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压疮”,您知道多少
2023-08-04曾洁
曾洁
隔壁的王大爷最近有点苦恼,老伴股骨颈骨折躺在床上已经有3个月了,最近发现骶尾部皮肤出现水疱。王大爷就为老伴涂了些消毒酒精,想着没几天应该就好了。可随着时间推移,水疱部位皮肤破了,淡黄色液体流得到处都是。一周后,王大爷发现老伴水疱部位的皮肤已经全部变黑,有一股难闻的味道,按压还有黄色的脓液流出来,周围皮肤出现红肿,一碰就疼得厉害。王大爷傻眼了,立即把老伴送医救治。
门诊医生为患者进行了清创,将黑色的坏死组织清除,并进行了清洗,填入抗菌的伤口敷料,再用透气的泡沫敷料固定好。由于患者还有糖尿病、脑卒中后遗症等基础疾病,医院对其进行了联合会诊,制定了基础疾病的治疗方案。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创面经过积极的消炎抗菌治疗以及自溶性清创,坏死组织很快消退,粉色的肉芽开始生长。
听说王大妈得了压疮,邻居们纷纷支招,说伤口要用烤灯烤才好得快。王大爷经不住劝说,就买了烤灯,回家给老伴“烤” 伤口。可当伤口门诊护士换药时,发现原本进展很好的创面突然停滞了,肉芽干瘪不新鲜,就询问王大爷平时怎么照顾的。王大爷就如实告知。听到这,护士心里清楚了,对王大爷说:“王大爷,伤口愈合需要水分,因为绝大多数生化反应都是在有水的情况下进行。当然,如果水太多了,也会适得其反。总之,应当让伤口保持适度的湿润,才能长好,伤口太干或太湿都不好。目前,光子治疗在各大医院都有使用,但是此光子非彼光子。特定波长的光子不产热,有促进微循環、促进肉芽生长的作用。大爷您买的烤灯波长不同,是产热的,照射时间过长,除了导致伤口水分蒸发,还有引起低温烫伤的危险,危害很大。此外,要想伤口好得快,除了定时换药,营养也要跟上,一定要多吃优质蛋白,如牛羊猪肉、鱼肉、虾肉,以及蔬菜和坚果可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总之要保持饮食多样性。”
王大爷焕然大悟,原来并不是伤口越干越好。回去后,他按照护士的要求,每天变着花样给老伴做好吃的,定期到医院换药,大约1个月后,原来巴掌大小的伤口长好了。面对来之不易的成果,王大爷这回可不敢马虎,给老伴换上了气垫床,定时充放气;还设定了闹钟,每天定时帮助其翻身拍背、对下肢进行按摩和功能锻炼;饮食上注意保持食物的多样性,对升糖指数高的食物进行了限制。一个月后的回访,王大妈已经能下床进行功能锻炼。这是伤口门诊遇到的一个普通案例。“压疮”曾经又叫“褥疮”,2019年国际专业组织将其重新更名为“压力性损伤”。简单地说,就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起的皮肤破损。
压疮容易“盯”上老人,尤其是长期卧床的老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高龄失能老人的增加,压疮引起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据统计,20%~50%需要长期护理的患者会发生压疮。与无压疮的老人相比,发生压疮的老人死亡率会增加4倍;80%的压疮出现在骶尾部或足跟。凡是身体负重部位或骨骼靠近体表的地方,都有可能发生压疮。
压疮一旦发生,愈合时间长,治疗费用高,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所以防胜于治。如何预防压疮,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树立预防压疮的意识。尤其对于长期卧床、消瘦或肥胖、超重的老人,以及由于各种疾病限制活动的老人,都属于压疮的高危人群,需要高度关注。如果早期发现老人受压部位发红,通过及时干预,如减压(即更换体位),是可以逆转和纠正的。
(2)关于翻身的频次。长期卧床老人至少每2 h更换一次体位,如左侧卧位-平卧位-右侧卧位轮替。侧卧位时,屈髋屈膝,在大腿及小腿间分别放置两个软枕,隔开膝盖和脚踝,缓解点对点的压力;如果是坐位,每隔半小时可以向前或左右倾斜几分钟,以缓解压力。
(3)做好皮肤清洁。家属每天要为老人擦身,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同时也有利于观察皮肤情况,及时进行干预。在清洗剂的选择方面,一定要选择中性或弱酸性洗剂,更有利于保护老人脆弱的皮肤。擦身时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破坏皮肤天然屏障。对皮肤特别干燥的老人,可以使用一些润肤油防止水分丢失。如果老人有大小便失禁,一定要及时更换尿片,粪液、尿液都会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导致皮肤破损。
(4)确保饮食的多样性。保证老人每天摄入足够的热量,增加蛋白质供给,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多摄入瘦肉、蛋、奶、蔬菜、坚果等,保证充足的水分。对于消瘦或有特殊饮食需求的老人,可以到医院营养科咨询专业人员,制定营养食谱。
(5)正确减压。对于极度消瘦或肥胖、其他原因不能随意改变体位的特殊人群,可以用减压垫缓解局部压力。尽量选择硅胶类材质,而不是以前“游泳圈”形状的减压垫。循证医学证明,“游泳圈”形状的减压垫非但不会缓解局部压力,反而会阻断损伤部位微循环,加重局部组织的缺血、缺氧。减压护具应垫在老人骨隆突处与床面接触的地方。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购买交替充气床垫,能适当延长翻身时间间隔,但仍要注意定时改变体位。在日常护理中要确保床铺清洁、平整,衣物拉平,防止因衣服褶皱导致的压力性损伤。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老人受压部位出现了压之不褪色的红斑,不建议进行局部按摩。因为按摩,尤其是大力按摩,会导致损伤部位微小血管挤压变形,从而加重局部缺血、缺氧,导致受损部位皮肤状况的进一步恶化。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做的是及时改变患者体位,加强翻身,局部轻轻涂抹皮肤营养剂,尤其是用富含皮肤代谢必需氨基酸的营养剂。做到这两点,患者受损的皮肤一般能逆转。
老年人多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如果出现压疮,除了伤口换药,还需关注全身情况,积极治疗原发病,才有利于伤口早日愈合。
压疮虽小,但危害不容忽视。如果已经出现了局部皮肤的破损,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