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敏:凝望时间,与传统对话
2023-08-04张兵姜姝琪
张兵 姜姝琪
郅敏: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常务副院长
“他从时间的角度来把握艺术的当代性,探寻时间背后所蕴含的传统、历史和文化意义,让遥远的历史变得有温度,变得可感、可触。”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孙振华如此評价郅敏和他的作品,“无论是烧制过的一个点、一个片,还是一抔土、一堆泥,它们都被郅敏巧妙地镶嵌在了一个古老而深厚的历史传统中。”
以一个个瓷片为基本单位,雕塑家郅敏进行着变化万千的创造,窑火的燃烧,将土化成了瓷,也将郅敏的期待变成了发光体。
让作品与空间互动
北京市朝阳区东亿国际传媒产业园,小暑刚过,园区绿树成荫,郁郁葱葱,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创研基地,也是郅敏的工作地,坐落于此。
工作室南面的树丛间,露天呈放着郅敏的两件代表作—《二十四节气—惊蛰》与《蓝色银河》;工作室北面,《天象四神—朱雀》静卧在一大片草坪中央。整个园区,因为布置了不少雕塑作品,洋溢出浓浓的艺术气息。
初见郅敏,一身休闲装,个头不高,戴一顶复古的格纹鸭舌帽。1993年,郅敏考入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设计专业,毕业后在大学执教7年,2004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专业,2007年入职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
如今,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常务副院长的郅敏已悟出导师说过的话:“艺术就是看你干几个10年,第一、第二个10年,你才有点感受,第三、第四个10年,你才有些心得。”
在郅敏看来,艺术是创造力的文化,一个国家文化究竟是什么地位,归根到底还是国力的比拼。郅敏多次参与国家重大题材创作,他深深理解到,一个百年大党砥砺奋进的峥嵘岁月,一个古老民族迈向复兴的铿锵足音。
“从求学到现在30年时间里,我举办了11次个展,现在正在筹备第12次个展。每个阶段反映每个阶段的创作状态,也许下一次只有一件作品,它也可以形成一个展览。”郅敏说,“我的创作方式也在改变,不只是把作品做好,还要根据空间重新创作,让作品与空间产生互动,这越来越接近我对艺术的理解。”
2006年至2007年,郅敏在中央美院读研究生期间,曾赴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学习。2011年至2012年,郅敏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得到了前往法国研究雕塑艺术的机会。
虽然喝过不少“洋墨水”,郅敏仍坚持以母体文化作为切入口,重返传统时间,回溯民族历史,在过去和当下的对话中,生成自己的艺术作品。
“中国时间”的现代表达
从1997年到2007年这10年,郅敏认为,是自己艺术生涯的第一个阶段,在这第一个10年中,“寻找自我”和摸索个人语言表达是核心。回国之后,恰逢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中国雕塑院,郅敏进入中国雕塑院工作,从事教学与创作。
2007年,32岁的郅敏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第一次个人展览。“非常偶然,他们在毕业展看到我的作品后,通过学校邀请到我,展览展出近20件作品。”回忆办展的经历,郅敏很是感慨,这是他回国后的第一个个展。
又一个10年之后,2017年,郅敏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在北京的首场个展。这次个展,郅敏创作了4件大型雕塑,“天象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10年对郅敏来说尤为重要,他寻找更为独特的方法,总结出自己艺术创作的方法论。
2022年12月3日,经第39届佛罗伦萨文学与艺术奖评审委员会的评审,郅敏的作品《二十四节气—立秋》荣获雕塑类金奖,他成为首位荣获该奖项的中国艺术家。
郅敏《二十四节气》系列作品从2015年开始构思,《二十四节气—立秋》获奖理由是:以东方古老传统材质陶瓷为媒介,把中国土地上农业文明的“节气”这一看不见的事物赋予了看得见的形体。这是“中国时间”的一种现代表达尝试,对人类全球化进入“国际标准时间”并逐渐生成精神困境的今天,具有警示、回归和校准意义。
此前,郅敏斩获过许多奖项,这包括作品《天象四神—青龙》获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双年展铜奖;2021年,作品《舟》获2022北京冬奥会国际公共艺术大赛优秀奖;2020年,作品《河图洛书—出水的龙马》获文化和旅游部“丝绸之路”特别荣誉奖,作品《鸿蒙》获“明天雕塑奖”金奖、年度大奖;2012年,大型雕塑景观作品《地方》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度全国城市雕塑建设优秀奖。
回望历史与文化
2023年6月,《时间的温度—郅敏艺术展》在湖北美术馆开幕,这是郅敏的第11次个展。
“出乎意料,让我对郅敏的艺术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个展览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也是一个有着丰富科学、技术和人文内容的展览,颠覆了我们对既有当代艺术的创作印象。”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皮道坚说,“时间的温度”主题,引导我们思考,从中华文化的立场出发,研究在当代艺术领域里面,如何建构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当代性?
郅敏认为,陶瓷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更是世界性的语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媒介,能够很好助力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的打造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由于窑炉尺寸的限制,陶瓷走进公共空间长期以来面临着来自材料的特殊难题,郅敏决心直面问题,转向中国造字方法的潜心研究。
郅敏的雕塑作品《舟》。图/盛开
郅敏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永字八法”获得灵感,用单体颗粒作为造型的基本方法,消解陶瓷材料限制性因素,发挥材料文化源流深远、产区特点丰富的优势,建构了郅敏近10年作品的形态特点。
《二十四节气》系列作品中的每一个陶瓷单体都被安装上强力磁铁,在钢质内芯上的位置随意变换,观众可以饶有兴致地拿下来两块,随意地变换位置,再调整,形成新的视觉感受。
在北京市通州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水系中,有一件为冬奥会新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舟》,这件作品是郅敏与同事张冕共同创作,是北京冬奥会公共艺术作品征集活动评选出的最佳作品之一。
雕塑由上千片鹅卵石般的陶瓷颗粒组成。它看起来如同一叶“同舟共济”的轻舟,也像一根羽毛,或者一片象征着和平与友谊的橄榄叶。
“这件作品我们前后创作了一年多,由数千片陶瓷单体颗粒一颗颗安装完成,每一片都是经过1350摄氏度的高温手工烧制而成。”郅敏透露,北京冬奥会全球招标,从2000件作品中挑选出7件作品落地,《舟》是其中一件,考虑到“舟”的形態和意象,最终选定了湖面来放置,《舟》本身造型也做了相应调整,更趋于平缓,与水面结合的位置更低、更吻合。
长江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刘成纪与郅敏相识于上世纪90年代。多年交往,郅敏给刘成纪的印象是对雕塑艺术的不倦探索和工作热情。
刘成纪用“雄赳赳,气昂昂”来形容郅敏的工作状态。刘成纪认为,雕塑是精神劳动,也是体力活,需要良好的身体条件和干脆利索的行动力。郅敏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这也是其在艺术上不断走向成功的关键。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孙振华说,“把时间作为方法”,是郅敏创作方法论最突出的特点,他在创作中始终站在时间的角度思考问题,把时间看作切入当代创作的路径。
《河图洛书》系列、《天象四神》系列、《二十四节气》系列,是郅敏时间方法论的代表。在这些作品中,他有意识地关注农历,关注节气,关心天象,通过对历史的回溯和挖掘,让过去和现在建立起时间的联系。专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就像他在自述体散文《跳崖》一文中所说的:“我需要回望历史与文化。”
“时间,是一个要命的东西,时间仿佛可以要所有东西的命,也可以给予所有东西命,时间决定了一切,它是陶瓷的根本,也是一切的根本。”郅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