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蕴涵的扶贫开发重要论述及对新时期推进乡村振兴的启示
2023-08-07马改艳
马改艳
一、《摆脱贫困》中扶贫开发重要论述的生成背景
闽东地区是习近平扶贫开发重要论述的主要策源地和实践田〔1〕。20世纪80年代的闽东是福建经济最不发达的地区,被称为东南沿海经济的“黄金断裂带”,交通落后,104国道是该地区当时唯一一条进出通道,多数老百姓深居大山,信息闭塞、孤陋寡闻。闽东是当时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全区9个县中有6个被列为贫困县,120个乡镇中有52个乡镇是省级贫困乡,全区徘徊在温饱线上的农村贫困人口达77.5万,占当时闽东地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贫穷与落后成为闽东这一时期的代名词。
在就任闽东地区地委书记之前,习近平已经在陕北延安梁家河村当了7年知青,梁家河贫瘠的土地、艰苦的生存环境对其触动很大,他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远大之志,坚定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信念。清华大学毕业后,习近平主动提出到地方工作,到河北正定县后,他走遍了正定县的每个乡村,了解当地县情后,确定了正定县“半城郊型”经济发展规划,综合采取发展科技、农业、工业、人才、旅游等经济措施,为正定县经济起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8年,习近平刚上任闽东地区地委书记不久,便深入当地基层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探索闽东地区摆脱贫困的长效机制和具体举措,对该地区如何实现脱贫致富作了长远思考,并撰写了一系列调研报告,对指导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1990年,习近平离任闽东地区时,当地约94%的贫困家庭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后来习近平总书记担任闽东地委书记期间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被汇编成《摆脱贫困》一书,全书共有29篇文章,12万余字。《摆脱贫困》一书的字里行间无不体现了习近平“知闽东、爱闽东、建闽东”的赤诚之心,深刻体现了他致力于改变闽东地区贫困落后面貌的坚定决心,深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他在《摆脱贫困》一书的开篇文章《弱鸟如何先飞》中写道:“我六月到闽东上任,七月初至八月初,偕同地区几位领导同志,走了闽东九个县……大家边走边调查、思考、研究,思绪始终集中在一个问题上:闽东这只‘弱鸟’可否先飞,如何先飞?”〔2〕更是寥寥数语道出当时闽东贫穷落后的现实和根源:“闽东,交通闭塞,信息短缺,是小农经济的一统天下。商品经济的发展较其他贫困地区,显得更为步履艰难。”〔2〕
《摆脱贫困》这一光辉著作中蕴涵着许多富有创新性、哲理性和先进性的扶贫开发观点,如“扶贫要志智双扶、念好山海经、加强农村党建、推进绿色工程、选派驻村干部、滴水穿石、精准施策”等,回答了农村扶贫“谁来扶—扶持谁—怎么扶”的一系列问题,体现了深刻的精准扶贫思想。可以认为,习近平在闽东时期提出的系列扶贫开发重要论述是后来他提出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期,全面系统梳理《摆脱贫困》这一著作,总结提炼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闽东地委书记时期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理性思考和实践经验,对于当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促进乡村振兴,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启示意义。
二、《摆脱贫困》中蕴含的扶贫开发重要论述
(一)念好“山海经”
产业是农村发展的根基,也是贫困地区脱贫的主要依托和根基,没有产业支撑,就难以实现脱贫,而发展产业,因地制宜尤为关键。20世纪80年代的闽东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产业单一,小农经济一统天下,工业几乎一片空白,产业结构单一加深了当地的贫困问题。然而,闽东地区却有丰富的山海资源,这本该是当地发展经济的独特优势,却因没有利用好这个资源优势使当地长期陷入贫困。1989年5月底,习近平深入闽东地区的山村、海岛调研后指出,“闽东地区有十分突出的山海资源禀赋优势,这能为闽东加快发展、摆脱贫困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闽东如何借力突出的山海资源推动经济发展,是事关闽东能否摆脱贫困的战略性问题”〔2〕。为此,他强调闽东要结合自身的山海资源优势,坚持走开发山海资源的路子,倡导“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念好“山海经”,搞好“经济大合唱”,推动闽东沿海与山区联动发展,以强带弱,实现优势互补。习近平关于闽东山海资源协同开发的指导思想可归结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求各村镇都要有明确有效的脱贫举措,不管是种植、养殖,还是农副加工业,都应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实施“一村一品”“一户一增收”行动,实现“户有增收支撑,村有产业支柱”〔2〕。闽东地区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当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当地的农、林、水电比较优势,唤醒沉睡的山林、浅海滩涂等资源,推动地方特色农业、林下经济、海产养殖、乡镇企业综合联动发展,为脱贫致富奠定了物质基础。
此外,习近平经调研后,发现闽东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普遍不合理,各区域内的农业产业之间相互割裂,产业之间缺乏生产联系和协作配套,难以形成优势产业发展的集群效应,为此提出要树立大农业的立体思维,推动大农业的发展。他分析道:“依靠小农经济是富不起来的,小农业是做不大的、没有多大前途的。我们要的是抓大农业,推动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从而克服传统小农业的‘单一性’、‘狭窄性’等缺点。大农业具有多功能、开放式和综合性的立体农业特征。综合立体发展的大农业,应推行适度规模化经营,并注重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2〕在《要淡化“贫困县意识”》和《对闽东经济发展的思考》两篇文章中,他强调指出:“由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本就脆弱,若跨过农业直接发展工业,希望一下子就抱个‘金娃娃’是不现实的,发展产业要遵循客观规律,立足地方实际,量力而行”〔2〕。他强调通过以工补农和以工促农发展大农业,推进山海资源开发,引导闽东山区发展林、茶、果、药产业,沿海发展海洋捕捞、滩涂养殖,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因地制宜转移,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牧则牧,宜商则商。
(二)扶贫先扶志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落后腐朽的思想观念会限制人们的行动。物质上的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困,人穷志又短,必将失去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扶贫工作“扶”只是手段,激发起贫困主体脱贫致富的斗志、信心和勇气,才有助于他们真正摆脱贫困。如果扶贫不扶志,就是“输血”而不“造血”,很难实现真正的脱贫,即使摆脱了贫困,也很容易返贫。因此,扶贫要先扶志。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改变贫困群众对贫困的认识和观念,激发他们挑战贫困的精神动力。然而,由于贫困群众长期陷入物质匮乏的困境,其思想会受到严重的束缚与限制,他们习惯于安贫乐道、听天由命、安于现状,继而形成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的恶性循环。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明确指出:“人贵在志气和信心,只要有信心与志气,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3〕。
1988年,习近平到闽东上任后,便带领地委行署领导班子“四下基层”,用一个多月时间跑遍了闽东9县。习近平通过广泛而深入的调研,深刻意识到闽东地区的领导干部和群众都普遍陷入“思想贫穷”,祛除闽东地区贫困群众的思想贫困成为改变贫困面貌的重中之重。他指出:“闽东的‘贫困意识’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领导干部普遍不自信,处处感觉低人一等,提不起精神,影响扶贫开发工作开展,所以应尽快让干部群众淡化其‘贫困意识’,将安贫乐道、等靠要、怨天尤人等观念彻底抛弃。”〔2〕他还指出:“应辩证地看待贫困,‘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真正‘先飞’、‘先富’,首先是看我们有没有这种敢于‘先飞’、勇于‘先富’的意识。贫困落后地区完全有可能凭借自我奋斗努力、地区独特优势和国家政策支持在特定领域‘先飞’、‘先富’,以克服贫困落后带来的发展劣势。”〔2〕针对当地领导干部希望通过“跑部进钱”的思想和急于摆脱贫困的想法,他指出:“领导干部应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闽东发展中原材料、资源与资金短缺的问题,而不能事事想求助于他人,这是闽东‘先飞’、‘先富’的第一要义”〔2〕。同时,习近平还非常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对摆脱贫困的重要作用。在《建设好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一文中,他指出:“要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认知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水平,推进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改变贫困地区人民对贫困的认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2〕。习近平“扶贫先扶志”重要论述体现了人民主体性思想,强调扶贫开发要注重激发贫困主体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要求党组织需与人民群众构成脱贫合力,强调单纯改善贫困主体的物质生活并不能彻底解决贫困问题,必须清除他们的各种“等靠要”思想和听天由命观念,改善他们的精神面貌和提高他们的自身发展能力。为此,习近平倡导当地要经常组织农民外出参观学习,弘扬弱鸟先飞、刻苦奋斗的价值观,领导干部要像点火器一样善于激发贫困群体的自身潜能。
此外,习近平非常注重发挥脱贫致富先进模范的示范效应,通过在当地开展“扶贫团队”“脱贫先锋”“脱贫之星”等活动,宣传“幸福要靠自己争取,幸福从来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是靠自己奋斗出来的”思想,激发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例如,当他得知柘荣县乍洋乡五蒲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事迹后,指出:“郑帮德具有不惧自然灾害,持之以恒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郑帮德是标兵人物,支部书记如果都像郑帮德这样,我们的经济发展就会更快更好”〔4〕。从中可以看出,习近平在闽东时期注重强调的“扶贫先扶志”重要论述,不仅延续了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的人民主体思想,还直面并回应了贫困群众精神贫瘠的问题。
(三)扶贫必扶智
树立向贫困宣战的志气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是单纯地强调依靠强大的精神动力即可脱贫致富,这也是不现实的,而且还易掉入唯心主义的泥潭和形成乌托邦的空想。因此,赋予贫困群众发展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只有发展好教育才可以向贫困群众赋予发展能力,只有发展教育,提高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彻底地阻断贫困。我国大多数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其根本原因是当地群众的文化素质低,接受新事物、新技术和新思想的能力差,进而导致其内生发展能力弱、自我“造血”功能差,形成贫困的恶性循环。因此,扶贫开发中,教育扶贫应该被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只有让贫困群众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积累,使他们的固有思维定式有所转变,进而逐步赋予其自我发展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1988年,习近平到任闽东后,通过基层调研后指出:“闽东农村的文化知识水平较低,农村地区有相当大比例的小学文化程度、文盲、半文盲的人口,据1985年的普查数据,整个闽东农村地区的文盲、半文盲比例高达40.3%;封建迷信活动、宗教势力等陋习在很多农村还相当盛行,形成‘穷’与‘愚’的恶性循环”〔2〕。为此,习近平强调要在扶贫开发整个过程中把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建设贯穿始终,他指出:“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2〕。在《我们应怎样办好教育》一文中,习近平分析道:“我们要跳出教育看教育,不能就教育而谈教育,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思考教育问题……人才兴旺就是科技兴旺,经济兴旺。经济靠科技,科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我在同村干部、农户交谈后,发现大多数农民有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却苦于缺乏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支撑;闽东的乡镇企业、县级工业急待崛起,但缺乏高质量人才支撑。……虽然,越穷的地方教育越难办,但越穷的地方反而越需要教育,只有教育做好才能为实现脱贫致富提供智力支撑,教育做不好就会越穷。因此,闽东地区需要把教育放在首要位置,这是闽东脱真贫、拔穷根的治本之策。……闽东地区主要是农村,需要有一个‘泥土味十足’的教育特色。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更多的能脱贫致富的知识型劳动者”〔2〕。
为此,习近平立足闽东实际,提出要建立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并指出:“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应注重扩大规模和提升质量。要根据闽东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民脱贫致富的实际需求,办好服务于乡村建设的职业技术教育,开展职业教育不能只在‘黑板上种田’,一定要教会学生真正本领,使他们回家后有可能成为生产能手。成人教育的重点应是做好岗位技能培训,还要对学员全方位进行政治、文化、技术、管理教育,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2〕同时,习近平在闽东地区注重开展农民的扫盲工作,扫盲中注重将教授相关实用技术与助力农民脱贫致富密切结合起来,进而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困的土壤,因为只有文盲在感到学文化是关系自身切身利益的大事时,才能有学习的自觉性。
(四)注重生态保护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贫困地区实现稳定脱贫的重要载体,将贫困地区的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可以实现脱贫致富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这就要求贫困地区在扶贫开发中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一条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同时兼顾的绿色发展道路。为了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习近平在闽东工作期间,着力探索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闽东生态经济型农业,从而破解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两难选择。
1988年,习近平到任闽东地区集中调研9个县后,指出:“此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山林资源有很高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它是闽东的重要资源优势,发展林业可成为闽东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2〕。“抓山护林也能致富,把山管住护住,坚持10年、15年、20年,我们的山林就是银行。……什么时候山都绿了,闽东也就富裕了。闽东群众要深刻认识到当地山林资源的潜在优势,认识到闽东脱贫的保障在于山林。”〔2〕习近平结合当地资源优势,要求闽东发展应以山为主,开发山地资源,坚持走“茶林竹菇一起上,绿化致富一起抓”的路子,并提出发展绿色产业的具体举措,一是大兴“绿色工程”,依托荒山、荒坡、荒地和荒滩,发展立体生态种植业,实现“山上戴帽,山下开发”;二是统筹山海资源,依托当地丰富多彩、得天独厚的山海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三是依托林业资源,发展林下产业,落实闽东林业体制改革,完善林业责任制、健全林业经营机制,提高林业综合效益等;四是发展多功能、多层次的立体农业。在这些重要思想的指引下,闽东全区的林、茶、果、菌、药材等产业逐步成为当地的特色支柱产业,使农民收入呈现多元化格局的同时还保护了山林资源。可以说,闽东生态脱贫的思想认识和成功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以后在浙江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重大理念的直接思想渊源。
习近平在闽东时期始终践行“从绿色生态中求生存、谋温饱”的执政理念,他在发展当地经济过程中无不倾注着“闽东山头绿化之日,就是闽东振兴之时”的期盼。闽东实现脱贫之后,始终不忘习近平当年的嘱托,在发展经济中坚决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在发展沿海海洋捕捞和滩涂养殖产业中,坚持科学规划用海项目,减少污染,促进海洋自然生态良性循环,使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了经济上的赶超。
(五)打造党建引领的扶贫攻坚队伍
农村党组织是党在乡村基层的引路人和农村地区发展的“火车头”,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党在农村扶贫工作中的“主心骨”“领头羊”。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要善于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使党组织成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战斗堡垒。
习近平在闽东工作期间,常说的两句话就是“为官一场,要造福一方,党员干部的宗旨就是奉献”,“党的建设是关系成败、关系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的关键”。他特别重视通过加强党建做好扶贫开发,提出“在闽东,党组织要转变工作作风,群众工作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础,党建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建设好农村党组织》一文中,习近平写道:“加强党对农村地区工作的坚强领导,是保障贫困乡村脱贫致富的重要保证。农村地区若没有一个坚强的党组织,就不能带领人民群众发展壮大农村经济,提升农业生产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要让广大农民群众形成共识‘要想脱贫致富,必须有个好支部’。”〔2〕他指出,越是需要带领群众进行反贫困斗争,就越需要加强和改善党的基层领导。为此,他要求闽东各地市(县)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党组织建设,通过村级党组织建设牵住农村经济发展的“牛鼻子”,通过建立地、县领导和机关单位挂钩挂点的扶贫目标责任制,下派党员干部到农村去“蹲点”扶贫,确保分片包干帮扶到村到户,结合贫困户致贫原因和自身具体情况,帮助贫困户出谋划策,精准制定脱贫计划。
习近平到闽东上任之初,就挂钩结对帮扶福安畲族乡。挂钩帮扶期间,他多次深入畲乡调研,推动福安畲族地区修建公路,完善基础设施,并指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扶持,更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持续帮助”。习近平在闽东工作期间提出的关于党建扶贫的重要论述和实践成为闽东地区成功摆脱贫困的重要经验。
(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习近平在闽东担任地委书记期间,强调依托发展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做好扶贫工作。1988年,习近平对闽东地区农村调研后,发现当地村镇两级集体经济实力呈现出弱化的趋势,使他感到担忧,“在扶贫中,要注意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否则,整个扶贫工作将缺少基本保障和失去强大动力,已经取得的扶贫成果也就有丧失的危险”,“疲弱的集体经济实力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既无法有效兴办农村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事业,也无法有效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有的同志认为,只要农民脱贫了,集体穷一些也没关系,而我却认为,这种说法不对,村集体穷一点不是无关紧要,而是关系重大。因为,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农民共同致富的物质保障和组织保障,也是振兴贫困地区农业的必由之路和推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只有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了,才能有效地兴办集体公益事业,才能确保基层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场所议事”〔2〕。这表明,习近平充分认识到“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中“统”的层面即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强调通过发挥“统”的优势实现脱贫致富和共同富裕〔5〕。
他进一步指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不仅是思想认识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要切切实实行动起来,并提出以县为单位,制定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具体规划。首先,在指导思想上,要纠正对发展集体经济的错误观念,要辩证地看待“统”与“分”的关系;其次,在发展集体经济的方式上,要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禀赋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具体模式;再次,建立健全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积累与投入机制,避免“分光用光”现象发生,确保基层有钱、有人、有场地为村民办事;最后,对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给予税收、贷款、资金投放、原材料供应等方面的支持,为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还要改善和强化农村经济组织,理顺管理关系,提高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机能。当时的闽东地区,正是很好地抓住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这个关键,不仅摆脱了贫困,还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和组织保障。
(七)推进“造福工程”
对于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常规的扶贫措施通常难以从根本上发挥作用,只有采取从根本上“挪穷窝”的整体搬迁方式,才能为这些地区争取到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平台。闽东是我国畲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闽东山区的畲族人主要居住在茅草房,居住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再加上山区交通不发达,畲族人民几乎找不到脱贫的办法。习近平担任闽东地委书记后,对畲族人民的居住情况十分关心,便决定启动对一些偏远地区的受灾农户整体搬迁到山下居住的“救灾搬迁”工程,并通过产业发展给搬迁户提供生活生产条件,使迁出的群众较快实现脱贫。此项工程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造福工程”。离开闽东后,他继续推动此项工作,并在福建省全省推广。
闽东还有一个特殊群体——“连家船渔民”,他们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以船为家,终日漂泊,卫生条件极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如何让他们上岸定居成为时任地委书记习近平特别关心的事,他曾多次深入连家船调研。离开闽东到省里任职后,习近平始终记挂着闽东连家船渔民的生活,在接到省政协闽东地区工委反映“连家船”渔民问题时,立即与省委书记一起批复有关部门办理,省政府随即下发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工作的通知》〔6〕。从1998年开始,省委、省政府提出要花3年时间解决连家船渔民的上岸定居问题,把它作为福建省“造福工程”的重中之重来抓,帮助上岸渔民解决土地、住房、路水电配套、就业和子女教育等一系列问题〔7〕。
三、《摆脱贫困》中关于扶贫开发重要论述对推进乡村振兴的启示
(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关系辨析
2020年底,我国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预示着我国的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以成功解决。然而,由于我国农村产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农村资源禀赋相对较差、农民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相对有限以及农村可持续性发展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长期以来导致我国农村贫困的各类因素在短期内仍难以发生根本性转变,因此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实现广大农村贫困地区从脱贫到致富仍然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8〕。2020年3月,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9〕这表明,我国脱贫攻坚战之后,不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推进脱贫地区持续发展仍将是未来较长时期的重要任务,即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十四五”期间“三农”工作特别是脱贫地区“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10〕。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8〕。这标志着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即从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本质上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具有很强的内在联系,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巩固与深化,二者都是以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为最终目标的具体实践〔11~12〕。
一方面,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是在现行贫困线标准下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使贫困地区农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改善;乡村振兴则是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通过“五个振兴”和提供均等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让全体农村居民实现生活富裕和全面发展〔12〕。因此,可以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步,只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彻底摆脱绝对贫困,才能为以后更好的发展打下基础,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提供有利的系统资源。
另一方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又有所不同,以前的扶贫工作要挨家挨户地做,像呵护小树苗一样,而当前的乡村振兴要系统推进整个乡村地区的发展,像抚育好整个树林一样,但养护好整个树林显然有助于其中每一棵树苗的成长。实施好乡村振兴有助于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因为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推进农村事业发展的系统工程和治本之策,通过乡村振兴全面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最终实现农村共富、城乡共富,从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因此,《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有关闽东地区摆脱贫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所蕴含的贫困治理思想与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对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仍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本文根据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二者的关系,并结合上文有关《摆脱贫困》蕴含的扶贫开发思想与实践,绘制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图,如图1所示。
(二)重要启示
1.因地制宜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推动产业振兴是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脱贫地区持续稳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关键和根本之策〔13〕,农村产业不振兴,农村实现富裕富足的基础将不牢固,也难以实现产业聚人、产业留人,而发展产业,因地制宜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各地考察时就十分关注当地的特色乡村产业发展状况,多次强调“乡村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他在闽东工作时期,结合当地山海资源优势,提出要念好“山海经”,实施“经济大合唱”,各地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并强调要立足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大农业”,为脱贫致富打下良好的产业基础。
当前,广大农村地区并不一定要完全照搬闽东的具体做法,但是可以借鉴其产业发展的核心思想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各地发展产业要充分认清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文历史、交通设施、产业基础、劳动力和市场渠道等,进而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基础并结合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变化,因势利导,科学研判,构建地域特色鲜明、业态类型丰富、创新创业活跃、利益联结紧密的现代乡村特色产业体系。特色意味着稀缺,稀缺则通常会带来高价,因此,乡村产业发展突出特色、培育特色、保护特色至关重要。同时,一是要更加注重乡村特色产业的质量和效益,着力构建有助于脱贫地区持续稳定发展的产业增收长效机制,提高乡村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二是要拓展特色产业的全产业链条,推动其产业链升级改造,为产业增收创收和吸纳就业提供更多空间;三是要推动乡村特色产业业态创新、功能拓展与三产融合发展,注重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使特色优势产业走上优质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四是为特色产业发展打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支撑,如现代物流基础、电商平台和销售市场等〔13〕。
2.抓好村民教育、促进乡风文明
(1)振兴乡村文化,激发农民内生动力。提升农民的内生发展动力无论是对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都尤为重要,因为农民既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直接受益者,必须把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激发出来〔14〕。《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提出的“弱鸟先飞”“久久为功、滴水穿石”“扶贫先扶志”“祛除贫困群体的各种‘等、靠、要’思想和听天由命观念”“改善贫困群体的精神面貌和提高自身发展能力”等重要论述,生动折射出敢闯敢干、艰苦奋斗、滴水穿石和自力更生的精神,这些精神对阻断农村贫困的代际传递和激发乡村振兴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乡村文化振兴和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这个基础,乡村振兴就无从谈起。乡村振兴要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激发农民的内生发展动力,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一旦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被激发起来,就能汇众力、集众智,这种先外而内的激发,有利于以“输血”激发“造血”,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都有积极意义。为此,一是要加强对农民的精神文明教育,唤醒农民的主体意识,让其对乡村振兴有身份认同感、角色归属感和主体责任感,引导其自立自强、向上向善,摒弃部分农民身上存在的“等靠要”心态,引导他们认识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二是要加强对农民的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其深厚真挚的乡土情怀和进取精神,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心系乡土的热忱情怀,从而在主体维度筑牢追求发展的精神堤坝〔15〕,为乡村振兴铸牢灵魂。
(2)乡村振兴教育先行。长期以来,由于劳动力、资金等各种资源要素不断流入城市,使得农村成为人才“洼地”,而人才是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当贫困群众既具有追求发展的坚强之气,又具备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知识与技能,他们才能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同理,乡村要振兴,最根本的因素在于人才,而发展教育是培养人才最重要的途径。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指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必须先行破解人才瓶颈问题”,而唯有发展乡村教育才能破解农村地区人才瓶颈问题〔16〕。习近平在闽东地区工作时非常注重乡村教育发展,提出“需要把教育摆在先行官的位置,这是闽东脱真贫、拔穷根的根本之策”,并建立了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职业教育在内的“三位一体”教育体系,这些提法和实践措施对促进当前乡村教育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启示。
为此,一是要促进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切实加大对乡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农村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的办学软硬件条件,强化乡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升乡村基础教育的办学质量,逐步缩小与城市基础教育的差距,用优质基础教育为乡村振兴筑牢人才根基。二是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事实上,随着近些年国家对乡村教育的大力投入,很多农村地区学校的硬件设施已经较为完备,而真正缺乏的是教育资源和优秀师资等“软件”,这些“软件”甚至已经成为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为此,要注重通过“互联网+教育”“AI+教育”等方式让农村学生可以实时享受到与城市学生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教学体验。三是要办好乡村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灵活根据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产教融合,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和课程体系,使课程具有“泥土味”,举办与农村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培养适合乡村振兴的各类“能工巧匠”,如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人才,从事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创新创业人才,各类社会服务人才和教育医疗、乡村治理等公共事业人才。四是要构建面向农村职业教育的就业保障体系。依托农业、教育等部门资源,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让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真正“用得上、用得好”。
3.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绿水青山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也是实现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自然财富基础和重要支撑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重要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进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才是农村相对城市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生态宜居意味着农村环境必须是青山绿水,乡村必须是适宜人们居住的社区,而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恰好是乡村振兴的短板。因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势在必行,一定要把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来抓。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部分乡村居民的生态意识还有待增强,具有地区特色的生态文化还有待挖掘、培育和弘扬,一些乡村地区产业结构与绿色发展的要求还不相符合,农村地区还广泛存在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地膜等农业化学品以及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生活垃圾等不合理处置的现象,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排放的现象还未得到彻底遏制,使农村地区面临日益严峻的面源污染,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拉响警报,还引起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拐点还远未到来,促进乡村生态振兴还任重而道远。
20世纪80年代的闽东经济发展滞后,但其生态环境基础并不差,然而由于实行粗放式发展模式,对当地生态资源环境未进行充分开发利用,使得当地“端着金饭碗,过着苦日子”。为此,习近平就曾反复提出要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引导和鼓励当地发展林业、林下经济、立体种植业等绿色生态产业,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这对指导当前乡村振兴中如何重视与解决乡村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乡村振兴必须时时处处以生态为先,充分发挥乡村的生态效益价值,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让生态资源成为农民致富“摇钱树”和“聚宝盆”,让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体“不吃亏”,并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构筑既美又富的绿色家园。为此,一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以绿色可持续为导向,摒弃过去粗放式发展模式,探索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二是要充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构建将生态资源转变为经济福利的机制,实现乡村地区经济的包容性发展,努力培育绿色产业及其发展新模式,探寻“生态+”的复合型经济发展模式。各地可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和市场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康养等第三产业,使乡村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得益彰〔17〕,进而打造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三是要优化农村空间布局,整治村容村貌,引导农户房前、屋后和庭院栽花种草,提高林木覆盖率和生态效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是要防控农业面源污染,通过技术培训,引导农户科学用药、合理施肥,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探索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提升农业生态环境。
4.以党建促进乡村治理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有效的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根基,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秩序供给,而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关键在于发挥好党组织的核心力量。“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历来是推动工作开展的“指挥所”和“先锋队”。习近平在闽东担任地委书记期间,就非常注重建设好农村党组织,并认为农村党组织是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加强党对农村的坚强领导,是贫困地区走向富裕的重要保障。为切实发挥党组织在农村脱贫中的核心作用,应选拔一批想干事、能干事的基层党员,选派一批党员干部驻村蹲点,帮助贫困群众精准脱贫。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历来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打好脱贫攻坚战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正是中国共产党履行其初心使命的体现〔18〕。抓好农村党建,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并有助于促进乡村治理效能的提升。通过党建引领,既能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政治协调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又能把握农村发展的根本方向,还能有效地将党和国家关于农村发展的政策传达并解释给村民,让他们了解党和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进而团结动员群众参与乡村建设,使他们成为推进乡村建设的行动者和实践者。因此,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一是要建立并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19〕,各级党委要坚决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主动扛起政治责任,确保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落地落实;二是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引领乡村事业发展的乡镇和村两委班子,尤其是抓好村党支部书记,使他们当好“领头雁”;三是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大力发扬脱贫攻坚精神,让他们接过脱贫工作的“接力棒”开启乡村振兴。
5.促进乡村共富、城乡共富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20〕,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扎实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2020年底,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然而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并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和关键挑战,解决该问题的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通过乡村振兴弥补共同富裕的最大短板〔21〕。因此,可以说乡村振兴既是发展目标,又是发展手段和发展路径,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也是促进乡村共富、城乡共富的过程〔20〕。
(1)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对推动乡村振兴进而实现共同富裕至关重要,可以认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潜力和后劲。农村集体经济具有基础支撑和兜底的作用,它不仅有利于发挥其财政二次分配的补充效应,而且能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社会福利作用、增强农村社会治理效能,还有助于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和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有助于缩短城乡之间在居民收入、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距,防范规模性返贫风险,为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22〕。
在主政闽东时期,习近平就曾要求当地处理好农村大包干之后“统”与“分”的关系,强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提出了诸多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理念、原则和具体举措,使当地农村闲置集体资源得到高质量盘活利用,逐步强化了当地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使双层经营体制中“统”的功能得到发挥,为推动闽东摆脱贫困进而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经济基础和体制机制保障。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在于他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就是共同富裕,集体经济是共同富裕的物质保障,集体经济通过适当增加集体提留,发挥其在农户收入分配中的调节功能,防止农户收入两极分化。当前,在扎实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应继续遵循习近平在闽东工作时期提出并深入实践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加快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村彻底摆脱贫困实现乡村振兴进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为此,一是通过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和公开拍卖等多种方式盘活整合农村集体闲置的土地、校舍、厂房、办公用房、祠堂等资源资产,增强集体造血功能。二是通过促进产业升级、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和培育农村集体经济带头人等方式,促进现有农村集体经济的保值增值和创收能力。三是构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治理结构,使集体资产的参与管理机制公平公开、财务会计制度公开透明、集体经济运营民主科学、成员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有效,从而使农村全体成员更多更公平地分享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
(2)精准帮扶移民安置区。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通过“挪穷窝”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我国960多万人口的绝对贫困问题,并促进了贫困人口的跨越式发展。作为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重要且特殊的群体,他们缺乏耕地、生计方式跨度大、产业基础弱、就业困难,且居住高度集中,存在较大的规模性返贫风险,因此,这一群体需要得到特别关注,保障这一群体“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是当前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和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23〕。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已全面转入以“后续扶持”为重心的新阶段,安置社区的产业发展、就业帮扶、教育医疗等扶持政策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习近平在闽东工作时期实施的“造福工程”解决了易地搬迁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可以为当前移民安置区的后续帮扶提供思想引领。为此,应设置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集中安置区的产业配套发展、教育医疗和生活基础设施的维护升级改造;持续加大对扶贫搬迁群众的就业帮扶力度,确保他们能就业、有发展;提升移民搬迁群众的社会融入能力和社区治理能力,通过网格化管理模式,增强搬迁群众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四、结语
习近平在闽东工作时期形成的有关扶贫开发重要论述,以及引领闽东地区实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产业发展战略,重视志智双扶、抓好生态环境、突出党建扶贫等扶贫开发的生动实践,既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维,也充分彰显了习近平主政地方时所具有的超前战略眼光、卓越政治智慧和深厚理论素养,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典范。这些思想认识、理论总结和生动实践不仅引领当时闽东地区摆脱了贫困,而且能为新时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提供重要启示。正如发表于2018年3月2日《人民日报》的《坚定不移的意志,始终如一的情怀》一文中的评价:“习近平同志在闽东的有益探索,已经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