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腹股沟疝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手术院内感染原因分析

2023-08-08何庆生聂莹何洪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13期
关键词:修补术腹股沟机体

何庆生 聂莹 何洪生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糖尿病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已经达到10%以上,但同时老年人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从饮食方式到运动,糖尿病的治愈率越来越高[1]。患糖尿病的老年人群由于其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点,常表现出器官功能下降、免疫力低下等问题[2]。而老年糖尿病合并腹股沟疝现象也日益增多,同时老年人群的手术耐受性表现又相对较差,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3-4]。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外科疾病,由于体内腹腔部的负压较高,导致脏器移位,从而在大腿及腹部出现的凸出物。腹股沟疝包括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常表现站立时包块明显,腹部出现肿胀、坠痛,严重者出现昏迷、血压急剧下降等现象,发病症状表现明显,疼痛剧烈,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5]。糖尿病患者其免疫力相对正常人群更低、组织愈合能力差,同时糖尿病腹股沟疝患者术后的恢复能力也表现较弱、术后恢复时间延长[6]。糖尿病患者若出现血糖的难以控制及调节不佳,造成体内代谢紊乱,则易引起腹股沟疝手术引起的手术切口、创伤不易恢复,甚至出现感染的问题,增加术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对于糖尿病腹股沟疝患者的健康要加强重视,临床上主要选择腹股沟无张力修补术[7-9]。基于此,为了及时发现可能导致感染的原因,减少术后感染,提高修补手术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对2015年1月—2021年12月龙岩市第二医院的88例糖尿病腹股沟疝患者进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手术,研究其感染原因,进而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建立回顾性研究方法,在龙岩市第二医院2015年1月—2021年12月确诊腹股沟疝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筛选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的8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含男性78例,女性10例,年龄42~88岁,平均(58.35±12.58)岁。根据术后感染结局分为对照组(未发生感染)和研究组(发生感染)。对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收集记录,对照组男性60例,女性7例,年龄42~75岁,平均(56.68±8.75)岁;研究组男性18例,女性3例,年龄72~88岁,平均(77.71±4.33)岁。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病史信息进行记录,包括患者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水平、有无吸烟史、糖尿病病程、合并高血压、心血管、脑血管、低蛋白血症情况。本研究经龙岩市第二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根据《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10]断确诊为腹股沟疝病,同时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11]标准合并糖尿病患者。(2)患者年龄均≥18周岁。(3)均为龙岩市第二医住院手术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均完整。(4)患者及其家属依从性良好。

1.2.2 排除标准

(1)手术检查合并恶性肿瘤、腰椎病变等患者。(2)近1年有外科手术史者。(3)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4)术前心肺功能检查无法手术者。(5)患者存在精神、心理问题,无法配合研究安排。

1.3 方法

住院患者根据病情情况均选择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糖尿病患者术前进行术前监测及护理工作,调整糖尿病合并腹股沟疝患者术前饮食结构,合理进食,饮食选择优质蛋白、低脂、低糖、高维生素的原则,术前常规监测血糖和尿糖,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调节,责任护士开展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工作,另评估确认患者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运行正常,控制心率、血压等指标稳定,遵医嘱做好各项检查及预防性处理。由责任护士安排手术备皮,严格警惕糖尿病患者备皮过程中出现的皮损、炎症感染情况。手术患者取仰卧位,麻醉处理后取腹股沟斜切口。切开皮下组织及腹外斜肌腱膜,充分游离处理,定位疝囊位置,判断缺损情况,高位结扎疝囊。注意勿损伤腹壁下动脉,连续缝合腹横筋膜缺损。腹膜前置片,补片与腹横筋膜固定,留内环口一指位置,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皮肤,敷料包扎。术后密切关注老年患者手术切口红肿热痛、愈合、感染情况及监测血糖水平,控制血糖正常范围。

1.4 观察指标

由住院护士收集两组患者病历情况,观察临床确诊腹股沟疝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感染情况,包括手术部位出现红、肿、热、痛表现,组织愈合不良、出现水肿,伴随全身反应等,手术切口引流出现脓液,实验室细菌培养出现阳性结果。同时严格分析记录感染患者病原菌类型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患者术前感染风险因素比较

研究组的平均年龄、平均糖尿病病程及BM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16,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患者术前感染风险因素比较

2.2 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发生院内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情况分析

本研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发生院内感染患者共有21例,感染发生率为23.86%。对感染部位引流采集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分离检测,同时测定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见表2。患者检出菌群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均表现出较高耐药性;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表现出较高耐药性。

表2 腹股沟疝修补术后院内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情况[株(%)]

3 讨论

腹股沟疝常表现为患者腹股沟区出现反复肿块,其诱发的因素因素较多,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腹壁及腹横筋膜强度减弱、腹内压增高等[12]。腹股沟疝患者目前在研究数据中显示多为男性,其中约95%患者是为腹股沟斜疝。而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易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功能异常,在长期的血糖水平异常的情况下,多数患者是有合并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人群生活质量。近年来,腹股沟疝发病率逐渐提高,而腹股沟疝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也较为多见,为进一步避免因疾病进展而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疾病,常采取手术进行根治[13]。对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除年龄、BMI等因素,其自身并发症多且复杂,手术耐受性较差,如手术处理不当,则会大大增加手术风险。同时由于术后组织恢复慢、机体免疫力低下,由此对于围手术期的护理要求相对的升高。而若在术后的护理中较不规范,则易引起患者切口部位愈合不良,从而出现了机体中的菌群失调等问题,极易的导致感染的发生,因而术前、术后应采取有效抗菌药物针对治疗,预防感染的发生。

本研究选择龙岩市第二医院近5年来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患者同时合并糖尿病史者对发生术后院内感染原因进行研究分析。腹股沟疝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手术部位发生切口感染的风险因素比较复杂,如年龄、术前血糖控制、合并其他疾病情况、抗菌药物服用等均可能引起感染及复发、多次修补的情形发生[14]。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病程、BMI水平及合并症等因素进行风险分析,患者平均年龄、糖尿病病程及BMI水平较高者,提示更可能发生院内感染,其风险性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研究组中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比例更高(P<0.05),提示可能导致术后感染。既往研究中表明,腹股沟疝并发糖尿病患者伴随疾病的进展,机体出现细胞免疫、中性粒细胞及趋化功能的下降,体内分解代谢提高,增加了组织渗透压,因此影响组织修复和机体抵抗力[15]。另在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由于机体皮肤黏膜屏障的减弱、合成免疫球蛋白、抗体量降低,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更容易受病原菌的侵入感染,血糖浓度过高也会导致病原微生物繁殖增多,引起炎症反应。虽然随着医疗技术及仪器设备的快速发展,手术治疗疾病患者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手术适应证也更宽松。但在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老年糖尿病合并腹股沟疝手术患者手术风险仍不可忽视,如何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安全,一直是围手术期关注重点。本研究进一步通过对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感染患者的常见感染病原菌进行耐药性分析,术后外来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或者术后机体菌群失调致感染发生,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青霉素、红霉素均有较高的耐药性。而对于老年糖尿病中腹股沟疝患者,其本身机体的抵抗能力较弱,当外源性的病原体或机体内部的菌群失调是极易引起感染的发生的。当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甚至出现高渗性非酮性昏迷,无疑加重病情进展,并且两者结局互相影响,病情结局严重,所以预防以及抗菌药物的药效治疗,对于老年患者的感染发生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腹股沟疝合并糖尿病患者,患者年龄、糖尿病病史、BMI水平合并低蛋白血症者均应严格监测术后感染情况,同时更需要全面了解感染病原菌的特点,以助于临床针对性治疗,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期及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猜你喜欢

修补术腹股沟机体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体内诱导多能干细胞与机体的损伤修复及再生
改良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复发疝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