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无废城市的社区方案:一场跨越十余年的零废弃试验

2023-08-04朱琳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厨余西山庭院

朱琳

到2030年,城市人口预计增加到50亿。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为各国带来诸多挑战,其中就包括大量固体废物的安全清除和管理。如何在保持城市繁荣发展的同时,以较低成本实现加强资源利用、减少垃圾污染与碳排放,是全球城市需要长期探索的发展课题。

社区是城市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无废城市的建设目标需要在社区层面得到落地和实施,开展聚焦零废弃的可持续社区项目,对于促进城市更新和可持续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采访了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及秘书长谢晓慧,向她了解万科公益基金会在北京西山庭院推行的可持续社区项目,并倾听她在可持续社区营造方面的见解。

Q: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CST)

A:谢晓慧

多措并举,让社区废弃物“变废为宝”

CST:您能否先介绍一下,万科公益基金会为什么要关注社区零废弃领域,以及选择西山庭院这个社区作为主要试点的背景是什么?

谢晓慧:万科集团在社区零废弃方面的探索大概是分三个阶段完成的。第一个阶段是1992—2008年,作为一家专业住宅开发企业,当时的万科集团出于公益和部分经营角度考虑,希望以更宜居美观的产品来获得市场优势,因此会通过物业公司在社区里主张“垃圾不落地”等生活理念,由此形成了保护社区环境的整体基调。北京西山庭院就是在这一时期开盘运营的小区,当时,北京是全国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正在积极推广垃圾分类,恰好社区里有部分业主长期旅居国外,已建立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并主动向物业提出这方面的建议。为响应政府号召、回应业主诉求,同时也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西山庭院便以垃圾分类为切入点,开启了对社区零废弃的初步探索。

第二个阶段始于2008年万科公益基金会成立。在这之后的大约10年里,万科集团在旗下的近百个社区做了各种零废弃方面的尝试,但效果不都是理想的。比如我们尝试过引入厨余垃圾处理机,但实践后却发现,中国饮食习惯相对高盐、高油,处理后的物质不适合直接回归土壤,最后不得不放弃。

第三个阶段是2017年至今,经过诸多探索后,在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的指导下,万科公益基金会开始向更专业、更聚焦的运转模式转型。在综合评估了“我们能做的事情”“社会需要我们做的事情”“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情”这三个维度后,我们最终确定了对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第11项“可持续城市与社区”的第一期五年战略,并基于在社区垃圾分类领域多年积累的经验,选择将社区废弃物管理议题当作关键着力点。

2018年,我们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学习了当地的社区分散式厨余堆肥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对垃圾进行源头分类、收集,并进行就地或就近堆肥处理,以此避免长途运输,减少垃圾终端处理量、能源消耗、相应的二次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堆肥产品还可以回归土壤,完成有机质和营养物质的闭合循环。我们对这种模式非常认可,希望在中国基础条件合适的城市社区中开展实验应用,而早在十余年前就已经实现稳定且机制化的垃圾分类管理、业主具有一定意识基础的西山庭院社区,自然就成了最合适的试点社区之一。

CST:目前西山庭院社区经过优化的垃圾管理模式具体是怎样的?该模式和一般的社区垃圾分类模式相比有什么区别,生态效益如何?

谢晓慧:在西山庭院社区,常住居民约有2000人,居民们平均每天产生700公斤生活垃圾,年生活垃圾总量有255吨。如何不断提高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利用率?我们应用了“垃圾分类六步执行准则”,包括分类指导、源头分类、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六个环节。其中比较不同的是,在分类处理环节,社区尝试了有机垃圾就地处理的方法,即用黑水虻幼虫消化厨余垃圾和园林废弃物堆肥。

在分类指导与源头分类环节,我们会用发放资料、组织知识讲座、新媒体推送、一对一指导等多种方法,长期向业主宣传政府关于垃圾分类的精神、要求,以及具体的分类方式等,鼓励业主在家庭中按照垃圾分类四分法分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在分類投放和分类收集环节,目前西山庭院小区内均匀布置有9个分散式垃圾站,每个分散式垃圾站会根据实际投放需求调整垃圾桶放置数量。对于不会分类投放的业主,会定期、定时安排相关工作人员或者合作组织志愿者进行现场监督和指导。在日常巡检中,这些分散式垃圾站垃圾桶内的垃圾不能超过容积的70%,清运工人每天会按时用电动车将分类收集的垃圾运到小区东北角的垃圾处理站,进行检查或部分二次分拣。如果业主有可回收物欲出售,也可以拨打物业指挥中心电话,预约专人去业主家里收购。

在分类运输环节和分类处理环节,我们坚持“日产日清,分类运输”原则,将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建筑垃圾等,运出小区的垃圾站,送至中转站或垃圾处理厂等;厨余垃圾则保留在小区内,利用黑水虻处理站进行就地处理。

就地处理这个部分是西山庭院社区在废物管理方面的创新关键点。针对社区内的厨余垃圾,我们引入了黑水虻就地资源化处理系统,这种生物式处理过程能够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实现厨余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黑水虻是一种腐生性水虻科昆虫,幼虫期的黑水虻可以吃掉比自己大20万倍的厨余垃圾。经过7~8天的进食后,黑水虻会转化成富含蛋白质的鲜虫,是禽类和鱼类的绝佳饲料,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其产生的无异味虫粪则可以直接作为有机物参与堆肥。西山庭院社区每天产出的有机垃圾约300公斤,2018年初建的黑水虻处理站能处理的厨余垃圾量仅为30%,2022年整体升级后,已经可以处理全部的厨余垃圾,处理上限约为500公斤,实现了西山庭院社区厨余垃圾的内部循环利用,使社区生活垃圾减量提升至80%~85%。

另外,北京每年秋季需要处理大量园林废弃物,运输成本和人力成本都较高。黑水虻无法进食这类不易腐化的东西,因此西山庭院社区对这一部分废弃物主要采用堆肥处理。我们在社区里安置了6个用孔板加框架制作而成的发酵箱,园林废弃物和黑水虻粪便会在其中完成发酵腐熟、微生物分解,并在3~5个月后转化为土壤改良剂。

在整体的生态效益上,相较于原有垃圾处理方法,目前西山庭院社区的垃圾分类模式实现了可回收物的循环利用,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后端垃圾处理量、垃圾填埋的土地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污染物,还能减少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过程中的碳排放。为了解试点项目的实际效果,万科公益基金会曾邀请碳核算机构对西山庭院相关行动进行了碳减排记录和测算。结果显示:西山庭院可回收物全部进入回收系统的情况下,实现年减排量50tCO2e;黑水虻处理厨余垃圾减排量为2.2tCO2e,绿化垃圾堆肥处理的减排量为1.96tCO2e,产生的土壤改良剂代替等量产品减排量约为60.8tCO2e。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14.88 tCO2e,大约相当于种了1149棵树。

激活社区力量,让零废弃成为生活常态

CST:在社区中推进零废弃,不仅需要提供配套设施和管理,也需要培养居民整体的可持续生活氛围。在这方面,西山庭院社区都有哪些做法?

谢晓慧:是的,这一点很重要。西山庭院社区其实算是在居民意识方面有一些基础的,居民包括金融白领、IT工程师、高校学者、退休教师、企业主等群体,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会有更高的接受度。通过家庭入户调查和居民随机访谈,我们发现大部分居民具有对小区公共环境和公共生活的积极关注,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小区生活的基本共识。但我们也发现,因为缺乏实践经验和社区工作的专业视角和方法,他们对提升垃圾分类和参与社区公共生活仍然持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态度,这种状态需要进一步通过社区营造的方式改善。

基于这种情况,自2020年开始我们同合作伙伴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一道在西山庭院社区开展了“聚力童心,绿色家园”“激活社区,绿色家园”等垃圾分类居民参与项目。初期项目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社群互动形式为载体,以儿童为切入点,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在社区内开展系列适合亲子参与的自然教育主题活动,包括垃圾分类互动游戏、跳蚤市场、环保手工、社区花园探秘、社区锁孔生态花园工作坊、露天环保电影等,通过这些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活动来培育可持续社区的居民力量。

2021年开始,我们结合一层居民都具有独立花园的社区特点,增加了社区花园和环境的自然教育主题社区活动,并围绕社区花园开展家庭认领、自然体验、环境管护等各种将垃圾分类与居民生活乐趣相结合的活动。活动受众范围也扩大到亲子家庭、中青年住户为主的居民,这两类居民是对社区公共生活较为积极的群体。对于社区老人及家政人员这些关键角色,我们还会开展老人小组、绿色家政等相应的活动来影响他们的零废弃态度和提升绿色生活意识,并通过他们来带动其所在家庭的其他家庭成员。

除了举办活动外,我们还会用多种方式去对居民进行激励。比如,在组织社区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会挖掘其中的积极参与者,及时关注他们的需求并通过多种方式来推动他们的参与深度,以此赋能社区居民将可持续生活模式逐步内化进本社区生活体系。再比如,社区通过垃圾就地处理得到的产出会被赠送给居民。社区内堆肥所得的有机肥料,或者是用黑水虻做饲料在鱼菜共生系统里养的鱼,都会被送给积极参与零废弃社区活动的居民,让他们切身体会可持续生活带来的益处。

通过这种将垃圾分类和社区发展进行有机结合的方式,我们就能够最终实现在提升西山庭院社区垃圾分类参与度和分类准確率的基础上,助力环境友好、儿童友好、睦邻友好的社区建设,并推动这种模式在更多社区实现推广和应用。如今,西山庭院社区已经成为了“全国自然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各类群体来访交流学习,并在真实场景中向更多社会公众传递零废弃生活方式和可持续社区理念。

营造可持续社区需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

CST:结合万科公益基金会的工作经验,您觉得设计营造可持续社区项目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谢晓慧:其一是在项目设计上要实现优势和议题的精准匹配。不管是可持续社区还是垃圾分类,其实都是很大的领域,里面有各种分支,包括意识、政策、技术等。在推进相关实践时,如果资源是有限的,就一定要对自身优势进行分析,确保资源能用在最适合的地方,避免出现“盘子大、底子薄”的情况。万科公益基金会也是在早期探索中,逐步意识到自身优势是熟悉社区各利益相关方的行为习惯,所以才有了今天这个相对更加精专的社区废弃物管理项目。

其二是要将可持续社区建设置于整个社区系统中进行统筹分析。社区是一个由社区环境、居民、社群/自组织、物业、居委会、服务供应商等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任何措施的实施都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如果只通过一时的强力手段介入来追求垃圾分类成果等相关数据的提升,所得的成效可能只会流于表面,当未来社区资源不足以长期支持高成本的介入方式时,其成效也将不再持续。因此,可持续社区项目应该始终站在促进社区整体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设计,诸如垃圾分类等细分目标应该被视为是社区整体营造的载体和途径。

其三是要明确“人的参与”是构建理想的可持续社区的关键,这个“人”既是指要鼓励居民的切身参与,也是指要提供符合“人类可持续生活”视角的环境。因此我们不光是要去提供符合居民生活习惯的硬件设施,还要积极打造软性环境,通过多样、创新的教育和艺术活动来传递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人文精神,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日常化。项目工作人员更要不断在社区活动、社区沟通中,积极融入和呈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价值,让社区居民即便在城市的环境中也可以享受亲近自然的美好,让整个社区在绿色环保文化的牵引下实现生长与繁荣。

其四是要关注到不同社区、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差异性。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同一个社区的不同利益相关方在认知和信息接收方式上会有很大不同,在推进项目时,必须要结合不同群体的特征,设计他们能够“买单”的叙事,让他们意识到垃圾分类这个议题和自己有哪些具体关系,以意识改变推动行为改变。此外,不同社区的管理体系与居民生活形态也是不同的,因此不能生硬引入外部模式,而是应该将垃圾分类等议题与不同社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结合,在社区原有模式上进行更新、优化,促进其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可持续形态。

CST:对于西山庭院社区的未来发展,您还有哪些期待?

谢晓慧:西山庭院社区让我们看到了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生机勃勃的理想社区的可能性。社区通过实践总结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能够兼顾包容公平、经济生产、良好生态三个领域的可持续社区模式。它不仅总结构建了相对完整的有机废弃物减量化与在地资源化处理模式,同时也推动了零废弃生活方式和可持续社区理念的深度普及。目前,西山庭院社区的模式已在深圳、珠海等城市进行了试点落地,我们也非常期待这一模式能够在未来为更多城市提供参考,助力中国的可持续城市与社区建设。

猜你喜欢

厨余西山庭院
厨房里的芽芽
厨余垃圾特性及预分选处理技术
回到庭院
安奇奇与小cool龙(本季最终回)
安奇奇与小cool龙(第五回)
厨余垃圾变废为宝 有机肥市场方兴未艾
庭院
庭院中的童年
观西山
西山闲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