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与机:后疫情时代中拉合作的路径突破
2023-08-07范和生张思宇唐惠敏
范和生 张思宇 唐惠敏
危与机:后疫情时代中拉合作的路径突破
范和生张思宇唐惠敏
(安徽大学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安徽合肥230601)
新冠疫情的暴发使全球陷入重大卫生危机。疫情冲击了世界经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贸易结构互补性不强、合作不确定性加剧、拉美“选边站”等问题阻碍了中拉进一步的合作,但也给中拉在外交、数字经济、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合作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后疫情时代,中拉应以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为着力点,拓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外交模式,通过深化数字经济合作促进经贸结构优化升级。由于拉美政治生态变局与国际竞争格局的双重影响,中国应高度关注拉美政局变化,采取灵活务实的应对策略,在公共危机中探寻发展新机遇。
新冠肺炎疫情;中拉合作;后疫情时代;挑战;机遇
2020年新冠肺炎①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肆虐,国际社会深陷公共卫生危机。此次危机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冲击和深远影响,其最直观体现为经济的迅速衰退。世界经济同比下降3.1%,其中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发达经济体分别下滑2.1%和4.5%[1]。经济下行压力剧增,债务高企、通胀加剧等问题日益严重。在应对此次危机的过程中,加强中拉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事实上,中拉曾携手应对多次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暴发后,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副主席习近平先后访拉,中国与拉美国家共商应对之策;在全球气候危机问题上,中拉紧密加强沟通与合作。可以说,中拉合作在危机中一步步深化。在疫情肆虐的背景下,中拉合作再次面临新危机,但危和机同生并存,如何转危为机,实现双边合作提质升级,是学者们需要重点关注的议题。
一、新冠疫情对中国与拉美的影响
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中国与拉美国家造成巨大冲击,深刻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等领域,具体表现在公共卫生、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三方面。
一是新冠疫情导致中拉深陷公共卫生危机。中国虽具有较为完善的传染病防控体系,但病毒防控难度超出人们预期。截至2021年底,累计确诊病例15万例,死亡病例超4 500例;医疗卫生体系面临巨大压力,医护人员感染、物资不足等问题频发。拉美国家形势更加严峻。截至2021年底,每10万人中有7 253人确诊,239人死亡②;医疗设施和人员严重不足。平均每千人拥有2.2张病床,每万人拥有20名医生,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随着新冠疫情蔓延,患者人数激增,医疗资源告急,国家医疗体系崩溃。
二是疫情阻碍中拉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2021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1%,低于2018-2019年6.6%的人均增长率③;国内消费受挫,2020-2021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名义增长5.7%,低于2018-2019年5.96%的年增长率④。拉美国家经济形势同样严峻,新冠疫情前拉美经济已处在下行周期,2014-2019年的年均增长率仅为0.3%,2020年经济出现逆增长,受全球经济复苏、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利好因素的影响,2021年实现6.2%的恢复性增长,但2022年经济预计增长1.8%,低于3.3%的全球经济增长率⑤。通货膨胀持续上升,截至2022年3月,拉美地区通货膨胀率为7.5%,或将经历近几十年最严重的一次通货膨胀。经常账户收支恶化,2021年拉美地区经常账户收支占GDP的比重为0.6%,远低于疫情前的赤字水平[2]。
三是新冠疫情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受疫情影响,传统零售业营业额急剧下降,网络购物成为新选择。2021年,中国线上购物人数为8.12亿,占网民总数的80.3%[3]。疫情也推动了网络购物在拉美地区的发展。拉美有6.65亿人口,其中网络购物人数占三分之一。2021年,拉美地区电商销售额达1 150亿美元,同期增长37%。为应对疫情,中国和拉美国家纷纷将教学场景从线下转换为线上。2021年中国在线教育人数为3.25亿[3],巴西、智利、墨西哥等国的远程教育人数增长了60%以上[4]。
作为影响广泛、危害巨大的全球性大流行病,新冠疫情的暴发对中拉合作产生了重大挑战。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常态化阶段,中拉合作虽面临诸多挑战,但危和机并存,中拉合作前景定会更加光明。
二、后疫情时代中拉合作面临的挑战
2020年6月,习近平与塔吉克斯坦拉赫蒙总统通电话时,提及“后疫情时代”一词。后疫情时代,贸易结构互补性不强、域内风险交织、拉美“选边站”难题等内外挑战阻碍双边合作提质升级。
(一)贸易结构互补性不强,合作领域受限
进入21世纪,中拉经贸合作步入发展快车道。1979年双边贸易额为12.6亿美元,2000年超100亿美元,2019年高达3 300亿美元。尽管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但中拉经贸合作逆势增长。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21中拉进出口总额约为4 515.91亿美元,同比增长41.1%。目前,中国已是拉美第二大对外贸易伙伴,秘鲁、巴西等国最大的对外贸易伙伴国。但经贸合作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双边贸易结构互补性不强。一是贸易地域结构集中。2021年中拉贸易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巴西、墨西哥、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和阿根廷6个国家,贸易额占总贸易额的86.7%,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结构失衡。二是贸易商品结构失衡。中拉贸易规模虽在不断增容,但双边贸易商品结构比较单一。中国对拉美国家进口的商品主要是大豆、铁矿等初级产品,出口的商品以工业制成品和抗疫物资为主。这种以工业制成品换取初级产品的贸易结构,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中拉在贸易领域方面的互补性,但也限制了双边经贸合作的发展。
(二)拉美域内风险交织,合作不确定性增强
受新冠疫情影响,拉美多国面临政局动荡、经济衰退等风险,中拉合作之路艰难崎岖。一是政治风险。左右翼竞争加剧,多国政局动荡。墨西哥、阿根廷、玻利维亚等国的反对派在大选中胜选执政。秘鲁政权更迭频繁,甚至出现9日3位总统上台的荒谬事件。政府公信力下降,民众不满加剧。新冠疫情充分暴露出拉美国家执政党执政能力不足,加剧了民众对现任政府的不满。19%的巴西民众对现任政府的表现持“良好评价”,60%的民众持“负面评价”⑥。群众对阿根廷、哥伦比亚和智利三国总统的不信任率均超过70%[5]。反华言论频发。拉美各界将新冠病毒的源头同中国联系起来,宣称中国要为全球疫情损失买单。二是经济风险。新冠疫情的暴发对本处于经济下行周期的拉美国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根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年度报告,2020年拉美经济衰退7.7%,人均GDP下降8.5%,经济水平倒退10年。2021年虽实现6.2%的正增长,但仍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外债比重不断攀升。2021年拉美地区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为49.2%,预计2022年比重达50.4%,逼近60%的国际警戒线,中国对拉美国家的诸多贷款面临违约风险。
(三)中美战略竞争加剧,拉美国家面临“选边站”困境
美国将中国视为“头号竞争对手”,并加强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的竞争力度。疫情暴发后,美国多次诋毁中国,悍然抛出“中国误导论”“中国隐瞒论”“中国赔偿论”等极端论调[6];多次以“国家安全”为由打压中国企业;公然干涉台湾、香港问题。在中美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拉美国家难免陷入“选边站”的困境。一方面,美国不断增强与拉美国家的关系,重塑地区影响力。一是与拉美主要政要密集互动。拜登胜选后,先后与阿根廷、智利、墨西哥等国总统通话。二是积极推销“美洲增长”倡议,加强对拉美事务的干预力度,支持拉拢阿根廷、秘鲁等右翼政权,打击古巴、委内瑞拉等左翼政权。另一方面,中国是拉美国家至关重要的合作伙伴。目前中国是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同时也是疫苗的最大来源国。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向18个拉美国家提供3亿多支疫苗[7]。如果拉美跟随美国脚步选择遏制中国,将面临巨大损失。尽管迄今为止拉美一直避免做出具有倾向性的选择,但很难保证美国不会继续向拉美施压,迫使其加入打压中国的行列,破坏中拉之间的友好关系。
三、后疫情时代中拉合作的新机遇
严峻挑战与光明前景并存。新冠疫情给中拉合作带来了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但同时也提升了双边政治互信水平,催生了新的经济形式与合作模式。后疫情时代,中拉合作具有光明的前景。
(一)新型外交形式助力中拉政治互信
在世纪疫情、百年变局和大国博弈交织的背景下,中国和拉美国家直面时代之变、世界之变,主动打破传统外交模式,构建新型外交形式推动政治互信。一是云外交。面对新冠疫情的突然而至,中国和拉美国家密集开展“云外交”。疫情前,中国与拉美领导人互访频繁,疫情后,以书信、电话和视频为主的“云外交”成为了中拉沟通合作的主要外交形式。拉美地区新冠疫情暴发后,习近平通过通电话、致函电、发视频等方式同包括智利、巴西、古巴等国在内的拉美多国领导人进行密切沟通,共商合作大计;中拉论坛第三届部长会议、中国—拉美(墨西哥)国际贸易数字展览会等一系列多层面多领域的“云会议”召开,进一步加强了双方在经济复苏、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合作力度。二是抗疫外交。拉美国家在中国疫情严重之际向中国表示慰问和支持。中国疫情缓和后,主动组织多场抗疫视频分享会并派遣专业医疗队支援拉美国家。从医疗物资到诊疗技术,从疫苗供应到疫苗技术,从绿色通道到快捷通道,中拉政治互信水平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此次疫情,中拉通过云外交、抗疫外交等方式证明了双方关系经得起考验,充分彰显了双方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增强了双方政治互信程度,为后疫情时代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二)数字经济助力中拉合作提质升级
受疫情冲击,中拉传统经贸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如农产品贸易,中国出口额虽保持一定增长,但进口额增幅远低于同期水平。与此同时,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迅速补位,网络购物、远程办公、数字物流等“云经济”蓬勃发展。数字经济的崛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停工停产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创造了巨大的经济需求。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逆势崛起,增速达9.7%,远高于同期约6.7%的GDP名义增速,规模达39.2万亿,占GDP比重达38.6%,2021年有希望超40%[8]。2021年拉美地区上网和在线支付消费者人数同比增长1 300万人次,总计超过1.5亿人。线上消费占该地区消费活动的60% 以上。数字金融技术市场帮助拉美国家吸引了40% 的风险资本投资[9]。在后疫情时代,中拉应紧抓机遇,以数字经济合作助推双方合作提质升级。中拉可在“数字丝绸之路”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合作,鼓励、引导中国电子商务、互联网、5G等企业走进拉美,加强在人工智能、5G技术、大数据等领域的合作力度,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相融合,为中拉经贸合作注入新动力。
(三)共同抗疫撬动多领域务实合作
冷战结束以来,各类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威胁人类安全与福祉的首要因素。新冠疫情暴发之突然、传播范围之广、感染力度之强、持续时间之久,都提示人们此次疫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必须将其提升到“非传统安全”的高度。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上,习近平提出要把包含公共卫生安全在内的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10]。拉美国家也多次表示将进一步深化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后疫情时代,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生物安全合作有望成为中拉合作的新增长点。与信息安全、能源安全、恐怖主义、民族宗教冲突等非传统安全相比,公共卫生安全具有低政治性特点,更易于中拉开展合作。同时,公共卫生合作能够通过“议题关联”带动各国在其他领域的合作[11]231。中拉可以公共卫生安全合作和生物安全合作为基石,拓展、推进、深化多领域的务实合作,并有望取得显著成果。
四、后疫情时代中拉合作发展的路径拓展
可预见的是,在后疫情时代,中拉合作将迎来大发展阶段,但也应该看到,合作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如何应对新的挑战将成为双方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构建中拉卫生健康共同体,开创合作新领域
生命健康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卫生健康事业是造福全人类的崇高事业[12]。新冠疫情的暴发不仅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也充分暴露出世界各国在公共卫生领域的诸多短板。在后疫情时代,推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疫情暴发前,中拉命运共同体合作领域更多是建立在“1+3+6”基础上[13],此次共同抗疫,中拉公共卫生合作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公共卫生安全关系国民和国运,中拉必须紧紧抓住机会,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首先,高度的共识是建立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基础,双方必须提高公共卫生合作在外交议题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保证对内政策与对外政策的高度一致。其次,构建适合双边国情与发展的公共卫生合作模式是卫生健康共同体长足发展的关键。中国政府和拉美各国政府可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提供双边或多边公共卫生合作通道,并制定相应声明或协议,提高双边公共卫生合作制度化水平;成立专门的卫生安全基金会,充分拓宽融资渠道,为合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组织学术交流、访学等活动加强交流与学习,推动双边全方位、宽领域的公共卫生合作。
(二)深化数字经济合作,打造合作新引擎
新冠疫情不仅使各国政府意识到数字经济在推动经济复苏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加速了各国推动数字经济合作意愿。中拉应抓住此次历史性机遇,将数字经济作为经贸合作新引擎,以数字经济合作带动新基建、信息技术等新型经济业态领域的合作。具体来讲,中拉数字经济合作可划分为短期和长期两部分。短期策略上,中拉数字经济合作应以帮助拉美国家经济复苏,促进民心相通,拓宽数字丝绸之路的“足迹”为重点。新冠受疫情影响,拉美国家正经历12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绝大多数经济体陷入负增长、失业率攀升和公共债务高企。同时,受西方舆论引导和个别媒体虚假宣传,部分拉美国家疑华、反华和仇华声音强烈。在此情况下,中拉应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合作,通过信息技术合作、加大资金投入等方式帮助拉美国家尽快走出经济困境,重塑中国大国形象。长期策略上,中拉数字经济合作应回归其经济属性,双方需加强在人工智能、5G、纳米技术等前沿领域合作,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中拉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互利共赢。
(三)高度重视拉美政治动向,抵御合作新风险
现阶段拉美正处于政治生态调整期。一方面,长期的经济低迷、严重的腐败问题和政府对疫情的糟糕处理导致民众对现状深感不满,拉美各国普遍面临政治波动加剧、社会矛盾增大等不利形势;另一方面,拉美各国的传统政治格局日益解体[14],反建制情绪抬头,新兴政党崛起并在智利、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国赢得大选,传统政党力量式微,化解困境所需要的政治改革难以启动。在此变局下,中拉合作恰处于“换挡加速”和“升级换代”阶段[15]。因此,必须关注拉美政治生态现状,探索出符合拉美政治变局特点的合作路径,这事关中拉合作的稳定性和预期性。首先,国内学者加大对拉美国家的研究。中国拉美研究者们应加大对拉美政治动向的研究并形成相应的政策建议,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其次,强调中拉合作的经济属性。拉美左翼政党与中国具有相似的意识形态,右翼政党则更倾向于美国。在拉美左右翼长期对峙背景下,中拉合作应更多强调其经济属性,减少双方在意识形态上的冲突,淡化拉美国家对中拉合作的战略顾虑,推动合作长期开展。
(四)构建外交工作新模式,编织合作新经线
新冠疫情的广泛传播与反复不定,猛烈冲击了传统外交模式,催生出新的外交格局。中拉要顺应时代变化与国际格局,构建多层次多领域的外交工作新模式。首先,积极开展云外交。受新冠疫情影响,各国交往被迫按下“暂停键”,但中国通过一封封函电、一通通电话、一次次视频连线等“云外交”形式,拉紧了与拉美国家的合作纽带,深化了中拉之间的友谊。后疫情时代,应积极开展云外交,推动中拉关系的发展。其次,发展公共卫生外交。疫情让各国充分认识到公共卫生问题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世界只有携手合作,才能攻之克之。在后疫情时代,中拉应加强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最后,开展多领域经济外交。中拉一直具有良好的经济合作基础和意愿。此次新冠疫情暴露出双方经济合作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与短板。中拉应抓住此次机遇,加强经济方面的沟通交流,扩展合作领域,建立更多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推进经济外交进程。
(五)妥善处理相关因素,适应合作新格局
新冠疫情严重冲击各国经济,加速国际格局演变。后疫情时代,国际格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中拉合作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中拉双方必须适应国际竞争新局势,妥善处理域外相关因素,推动合作走深走实。首先,加强与域外国家的沟通协调。随着中国在拉美国家利益的扩大,越来越多国家对此深感不满,认为中拉合作将损害本国在拉美地区的利益。对此,中国必须加强与域外国家的沟通,如建立中美拉美事务磋商机制、中欧拉三方会谈机制等,增信释疑,降低相关国家、国际组织对中拉合作的敏感性,减少因战略疑虑而引起的外部战略牵制。其次,积极与域外国家开展三方或多方合作。中国可以本着开放、合作、和谐和包容的原则,在征得拉美国家同意基础上,积极与域外国家开展合作。如在不损害现有中拉合作前提下,加强与欧盟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与美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
结语
危与机同生并存,中拉合作之路必然不会是一帆风顺。此次新冠疫情无疑是中拉合作道路上的试金石,唯有团结合作,才能攻之克之。在后疫情时代,中拉合作面临新机遇,多形式外交的开展、数字经济的发展、合作领域的不断拓展与升级,都进一步推动中拉关系稳步向前。但同时,中拉合作也面临贸易结构互补性不强、拉美域内因素、中美竞争加剧等挑战。中拉可以通过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深化数字经济合作、关注拉美政治动向、建立外交工作新模式和妥善处理域外因素五大方面入手,推动中拉合作迈向新阶段。
最后,感谢安徽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中拉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项目编号:S030164001/005)的资助。
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2022年第7号),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②数据来源United Nations. World Economic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2022。
③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2018-2019年的平均增速是以2017年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得出。
④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2021年的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其中2018-2019年的平均增速是以2017年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得出。
⑤数据来源ECLRC.Economic Slowdown Deepens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Average Regional Growth of 1.8% Expected in 2022。
⑥数据来源于美国Atlas研究机构与巴西最大的财经报纸《经济价值报》2021年11月联合完成的民调。
[1] 王晋斌. 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影响世界经济[EB/OL]. (2021-12-27) [2022-04-15]. http://www.news.cn/globe/ 2021-12/27/c_1310396553.htm.
[2] 郭凌威. 2022年拉丁美洲经济环境展望[J]. 进出口经理人, 2022(02): 30-32.
[3] CNNIC. 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1-09-15)[2022-04-15].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 hlwxzbg/hlwtjbg/202109/t20210915_71543.htm.
[4] LABS. Teleworking and E-learning Tools surged 324% and 60% in Latin America[EB/OL]. (2020-09-11)[2022-04-15]. https://labsnews.com/en/articles/technology/teleworking-and-e-learning-tools-surged-324-and-60-in-latin-america/.
[5] 周志伟. 拉美: 当变局遭遇困局[J]. 世界知识, 2021(24): 47-49.
[6] 中国经济周刊. 美国悍然发动6大舆论战, 直指中国![EB/OL]. (2020-04-21) [2022-04-15]. https://baijiahao. baidu.com/s?id=1664566436815964075&wfr=spider&for=pc.
[7] 宋均营, 付丽媛. 构建“均衡、稳定、协调、合作”的中美拉三边关系[J]. 国际问题研究, 2021(06): 70-83.
[8] 尹振涛. 2021年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或将超过40%中西部地区迎机遇[EB/OL]. (2022-02-28)[2022-04-15]. https://caijing.chinadaily.com.cn/a/202202/28/WS621c0a69a3107be497a0808b.html.
[9] 楼项飞. 新冠疫情背景下中拉数字经济合作: 机遇、挑战和前景[J]. 拉丁美洲研究, 2021(05): 38-54+155.
[10] 习近平. 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EB/OL]. (2020-02-29) [2022-04-15]. https://baijiahao.baidu.com/ s?id=1659872634553020123&wfr=spider&for=pc.
[11] 晋继勇. 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国际机制分析[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
[12] 求是网. 全球“战疫”: 携手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EB/OL]. (2020-04-24)[2022-04-15]. http://www.qstheory.cn/ wp/2020-04/24/c_1125898851.htm.
[13] 人民网. 中拉携手抗疫谱写合作新篇[EB/OL]. (2020- 07-29)[2022-04-1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3500108332409922&wfr=spider&for=pc.
[14] 王鹏. 何为破解拉美政治生态困境的出路[J]. 世界知识, 2021(18): 14-16.
[15] 周志伟. 拉美地区变局下的中拉“一带一路”合作[J].当代世界, 2020(10): 24-29.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 Breakthrough in the Path of China-Latin America Cooperation in the Post-epidemic Era
FAN Hesheng, ZHANG Siyu, TANG Huimin
(Institute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Anhui, China)
The COVID-19 outbreak has plunged the world into a major health crisis,impacted the world economy, and changed the way of life. The weak complementarity of trade structure, the increasing uncertainty of cooperation, and the difficulty of “selecting sides” in Latin America hinde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Latin America cooperation. But it also brings historic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in diplomacy, the digital economy, and public health. In the post-epidemic era, China and Latin America should focus on building a healthy community, expanding multi-level and multi-field diplomatic models,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trade structure by deepening digital economy cooperation. Due to the changes in the political ecology of Latin America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patterns, China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political changes, adopt flexible and pragmatic coping strategies and explore new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in the public crisis.
COVID-19, China-Latin America cooperation, post-epidemic era, challenge, opportunity
D822.3
A
1672-4860(2023)02-0001-06
2022-04-02
2022-06-13
范和生(1961-),男,汉族,安徽无为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拉关系。
张思宇(1997-),女,汉族,北京房山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拉关系。
唐惠敏(1990-),男,汉族,安徽太湖人,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拉美政治。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规划课题: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的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0-G59。
·感谢匿名审稿人对本文的建议,作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