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水城市到公园城市的规划策略研究*
2023-08-04姜娜毕婧JIANGNaBIJing
姜娜 毕婧 JIANG Na BI Jing
公园城市作为生态文明背景下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是新时代城市建设的新模式。通过总结山水城市特点,分析开展公园城市建设的意义,提出从山水城市到公园城市的规划策略,并从自然生态保护、公园体系建设、生态产业赋能等视角提出咸宁市公园城市建设策略,为其他公园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风景园林;公园城市;山水城市
0 引言
2018年,我国提出并推动公园城市建设,自此,公园城市得到了学术界和地方政府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范式和新命题[1-3]。公园城市理念所坚持的生态优先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哲学既是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重要前提,又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4-6]。我国自古就有近山邻水兴建城市的传统,故山水城市成为我国古代城市的重要建设模式。在贯彻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科学引导山水城市开展公园城市规划,总结规划策略与建设路径,对提高我国公园城市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山水城市特点与开展公园城市建设的意义
不同发展时期的山水城市具有不同内涵,城市规划专业、风景园林专业等学者及钱学森院士均对山水城市进行过充分论述。本文的山水城市是指具有城市与山水资源紧密相融形态特征的城市,此类城市通常具有自然资源优、山水骨架好、建设体量小、文化韵味厚等特点。
新时代提出的公园城市是山水城市从城市形态到城市内涵、从城市兴建到面向满足人民需求的转变。山水城市开展公园城市建设具有先天优势,通过公园城市建设可发挥山水城市的自然资源优势、彰显城市特色、凝聚文化归属、激发内生动力、加快绿色转型发展、促进生态价值转化,帮助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2 山水城市营建公园城市的规划策略
2.1 以山水资源为连接脉络,构建“山水-城-园”统一融合的城市空间格局
公园城市是“城+园”有机融合的城市建设模式,应打破城绿界限,在市域层面将城市融入自然山水,打造全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与城乡统筹一体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在城区层面将山水与公园融合;在街区层面将公园与文化融合。利用山水脉络构建连接城乡、融合山水、功能复合的生态网络体系,最终形成生态系统完整、生态过程连续、生态服务高效的蓝绿交融、城绿一体的公园城市空间格局。
2.2 以山水资源为物质基础,构建“山水-园-人”场景多元的公园游憩体系
公园城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模式,应充分调研百姓需求,分析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供需平衡,以自然山水为物质基础,以各类公园为空间形态,以全龄百姓为服务对象,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公园游憩体系。在公园游憩体系中融入山水形态与山水文化,结合公园功能布置多元活动场景,激发城市活力,彰显城市特色,实现“山水-园-人”的和谐共生、“文化-场景-风貌”的功能互融。
2.3 以山水资源为价值载体,构建“山水-城-产”绿色发展的价值转化模式
公园城市是以绿色发展为基础的城市建设模式,绿色发展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公园城市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为城市产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条件,有利于吸引环境友好型产业入驻,改善本地产业结构。同时,在引导城市产业转型中更应充分发挥绿水青山的价值,优先发展以山水资源为主体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依托自然山水空间导入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推动生态经济发展,实现生态产品价值。
3 咸宁市公园城市建设总体思路
3.1 面临的挑战
咸宁市具有优越的自然生态本底、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整个城市精致、小巧、灵秀,2021年森林覆盖率为53.01%,蓝绿空间面积占比96.3%,具备建设公园城市的良好基础(见图1)。在城市快速发展时期,咸宁市出现以下问题:城中山水资源保护不足,城内蓝绿空间不断缩小;山体和水体周边预留为人服务的绿色开放空间不完善;建筑尺度日益增加,城市失去了和谐的山水尺度;山水资源的价值转化程度不高。
1 咸宁市中心城区(图片来源:《咸宁市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专项规划》)
3.2 总体思路
3.2.1 编制技术标准
咸宁市作为湖北省首个启动公园城市建设的城市,组织编制了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T 1520-2019《公园城市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编制工作以公园城市建设为目标,通过党中央生态文明思想发展、国际相关标准体系经验借鉴、湖北省长江大保护策略等专题研究,在《指南》中明确公园城市内涵、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为咸宁市公园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3.2.2 明确公园城市主题
提取咸宁市“一山护城、两河穿城,五湖连江,咸武一体”的空间特征,以“自然筑基公园城市,生态引领美好生活”为规划愿景,以咸宁市优良的“自然生态空间”为建设基底,将咸宁市建成“山水相依,产城共荣,景城相融,人与自然生态共生”的国际公园城市,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
3.2.3 各空间层级规划内容各有侧重
规划从市域、规划区、中心城区3个圈层,按照初现、基本建成、全面建成3个阶段的目标进行定位。市域层面侧重自然生态空间格局优化,开展山、水、林、田、湖、河、江要素的整体保护与修复;规划区层面侧重自然生态空间的内外衔接与乡村产业振兴;中心城区层面侧重公园体系构建与香城绿道体系建设。
4 咸宁市公园城市规划实践
根据咸宁市自身特点,对标《指南》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从自然生态保护、公园体系建设、生态产业赋能、香城绿道提升、特色风貌塑造五大视角进行咸宁市公园城市规划(见图2)。
2 咸宁市公园城市规划策略(图片来源:《咸宁市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专项规划》)
4.1 生态优先,构建健康安全的全域生态格局
凝练咸宁市“山、水、林、田、湖、河、江”全要素集聚特色,基于国土“三调”数据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指引,并进行衔接,识别生态源地、生态廊道与生态关键节点,构建咸宁市健康安全的全域生态格局和“一山一城一江,五湖两河五组团”的公园城市结构(见图3,4),即划定生态功能区,提出分区管控措施,筛选需实施修复的生态环境重点整治区,开展咸宁市幕阜山山区生态抚育和一江三河五湖整治。
3 咸宁市健康安全的全域生态格局(图片来源:《咸宁市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专项规划》)
4 咸宁市公园城市结构(图片来源:《咸宁市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专项规划》)
4.2 服务全域,构建系统完善的城市公园体系
依托全市自然山水资源、历史人文资源、乡村农业资源及自然保护体系形成各级公园绿地,打造公园街区、公园社区、公园园区、公园乡镇等公园化城乡空间,共同构成包含3大类8中类24小类的全域公园体系(见图5)。打造市域“千园”、城区“百园”的城乡公园结构。结合公园社区体检查找城区公园绿地服务盲区,以“公园+”和“+公园”的方式增加公园绿地。利用绿道网络等线性空间连接点状公园与面状公园化空间,推动公园与公园化空间的无缝衔接与有机融合,实现咸宁市“可到达、可进入、公园化、景观化”的公园式生活。
5 咸宁市全域公园体系(图片来源:《咸宁市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专项规划》)
4.3 产业赋能,构建活力绿色的生态产业体系
在良好的生态基础上践行生态价值转化与生态产业升级,结合咸宁市山水资源、温泉资源及桂花品牌推出多类型生态产品,如生态旅游产品、康体健身产品、养生养老产品等,探索“基地+加工+农家乐+休闲观光”的农旅融合新模式,实现价值“外溢”。提出以生态产业化经营为主要模式的市场路径,以生态资源指标及产权交易为主要模式的政府路径,以生态价值修复及提升为主要模式的市场与政府混合路径的3种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实现生态价值转化、乡镇田园活化和绿色产业生态化。
4.4 绿道串联,构建特色多元的香城绿道体系
坚持全域纵深推进香城绿道体系建设(见图6),市域层面将绿道体系建设引向景区、园区及特色村落,形成依托道路建设的文化型、康养型、田园型、山村型风景绿道体系,沿丘陵山脉布局的“绿色绿道”,沿湿地江河布局的“蓝色绿道”。在中心城区紧密衔接绿色开放空间和居住社区,沿穿越城市的淦河布局滨河绿道,沿十六谭公园等山体公园布局山体绿道,融入以铜鼓为代表的青铜文化、以赤壁之战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汀泗桥战役为代表的革命文化,构建连接自然景观资源与人文景观资源的绿道体系。
6 咸宁市香城绿道体系结构(图片来源:《咸宁市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专项规划》)
4.5 景观营造,塑造香城泉都特色风貌系统
依托中心城区的山水格局、历史街区、用地布局及产业规划,在咸宁市中心城区营造展现自然山水风貌、鄂南民居遗存、宜居主城组团、未来科技创新、生态文化康养等五大景观主题风貌区,根据主题进行景观营造。邻近自然山水的区域采用拆除违建、保留风廊、划定山体保护线、建筑控高等方式,打通城市山水视廊,集中展示咸宁市中心城区山水相依、人文相随的城市核心特色风貌。同时选取咸宁大道、桂乡大道、银泉大道等结构性道路作为城市景观骨架,重点选用咸宁市7种本土芳香植物,凸显“咸宁香城”的城市品牌。
5 结语
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城市建设已进入新时代,建设模式从被动邻山近水的山水城市转向主动营造山水的公园城市阶段。咸宁市公园城市建设策略从自然生态保护、公园体系建设、生态产业赋能等视角出发,探索具体建设路径,为其他公园城市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