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中日月
2023-08-04杨秦懿
杨秦懿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我拿起最后一块西瓜往嘴里送,碗底上刻的“中”字又一次吸引了我的目光。从小时候起,我就发现家里的碗有两个刻了字的,很特别,每次吃饭,爸妈必拿它们来盛饭盛汤。据说,这两个我司空见惯的碗已经五六十岁了,是家里的“老古董”,字是爷爷成家时刻上去的。
白色的碗壁上细细画着三幅花鸟,碗边用灰色的双线勾勒,碗沿的烫金若隐若现,碗座底下是个红色的印章,上书“中国景德镇”字样。这其实就是当时市面上最普通的碗,用到现在还有了裂缝,且不像现在的碗那么轻盈。不过用的时间愈久,却愈显温润。灯光下,它两边的裂缝延伸出一抹柔和的光。
碗底的“中”字是由一个个小点连成的。碗底刻字可是技术活,如果力量太小,就切不掉坚硬的白色釉质,太大呢,碗就裂开了。这个字,是爷爷弓着背,弯着腰,用锤子对着铁锥一个点一个点小心刻出来的。不是为了美观,也不是什么情结,而是为了区分这是谁家的碗。在物质十分匮乏的年代,碗是一个家庭不可或缺又非常珍贵的财产,普通人家,不可能拥有太多的碗,家里有了红白喜事,或是来了许多客人,碗一时不够用,要向别人家借,有时要借给不止一户人家,为了防止把碗弄丢或者还错碗,买回新碗后,各家各户就开始未雨绸缪,在自家的碗底刻上一个字。当时,杨姓在村里很多,为了防止碗混淆,爷爷就取名字最后一个字“忠”的“中”字,刻了上去。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农村人家操办各种红白事都有了“一条龙”服务的行业,锅碗瓢盆自不用说,连煤气灶、桌子板凳,包括拣菜、端盘子的人,都带得齐齐的,再也没有人家相互借碗了。碗底刻字,表面上彰显的是碗在家庭中的地位,折射的却是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变迁。
再看一看手里的碗,上面的刻字、花纹、勾边似乎都活了起来,它们似乎正喃喃叙述着那段往事。那一点一点的字迹里,镌刻的都是爷爷的虔诚,是爷爷对家庭的希望,传递的是乡里情、乐善好施、互帮互助的力量。它被刻在了碗底,也刻在了我的心底。
摩挲着这只碗,它不甚惊艳,平平常常,却很有家的味道。每一代人都曾在上面留下手纹的温度,留下奋斗的汗水,这只碗就像一根接力棒,一轮一轮地传下去。
岁月无痕,人生有忆。长途如磐,亦如碗碟。
‖江苏省海门中学附属学校‖指导教师:鲁智飞
吉吉工作室J I J I G O N G Z U O S H I
一只看似普普通通的碗,实则承载了一个人乃至一个家族、一段历史的诸多记忆。在物质十分匮乏的年代,碗是一个家庭里不可或缺又非常珍贵的财产。那时的普通人家,不可能拥有太多碗,当同乡人需要借碗,为了防止还错、弄丢,每户人家在买来新碗后,都会在自家的碗底刻上一個字。这样的场景和故事,是如今的我们无法理解的,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埋藏在一只碗背后的温馨往事、长辈寄托给后人的期望,以及它所传递出来的那份朴实的乡邻情,是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的。
【适用文题】传承;我家的中国味;比邻而居……(高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