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

2023-08-09赵敏俐

中华瑰宝 2023年8期
关键词:政体文学民族

文学是什么?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定义。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会发现这些不同实际上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所以有必要把文学放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从文化的角度来定义中国文学。从这一角度来说,文学就是民族文化的语言艺术归结。

这涉及两方面内容:其一,在文学中贯穿始终的内容是民族文化;其二,文化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文学表达方式。站在文化比较的立场上看中國文学,可以发现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内容始终是围绕中国文化来书写的,文学离不开文化的土壤。就中国文学的整体情况来看,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

一是中国文学和农业文化的关系。古代中国是农耕文明国家,农业是国家的命脉,中国文学体现出非常鲜明的农业文化精神。这不仅表现为中国文学中对农业生产生活的直接叙写,更重要的是农业文化所培养起来的风俗习惯、思想情感及思维取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举例来讲,在中国古代人们有强烈的安土重迁意识,这是在农业文明下产生的观念。安土重迁意识催生了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题材—思乡念亲、相思怀归成为延续几千年的文学主题。中国诗歌惯用的抒情方式是比兴,即从自然物象中发现其与人事的关联,这源自农业文化中人和大自然的亲和关系,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文化体悟。古代中国人的理想社会是桃花源,这是最典型的农业文明理想。可见中国文学中有一个最深沉的文化原型,那就是农业文化。

二是中国文学与政体结构的关系。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社会的政体结构,源自由家族血缘维系的伦理亲情。小农经济是典型的家族经济,由此建立起来的社会是家族社会,在此基础上再扩大就形成了君主制社会,表现为周代的分封政体及秦以后的中央集权政体。

政体结构在文学中也有体现,并形成了以圣君和贤臣为模式的理想人物,中国文学中所歌颂的政治人物是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伊尹、周公、姜尚、管仲等。在中国文学中,到处都能体现出政体结构的力量,如小说《三国演义》里刘备是圣君,诸葛亮是贤相,曹操是乱臣贼子。《三侠五义》这样的书会产生且深受大众喜爱,就是因为书中寄托了底层民众的政治诉求—呼唤清官与侠客。在中央集权政体下,具体治理百姓的是各级官吏,因此百姓希望能出现清官,如包公。当清官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社会上还有很多坏人时,他们就幻想有心怀正义的侠客出现,如展昭。《窦娥冤》《水浒传》《红楼梦》《金瓶梅》等文学作品,也都和中国古代的政体结构紧密相关。

三是中国文学与道德伦理的关系。在农业文明和政体结构上,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殊的伦理道德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是孝、忠、义,个人的道德理想就是孝子、忠臣、义士—在家是孝子,在外是忠臣,对朋友是义士。其中,孝是最基础的,其源自家庭血缘关系,是维系家庭关系的基石。把家庭层面的孝推演到国家层面就是忠。孔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

文学中所体现的中国古代道德伦理,也是以孝、忠、义为基础,其他关系均是在三者之上推演的。这三种道德规范各有特定的对象,在现实生活中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当做孝子和做忠臣二者发生矛盾即忠孝不能两全时,就会发生悲剧。这在中国文学中多有体现,主人公往往是为国尽忠后而自杀。这是中国文学常见的叙事模式,为中国的道德伦理观念所左右。

忠臣和义士的悲剧也是如此。《水浒传》亦称《忠义水浒传》,其中的主人公宋江之所以是悲剧人物,就是因为他要坚守孝子、忠臣、义士的道德理想,但现实却没有给他提供实现理想的条件,结果他被招安后不仅兄弟先后战死,自己也被朝廷毒害。这一悲剧是当时社会的黑暗所造成的,《水浒传》一书因此具有了巨大的批判力量。由此可见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中国文化是中国文学的土壤,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文学中对人的书写。中国文化传统中有对人的特殊理解,“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中国文学体现出以人为中心的表现方式,无论是庄子隐居还是屈原投江,都包含着对于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探寻。从女娲补天到宝玉出家,在一定程度上,中国文学中人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成长的历史。文学作品叙述人生的各种起落,抒写内心的各种感情,展示人们追寻理想的生活,这一切都和中国文化紧密相关。所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文学定义为民族文化的语言艺术归结,抑或民族文化的语言艺术表现方式。这有助于我们以现代的立场和世界的眼光来反观几千年的中国文学。

几千年的中国文学不但在内容上体现出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在形式上同样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韵昧,它本身也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如中国诗歌中的意象构造、小说中的情节发展、戏剧中的冲突产生等,民族文化模式和文化价值在其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举例来讲,“明月”的意象就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明月出现于中国古代诗词之中,就不再仅仅是客观物象,同时也成为家庭团圆的象征物,诗人可以通过它来寄托相思与怀念之情,可以传达对亲人的祝福。用荣格的话说,明月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原型”。它如同一套秘传的符号,具有广泛的沟通性和无限的再生力,不仅在过去的历史里,而且在未来的发展中仍然是中国文学中最为生动活泼、蕴含无尽的意象。

再比如,什么是情节?按一般文艺理论的定义,是指“叙事性作品和剧本中人物活动的过程,某种性格、典型成长的历史”,“由一系列能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但是从文化学的角度看,这种定义显然是不全面的。在文学作品创作中,让情节的发展合乎情理,除了要符合人物性格外,还要符合一定的民族文化审美心理,因为人物的性格也必须是符合民族文化传统的。《三国演义》中有关羽在华容道上放走曹操的情节,这个情节之所以被中国人所接受,因为它不仅符合关羽的性格,而且符合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因而才使它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关羽非但没有因为这一重大“错误”被诸葛亮惩戒,反倒留下了“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的佳话,被作者赞美,为读者钦佩。时至今日,京剧舞台上还不断地搬演着表彰关羽之“义”的《华容挡曹》等传统剧目。由此可见,只有从文化传统的角度对文学内容的意蕴进行发掘,才有助于我们把握文学传统审美形式的内在精髓。

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燕京人文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政体文学民族
我们的民族
“使重臣治其事”——元至清初云南边政体制嬗变与边疆治理研究
我们需要文学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多元民族
一个新的政体模式:半总统制政府
科学的政体和启蒙的进阶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变迁理论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