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动物疫病净化推进动物防疫工作转型升级
2023-08-09苏洪军
□文/苏洪军
我国畜牧业面临动物疫情复杂,防控难度大,传统的防控手段和措施不再适应当前动物疫病防控要求等问题。动物免疫如同是我们手中的盾,只能被动防御,病原依然存在,只有彻底地消灭和清除病原才是根本。动物疫病净化是运用动物疫病精准防控的综合技术和管理措施,实现动物疫病防控从单一的强制免疫、重点控制向动物疫病净化、消灭、转变,推进动物防疫工作转型升级。2021年以来,沧州市贯彻落实《河北省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实施意见(2021-2025 年)》,将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一步步稳妥推进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做法如下,仅供同行借鉴。
转变传统动物防疫思想,提高对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的认识
转变思想认识是关键。动物疫病净化是动物疫病防控的新模式。当前的动物疫病形式已不允许将动物防疫工作停留在强制免疫、重点控制的阶段,只有净化、消灭动物疫病才是根本。要落实政府属地责任、部门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从根本上提高“三方”对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的认识,才能防范畜牧业产业风险,筑牢动物疫病防控第一道防线。
依法推进动物疫病净化。开展动物疫病净化是《动物防疫法》的明确要求,是动物防疫的总方针,是强化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推进动物防疫工作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我省出台了《河北省动物疫病净化场评估管理指南》《河北省动物疫病净化场评估技术规范》,对动物疫病净化场的申报、评估、管理等进行规范,明确动物疫病的净化标准,进一步提供了政策依据。
加强宣传,积极谋划,主动出击。发挥政府部门的属地管理责任,面向养殖企业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养殖企业认识到他们是动物疫病净化的主体,逐步提高他们的认识程度和建设意愿。帮养殖企业核算动物疫病净化经济大账,从抵触净化到接受净化,再到主动净化,从而建立统一的区域性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养殖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突出重点,强化落实,打好动物疫病净化持久战
认真落实《河北省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实施意见(2021-2025年)》,以种畜禽场和奶畜场为核心,以垂直传播性疫病、人畜共患病和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实现“人病兽防、关口前移”,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动物疫病净化工作。
摸清底数,重点优先开展生物安全管理较好的种畜禽养殖企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沧州市种畜禽场共计26 家,其中省级3 家、市级19 家、县级4 家。全市奶牛场25 家,其中500 头以上的21 家,优先选取1 家基础条件较好的种羊场做为试点,坚持成熟一个,申报一个,先场群净化后区域净化,动物疫病净化工作有序展开。
加大动物疫病净化专项资金投入,充分用好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保障动物疫病净化监测经费和工作经费投入。利用省奖励资金给予每个申请并通过动物疫病净化场所在县(市、区)10 万元工作经费。沧州市近年来累计投入170 多万元用于全市兽医实验室改造提升,建成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统筹使用动物防疫补助资金,仅2022年全市投入监测经费353万元。
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提升动物疫病净化工作能力
沧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成立专家团队,对有意愿申报动物疫病净化的养殖企业(场),开展专题培训,以专家包联的方式,“一对一”指导养殖企业落实动物防疫主体责任,企业内部成立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组,建立健全净化工作制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确保通过动物疫病净化场评估。
培养市、县动物疫病净化中坚力量,提高动物疫病净化监测能力。开展实验室基层监测人员技术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采购具备快速、高通量、精准、实时功能的仪器设备,提高监测能力。加强兽医实验室建设管理。持续加强兽医实验室基础设施和相关制度建设,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实验活动,提升动物疫病监测技术支撑能力。
因场施策,“一病一案”,根据养殖场净化病种的病原学特点,流行现状、防治实际,采取监测、免疫、消毒、隔离、扑杀等综合防控措施,明确净化技术路径,制定相应的净化方案。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协调解决动物疫病净化场建设中的问题;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强具体技术指导提供技术支撑,按规定开展主动监测,指导净化企业按照《动物疫病净化场评估标准》逐项加以落实,明确时间节点,确保净化工作扎实推进;坚持行政执法监督推动,对监测出的阳性动物按规定进行处置。
动物疫病净化效益分析
病原减少。通过动物疫病净化,养殖场主要动物疫病的感染阳性率呈现下降趋势,走上了“减针减负”、“健康养殖”的绿色发展道路。
产能提升。通过动物疫病净化,养殖场各方面生产指标全面提升,受胎率、分娩率大大提高,繁殖障碍比大幅下降;呼吸道疾病大幅减少。养殖场生产规模扩大,畜禽生产性能大大提高。
效益增加。养殖企业实施动物疫病净化后,其综合管理水平提高,畜禽的发病率降低,生产性能提高,疫苗和兽药的用量减少,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