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志愿服务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活力
2023-08-04团深圳市委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团深圳市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引领志愿者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以志愿服务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活力,为城市发展贡献磅礴力量。
大力创新治理模式,“红马甲”带动“新三驾马车”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团深圳市委以“志愿者组织”为重要抓手,激活共青团在基层的神经末梢,提出推动形成党委领导下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志愿者组织“新三驾马车”共同驱动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以党的建设引领志愿服务行稳致远。深圳市志愿者联合会积极发挥党建在志愿服务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于2016年正式成立市志联党委,切实提升了市志联党组织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推动党建和志愿服务双融双促。广泛动员志愿力量全面参与全市党建重点工作,组建党群服务中心志愿服务队,为各级党群服务中心提供志愿服务支持和保障,同时结合主题教育,组织志愿者在党群服务中心提供指引、志愿讲解、来访者问询等服务。
以队伍建设完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推动10个区级志愿者联合会依法登记,实现全市74个街道志愿服务组织全覆盖。将志愿服务组织和工作延伸到小区这一最基本单元,目前已成立293个社区志愿者联合会,组建2697支小区志愿服务队。深入实施“社区青春行动”,规范社区共青团、志愿服务组织建设,推动成立社区青年自治组织和志愿服务队,在2022年9月团中央考核评估中,深圳市8个试点社区获评优秀等次,数量居全省第一。
以法治建设助力志愿服务固本强基。2005年深圳颁布实施《深圳市义工服务条例》,从法理上进一步规范了志愿服务工作。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包含13项子办法在内的《深圳市注册志愿者系列管理办法》,推进《深圳经济特区志愿服务条例》立法程序,进一步建立健全登记注册、服务记录、关系转接、褒奖激励等机制,为深圳志愿服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机制保障。
始终围绕中心工作,不断彰显志愿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为与价值
深圳志愿服务坚持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城市建设发展大局,着重聚焦打造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和可持续发展先锋等战略定位,以点滴爱心力量汇聚深圳的温暖洪流。
在大型赛事展会中当好“生力军”。始终活跃在大型赛事展会的各环节各角落,助力赛事展会有序衔接、高效运转,为深圳国际马拉松、文博会、慈展会、高交会、海峡两岸学生棒球联赛总决赛等赛事展会提供常态化、制度化志愿服务保障。探索了“专业志愿者+属地志愿者”相结合的“分兵团作战”工作模式。
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构建“风景线”。始终坚持把志愿服务作为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中展现方式,在市文明办领导下,深入开展“文明创建 志愿争先”系列主题活动,推动志愿服务成为市民生活的新风尚。对标对表24项测评任务,实施挂图作战、责任落实到人,在社区、交通枢纽等设立1274个服务点位,2022年开展文明创建志愿服务逾5万项,参与志愿者超91万人次,圆满完成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首届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志愿服务任务。
在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勇当“先锋队”。深圳志愿服务紧紧围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总体部署,在全国率先建立志愿者河长工作制度并发起“河未来·益起行”志愿服务项目。建设7个护河治水志愿服务站,常态化开展治水护河宣传、水质监测、水污染治理等志愿服务。涌现出全国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唐治红、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亮净一号”清滩护河净山志愿服务项目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堅持服务人民群众,矢志满足群众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
深圳志愿服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加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参与度贡献度,全力满足群众急难愁盼的重点关心关切。
参与公共事务,增进理解和谐。针对人口规模迅速膨胀、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现状,在医院、法院、税务等重点民生服务场所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共设立111个特色志愿服务站,通过社会化渠道招募专业志愿者,将“红马甲”力量注入民生服务一线。重点立足医疗、信访等服务岗位实施志愿服务社会化运作模式,切实缓解医患矛盾、信访矛盾现象,有效吸引一批就医、上访群体在需求解决后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更好补充行政管理职能、参与社会服务事务。
助力城市治理,传递文明新风。发起成立“深圳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总队”,实施“督导员+志愿者”的垃圾分类定点劝导机制,有效提升居民的参与率和准确投放率;成立公安公交志愿服务队、地铁义工联等全市性交通安全队伍,致力于交通出行安全、交通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针对社区文明提升,推广“邻里三相”社区志愿服务计划,将志愿服务更好融入新时代基层治理中。
解决民生关切,展现温情大爱。坚持推动志愿服务深度参与城市公共安全,成立市公共安全义工联,探索将志愿者培养成为“紧急救护员”“安全网格员”“安全协管员”“安全监督员”“安全宣传员”的“五员”服务模式,开展交通安全、应急处置、AED使用等专业技能培训,让更多志愿者成为城市公共安全的守护者。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与市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关乎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一步、关键一环。未来,团深圳市委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构建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以志愿服务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