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双修背景下以工业遗产为核心的绿色综合体应用
——以第十一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主展馆区景观设计为例
2023-08-04张琦张元牟鹏锦ZHANGQiZHANGYuanMOUPengjin
张琦 张元 牟鹏锦 ZHANG Qi ZHANG Yuan MOU Pengjin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高质量城市发展更注重资源整合与多方协同,绿色综合体概念为城市双修与城市更新提供了新路径。以工业遗产为核心的绿色综合体实现了工业遗产活化利用与自然生态系统修复的结合,对可持续的健康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第十一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主展馆区景观设计为例,探讨绿色综合体在工业遗产保护中的应用,通过整合工业遗产遗存、绿色活动空间、城市公共资源与自然环境,促进各类功能协同发展,创造新型绿色的包容城市。
绿色综合体;工业遗产;资源整合
0 引言
随着城市传统工业日益衰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成为城市双修的重要一环。截至2021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共批复五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此外各地还拥有大量工业遗存与遗产。其既是城市发展史的佐证,又是城市文脉的重要传承,也是城市不可再生资源。在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基础上,有效保护利用工业文化遗存与遗产,对突出地方特色、延续文明的传承与产业精神至关重要。在城市转型升级期间,将工业遗产保护、活化利用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科学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关系,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为城市增添活力与魅力,对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与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1 绿色综合体内涵与价值
绿色综合体泛指依托公园及绿色开放空间构建的综合体空间。1982年在巴黎拉维莱特公园设计竞赛中,伯纳德·屈米与雷姆·库哈斯在入围作品中均描绘了绿色综合体雏形。20世纪90年代,肯尼斯·弗兰姆普顿强调景观在创造城市秩序上的特殊意义,同时提出将购物中心、停车场和商务区公园以景观化形式建造的设想。
绿色综合体在整合公共空间与公共设施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因其能建立系统性的资源关联,将室内外空间功能充分互补,故具有轻资产化、空间多变性、资源灵活性、空气流通性等优势,发挥了公共空间的价值。
在不发达地区,绿色综合体更易集中城市资源。通过绿地资源将城市各种资源共享与互补,使资源不易分散,形成聚集效应且降低了维护成本。
在工业遗留问题上,绿色综合体将土壤、水系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相结合,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短时间内快速形成独具活力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发挥绿地的生态与休闲功能,同时将资源利用最大化。
2 国际典型案例与模式
巴黎贝尔西公园在保留18世纪贝尔西城堡、红酒储藏仓库和铁轨等历史遗产基础上,改造为园艺所、酒吧、餐饮、展览馆等休闲场所,并增加了八大主题园、人造峡谷、体育馆、法国电影博物馆等公共设施,将人文、历史资源与城市资源紧密融合,形成独具活力的绿色公共空间。
德国埃森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原是世界最大的现代煤矿工业区,倒闭后政府组织对其土壤、生态环境、建筑物等进行近10年的保护性改造,增设红点设计博物馆、展览馆、设计管理学院、办公区、文化体验区、咖啡馆、餐厅、泳池、露天影院、室外娱乐活动场所等,并将周边19个工业旅游景点、6个国家级博物馆、12个典型工业城镇组成拥有25条旅游线路的旅游网,构建工业区生态景观公园网络。
3 第十一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主展馆区景观设计
第十一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展园(以下简称“江苏园博园”)选址于江宁区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附近的废弃采矿区,采用城市双修理念,使废弃地变“绿水青山”,结合汤山温泉及其周边旅游点发挥聚集效应与辐射作用,引领城市东部地区发展。
主展馆位于昆元白水泥厂和银佳白水泥厂遗址,其中昆元白水泥厂于2017年入选《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的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此次作为主展馆区的建设基地,通过保护与利用、城市双修等方法将工业废墟更新为绿意盎然的绿色综合体(见图1,2)。
1 主展馆区绿色综合体
2 江苏园博园总平面(图片来源:无界景观)
3.1 整体统筹景观序列,四大区域各具特色
主展馆区是江苏园博园的主要游览区域,北侧与园区主入口广场衔接,办公、观演、展览等建筑一字排开,不同主题建筑拥有不同功能的专属广场与展示花园。广场中类似船体甲板的绿荫公共空间,承载观演、集散、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见图3,4)。
3 江苏园博园鸟瞰
4 主展区景观鸟瞰
遗址花园街区位于主展馆区的中间地块,大量水泥厂遗址结合花园打造为东西向的花园街区。不同肌理的料石与老建筑营造出质朴的氛围,紧贴北侧陡坎为通过性街道,可眺望主展区。另一侧遗址建筑被改造为时尚潮店与展厅,并被水池、花园包裹其中。架空钢板、格栅及料石交错拼接,成为花园的游览道路,穿梭于老建筑之间,花园的平静与主街的熙攘形成鲜明对比(见图5)。
5 遗址花园街区景观
地块南端毗邻后山,将其设计为与山林融合的自然放松花园,主展馆区、遗址花园街区、自然放松花园由北至南相互交织,构建向自然渗透的和谐关系(见图6)。
6 自然放松花园区植物群落
地块东侧设置酒店,为游客提供景区住宿,院落式布局使每个花园从不同角度诠释水泥与自然的融合(见图7)。
7 酒店入口院落
3.2 建立多层次“立体森林”整体风貌与生态系统
在重构废弃工厂的生态系统过程中,既要改良土壤,又要融入自然演替,重视区域整体性与可持续性及绿视率与低碳化的提升。地块内采用60余种乡土植物,本土植物应用率大于80%,全区绿化覆盖率大于75%,将建筑与工业遗址隐匿于立体森林中(见图8)。
利用原场地破旧石材与建筑废料重构生态挡墙填充物,掺杂8种以上的本土花籽、草籽,使其融于自然。自然放松花园模拟本土自然植物群落,增加乔灌草复层结构,在降低日常维护成本和频率的同时,加速植物群落自然演替。场地中45%的建筑存在绿色屋顶,包含7组筒仓及普通建筑屋顶的群落花园、列植及孤植等种植形式。30%的建筑立面增设垂直绿化及攀爬植物,垂直绿化通过10余种植物配比将生态绿墙打造为生态链条,植入建筑立面与屋顶花园、筒仓花园,通过台地穿插而生的植物建立“立体森林”的整体风貌与生态系统,既能提升绿化覆盖率与绿视率,又能为鸟类和昆虫提供理想栖息之所(见图9,10)。
9 从观景平台俯瞰场地
10 垂直绿化
3.3 多维度融合丰富空间体验,增加场所魅力
为赋予场地更多活力与可持续性,强化游客的体验感,本次设计探讨了声景艺术、光影艺术、装置艺术、文化融入等关键要素在场景中的应用,探索时间、空间、内容等多维度的融合。
遗址花园街区是衔接人文与自然的过渡区域,既展现了工业建筑质朴与粗犷的一面,又兼具各类花园穿插其间的静谧与精细。为使建筑在未来运营中更具吸引力,采用芳香类植物花境的设计元素,增加芳香、药用、食用植物的配比,将视觉欣赏延伸至嗅觉、味觉,延长人群停留时间,提升舒适度。柏类、美国薄荷、荆芥等可驱避蚊虫;玉簪、栀子等可提炼芳香精油,与零售产业结合产生体验式购物的化学反应;香茅、紫苏等直接用作天然香料加工至食品中,满足室外茶座、餐饮的体验需求,使区域发展更具魅力与可持续性。
声景艺术布置于自然放松花园区,互动声景结合自然场景,与游人之间形成交互。通过《南京记忆》《自然畅想》等8组声景与游人互动,或讲述水泥厂的过去,或追忆南京旧时记忆,又或展开自然畅想,使游人超脱于场域本身。声景叠加光影艺术,营造体验式景观(见图11)。
11 自然放松花园区体验式景观
3.4 融合新艺术,延续文明的传承与产业精神
南京又称“石头城”,故在保留原挡墙路的基础上设置3处《基因》艺术装置石笼墙(见图12)。金属网箱作为工业文明代表,装填山石、砖石、建筑废料形成抽象与写意的场地历史基因墙,其蕴含着现代人对历史的尊重,唤醒工业遗产记忆。
12 《基因》艺术装置石笼墙
4 结语
江苏园博园主展馆区景观设计将生态修复、资源再利用及城市更新充分融入,加快绿色转型,提升片区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多样性、稳定性与持续性,形成绿意盎然且充满生机的新型绿色公共空间。利用跨领域合作为场地注入更多信息与线索,通过绿色综合体整合更多资源,营造多维度体验式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