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统照故居“观海楼”,述说时光故事
2023-08-07王彤
王彤
“青岛之红瓦绿树、青山碧海……恐昔人之仙山楼阁亦比不及,诗文不足形容之。”康有为这段话,成为描述青岛的标志性评语。走在青岛老城区的街道上,行人经常会发现老房子或院落的墙上挂着名人故居的铭牌,如梁实秋故居、闻一多故居、沈从文故居、老舍故居、萧红萧军故居、王统照故居等,颇有“柳暗花明又一居”的感觉。
不久前,笔者来到位于观海二路49号的王统照故居“观海楼”,看到这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在被精心修缮,等待来日向游人述说时光里的名人故事。
著名作家的青岛情结
青岛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与海滨特色十足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吸引了许多在近代历史上拥有一定声誉的文化名流前来定居。王统照故居所在的观海二路名流云集,3号甲是黄公渚故居,13号是王献唐故居……红色的屋瓦、质朴的台阶、幽静的院落,组成青岛老街的特有意境。经过几十年岁月变动,观海二路上的名人成为传奇。王统照故居的两棵榆树仍在,黄公渚故居的小楼犹存,这条路上的书卷气和文雅之色,也等待着再次被世人欣赏。
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客居”,王统照与青岛渊源颇深,视青岛为第二故乡。王统照于1927-1937年、1945-1950年在青岛定居。1926年7月,因母亲生病,王统照辞职回归故里诸城。1927年,王统照举家迁居青岛,先后任教于铁路中学和市立中学。1929年,他主导创办了青岛最早的现代文学期刊《青潮》月刊,为青岛新文学开辟了一方新天地。这是青岛本地作家在现代文坛上的第一次群体亮相,标志着新文学在青岛的第一个历史高度。1933年,王统照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山雨》在青岛问世。
自1927年移居青岛,王统照的居所就成为青岛新文学力量的汇聚处。他有着很强的本土意识,对青岛倾注了大量笔墨,极大地丰富了青岛的城市记忆。作为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王统照主导开拓了青岛本埠文学,并屡创杰作。与此同时,他热情扶植文坛新秀,为青岛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臧克家、吴伯箫、王亚平、杜宇、孟超等人均深受其惠。臧克家的第一本诗集《烙印》就是在王统照和闻一多的帮助下出版的。1930年代,王统照虽未入国立山东大学教学,但与老舍、洪深、赵少侯、黄公渚等知名教授甚为投契,聚合了大学内外的文化人物,深刻见证了彼时青岛文化高峰的形成与演变。
1935年夏,王统照与老舍、洪深、杜宇等组成十二同人团体,创办文学副刊《避暑录话》,并发表多篇作品,书写出具有历史性的同人文学之光,呈现了青岛文化史上极具魅力的一章。
诗中描绘了居所美景
今年3月份,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示了“观海二路49号王统照故居保护更新项目”。青岛海明城市发展有限公司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王统照故居实施环境综合提升。
笔者在现场看到,项目现场有许多工人在忙碌,进进出出地运送着修缮材料。墙角下堆着许多石料,仰头望去,房屋红色的廊柱依然耀眼,让人迫不及待想进去参观一番。“这里已经修缮了挺长时间,我们都知道是保护单位,所以动工时格外小心,有时看看里面的布局和陈设,也觉得肃然起敬。等到修好了,欢迎市民和游客检验我们的工作成果。”一名工人笑着说。
王统照将自己的住所命名为“观海楼”,它建于1927年,占地面积856.31平方米,建筑面积225.26平方米。建筑为砖木结构,顺应地势,高低错落,以乱石作墙基,红瓦坡顶,有木柱挑廊。“观海楼”位于观海二路道路东侧,背靠观海山公园,在观海山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观海二路是一条环绕观海山腰开辟的环形马路,每个门牌里都有数量可观的房屋,隔几十米甚至上百米才有一门。由于房屋建在较为陡峭的山腰处,路面低于楼底,来往行人须仰视才能看见掩映于院墙树丛之后的居室客房。
“观海楼”门口竖立着两根用粗糙白石制成的墙柱,朴素稚拙。进门后是一道又高又陡的石头阶梯,两边有红漆木制扶手。沿石阶走上去,右边是3间敞亮的客房;沿着楼梯再往上走,是纵横的3组房屋,共有14间。如鱼脊般横贯小院的是一系列居室,包括王统照夫妇的卧室、孩子们的卧室,最西边是厨房、仓库、厕所等。
王统照之子王立诚曾这样描述故居的庭院:“我的父亲很喜欢花木,虽然并不着意搜求,但是信手培植,也十分繁荣。院中有松、柏、海棠、桃、李、杏、梨、石榴、无花果等树。每逢春季,梨花像团白雪,因为位置高耸,街上行人都可以看见。”
1953年,已任山东省文教厅副厅长的王统照在寄給远在北京的儿子王立诚的诗中写道:“卅载定居地,秋晖共依栏。双榆仍健在,大海自安澜。风雨昔年梦,童孙今日欢。夕阳绚金彩,天宇动奇观。”诗中提到了大海与“双榆”,写出了“观海楼”美景,从中可以看出王统照对“观海楼”掩饰不住的喜爱和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