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协同区域化党建工作研究与实践
——以南京市江北新区顶山街道为例
2023-08-05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胡东亮
文/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胡东亮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并将其置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第一条。可以说,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成功和走向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强化党的领导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区域化党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基层党建新模式。
一、校地协同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所谓区域化党建,就是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党员以及基层党组织进行统一管理,形成最优化的党建网络体系,实现党建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校和地方协同开展党建工作就是一种具体实践形式。
(一)是新时代党建和社会治理工作的必然要求。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都应该围绕并着力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党的基层组织既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也是社会治理的基层领导机关。开展区域化党建,有助于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及社会治理水平,形成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达到与全面依法治国相匹配、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适应的社会治理水平,使人民的社会生活质量获得全面提升。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强化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作用,有机连接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是强化党的领导的有效途径。当前,中国共产党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分布在广大的城市、农村,广泛存在于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中。如何组织好、建设好、整合好这样一支庞大的队伍,是一个实践难题和历史难题。稳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城市基层“善治”必须拓展行动空间,激发多元主体,采用多维机制。开展区域化党建是强化党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作用的有效途径。传统的“单位制党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内部聚合能力下降和外部整合功能弱化。就内部而言,党建工作模式化,难以创新体制机制,党员普遍对党建工作缺乏兴趣;就外部而言,党建工作缺乏交流合作,难以形成合力,党组织的影响力、战斗力严重弱化。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则打破了这种各自为政、“关门搞党建”的旧模式,进一步突破了区域和行业的限制,将学校、地方和企业的党建工作融入一体化的党建工作中,充分发挥地方、院校和企业所属党支部在思想、组织、文化、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深入开展党建共建活动,通过共建实现共享,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对高校来说,校地协同区域化党建可以通过共建共享,以共同的人才培养工作为出发点和切入点,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平台,探索“共建促党建,党建促发展”的新机制,努力提升与共建单位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能力和水平,为学院发展、人才培养等工作提供有效的途径和强有力的保障。对地方单位而言,可以利用学校思想理论、人才、技术等优势,提升地方党建工作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三)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力保障。高校肩负着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任。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培养能够快速融入企业的高素质学生,是企业对学校的迫切要求。因此,在党建育人工作层面,亟须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方案,为充分整合地方、学校与企业三方的资源,深入打造三方命运共同体提供保障,从而进一步激发三方内生动力,实现校企地协同发展,切实提高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校地协同区域化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的部署要求,根据中共南京市委组织部《关于全面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和江北新区党群工作部《关于推进江北新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探索创新党建工作,着力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方式,促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组织上的保障与支持。南京市江北新区顶山街道于2018年8月1日举行“携手共建‘顶’力前行”区域化党建推进暨党建联席会成立大会。街道党工委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区域化党建共驻共建协议,确立了校地协同区域化党建工作“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16字定位,为构建“系统化推进、区域化协同、多元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标准化保障的城市基层党建格局”目标服务。
(一)形成了系统推进、共建联动的新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共同成立共建党组织机构,明确其运行机制和工作流程。建立会议制度,定期举办交流会议。共同学习、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组织动员共建单位内部的党员群众,共同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研究讨论辖区内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服务、平安创建等方面的重大问题。第一,建立双向沟通机制。统筹协调辖区内党组织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联合主题党日、结对帮扶、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第二,建立双向服务机制。各共建单位相互服务,主动帮助共建单位排忧解难、化解矛盾,积极为共建单位开展党建活动提供区域性党建资源。共建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参与区域内公益性、社会性、群众性工作,积极到社区承接公益项目、志愿服务。第三,建立共建人才培养机制。学校应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工作,让企业更加深入地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中,让地方通过第二课堂和项目引领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
(二)开展区域化校地协同党建育人的新探索。顶山街道和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区域化党建,实现了在顶山街道区域范围内,统筹设置基层党组织,统一管理党员队伍,通盘使用党建阵地,形成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其他基层党组织为节点的网络化体系。该体系把隶属不同系统、掌握不同资源、比较松散的单位党组织联系成为紧密型的党建共同体。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江北新区顶山街道辖区内唯一的高等教育事业单位,对于顶山街道党建工作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具体合作方式上,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6个二级学院与顶山街道6个社区党组织建立了党建工作共建关系,共同推进思想政治理论宣传、业务咨询、志愿服务和平安社区建设等工作。顶山街道为该校师生开展党员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等创造条件,为该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探索了“党建+校企合作共建”的新模式。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充分利用校企双方党支部思想、组织、文化、人才、资源等优势,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了“党建+校企合作共建”新模式。如该校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与南京富海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党支部委员会开展了校企党建结对共建工作,双方切实以共同的人才培养工作为出发点和切入点,形成共建促党建、共建促合作、党建促发展的良性机制。利用日常校企合作平台,促进双方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经验互鉴,不断丰富共建内容、创新共建载体、拓展共建渠道、提升共建水平、实现共建双赢,推动双方党建互促互进的政治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打造出“党建+校企合作”的闪亮名片。
三、主要成效与问题
通过近三年的实践,南京江北新区顶山街道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的区域化党建工作取得突出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开创了系统推进、共建联动的党建新格局。通过签订共建协议,制度化规定了各共建单位的具体共建内容,实现了南京市委提出的“系统化推进、区域化协同、多元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标准化保障的城市基层党建格局”的目标,实现了共建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形成共建联动的党建新格局。在此框架下,共建单位通过了解党建活动的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共同研究探索党建工作共建事项,共同办好各项与民生有关的实事,共同开展文化宣传、志愿服务、平安创建等活动,以此来提升共建双方的基层党建工作的精气神,提高了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促进了共建双方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实现了党建育人工作的共享、共办和共商。通过跨区域、多维度一体化党建共建活动,建立健全了区域化党建组织机构,共享了区域内优质资源,发挥了区域共建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作用,合理配置了党建资源,为共同培养人才、合作育人而努力。一是初步实现了资源共享。以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与顶山街道大新社区的合作为例,大新社区能提供便民服务中心、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拥有师资与教育场所等资源,双方合作实现人、财、物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共同助推党建活动有效开展。二是初步实现了活动共办。学校利用社区统筹提供的场所,开展了政策宣传、助残志愿服务、心理咨询、家政咨询、科普宣传、环保宣传、教学培训等活动,为居民提供了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此外,社区还能利用学校的资源开展党员教育、文体活动等。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为辖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指导,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岗位,不少应届生因此顺利就业。三是初步实现了事务共商。构建完善运转有序的党建工作共建机制,建立健全了议事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民主、平等、协商研究讨论党的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的重大事项,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内容,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各种社会资源,整合各方力量,推动党建共建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校地协同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开展,使顶山街道辖区内党组织的活力得到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强。学校师生充分利用各自的知识和技能,为社区和街道提供多种服务。通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提升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社区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在学校的影响下,思想政治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大大增强。
总体来看,顶山街道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的区域化党建的实践效果明显,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一是合作的动力问题。开展校地合作区域化党建工作,学校的意愿相对更加强烈,使学校事业发展效果更加突出。地方街道社区看重的是合作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学校在科学技术咨询服务方面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二是观念的转变问题。与街道社区的党员群众相比,学校的教师党员文化程度较高,存在与地方党员群众沟通不畅等情况。这需要学校教师党员转变观念,树立为群众服务的思想。三是沟通协调问题。校地合作开展区域化党建需要做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需要双方党组织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从而避免工作中出现一些矛盾和不愉快。
校地协调区域化党建工作是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崭新尝试,是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途径,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有理由坚信,努力的方向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