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开采放顶煤试验技术研究
2023-08-08刘阳
刘 阳
(冀中能源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东庞矿,河北 邢台 054201)
0 引言
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东庞矿北井主采太原组(下组煤)9#煤层,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将工作面长度确定为88 m,由于这样的工作面长度相对较短,导致区段煤柱丢失较多。特别是9209 工作面,受到矿井初设及安全专篇的影响,如果按照原设计的工作面长度进行开采布局,工作面与-300 m 等高线将会余留宽约28 m 左右的一条煤柱,此煤柱厚度给后续带来一个难题,不加以开采,造成资源的浪费;再次布置工作面,工作面太短不利于回采。因此,针对矿井采掘接替关系应当做好协调管理工作,全面考虑煤炭资源采出效率,根据采矿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工作面。此外,在回采工作开展中,工作面长度的增加,很有可能造成底板安全厚度发生变化,导致底板隔水带临界水压增加,对承压开采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将会构成威胁[1]。为此,在本次试验技术研究中,从承压开采工作面长度进行具体分析,对底板岩层的影响以及破坏程度进行科学论证。
1 “下三带”理论底板突水机制分析
在采煤工作开展中,工作面底板存在“三带”,主要以下几方面:底板采动破坏带。该破坏带主要是指在才采煤的过程中,矿压压力发生变化,对底板岩层部位造成严重破坏。同时在采煤工作面底板位置的导水性能在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底板受到采矿区域压力影响,对底板造成破坏,其破坏深度记作h1;完整岩层带。该岩石带主要是指在采煤的过程中,底板岩层依旧保持完整状态,岩层厚度则记作h2;承压水导升带。该水导升带主要就是水层中的承压部位,将含水层顶面部位岩层厚度记作h3。
针对采煤工作面的行进方向,结合采煤工作底板的“下三带”实际分布情况,制作成剖面图,如图1 所示。如图1 所示,其中每层与底板含水层之间的厚度则是下三带厚度的总和,其中L 位置则属于采空区中的控顶距。
图1 底板“下三带”划分示意图
从底板完整岩层带中任意取一厚度为dy的单元体,根据图1 所示,将O 作为坐标系原点,而完整岩层带横向位置则在坐标系中作为X,纵向位置在坐标系中作为Y。如图2 所示。在坐标系中,σx则作为横向应力,而σy作为垂向应力,τ 则摩擦阻力。
图2 完整岩层带单元体受力分析图
根据相关理论得出,在采煤期间内,底板位置在无任何变化下,岩层带保持完整状态,那么垂向应力平衡点Fy数值则为0,即式(1):
根据Mohr-Coulomb 强度准则,可知式(2):
式中:c 取值为3.1 MPa,是底板岩石的内聚力;φ 取值为26°,是底板岩石内摩擦角。结合Mohr-Coulomb强度准则,根据采煤岩体破坏的实际情况,对岩层的破坏极限平衡条件进行具体分析,如式(3)所示:
将式(2)和(4)代入(1)式,并整理得式(5):
解此微分方程,可得式(6):
在微分方程(6)中,其初始条件则是在y=0 的情况下,那么σy=γh1,其中γ 则是指底板岩石层的容重。将y=0 导入到公示(6)后,则可以得出式(7):
在公示中,如果y=h2的情况下,与H-h1-h3所得出的最终数值相同时,那么σy=p-γ(H-h3),将该公示导入到式(7)当中,即可通过式(8),计算出底板隔水带临界水压。
在式(8)中,根据最终的计算结果,可以快速判断出承压水上采煤的安全性。当采煤工作的中,工作面面底板实际水压在到处临时水压的情况下,那么隔水层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在高水压的情况下,引发突水事故。而在实际水压小于临时水压的情况下,那么底板隔水层将会保持完成,也不会发生突水事故。
2 底板安全厚度及临界水压计算
东庞矿北井9209 工作面9#煤底板至奥灰顶界面平均厚度37 m 左右,通过钻探、物探等探测手段,根据奥灰含水层的水头标高,可计算得到煤层板隔水层实际承受的奥灰水压为2.05~2.58 MPa。工作面内煤层的最大埋深高390 m,底板岩层平均倾角12°,增加工作面长度最大至96 m,底板岩层平均凝聚力取3.1 MPa,内摩擦角取26°。
2.1 底板导水破坏带深度(h1)的计算
根据相关建筑规程,在采煤压力的影响下,底板在受到破坏时,破坏深度计算则如式(9)所示:
式中:H 为工作面内的煤层埋藏深度,m;α 为煤层倾角,(°);L 为壁式工作面的斜长,m。
考虑到工作面周边的断层及相邻的9207 工作面采空区情况,采动导水破坏带深度需在计算值的基础上,考虑1.5 倍的安全系数,所以底板导水破坏带深度为:h1=1.5×(0.008 5H+0.166 5α+0.107 9L-4.357 9)=17.97 m。
以上计算结果表明,9209 工作面开采后将在底板岩层内形成17.97 m 深的采动破坏带。
2.2 有效隔水带(h2)的计算
同样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附录中给出的经验公式[2],采用薄板理论计算隔水带厚度的式(10)为:
式中:h2为底板隔水带厚度,m;h1为底板采动破坏深度,m;P 为作用于该区底部的水压,按最大值取2.58 MPa;St为底板岩体的抗拉强度,一般取岩石抗拉强度的0.15 倍,MPa;γ 为底板岩石的平均容重,kN/m3。
式中:L 为壁式工作面的斜长,m;Ly为老顶初次来压步距(此处参照9207 工作面的初次来压步距取32 m)。
当水压为2.58 MPa 时,需要的有效隔水带的临界厚度为:
也即,东庞北井9209 工作面具体的煤层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下,若工作面长度增加到96m 时,按“下三带”理论要求的有效(完整)隔水层厚度至少要达到13.64 m,才能确保安全。
2.3 承压水导升带高度(h3)的计算确定
“下三带”理论认为,工作面煤层底板至下覆的承压含水层间,除有底板采动破坏带和完整岩层带以外,还有一部分为承压水导高带[3]。根据文献《底板突水机制及预测预报》(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和《岩体力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中提供的计算方法,以9209 工作面的基本条件为计算基出,可以计算得出承压水的导升高度h3。
9209 工作面平均采高6.2 m(含放煤高度),煤层平均倾角12°,煤层最大埋藏深度390 m,工作面长度96 m,下覆奥灰含水层水压最高达2.58 MPa,此时,按经验公式,承压水导升高度为式(12)所示:
在公示(12)中,B 代表了采矿工作面长度,K 则取值83.6,作为裂缝粗糙程度,R 则作为静水压力粗糙度,计算公式如式(13)所示:
式中:D 数值可以取1-2 区间中的任意数值,将其作为分形维数,h 则作为结构面平均起伏差,L 则作为结构面基线长度。
当工作面长度增加到B=125 m,D=1.5,R=57 时,由式(12)求得:x=9.5 m。
最终得出影响承压水导升带的因素相对较多,其中包含了底板隔水层与工作面斜长[4]。
2.4 底板安全厚度校核
基于“下三带”理论和“三带”厚度的理论计算结果,可以对9209 工作面底板厚度进行校核,讨论面长增加到96 时是否能够保证安全生产。
按“下三带”理论要求的底板安全临界厚度:
从上面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9209 工作面9#煤底板至奥灰顶界面的实际平均厚度为37 m,小于把面长增加到96 m 时所要求的底板隔水层临界安全厚度,也即,仅注浆加固本灰,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需要对奥灰含水层顶部的“风化壳”进行注浆,将部分奥灰顶部含水层改造成相对隔水层后,方可满足安全回采所要求的底板隔水层厚度[5]。
2.5 底板隔水带破坏的临界水压力
结合上面的理论分析结果,除校核底板隔水层厚度是否满足面长增加的需要外,还需按式(8)的判别标准,从临界水压的角度讨论96 m 长的9209 工作面带压开采是否安全。若实际水压在超出临时水压的情况下,底板隔水层被破坏的概率则会增加,造成突水事故的可能性也会增加[6]。当实际水压在小于临时水压的情况下,底板隔水层则不会受到采煤工作面增长影响,可以保障采煤安全。引起9209 工作面底板隔水层破坏带的临界水压按式(8)计算可得:
由于底板奥灰承压水的最大值为2.58 MPa,远小于上面计算得出的临界水压,也即,从水压角度上看,对本灰注浆加固,改造其为相对隔水层后,整个底板隔水层可以承受底部奥灰含水层的水压。
3 结论
9209 工作面煤层底板的岩层结构与组成,需要在采煤的过程中,落实好注浆加固工作,结合本文研究的底板岩层“下三带”理论,及时明确采煤底板的安全厚度,控制好采煤过程中底板隔水带临界水压力,并9209 工作面增煤层底板工作面加长的最大限值进行分析,保障每层底板工作面的工作安全性。根据隔水层的实际厚度与临界水压结果,及时做好注浆改造工作,从而延长采煤工作面,延长长度达到9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