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放养密度对陆基循环水养殖条件下黄壳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2023-08-06董宣周捷
◎ 文/董宣 周捷
本研究比较了陆基循环水养殖条件下不同密度组黄壳鱼的生长性能、成活率和养殖效果差异。结果表明:黄壳鱼在养殖试验期间的平均体质量、增重率及成活率均与鱼苗放养密度呈负相关关系,其中7月和8月时低密度组个体的平均体质量显著高于高密度组个体(P <0.05);低密度组个体最终平均体质量及最终成活率均高于高密度组;低密度组最终产量低于高密度组,但无显著差异(P >0.05)。综上,高密度养殖可提高黄壳鱼养殖产量,但会影响其平均规格及成活率,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鱼苗放养密度,研究结果可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黄壳鱼学名保山四须鲃(Barbodes wynaadensis),属鲤科、鲃亚科、新光唇鱼属。成鱼体色为青蓝色,腹部为白色,侧线鳞为黄色,水中观察为一黄色纵带,故得名“黄壳鱼”。黄壳鱼分布于云南省怒江水系,分布范围相对狭窄,种群数量相对有限,具有较高的观赏、药用和经济价值,养殖前景广阔。2017年起,上海市崇明区与云南省临沧市八个贫困县(区)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崇明、临沧水产科技人员经多次对双方气候资源、鱼类生活习性考察、对比和分析,认为崇明地区气候、水土可以满足黄壳鱼的正常生长和繁育。2020年10月,上海引河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率先引进了一千尾黄壳鱼苗种进行试养,逐步攻克养殖难点,为该条“崇临合作”鱼扎根崇明打下了坚实基础。
放养密度不仅影响水产动物生长、存活、产量,而且通过影响水产动物的摄食、种间斗争几率,进而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营养积累和免疫能力。有研究表明适当提高养殖密度可以提高一些养殖产量,但过高密度会引起环境和压力胁迫,造成养殖产量降低,严重影响养殖性能及经济效益。因此,确定水产动物养殖过程中的最佳密度对于提高养殖对象品质、产量及增加营收非常必要。本文以黄壳鱼为研究对象,在陆基圆池中设置三种不同密度进行养殖试验,以探究其对黄壳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一、材料和方法
(一)试验材料与设计
试验用黄壳鱼鱼苗购买自云南临沧某水产苗种厂,挑选健康无病、规格整齐、生长良好的黄壳鱼个体作为试验用鱼苗。试验用鱼苗初始体质量为(38.89±3.92)g,养殖试验在上海引河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9个陆基圆池(直径×高:6m×1m)中进行,试验设置低密度组(密度Ⅰ:20尾/m2)、中密度组(密度Ⅱ:30尾/m2)和高密度组(密度Ⅲ:40尾/m2),每个密度组设3个重复陆基圆池。
(二)饲养管理
本研究所用饲料为硬颗粒全价商品料(粗蛋白≥47.00%,粗脂肪≥6.00%,粗纤维≤4.00%,粗灰分≤15.50%),养殖期间每天分两次进行投喂,投喂时间分别为6:00和17:00。每天的饲料总投喂量约占陆基圆池内鱼体总质量的3%左右,且以30min~1h吃完为宜,如若发生水温变化、水质变差、摄食量降低等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调整每日的总饲料投喂量。为方便观察陆基圆池内黄壳鱼的摄食和生长情况,每天8:00和19:00分两次进行巡塘,且及时捕捞陆基圆池内污物和死鱼。为避免陆基圆池附着物影响水体交换,每30d更换清洗陆基圆池。良好的水质能预防疾病的发生,养殖期间每日记录温度、pH值及溶解氧,每周测定一次陆基圆池内氨氮和亚硝酸盐,整个养殖期间所有陆基圆池水质指标均维持在:pH值6.7~8.2、DO>4.0mg/L、氨氮浓度<0.45mg/L、亚硝酸盐浓度<0.3mg/L。为避免病害的发生,定期使用经批准的杀虫药,以预防为主,且定期往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提高黄壳鱼免疫能力。
(三)数据收集
1.体质量及成活率
自4月1日起,每隔30d左右将每个陆基圆池里所有的试验鱼捞出,统计每个陆基圆池内黄壳鱼的数量,据此计算各陆基圆池中黄壳鱼成活率的变化情况,同时从各个陆基圆池中随机采集黄壳鱼20只并使用电子天平进行精确称重(精确度:0.01g),据此记录各采样时间点黄壳鱼体质量变化情况,并计算各采样时间点黄壳鱼的增重率(Weight gain rate,WGR)。增重率和成活率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W1和W2分别为日龄t1和t2时各组黄壳鱼的平均质量(g);Nf为各采样时间点存活个体数之和;Ni为最初投放苗种数量。
2.产量及饵料系数
8月31日养殖试验结束后,分别统计各试验陆基圆池黄壳鱼存活数量。对捕获的黄壳鱼逐一进行称重,据此计算各陆基圆池中试验黄壳鱼的最终平均规格。根据每个圆池中鱼苗的初始放养数量及最终捕获数量计算最终存活率,根据黄壳鱼的总重和陆基圆池面积计算单位面积产量(kg/m2),并根据饵料投喂量、试验鱼苗初重及试验黄壳鱼终重计算饲料系数(Feed coefficient rate,FCR)。单位面积产量和饲料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Yf为产量(kg);S为陆基圆池水体面积(m2);WF为消耗的饲料总重;WT为最终养成黄壳鱼总重;W0为起始放养鱼苗总重。
(四)数据分析
采用SPSS 26.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误(Mean±SE)表示。采用Levene法对所有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当不满足齐性方差时对百分比数据进行反正弦或平方根处理。采用ANOVA法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采用Duncan氏法进行多重比较,取P<0.05为差异显著。在GraphPad Prism 9软件上绘制相关图表。
二、结果及分析
(一)生长情况
陆基圆池养殖条件下不同密度组黄壳鱼的体质量和增重率(WGR)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不同密度组黄壳鱼的初始体质量均为39g左右,经150d养殖,各密度组黄壳鱼平均体质量增加至300g左右。各组黄壳鱼在生长过程中的平均体质量跟密度密切相关,表现为各采样时间点黄壳鱼的平均体质量随着密度的升高而明显降低,其中7月和8月时高密度组黄壳鱼平均体质量显著低于低密度组(P<0.05)。各组黄壳鱼每个月的增重率在养殖试验期间呈降低趋势,其中4月~5月各密度组WGR均为150%左右,6月~8月各密度组WGR降低至30%左右,但各组黄壳鱼WGR无显著差异。
图1 不同密度组黄壳鱼平均体质量和增重率的变化情况
(二)成活率
陆基圆池养殖条件下不同密度组黄壳鱼的成活率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各组黄壳鱼在试验期间的成活率呈降低趋势,由初始的100%降低至8月的85%左右。各组黄壳鱼在试验期间的成活率跟密度密切相关,表现为各采样时间点黄壳鱼的成活率随着密度的升高而呈降低趋势,但各密度组之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
图2 不同密度组黄壳鱼成活率变化情况
(三)产量及饵料系数
如表1所示,产量方面高密度组产量最高,为8.68kg/m2左右,中密度组产量次之,为7.58kg/m2左右,低密度组最低,为6kg/m2左右,各组之间同样无显著差异。饲料系数的组间差异情况与产量相反,随着鱼苗投放密度的增加从2.11降低至1.85。
表1 不同密度组黄壳鱼的最终平均规格、成活率、产量和饵料系数
三、小结
放养密度是影响水产动物生长性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试验中高放养密度对黄壳鱼的生长性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表现为随着放养密度由20尾/m2增加至40尾/m2,黄壳鱼最终平均体质量由382.26g下降至259.47g。黄壳鱼生长性能与放养密度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在之前的池塘生态养殖系统及车间养殖系统中也有类似的报道。生长性能随放养密度增加而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养殖密度对平均可摄食饵料量及平均可利用空间的影响。之前在其他水生物种上的研究结果表明,为了获取食物、空间及栖息地等有限的生存资源,高密度养殖会增加养殖对象之间的相互斗争,这可能会增加日常活动所消耗的能量而减少用于生长的能量。此外,养殖密度过高造成的水质恶化也是影响水生动物生长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通过换水、增氧、循环等方式对生产系统进行良好的管理,可以使水质保持在良好的状态。在本研究中,通过定期换水及使用功能性益生菌合理调控水质,使其始终保持在黄壳鱼适应的合理范围内,因此水质并不是造成不同密度组黄壳鱼生长性能下降的原因。
成活率是评价水产动物养殖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养殖从业者在实际养殖生产中关注的最主要经济性状。黄壳鱼在养殖过程中的死亡是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发生的,但死亡原因并不确定,因此试验过程中黄壳鱼成活情况可以反映其对潜在多种未知因素的抵抗力和耐受性。本试验中随着鱼苗放养密度从20尾/m2增加至40尾/m2,黄壳鱼最终成活率从90.77%下降至82.08%,说明高密度养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养殖对象的成活率,这可能与高密度养殖条件下黄壳鱼免疫抗逆能力下降有关。基于水生动物生长和成活率的产量估计是计算养殖生产经济效益的基础。在本研究中,尽管高密度养殖组黄壳鱼的平均体质量和成活率较低,但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黄壳鱼最终单位面积的产量呈增加趋势。因此单纯从养殖产量角度来看,适当的高密度养殖可以有效提高黄壳鱼产量。
综上,黄壳鱼在室外陆基圆池养殖条件下表现出一定的密度依赖性。随着养殖密度从20尾/m2增加至40尾/m2,黄壳鱼的生长性能和成活率均呈下降趋势。建议养殖户综合考虑最终平均规格及最终产量,合理选择黄壳鱼陆基圆池的养殖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