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边州农村雷电灾害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2023-08-05

新农业 2023年11期
关键词:延边州减灾雷电

朱 琳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气象局,吉林 延边 133000)

延边州位于吉林省东部,东经127°27′~131°18′,北纬41°59′~44°30′,其东部靠近俄罗斯滨海区,南部临近朝鲜咸镜北道与两江道,西部毗邻吉林市与白山市,北部与黑龙江牡丹江市相互接壤。全州总面积为4.27万平方公里,境内包括山地、高原、谷地、丘陵、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整体地势呈西高东低,自西北、西南、东北向东南方向逐渐倾斜的特点。延边州隶属于中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表现出春季干燥且大风天气居多,夏季温热且雨水充沛、秋季凉爽且雨量较少,冬季寒冷且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据统计,延边州年平均气温在2~6℃,年平均降水量为400~650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150~2480小时。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受到延边州地形、气候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该地区雷电灾害频发。雷电灾害作为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被联合国列入十大自然灾害之一,轻者造成一定的经济财产损失,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尤其是近些年,随着全球加剧变暖,雷电灾害更是频发,由此造成的影响及损失更加不容忽视,其中以农村地区最为严峻,农村雷电灾害次数占到雷灾总次数的一半以上。雷电灾害逐渐演变成为影响农村生产、经济发展及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气象灾害之一,并逐渐引起气象学者与专家的高度关注,并针对农村雷电灾害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陈丹等采用数理统计、实证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57~2013年雷电活动特征及1995~2018年农村雷电灾害特征,并得出农村雷灾具有发生频率高、伤亡惨重、损失大等特点,并以6月份达到峰值,雷电活动频率高、强度大、农民缺乏防雷减灾知识、防雷设施不够完善是导致农村雷电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黄辉辉等主要分析了我国农村雷电灾害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有效的防雷减灾对策。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重点分析了延边州农村雷电灾害特征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几点防雷减灾建议,对于做好农村地区防雷减灾工作,保障农村地区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雷电灾害资料来源于延边州气象局气象灾害数据库及延边州统计年鉴。主要采用数理统计、文献查阅等方法针对该地区雷电灾害特征进行分析。

2 延边州农村雷电灾害特征

2.1 延边州农村雷电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

年分布特征:据统计,2000~2019年延边州农村地区一共发生33起雷电灾害,年平均出现1.4起,其中以2006年农村地区出现雷电灾害次数最多,共计6次。2014年农村地区未出现过雷电灾害。

月分布特征:结合图1 可见,近20年来,延边州农村地区雷电灾害月分布呈现出单峰型变化特征,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8月,以6月出现雷电灾害的次数最多,共计10起。7月次之,一共出现8起。11月至翌年3月未出现过雷电灾害。

图1 2000~2019年延边州农村雷电灾害月分布

日分布特征:对近20年延边州农村地区雷电灾害发生时间进行统计得出,80%以上的雷电灾害均发生在12~20时,以下午14~18时雷电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相对比而言,晚上20时至翌日早上8时这一时间段雷电灾害发生频率较低。

2.2 雷电灾情分析

结合表1可见,家用电器是延边州农村地区最容易遭受雷击的设备,一共发生12起,占到36.36%;其次为人员伤亡,共出现6起,占到18.18%。除此之外,雷电还极易击中建筑物、变压器等电力设备、牲畜与庄稼等,由此造成的影响及损失巨大。

表1 延边州农村地区雷电灾害统计

3 雷电灾害成因分析

3.1 农民防雷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防雷知识

大多数农村地区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都比较低,缺乏基础的科学知识,防雷意识极为淡薄。一部分农民普遍认为雷电灾害是上天的惩罚,无法对抗与避免,往往以消极放任的态度应对雷电灾害。而且农民在生产劳动与居住过程中不具备防雷自我保护意识,未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就将房屋建设在有水或地势较高的地方。另外,农民在野外劳作时一旦遭遇雷雨天气现象,往往会就近在孤立的大树下避雨,极易招来雷击祸害。

3.2 农村防雷设施相对滞后

农村地区大多数建筑物均未安装防直击雷装置,即使安装有防直击雷装置,却与规范要求不相符合。一旦遭遇雷雨天气现象,这些建筑物极易遭受雷电袭击,严重威胁到农民的财产安全与人身安全。现如今,部分农村建筑物屋顶安装有太阳能热水器、电视接收器等,且以上设施均未做接地处理,进而导致雷击隐患大幅增加。

近些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显著提升,大多数家庭当中均拥有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等家用电器,而且这些电器的信号线、电源线均是由空旷野外架空而入的,同时布线不规范、乱拉乱挂现象较为明显,极易遭受雷击。另外,这些电路均未安装电磁脉冲防护装置,一旦遭受雷击,雷电产生的雷电流极易沿着以上线路入侵到建筑物内部,对建筑物当中的电气设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严重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

4 防雷减灾措施

4.1 强化农村防雷宣传工作

气象部门应当深入到农村地区,使用乡村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等平台,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大力宣传防雷的重要性,也可以通过向村民发放防雷小手册等方式,向其普及防雷知识。另外,当地气象部门还可以安排专业的防雷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村地区为农民开展防雷指导与培训,以掌握一定的防雷方法,确保在雷电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自救或互救,尽可能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危害。

4.2 科学选址

在农村地区建设房屋时,尤其是新建或翻修房屋时,必须综合考虑防雷电因素,并尽量避开雷击高发区。而且在建设房屋之前,还要邀请咨询技术部门对这一区域的雷击风险进行评估,若必须建设在雷电多发区,则必须安装科学、有效的防雷保护装置,以最大限度减少雷击风险。

4.3 完善农村防雷设施建设

猜你喜欢

延边州减灾雷电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雨天防雷电要选对雨伞
奋进的交响 辉煌的乐章
雷电
共青团吉林省延边州委积极组织抗洪抢险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计算机机房的雷电防护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
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以延边州汪清林业局绿美家园小区为例
减灾就是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