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肖像画中音乐活动场景及所用乐器

2023-08-07赵春婷

乐器 2023年8期

赵春婷

摘要:目前所见博物馆展览、书画拍卖的明清肖像画作中,有许多涉及音乐活动的场景。这些场景显示出乐人演奏形态、乐器形制、演奏形式(独奏或合奏)、听者神态等多方面内容。这些图像与现有的一些音乐研究文字相互印证,更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资料,一部分图像还填补了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空白。“容曜丹青——明清肖像画展”从王公行乐、闺阁听琴等不同人群的赏乐活动,提供了一些珍贵的乐器图像学资料,填补了古代音乐史料的空白。同时,也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明清时期王公贵族、上层阶级闺阁女眷对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与丰富多彩的音乐生活。

关键词:明清肖像画展  音乐活动场景  王公行乐  闺阁听琴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细化和社会变革,王公贵胄以及深闺女眷等上层社会群体的娱乐活动内容更为丰富,参与人群扩大,举行的频率也越发密集。酌酒对弈,吟诗作对、烹茶论道、骑射狩猎、庭院观曲(昆曲)、戏楼看戏(京戏)、闺阁听琴(七弦琴),乐伎弹唱,都是他们娱乐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王公行乐、闺阁听琴成为明清上层社会群体最具代表性的娱乐活动。在这些深受欢迎的娱乐活动中,音乐内容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容曜丹青——明清肖像画展”展现了明清王公贵胄、深闺女眷等上层社会群体生活日常的五十余件(套)精品画作。从展出的全部画作来看,画作中对王公贵胄以及深闺女眷两个社会群体的音乐活动场景的描绘尤为真实地展现出明清时期上层社会群体音乐艺术生活状态。

一、王公行乐的音乐活动场景

“容曜丹青——明清肖像画展”展出了一幅清代佚名所作《永忠行乐图卷》(图1),这幅画也是通过征集于1964年购自宝古斋。宝古斋是1944年由邱震声、张叔诚、魏仲衡、杨缉成、黄叔伟、王绍贤、陈景雷、赵紫辰、李青苹、陶北溟[1]等十位仁人集资创办的古玩店。“宝古斋”老匾额是请书法家陶北溟先生将同治、光绪两任帝师翁同龢所写“赏古斋”修改而来的,“成全了琉璃厂老匾额一景”[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宝古斋为国家培养了年轻古玩鉴定家,尤其在书画断代、书画个体特征与时代特征,辨别造假的手段等方面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鉴定人才。

这幅画中的主人公永忠,乃清代皇族爱新觉罗·永忠(公元1735~1793),字良辅,号臞仙、栟榈道人、延芬居士等。他是康熙皇帝十四子恂勤郡王允禵之孙、多罗恭勤贝勒弘明之子,辅国将军,有诗文别集《延芬室集》。《清史稿》称赞他“诗体秀逸,书法遒劲,颇有晋人风味。常不衫不履,散步市衙,遇奇书异籍,必买之,归虽典衣绝食不顾也”[3]。永忠虽为宗室,但不涉政治,终生在诗歌、书画、山水、为伴,过着清闲雅致、避世自得的生活。画中的永忠正坐在床榻之上,身着前后左右四面开衩的圆领常服袍,右手持书卷脚踏长靴,右腿翘在左腿之上,腰间挂着荷包,一幅怡然自得的样子。床榻上一边放着主人喜爱的一匣书籍,一边则是用专用帽架放置的红宝石镶嵌的一品锥形官帽,显示出其出身地位。床榻后的桌案上摆放着香炉、花瓶、宝瓶、砚台等,桌案后的墙上则挂一张七弦琴。桌案旁的多宝阁中放置主人喜爱的奇书异籍以及古玩字画。床榻前两位童子各持宝剑、如意一柄等着随时奉上。院子中,两位书童迎面,一位端着刚刚沏好的清茶,一位则手持装在琴囊中的七弦琴一张。看来画中主人似乎读书有些乏了,这会要饮茶、点香、抚琴了,那么是否有同伴来听琴,亦或有琴师来府为主人抚琴,恐怕不得而知了。但是,这一番文人雅士之行乐,不禁让人心生向往,从中也体现出清代王公贵族的闲情逸致与艺术造诣。

明清时期,中国古琴音乐的传播得到极大的发展,这主要得力于古琴琴谱集的刊布。随着明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出版印刷业日益活跃。至明嘉靖年,平均每四五年就有一部琴曲谱集刊布于市。目前可见的明代琴曲谱集达到三十余种,清代可见琴谱集(包括少部分流传的手抄本)则超过百余种。这些极大地促进古琴音乐的传播、琴派的兴起与兴盛以及琴论的完备。目前可见的明清琴谱集中,明宁王朱权《神奇秘谱》成为明代琴谱集的开山之作。之后又出现了四本明代藩王所辑琴谱,分别是龚经(朱权之孙朱奠培的门客)编订的《浙音释字琴谱》、明徽王朱厚爝所辑《风宣玄品》、明保定王朱珵坦所辑《五音琴谱》以及明潞王朱常淓所辑《古音正宗》。这五本藩王琴谱集与其他明代琴派所辑谱集不同,其自成派系,有着内在的联系,形成了明代的“藩王辑谱派系”。在这一“藩王辑谱派系”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便是朱权,《明史》卷102载:“宁献王权,生于洪武十一年,太祖庶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二十六年就藩大宁。永乐元年移南昌府,正统十三年薨”[4]。朱权一生的著述颇丰,例如《宁国仪范》《汉唐秘史》等。其号亦多,曰臞仙、丹丘先生、柯丹等。也许是历史的巧合,清朝宗室永忠,他的祖父是康熙皇帝十四子恂勤郡王允禵,在皇位爭夺中曾为雍正皇帝的政敌,并且在争夺之战中失败。明代宁王朱权则是在朱棣发起的“靖难”后为防止其篡夺皇权而被“发配”到南昌府的,虽偏安一隅,但屡遭猜忌,因此终日“韬光养晦”,不问政事,抚琴协律。由此,可以看出,二人所处境遇竟有如此之相同,也都通音律,善抚琴。永忠虽未留下任何琴谱集于市,但以其地位当可以看到明代朱权所辑的《神奇秘谱》,取号“臞仙”似乎也是对前人的效仿与致敬。清代的王公贵族虽然没有像明代藩王那般钟情古琴,但也有王公贵族参与编辑、刊布的琴谱集流传于世,例如《琴书千古》,清乾隆三年(1738年)抄本,在书的首页目录下有“果亲王府图书记”。果亲王允礼所生活之年代与版本学家对谱集的年代断定相符合。谱集目录后又小序:“及至辛丑夏得晤中州张秋塘先生聆其羽化、渔樵、平沙等曲,音调清越,指法闲雅,怠有太古遗音。先生人品风格迥,超尘俗,诋恨相见之晚耳。”再对照《琴书千古》中所录琴曲,可见这本谱集“的确都是中州派的琴谱”[5]。

二、闺阁中的音乐活动场景

此次展览中展出了一幅清代佚名所作绢本设色《清人听琴图轴》(图2)。从人物肖像的画风上看与清宫廷画师所做工笔重彩人物画《雍正十二美人图》(图3)十分相似,其画卷通高超过2米(纵235厘米,横173.5厘米),悬挂于展厅中显得格外的引人注目,栩栩如生,仿佛将人代入当时场景之中。从整体上看,《清人听琴图》的场景如下:图的左上角是一位身着蓝色端坐在琴桌前的女子,正在抚琴,仲尼式的七弦琴上清晰地显示着琴徽,右手正在“挑”弦,左手则在用大指按弦。抚琴者高耸的云鬓上饰有攒珠的花簪,发髻的正中还饰有玉牌中间嵌有珠宝、宝石之类。耳朵上佩戴一对白色珠宝耳坠。身着蓝色外套,外套的领边是淡绿色的底,上面的花案以橘、白两色为主,点缀一点蓝色与外套的颜色相呼应,两个领口下端胸口处用一个椭圆形的花针连接在一起,更显端庄华贵。内穿藕合色长袍,立领一字盘扣,配以暖白色的月华裙,裙幅与藕合色彩线交叠错落,飘逸洒脱。抚琴的琴桌雕刻为“盘常”的图形,寓意吉祥如意。琴桌的面上亦是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画作。琴桌上还排放着莲花型的香盒与香炉。抚琴者的右脚边扶着一只棕黑色的小狗,双耳下垂,前爪向前匍匐,唯双目尤为凸出而嘴角上扬,似乎是看到了什么东西而感到惊异。抚琴女子的右手边是一个多层的多宝阁,上面有宝瓶、精美的宝盒,尤其以一匣一匣书籍为主,可以看出抚琴女子是一位博览群书之人。抚琴女子左手边的地上放置了一盆兰花,红色的花盆底座亦镂刻着精美的纹路。屋内白色素心兰与屋外的白玉兰亦是相得益彰。屋外台阶下,开得正盛的白玉兰树下,一位女子双手抱树斜立,头微微向前。只见其高耸的云鬓上饰有点翠海棠花纹头花,头上戴有头箍,正中嵌有一个圆形的宝石。云鬓正中间为凤式步摇,下垂流苏作为装饰。耳朵上佩戴一对红色珠宝耳坠。身着淡青色外套,外套的领边以及袖口是青花瓷的花纹与色彩,十分的契合。内穿浅藕合色长袍,立领水绿色的花型盘扣,下着暖白色月华裙,露出一缕胭脂红,与耳坠的颜色相呼应。从这位树下女子的表情与姿态来看,似乎已入琴乐,进入冥思之中。

《清人听琴图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49年2月古董商人霍明志捐献的文物。霍明志曾是辫子军张勋的部下,张勋复辟失败后、1906年前后,霍明志在北京开了一家名为“达古斋”的古玩店,因其在张勋麾下任职的缘故,认识了不少当时满清的遗老遗少、贝勒、格格以及官员,由此这些达官贵人都将自家的古董珍玩拿到达古斋来变卖,这使得很多买家都来与其交易,一时间其成为远近闻名的古玩名店。同时,他也利用其“北堂商人”的多元身份打通了国际古董贸易的渠道。英国旅华作家朱丽叶·布雷顿(Juliet Bredon,1881~1937)在其《主要名胜古迹的历史及其深入描述》一书中讲道,达古斋在20世纪初的外国购藏者间享有极高声誉,是当时北京“最大且著名的古玩铺之一”[6]。1932年,霍明志在法国的德鲁奥举办中国艺术品拍卖展,法国著名的报纸《作品》(L?uvre)报道了当时拍卖会现场的盛况:“最出色的远东艺术爱好者、法国及各大外国博物馆的代表们都参加了霍明志先生的拍卖会[7]”。为筹备这次拍卖会,霍明志于1930年编撰了法语版古器物图录《达古斋古证录》(Preuve des antiquités de la Chine)。这本图录无疑是当时古董文玩考证的重要参考书。结合上面所述,霍明志所捐赠的《清人听琴图轴》的来历应为宫廷或皇室,从肖像画的风格来看,与《雍正十二美人图》极为相似,或是同时期宫廷画师所绘亦或是后世宫廷画师的仿制之作。《清人听琴图轴》中的音乐场景显示出清代深闺阁院中上层阶级女子弹琴赏乐的情形。体现出宋代以来,七弦琴在古代上层阶级女性娱乐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女性在琴乐传播中的作用。

此次展览展出的清代叶衍兰纸本设色《历代文苑像传》,共计8册,所绘均为明清名媛女将,都是明清女性之杰出代表: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三人是明末“秦淮八艳”的其中的秦淮名妓。这套8册《历代文苑像传》,是由画作作者、清代著名画家、词人叶衍兰先生的后人、文史学者和书画鉴藏家叶恭绰于1962年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在这8张画中,“秦淮八艳”之卞玉京肖像画作(图4),出现了音乐的场景:卞玉京手持浮尘背对古琴坐于琴凳之上,身着黄色的外套,内着藕荷色长袍,下着月华裙,飘逸洒脱。虽然手持浮尘但却未着道服,发型是简约的两侧双髻,未加装饰,耳朵佩戴流苏耳坠。桌案上摆着伏羲式的七弦琴,一盏香炉摆在琴桌之上。也许她正在闺阁中等待吴梅村的到来,为其抚上最后一曲,从此生死兩茫茫。关于卞玉京的琴艺,吴梅村曾做诗《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鴐鹅逢天风,北向惊飞鸣。飞鸣入夜急,侧听弹琴声。借问弹者谁,云是当年卞玉京……”。除了卞玉京外,薛素素也是善弹七弦琴的,所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这也体现出明清时期高级的歌舞娱乐场所中七弦琴音乐在女性群体中的传承与传播。

参考文献:

[1]小荷:《琉璃厂的轶闻趣事》,载《神州》,2012年第22期。

[2]北京市文物局:《宝古斋》,2018年第6期。

[3]赵尔巽等撰:《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

[4]【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2727页。

[5]《琴曲集成》第15集之“据本提要·琴书千古”,第3页。

[6]Juliet Bredon, Peking: A Historical and Intimate Description of Its Chief Places of Interest, ed. Kelly & Walsh, 1st ed. (Shanghai, 1919), 375-376. 布雷顿在其1922年再版的描述中删去了这段评论。转引自陈涵:《古物、商品与他者文化媒介——以“北堂商人”霍明志1932年中国艺术海外拍卖展为例》

[7]陈涵:《古物、商品与他者文化媒介——以“北堂商人”霍明志1932年中国艺术海外拍卖展为例》,载《美术观察》,202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