放,内横似点,与下横连写,横与两竖均相交,收笔接撇,增加了撇的长度,横撇有弧度,横向右下斜,最后一捺取反势,与右提相接,与两撇相交,尖状收笔,势向右下伸展。
言:首点粗壮有力,收笔向左下,与下横呼应。中横最长,点后向左远出起笔,先尖入即转纵下按,再向右上行笔,回锋收笔后写下横,缩成点状。行书中常将“言”下部省减为三点,中间一点略长,最后一点收住。与首点位置对应,重心保持在一条垂直线上。
芾:草书的“芾”字笔顺与行书不一样,先写两点再写一横为草字头,三笔连写,点重横轻,左右错位,横偏右部,首点偏左。下部横画从右向左写,横、竖均取斜势,横似一撇,竖则弧行向右下斜,下部竖与横折钩则连写,中竖收笔平拖向左后带上为左竖,再弧行向下为横折钩,与“草”字容易混淆。
彦:字形修长,笔意连贯,整字用两笔成。首点短小轻巧,牵丝较长,与下横转接相连,横末接写两点,并与下横相接,下横较斜,横收笔折转写撇,形长而向左下斜,没有弧度,收笔向上微出锋,上带后与右下三撇呼应,三短撇连写,形似三点,粗壮浑厚,收笔向左下。
和:字形小且用笔细挺,左纵右横,取势相反,左部向右下斜,右部较正,形成上开下合的动态感。首撇下俯,收笔下带写短横,取仰势,与上撇呼应,竖长而向右下斜,撇提较小,右部首竖略粗而短,横折较长,末横与两竖相接而承托,“口”取扁状。
国:框形的字左收右放,框内不可太满。首竖直中微曲,横折的横画上斜且略带弧度,这样可增大内部空间,横的长度与左竖相当,转折处明显,折长而曲,直则无姿,收笔带钩。“或”部宜收,首横与“口”及一提连写,似三个横画,斜钩长挺,撇长而有弧度,最后一点较长,因右上角空间较大,最后一横封口。
士:上一字取斜势,“士”字则取正势,左右基本对称。长横取势较平,为了避免呆板,中间上拱,呈现优美的弧度。竖画居中,露锋落笔,重按下行,粗壮有力,下横则逆锋铺毫,形短浑厚,三笔粗细对比明显,形扁沉稳。
本:行书中“本”字笔顺、字形与楷书写法不一样,先横后撇捺,再写横,最后写一竖。首横上斜且短,收笔上挑接写撇画,形长且有弧度,捺取反势,收笔下带,似一折笔,与短横连写,最后一竖不宜太长,形态直挺。
欲:该字行书的写法借鉴草法,特别是右部。左部取横势,右部呈纵势,一横一纵。两点拉开距离,左低右高,笔画相连以求密,右点与下撇接写,点与“口”部并笔,写成横折提,左右连写,提转向后为横,连续折笔为“欠”部。左斜右正,左低右高。
来:字形较长,竖伸取纵势,横向线条则收敛。两横与两点连写后形似三横,先平后斜,形成左开右合的势态。竖画上下贯通,收笔带钩与撇画呼应,撇长而有弧度,捺取反势,与竖相接,位置偏下。
日:笔画少的字往往形态较小,可一笔写成。左竖较长,向右下略斜,竖末调锋上挑接写横折,呈弧形上行,圆转后写折笔,呈向势向左下弧行,收笔向字内连写短横,再破折笔后向左下连下一笔。整字上开下合,左放右收,上疏下密。
1.6 冠状动脉造影(CAG)和PCI术 所有患者术前予负荷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低分子肝素抗栓治疗。CAG检查经桡动脉或股动脉途径,采用多功能或Judikin导管分别进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多体位投照,明确梗死相关血管、记录PCI术前血流[采用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分级:0/1级为闭塞血管远端血管无前向血流充盈或隐约显影;2级为远端血管能够完全显影,但充盈和排空较慢;3级为远端血管完全显影且能充盈和排空]、>70%狭窄的冠脉病变数等。
送:草书“送”的写法是一笔连成,与“道”的草书相近。两点取纵势,横画较平,下横化为点状,接写撇画,撇末写点,形态较长且取横势,收笔向左上牵丝写走之底,草书中通常写成竖折状。“关”部密而左下留白较多。
月:字形瘦长,笔画较少。撇取纵势,形似竖画,收笔处出锋向左下。横折钩较长,横细而上斜,折笔有弧度,中间向左凸出,呈背势,出钩较平,内两横靠紧且连写,中间密上下疏,左收右放。
明:左右结构的字,两部分对比悬殊,左部小且向上靠,“日”部不宜太瘦长,呈长方形,两竖直中微曲,呈相向之势。右部形态较长,撇画有弧度,伸至左下,有环抱之意,横折钩向右下斜,撇与横折钩呈相背之势,内两短横靠上偏左,使下部留空,形成疏密对比。
遂:该字走之底借用草法,取斜势,被包围部分则取正势。两点分开,一短一长,一低一高,横撇与弯钩连写,取纵势,左两撇先长后短,角度不同,有开合之势,右部撇与点连写成短竖状,收笔之势向左上。走之底的点与横折折撇连写成一斜弧线,平捺则写成一横。
今:笔画少字形也可以较大,特别是有撇捺组合的字。“今”字撇画长伸,取纵势,弧度较小,捺取反势,横向伸展,弧度较大,撇低捺高。点与横撇连写,使下部空白处变小,笔势连贯,人字头取横势,下部呈纵势。
夕:三个笔画的字不能太大,否则留白太多。首撇弧度不宜太大,斜且刚毅,横撇的横画略向右下斜,起笔偏左,与撇相交,营造更多的分割空间,撇则长而有弧度,与首撇不平行,形成对比,点的位置偏下,留出较大空间,不致于太拥挤。
送:与前一个“送”字相比,用笔更为简洁。两点笔断意连,中间一横短,第二横省减,撇直而短,长点仍写成横状,收笔上挑向左上,走之底似竖折,形态较直,最后一笔向右下斜,收笔不再上挑。
耳:草书“耳”的写法只有几笔,最后一笔特别长。先写横画,略上斜,横末折笔向左下写一斜线,转笔上挑再写最后一竖,本帖中因笔枯,中间似断似连,长竖中间重,收笔弧行向左下。
(参考形式)
胡 奕(江苏无锡)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特等奖
王阳君(浙江衢州)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一等奖
丁国东(江西九江)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一等奖
占亚雄(湖北黄石)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三等奖
梁元炳(广西南宁)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二等奖
姜绍来(湖北宣恩)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三等奖
蒋明刚(福建厦门)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三等奖
张治富(江苏昆山)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陈川生(四川都江堰)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三等奖
马宏明(甘肃天水)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三等奖
方存双(上海)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三等奖
陈义军(上海)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李正伦(山西太原)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周 馨(上海)
袁尤庆(江西南昌)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黄学武(安徽淮南)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刘 彪(湖北武汉)
曾文轩(湖南娄底)
高晓宏(海南海口)
2023年9月368 期竞书内容:矛盾 《桂枝香·刺霸》
扫描封面二维码,关注“中钢书法”公众号,提前获取古帖竞临、月月竞书内容。
老骥伏枥,暝想峻坂巅,追云栖月。寒雾迷蒙岭树,望中蓊郁。琼楼玉宇渺茫处,倚苍穹连蜷雌霓。罡风乍起,天旋地转,只余寥寂。
万事人间竞冲激。问猿鹤虫沙,何喜何戚。奇正相生相尅,自然规律。几多霸业随流水,但覆辙有谁警惕?洪波喷拍,寰球震荡,电闪雷劈。
丁国东(江西九江)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一等奖
梁元炳(广西南宁)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二等奖
方存双(上海)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三等奖
占亚雄(湖北黄石)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三等奖
马宏明(甘肃天水)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三等奖
李正伦(山西太原)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蒋明刚(福建厦门)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三等奖
覃 文(重庆)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三等奖
王学佩(河北奇骥)曾获第十三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陈川生(四川都江堰)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三等奖
郭峥春(江苏常州)
何亚龙(甘肃兰州)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三等奖
张拴拴(陕西铜川)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黄学武(安徽淮南)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周光进(浙江金华)曾获第十三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冯才权(广东湛江)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高晓宏(海南海口)
赖火祥(福建清流)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邢高祥(江苏徐州)
肖喜英(湖南新化)曾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蔡佳巍
符祺岚(广东深圳)
曾文轩(湖南娄底)
胡三银(辽宁大连)
吴 波(四川广安)
陈建国(四川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