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镇基层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以开安镇为例

2023-08-05李艳辉

新农业 2023年11期
关键词:农机化农机农户

李艳辉

(吉林省农安县开安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 农安 130201)

1 开安镇农机发展现状分析

1.1 开安镇具有资源禀赋优势

开安镇地处于松辽平原腹地,全镇面积311平方公里,耕地1.8143万公顷,位于吉林省会长春市与农安县之间,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70公里,处在以省城为中心的50公里半径经济发展黄金圈内。南距长春30公里,北距县城30公里,常年风向主要为西南风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降水量为535毫米,无霜期138天,有效积温2810℃,是发展现代工业和效益农业的优质区域。

开安镇隶属于吉林省农安县,幅员广阔,土质肥沃,物产丰富,地处黄金玉米带,玉米年产量处于领先水平,增值潜力巨大。镇东部和北部的沿河地区盛产水稻,年生产能力达3000吨以上,且米质优良。镇西北部地区所生产的葵花、小绿豆、红小豆等小杂粮,品质好,效益高。全镇公路沿线保护地栽培的西瓜、香瓜远销吉林、延边、北京等地。农安县作为吉林省盐碱地治理试点县,截至2020年的相关数据表明,其农作物播种面积639万亩,33个高标准示范基地,130家新型经营主体和超过60%的土地流转率,并且在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方面居吉林省首位。

1.2 开安镇具有农机化发展先导基础

首先,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随着《2021—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等政策的陆续出台,国家对农机发展的支持更加精准化,逐步完善农户对农机市场需求的对接,确保政策普及范围扩大,提升农民购置使用先进农机的获得感,为基层农业机械化产业链向现代化水平不断转型升级,展现出开安镇农机化较高的投入产出的好势头。其次,农机生产性服务配套不断完善。近年来,农机合作社在形式上不断进行积极的探索,高效整合现有资源转变发展思维,各自为战到集中化管理再到规模效应,具体表现在:通过农机合作社的形式整合分散的农户;以产业链纵向模式整合玉米籽粒收获机等切实所需的机具;以合理半径的圈化机制整合土地规模经营、秸秆综合利用、农机维修中心、农机作业服务等。最后,农机合作社转向市场化运行轨道,目前开安镇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社,不断结合自身定位和发展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深化提高农机化发展的市场化程度,精准化农时季节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内在需求,着实推动了农机服务的市场化进程。

开安镇已初步形成以开展农机上下游价值链服务为主,以农机化技术应用、机具维修、零配件供应等为辅的农机服务体系,有效提高了开安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 开安镇农机发展的问题

首先,农机规模化经营能力不强。土地承包经营方式呈现出的地块较为分散、户均土地少的现状,使得合作社难以获得连片土地,机械化生产效率高的优势无法发挥,合作社难以扩大规模经营,就不能发挥真正的规模经济效应。合作社在项目建设、产业扶持资金及用地等方面支持的过程中,对相应的专项安排和配套支持政策的掌握深度不够,还存在着片面的狭隘的思维,因此难以得到有效政策资金支持而快速发展。其次,农机装备结构不能满足农户高度集中化需求。农机装备科技化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受到地域特征、作物季节、农户需求方式等影响,其结构会呈现出过剩和不足的非周期性波动变化,如开安镇出现了大中型高性能农机装备占比不高,青饲料收获、植保机械、烘干设施、秸秆资源利用、机械化采收、冷链保鲜、农产品初加工、智慧农业等薄弱环节农机装备明显不足等问题。最后,农机保险机制不健全。农业保险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也在不断完善,但是对于农机保险的领域还存在一定的盲区,如对农机及农机操作者、或作业过程中的条例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及落实。社会各界等关心和投入力度尚待提高,最关键的是农业保险中农民保险意识不高,直接影响农业保险市场规模和发展。

3 开安镇农机发展的对策

一是重点突出原则补贴农机购置与应用。首先,依据重点突出原则。抓住重点,重在落实,积极展开对开安镇玉米收获机械(自走式玉米收获机、自走式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玉米收获专用割台)等部分重点农机具补贴额,如依据《2021—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等政策的明确精神,测算比例达到35%,同时对乡镇基层非重点农机保有量较大、技术明显落后的农机具品目或档次降低补贴额度和标准,将测算比例降调低至15%及以下。其次,坚持绿色导向原则,着重补贴节能环保类农机产品,大力推进绿色农业的发展。最后,科技创新的推进,技术创新具有明显优势的农机应得到较多的补贴,以此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二是调整农机装备结构满足农户需求波动。首先,在农机购进模式的创新发面。农机装备结构需要根据农户需求适时调整,并积极探索新型“农机融资租赁”模式,减缓农户大量资金调动的投入压力,可以将连片农地的农户联结在一起或以新型合作组织模式,或以经销商为核心,尝试多户融资租买结合的方式,进行融资模式和融资渠道的创新。其次,在农机装备应用方面的创新。积极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订单农业、土地流转等全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玉米大豆种植、油菜籽和花生收获、秸秆综合利用、深耕深松、植保、设施等农业机械定级补贴,实行应补尽补,大力推广大型复合智能农机,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

三是全面推进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发展。农机与农艺的有效结合是基层组织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农机的应用效率取决于地域农艺的发展水平,农艺的进一步提升、改进又需要借助农机的先进水平,这就需要农机高度适应融合基层农艺的发展现状和地域特色化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基层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具体则以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和提高农机使用效率的融合为切入点,如针对东北地区的玉米播种行距的方面,若低于55厘米的行间距便会影响到播种机的使用效率和速度等相关问题,导致降低产量。另外在机械化防治病虫害方面,也应该考虑到农机设备和农药科学配比的融合发展。

四是完善农机性能评价机制推动农机高质量发展。农机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善的农机性能机制作为保障,包括从农机安全责任生产制到农机全产业链排除隐患;从严管制低劣农机等侵害农户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维护农机市场秩序和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及管理等方面。据此,就需要建立多个层次、多个指标的高质量评价系统,其中要涉及到土地、劳动、产量、收益等因素如何影响农机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机制。还要充分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客观的历史资料为基础,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定量的预测分析,为实现农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农机化农机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不一样的农机展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