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引领力探析
2023-08-07乔金雯
摘要:红色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教学载体与表现形式,其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大学生起着精神引领作用。其精神引领包括思想凝聚力、价值判断力和榜样号召力。为提高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引导,应充实和规范红色文化的创作内容,营造和强化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环境与氛围,拓展和创新红色文化的传播载体与传媒形式,以加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提高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引领。
关键词:红色文化;大学生;精神引领
红色文化通过反映传奇人物和伟人的人生经历和光辉事迹,展现出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所具有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以及为人民牺牲奉献的崇高信仰。革命历史剧《觉醒年代》,从开播至今口碑如潮,是符合时代特征和受众观影习惯的优秀作品,能够在无形之中塑造观众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价值观念。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引领作用。
一、红色文化精神引领力的科学意蕴
(一)思想凝聚力
作为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媒介之一,红色文化对于宣传国家思想和大政方针起着重要作用。《觉醒年代》的主题是“觉醒”,它是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共创建等历史事件作为文化大脉络,以《青年杂志》《新青年》等刊物为思想线索,以一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与革命青年共同引领发展思想启蒙的传奇故事为叙事线索,展示了百年前我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和热血青年对真理的探索、点燃人生梦想的奋斗历程,并深入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然性和选择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深层逻辑,让观众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观念。剧中陈独秀与李大钊之间对于爱国主义的讨论,为中国当代青年上了一节生动且富有哲理的“爱国教育课”。陈独秀曾在《甲寅》杂志上发表《爱国心与自觉心》,指出我国尚未建立近代国家观,他认为爱国主义要有立足点,如果一味地盲目爱国就极易被他人使用。李大钊具有不同看法,他针对陈独秀一文中的厌世心态,撰写题为《厌世心与自觉心》的文章,指出虽然我国已陷入绝境,但决不能放弃。这使人们知道,爱国主义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整个社会的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团结起来。红色文化通过现代传媒的有效传播方式,把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主流意识思想融入作品中,红色文化中的价值传递和思想引领方式更强调潜移默化式的隐性教育,对观众的思想进行塑造与引领,使其接纳其中所包含的政治理论、思想观念,提升观众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凝聚力[ 1 ]。
(二)价值判断力
红色文化反映了革命先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斗争精神,也体现了新时代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时代精神,有着更深远的价值内涵。红色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分析与价值判断。《觉醒年代》中描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李大钊等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推手,积极宣扬民主和科学,批判了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寻求最先进的学说作为指导思想,以挽救民族生死存亡,从而逃出黑暗迎接光明。从巴黎和会上的中国的外交失败到“五四”运动的爆发,陈独秀与李大钊逐渐认清了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丑恶嘴脸和北洋政府的腐败无能。与此同时随着俄罗斯十月革命的开始,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经过对中国当时社会状况的剖析和判断,陈独秀和李大钊从多种意识形态思想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从而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开天辟地的伟大创举。正是他们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准确判断,才获得了普罗大众的肯定,新文化运动得以推动并向前发展。现如今,在欧美多元文化入侵下,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与选择遭遇危机,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存在认知偏差。通过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拥有清醒的头脑,分辨是非对错,自觉抵御不良文化和思想观念的侵蚀[ 2 ]。
(三)榜样号召力
观察、模仿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优秀人物形象也是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红色影视文化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塑造和先进事例的传播,为大学生的模仿与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在观看红色影视文化作品的过程中,个人通过自我审视,以榜样为依据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估、自我診断和自我反馈,进一步学习和模仿在红色影视文化作品中先进人物的性格品质、道德境界、精神面貌等。《觉醒年代》中的大部分人物形象刚出场时均为青年人,可以使大学生群体更具有带入性。这些既崇高坚定又热烈亲切的英雄形象,对广大学生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这样,学生就可以感同身受地向榜样学习,培养攻坚克难的精神,不断完善自己,奉献社会。在经济社会与文明之间多元交流、碰撞发展的现代环境下,利用红色影视文化中的优秀人物可以在社会中给人们以更准确的思想指引,利用红色影视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则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引领力。
二、增强红色文化精神引领力的着力点
(一)丰富和规范红色文化的教育内容
红色文化是传承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红色文化,可以了解我们党的革命史,从而坚定理想信念。对于红色文化作品需要认真筛选,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谨慎挑选红色文化作品,辨析其教育价值,所选的红色文化作品应同时具有思想性与艺术性。近些年高校学生的主体意识普遍增强,他们更加依赖自己固有的思想经验,有自我提升和审美的需要。挑选红色文化作品时既要注重作品主题的深刻性,又要兼顾红色文化作品的艺术属性和审美功能。红色文化作品筛选中的思想性原则要求所选作品在深刻立意、思想正确的基础上讲清楚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大议题,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启迪和价值引领。例如《觉醒年代》就另辟蹊径,将艺术性与革命历史巧妙融为一体,引发人们对党史问题的激烈探讨,在愉悦轻松的同时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熏陶。二是所选红色文化作品应与价值观目标同向同行,才能确保价值观引导的正确方向和红色影视教育功能的最大发挥。《觉醒年代》中细腻的人物刻画,使观众在更有代入感的同时,也能够更为自然地领悟其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三是要求故事的真实性,只有选择具有历史真实性、尊重历史、真实反映还原历史真相的影视作品才能对学生发挥积极的价值观引导功能。
(二)营造和强化高校红色文化的环境与氛围
课堂是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主阵地,加强红色文化作品对大学生精神的引领力可以用好高校的思政课程。红色文化作品音画结合的形象表达方式比起教科书语言和晦涩高深的概念都具有较强的魅力,能够引起教师与学生的关注,进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所以,学校必须全面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优势,通过红色文化作品创新丰富课程内容,进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红色文化作品运用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方式的创新。例如《觉醒年代》以文化革命与思想启蒙为主线,叙述了1921年一批青年人的思想交锋,在生动活泼的叙事中能够不断深化大学生对我国政党和道路选择的认识。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关于新文化运动这部分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将《觉醒年代》的相关片段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另一方面,红色文化作品可以融入到高校的选修课程中。高校可以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地域特色,在了解学生兴趣基础上,开发多种红色文化类选修课,使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可以欣赏和感悟优秀的红色文化作品。
(三)拓展和创新红色文化的传播载体与传媒形式
传播就是信息的传递,通过拓展红色文化作品的传播载体和传媒形式才能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作品的精神引领力。互联网是大学生群体日常使用最频繁的公共平台,网络上各类信息会对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精神观念产生巨大影响。高校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传播优质红色文化作品,注重红色文化作品的精神引领力。高校可以通过打造校园红色文化网络专栏,借用红色文化在自由宽松的网络环境中对学生进行精神引领。红色文化作品在网络平台的播放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也提升了大学生运用红色文化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打造开放性是网络平台一个重要特征,这种开放性使得红色文化资源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更加便捷地被学生获取。一方面,高校可以结合学校特色建立红色文化作品专栏,通过上传优质的影评和解读、影视剧照和拍摄花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推荐优质红色文化作品,引导学生运用优质文化资源自主学习、自主鉴赏,实现自我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开发红色微课和网络公开课等形式寓教于樂,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鉴赏能力。
三、结语
作为一部红色文化作品,《觉醒年代》在思想凝聚、价值判断、榜样示范中发挥着积极的精神引领作用,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丰厚滋养。为了使红色文化作品更好地在大学生群体中发挥精神引领力,提升红色文化作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果,将观念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全过程中,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也需要社会、学校齐发力,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z
参考文献
[1] 吕治国.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作用发挥[J].思想教育研究,2022(2):119-124.
[2] 赵研,王金梅.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5):71-74.
(作者简介:乔金雯,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