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全球视野中的地方传播实践
2023-08-04贺欣怡张毓强
贺欣怡 张毓强
【内容提要】文明与文化成为了中国对外战略制定和国际传播的关注焦点,交流与互鉴则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原则。在全球视野下,对于“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这一议题,还有许多问题尚待深入研究。文明交流互鉴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落实到实践中则体现在具体的物质、精神或文化资源上。这些资源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星罗棋布,与每个地方的历史渊源、文化脉络息息相关,国际传播的地方化实践因此成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一大突破口。中国地方国际传播依托器物、文化或媒体资源,在实践中涌现出了大量鲜活的案例,值得关注和研究。
【关键词】文明交流 国际传播 地方实践 景德镇
2023年6月18日,由中国外文局与江西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2023战略传播论坛”在江西景德镇举行。论坛以“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景德镇陶瓷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为主题。论坛期间,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参加了同步举行的“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平行分论坛。本期圆桌论坛聚焦于该平行分论坛相关议题,节选发言中的观点,以飨读者。
文明交流的尺度与互鉴的方向
张毓强:我先抛出几个问题,供大家参考:第一,我们说要深化文明的交流互鉴,那么什么叫深化?为什么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上提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从目前的业界和学界来看,政策方、实践方、理论方等各界对于增强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影响力这项工作充满着期待。我们需要去判断在这样一个时间点上,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究竟走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节点上?我们怎么去观察深化文明与交流互鉴在当下的价值?第二,文明交流互鉴应如何去深化?在深化过程中,我们应以何种心态,秉持何种价值观?
李沁:文明交流互鉴,不仅是对人类历史的回溯,更是对未来愿景的规划。从时间上看,数千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从来不是一条直线,几乎所有文明都经历了萌芽、成长、复兴、重启;从空间上看,各个文明也很少完全封闭发展,彼此之间经历了交流、冲突、战乱、合作,为了生存或基于贪婪开疆拓土,虽然看似各自为战,但在实际上推动了世界文明不断地突破彼此疆界,融合发展。汤因比在写作鸿篇巨制《历史研究》(A Study of History)时,舍弃“国家”这个现成的分类概念,首次选择“文明”作为研究单位,他还在其中批判了托马斯·霍布斯关于《作为有机体的社会》这幅图,图中由无数小人组成一个巨人——“骄傲的国王”,象征着庞然大物利维坦。其批判理由是:这幅图再现了错误的信仰,即社会是由人群而非关系构成的。事实上,文明关注的不是乌合之众的集群,而是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社会结构和文明互动,这也是文明互鉴的起点和基本内涵。
正因此,梳理和重建世界文明的结构关系,在当下全球化时代尤为重要。我们需要以整体观来看待全球文明的差异与共存。提出整体性思维的法国思想家莫兰指出:“全球化蕴含着深刻的两面性:它可能给人类带来新生的机遇,但是如果当前的经济-科学-技术的全球化不能被伦理-文化-社会的全球化所补充、伴随、引领,它将使人类走向灾难。”我们处在一个需要改变范式的时代,而文化互鉴正是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交流的新范式。
中国提出“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文明互鉴,是要推动不同文明互补融合,形成美美与共的新型关系。当下世界文明中存在着以多元反多元的结构关系,西方中心主义的文明等级论和一元论倾向构成了全球社会想象中国的滤镜;国际传播场域冲突频仍,脱钩断链与小院高墙的分裂对立成为全球交往的挑战,使中华文明在近代世界历史中受到矮化、误读乃至遭遇敌意。中国元认知与元叙事亟待更新,国际传播新秩序与新规范亟待探索,这也是今天要聚焦的主题,即如何以文明互鉴替代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重构公正开放、合作共赢的全球文明观与国际传播观。
吴浩:文明交流互鉴的一个重要逻辑基础,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求同存异。求同存异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是新中国外交思想和实践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按照求同存异这一逻辑基础,我们可以用“四个共”来诠释文明交流互鉴:共同价值、共有历史、共享生活和共情艺术。
建党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一理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也再次得到了强调和重申。共有历史是徐国琦先生提出的一个范式,他从国际史的视角出发,提出建构国家间“共有历史”研究范式,即着眼于人民的共同历程及追求,侧重国家间的文化关系,来重视个人和非政府机构的作用,强调求同存异和非冲突的历史。共享生活,也是引用中国台湾历史学家王汎森先生的概念。他希望了解思想在广大社会中如微血管中血液周流之情形。例如四大发明在全世界的历史发展中产生了重大影响。马克思指出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印刷则变成了强大杠杆等等,其中的关键词就是全世界以四大发明为媒介的共享生活。共情艺术,又翻译成同感、同理心,是心理学的概念。共情,即陈寅恪先生所提出的概念:“了解之同情。”即:我了解就是共情。在艺术中,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情、共同了解的例子屡见不鲜,促进了文化和文明之间的民心相通。
许静:如何理解文明?如何深化文明交流互鉴?首先,文明是文化的精华,而文化来自于生活的日常。在长年累月、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中,人们逐渐形成文化的惯习,凝聚成文明精华。因此要理解文明,需要首先回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生活需要各种器物,而像景德镇瓷器这样的器物,不仅仅是承载生活的器物,更是承载文化的器物,是麦克卢汉所谓的媒介,文化的媒介。要发挥其媒介的功能,就需要深刻认识人的生活,认识由瓷器这样的器物所承载和连接的过去与未来,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其次,文化是传统,更是记忆。有个人的记忆,也有集体记忆和国家记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的记忆显然是不同的,深化文明互鉴就必须尊重历史、挖掘历史,而对历史的追溯和挖掘,总能发现交流互鉴的经验和教训,这些都是我们难得的资源。所以,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要向后看,让历史照亮未来;最后,深化文明交流互鉴需要行动,行动需要抓手,而景德镇和景德镇陶瓷当然是品牌建设的最好抓手。景德镇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具有城市品牌化的基础。品牌化是一个动词,需要做很多事情。首先,品牌形象需要调研,因为形象不是主观以为的样子,而是目标受众对品牌的心理印象。对这种心理印象的把握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找到准确的品牌定位和品牌目标;其次,品牌資源不等于品牌资产,把品牌资源化成品牌资产,也需要做很多事。对于景德镇来说,不仅需要建设目的地品牌,还要建设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而这种品牌建设要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下进行,非常不容易。要赢得竞争,不仅仅靠一招一式,更要靠品牌战略,而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就是最大的品牌战略。
全球视野中的地方传播实践
张毓强:在过去十年里,整个国际传播领域出现了基本的转向。一个方向就是从关注新闻、媒体的建设到聚焦文化、文明的交流;另一个是原来以中央媒体为中心的实践方向,逐渐开始延伸到地方基层、专业机构等多元主体的参与,国际传播重心在逐渐下移、下沉。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地方对于全球化和国际传播来说越来越重要。在国内各地方的国际传播实践中,文化资源国际传播的内涵挖掘、器物承载文化价值出海和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方面都涌现出了不少鲜活的案例。
刘传红:景德镇陶瓷文化国际传播,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在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显得更加重要。景德镇陶瓷文化国际传播的实然与应然的差距在哪里?如何在理念和实践上创新,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首先,在诉求点上,要把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独特性讲清楚。景德镇陶瓷历史悠久,工艺精湛,艺术价值极高。一千多年来,万里瓷路跨越山海,绘就了“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繁荣景象,在文化交流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次,在利益点上,强化景德镇陶瓷文化与外国受众的强关联性。景德镇陶瓷是中国国际交往的重要礼物媒介,也是外国民众生活品质的重要表征符号,更是一种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具有艺术价值的审美符号。景德镇陶瓷集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于一体,对外国民众来说具有极高的价值;最后,在着力点上,要采取宏微观相结合的举措,使景德镇陶瓷更好地融入外国民众的日常生活,参与国家和国际重要外事活动中,嵌入国际化的高端文体经贸平台,打造“瓷文化”的国际传播矩阵等等,全方位展现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东方魅力。如果舍弃了这三点,景德镇陶瓷文化国际传播就有沦为自说自话的风险。
景德镇陶瓷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既古老又年轻,是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符号。只有把握好景德镇陶瓷文化“走出去”的诉求点、利益点和着力点,才能高水平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的景德鎮图景,真正地让景德镇“瓷行天下”,最终完成生动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重任。
孙明:今年以来,文化这个话题,包括中华文化“走出去”话题日益突出。因此挖掘景德镇文化走向世界的内涵非常重要。陶瓷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和亮丽的名片,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景德镇陶瓷是有特殊的符号价值在里面的,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景德镇陶瓷文化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在未来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交流交往过程中,景德镇的独特意义也将进一步体现出来。目前对于景德镇故事的讲述,以及景德镇内在价值的挖掘,并不是特别充分,尤其是在当前国际传播面临大的舆论环境压力的背景之下,运用好文化这个元素是关键。如果要利用景德镇陶瓷文化把中国故事讲好,那么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一定要作重新的设计、包装,为国家层面的中华文化“走出去”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
曲茹:景德镇有两千年的冶陶史,一千年的御窑史,是具有深厚底蕴的文化资源,浓缩了中国的实践与历程,是具有独特面貌的城市变迁故事,是一个值得说给全世界听的中国故事。瓷器是最容易被世界接受的中国文化符号,中国人的美学观念、审美情趣、价值观念、追求以及科技创新,可以随着瓷器的故事走向世界。陶瓷产业的交流发展,不仅是一种战略实施,更是文明情感的融合,是交流互鉴的契机。
但是在国际传播中,景德镇陶瓷文化却面临困境。陶瓷文化仅在景德镇本地有一定的普及度,其他城市公众对于陶瓷文化的了解十分有限,陶瓷文化的传播流于表面,没有渗透到陶瓷文化体系,在传播力度、广度和深度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传播力度来看,传播景德镇陶瓷文化需要夯实传播内容,采用国际化叙事,为传统文化注入现代活力,同时创新媒体发展思路,向新兴直播营销借势,构建立体传播渠道。从传播广度来看,传播景德镇陶瓷文化应创新文化传播手段,丰富陶瓷文化新业态,设计打造城市形象IP,并增加国际交流和商业贸易,提升海外交流合作水平;从传播深度来看,传播景德镇陶瓷文化可以发挥人文理念,复合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促发共情叙事;此外还可以积极进行网络化数字化转变,提升社交性内容,促进文化活态传播。
张毓强:每个地方在国际传播实践中都具有不同的特点。景德镇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集中地,也是全球陶瓷文化和知识中心。而云南德宏州的特点,就是处于中缅边境交往前沿一线。德宏州有区位优势,而在体制机制创新下,他们在边境的对外传播方面也获得了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李宗明:云南德宏州是司马迁笔下的哀牢古国、滇越乘象国所在地,是享誉欧亚的古丝绸之路发轫地。德宏州三面与缅甸接壤,是云南省乃至我国沿边开发开放的试验田、民心相通的排头兵。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中缅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瑞丽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的加快推进,德宏州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体验我国“亲诚惠容、以邻为伴、与邻为善”新时期周边外交方针政策的重要窗口和推进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桥梁纽带。近年来,德宏州在全球化和泛媒化的双重背景下,弘扬和谐友好、命运共同理念,围绕打造互赢互利、民心相通各领域交往合作内容,精心策划实施“共饮一江水”等系列宣传活动,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区域性合作宣传,诠释中缅“胞波”情谊,深耕厚植睦邻友好关系。
德宏州的外宣实践凝练出四点经验:一是地方媒体要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彰显文化软实力。德宏州利用生态、艺术、传统节日等策划实施了一批具有德宏特色、国家站位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充分展示、凸显中国民族文化软实力;二是要高位推动、多频联动,久久为功打造边境国际传播品牌。德宏州抓住独特的国际区位和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战略地位,探索创新传播形式,助推活动出新出彩,多元群体同频共振,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德宏特点、跨国元素的边境国际传播品牌;三是要加强立体宣传,提高中华文化的世界“能见度”。德宏州通过精心策划,组织活动或实施项目前提前在海内外媒体平台上进行预热宣传,引发海内外观众的广泛关注,产生未播先热的效果;四是要联动全国主流媒体海外账号向世界展示美丽德宏。联动全国主流媒体海外账号开展活动是德宏州的又一成功探索。在全国多家主流外宣媒体接力参与的努力下,德宏州外宣形成了海外社交媒体传播矩阵,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德宏多彩的民族文化。
文化根脉的赓续与文明交流的深化方向
张毓强:我们一直讲中华文化“走出去”,其实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即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什么样的文化“走出去”?对于这个问题,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给出了清晰的解决方向。中华文化,包括几千年来所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以及在革命建设过程当中所形成的红色文化,还有我们改革开放新时期尤其是新时代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化。这几种类型和精神,构建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内涵。所以红色文化和中华文化“走出去”,跟文明交流有什么关系?红色文化“走出去”是全球文化交流中最需要研究的一个部分,我们应该怎么做?
邓显超:中国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中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不仅重新恢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精神主动,也是世界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基因密码,凝结在红色文化之中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华文明与人类文明的时代精华。江西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厚,最具代表性的有“四大摇篮”“四大胜地”等。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安源精神、“八一”精神、老区精神、方志敏精神等跨越历史时空,催人奋进。但是江西红色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还不高。红色景区主动性的缺乏与客观需求的不足共同呈现江西红色文化的对外影响力明显不足的基本现状。调研发现,革命摇篮所在地吉安市,没有系统的吸引外籍游客计划,共和国的摇篮所在地瑞金市,没有红色文创产品“走出去”计划,江西红色文化世界影响力有待增强。
讲好江西红色文化故事是增强江西红色文化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举措。要在立体传播中提高江西红色文化认知度,在话语转换中提高江西红色文化接受度和信任度,在创新创造中提高江西红色文化的感召力,在价值对接中提高江西红色文化认同度,在讲好故事中提高江西红色文化美誉度。
与此同时,要加快构建江西红色文化对外话語和叙事体系,推动江西红色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对外话语是红色文化国际传播的思想表达和价值呈现。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需要从党在江西的奋斗历史中探寻成功密码;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需要从江西红色基因中提炼精神标识;回答“归根到底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需要从江西精神谱系中把握思想精髓。叙事体系是红色文化话语表达的叙事逻辑和叙事模式。实现江西红色文化对外话语国际传播需要将陈情与说理、红色故事与中国思想、江西革命精神谱系与人类共同价值相结合,在国际叙事传播中实现叙事主体全员化、叙事内容全息化、叙事传播全程化、叙事功能全效化,全面提升江西红色文化国际传播效能。
秦红岭:文化遗产只有通过有效的阐释和传播,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欣赏,这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常重要。谈到文化遗产的阐释和传播,需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文化遗产由谁来阐释?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说,已经有公众转向,绝不是专家层面和政府层面独占的阐释权;二是何种阐释?即什么阐释方式能够更好地展示文化遗产的价值,尤其是发挥教育和传播功能。阐释是一种遗产的存在方式,肯定是综合性、开放性的过程,是一种公共性,需要多学科、多专业、多主体的参与。有时候非专业的阐释,在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方面,实际上更有感染力。文化遗产的阐释没有定论,对它的意义和价值的阐释,是不断发展的过程,要从不同角度阐释文化遗产的价值,不断产生新的认识。由谁来阐释,它强调的是文化遗产阐释话语权分配,也就是说要平衡好专家和政府的主导性叙事和公众性叙事。何种阐释的问题则是说,文化的阐释需要以互动和参与的方式讲故事,以提供身临其境的活动。所以需要强调故事的力量。第一,讲故事,或者说叙事性阐释是一种追忆性解读,也就是说要讲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故事,包括对日常生活的情感片断的追忆。通过关注对象和人的关系,来挖掘文物遗产的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第二,讲故事是一种更吸引人,更容易引发参观者共鸣的叙事策略;第三,由于文化遗产的阐释与传播往往涉及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受众,叙事性阐释对于文明互鉴来说有助于超越文化间的界限,弥合文化差异,加强跨文化理解。
李沁:当下人类进入了数字智能时代,人机交互让人手与机器手相连。数字交流工具加速了远距离社会的消逝,虚拟现实使人类实现穿越时空的沉浸化生存,世界多极化与媒介全球化正在创造前所未有的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机遇,文明互鉴正在成为国家间增进相互了解,提供对话空间,建立情感连接,寻找共同价值,促进相知相亲,推动团结协作,共同解决人机之争、气候环保等人类难题的关键路径。那么,如何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建构一个整体观的文明互鉴关系和范式?我想以下“三新”是不可或缺的:
1.新知识:构建文明互鉴自主知识体系。应将文明互鉴作为跨学科跨领域概念来建构,形成超越文明冲突论、文明一元论与线性文明观的文明交流与国际传播范式与方法论,以中华文化精髓为本,从本土的问题、视野和经验出发,进行文明交流与国际传播的概念建构、机制探索、理念创新与规范反思。
2.新格局:激活文明互鉴的整体系统。做到“全行业”(包括传媒、教育、商业、文化艺术、旅游、科技行业等)文明交流互鉴战略规划覆盖;“全主体”建设文明交流互鉴高效协同网络;建设文明交流与国际传播的内外双通路,推动政、产、学、研、用的密切互动,积极开拓国际合作,推进全球文明互鉴的实践。
3.新效能:实现文明互鉴的共时形塑。以叙事创新提升文明交流互鉴的吸引力;以渠道贯通与国际合作攻克文明交流互鉴的壁垒与阻碍;以顶层设计与行动协同高效整合与全面统筹文明交流与国际传播资源;以精准施策与传播对冲和约束全球文明传播的可能性失序,形成与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互联网不是乌托邦,数字文明也会将现有人类文明的缺陷、偏见等拷贝到虚拟世界。务实求真的文明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实践问题与本土化理论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9AXW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贺欣怡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张毓强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编:吴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