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2023-08-09陈现军
陈现军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重庆 404155)
书名:高校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作者:潘斌 著ISBN:9787519244163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8-03定价:45 元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大量的创新创业人才。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在教学和管理方面进行创新发展的一项核心工作,也是国家制定和实施创新人才战略的一个关键条件。基于此,高校在探讨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时,必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高校的教学与管理体制中,健全高校的合作创新体制,使高校的创新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相结合,提升高校的协同创新发展的组织与管理水平,加强高校的开放与应用性。
潘斌所著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新时期背景下高校教学与管理研究的最新成果。该书主要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该书共4个部分:第一,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介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第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理论框架。介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理论框架,包括创新创业的概念、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以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式等;第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分析。对目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进行分析,包括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实验室、创新创业讲座、创新创业课程以及创新创业实践等;第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建议,包括加强学科融合、创新创业课程改革、培养创新创业导师、促进产学研合作以及加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的内容。该书旨在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渐转向创新和创业,创新创业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当下尚需解决的问题。人才培养方面,①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课程体系,开设相关课程和实践项目,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咨询服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②加强与企业和社会资源的合作,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和实用性;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习、实训、项目实践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
保障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①建设创业教育基地。在乡村建设创业孵化器、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为学生和乡村创业者提供创新创业的指导和支持。与当地企业和产业结合,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实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②开展创业教育课程。在教育体系中加强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提供创业基本知识、创业流程、创新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为成为成功的创业者打下基础。③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实习、项目合作等方式,深入了解企业和产业的实际情况,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获得实践经验和实战能力。④开展常态化的创新创业活动,如创新创业比赛、创新创业论坛等,为学生和乡村创业者提供交流、学习和展示成果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⑤鼓励创新创业精神。在教育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扬创新创业精神,积极探索新的领域和机会。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结合,而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企业和社会资源的全面参与和协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实践教学、课外实习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创新创业的实际操作过程。同时,要创造性地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加强对创业者的指导,积极推动技术转移和成果产业化,为培育一批应用型人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