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职应用文写作课融入课程思政探究

2023-08-04廖彩慧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3年8期
关键词:应用文立德思政

廖彩慧

新时代中职应用文写作课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是推进文化育人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途径。笔者对中职应用文写作课如何融入课程思政进行了探究。

一、中职应用文写作课为什么要融入课程思政

(一)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需要

新时代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0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在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上要求,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以,应用文写作作为中职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需要。

(二)中职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中职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部分中职生的纪律性不强,人生目标不明确,容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而应用文写作的每一个文种都有规范的格式和要求:内容客观科学,语言准确简练,注重行文礼仪。每一步都涉及为人处世的思政元素。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一方面,可以训练中职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提高他们将来就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对中职生进行为人处世、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提高中职生的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

(三)应用文课程本身的需要

应用文写作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应用文课程的本质是通过写作表达思想,解决工作、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把家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其中,传播思想,涵养情感,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仅是课程思政的要求,也是课程本身的要求。

下面,笔者以我校所用的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应用文写作》为例,参照一些优秀教师的做法,并结合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进行探究。

二、挖掘应用文写作课程思政元素的途径

(一)挖掘内嵌在专业中的课程思政元素

中职学校所开设的专业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挖掘内嵌在授课内容中的课程思政元素。

例如,在学习介绍类应用文写作时,笔者以酒店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根据本专业的育人要求,抓住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待人友善、遵纪守法、积极沟通等与本专业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在授课内容中深入挖掘这些课程思政元素,并融入本专业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又如,在汽修专业中,笔者重点挖掘吃苦耐劳、精益求精、乐于进取、团队精神等课程思政元素。

教师应立足专业深入挖掘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良好品质和职业素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挖掘内嵌在文种中的课程思政元素

应用文文种不同,其内嵌的课程思政元素也有所不同,有时会出现交叉情况。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归纳和提炼。

比如,自我介绍类应用文可以挖掘正确评价自己、摆正位置等思政元素,证明信可以挖掘实事求是、慎重严谨工作等思政元素,邀请函可以挖掘礼仪修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思政元素,祝辞可以挖掘培养人文情感和公关意识等思政元素,借条可以挖掘办事严谨、诚实守信等思政元素,通知可以挖掘周密思考、妥善安排工作的作风等思政元素,公证书、民事起诉状等可以挖掘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思政元素,实习报告、毕业自我鉴定、求职信可以挖掘诚信、爱岗、敬业和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

在学习解说词写作时,笔者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例,播放了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挖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勇于担当和敢于奋斗等思政元素。

如此,立足文种,用好例文,充分挖掘内嵌的课程思政元素。

(三)挖掘内嵌在应用文的格式、内容和语言中的课程思政元素

应用文格式规范、内容科学、措辞严谨,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需要教师去发现、提炼。

比如,证明信的格式由标题、受文单位、正文和落款组成,四者缺一不可,落款时必须加盖印章,否则证明无效。这一过程体现了做事要规范、严谨。

又如,一些文种的称谓要用尊称,体现一个“礼”字;借条的内容要真实可信,实事求是,可提炼出做人必须讲诚信等思政元素;欠条中正文用“尚欠”,不用“还欠”,体现用词的准确。

在学习下“函”的时候,来函格式:“为……需要,我厂拟定……为此,特向贵校商洽……谨请函复”。复函格式:“贵厂×号函收悉。现答复如下……此复。”一来一往、一词一句尽显友好谦和,以诚待人。用语中如“贵”“谨”“悉”等字,也体现了汉语简洁、典雅的魅力。

由此可见,教师只要从不同的角度积极探究,就能挖掘到职业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思政教育元素,优化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

三、在应用文写作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

(一)教学设计科学确立课程思政目标

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来开展。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具体内容来确立课程思政目标,把家国情怀等有意识地融入教学设计中,在培养学生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核心素养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且要顺势而为、点到为止,避免生搬硬套、長篇大论和喧宾夺主。

(二)课堂教学科学融入课程思政

1.在情境设置中科学融入课程思政

新课导入至关重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专业特点,从“风声雨声读书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出发,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营造氛围,多维互动,在新课导入中融入课程思政。

比如,在学习消息写作时,笔者将电影《万里归途》作为新课导入,简述了2011年的热点新闻“利比亚撤侨”事件,引发了学生共鸣:强大的祖国永远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坚实后盾,我们的自信源于我们的祖国叫中国,中国护照的含金量不仅在于能让你免签去多少国家,还在于遇到麻烦和危险的时候,祖国能带你回家。这一情境设置一方面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消息”“怎样才能写出新颖、简短、引人注意的消息”,另一方面水到渠成地融入了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2.在写法指导中科学实施课程思政

应用文写作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在写作指导中,教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引导学生养成敬业爱岗的精神。

应用文写作特别是公文写作,从格式到内容,从遣词造句到公文走向都有严格的规范。以请示为例,请示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四个部分组成,格式规范。授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章办事,做人做事遵守规则。主送机关只能是一个上级机关名称,可以引导学生在工作中要厘清职责,有担当。正文一般由请示的缘由、具体事项、意见和要求组成。请示的缘由要充分客观,事项要具体,不能含糊其词。请示用语要规范,行文语言谦恭,要尊重上级,不能用命令、催促式口吻。结束语要求使用规范用语,如“特此请示,请批复”“以上意见当否,请指示”。基于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做事有理有据,符合规范,注重态度;如有附件要加上,可以引导学生做事细致周密。落款时,发文机关后一定要加盖印章,成文日期年、月、日要齐全。这部分引导学生养成公文生效意识和規范意识,处理公文要慎重、细致。

在请示的写作指导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细致周密的工作作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加强爱岗敬业教育。

3.在写作训练中科学融入课程思政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写作可以锻炼思维,厘清逻辑,传播思想,表达情感,既源于生活又直接服务于生活。

在写作训练中,笔者密切结合当地旅游资源、校园文化、学生实际和社会热点,设置写作任务:结合当地旅游资源撰写导游词。本地是一个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郡,旅游资源丰富,有千年古刹南山寺、历经沧桑的南大门、风景秀丽的西山、翼王故里和金田起义遗址等。通过撰写导游词,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壮丽河山之情。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校举行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党的故事我来讲”主题演讲比赛。笔者组织学生阅读红色经典故事,写演讲稿,引导学生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发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此外,结合毕业典礼,笔者指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制作邀请函,引导学生尊敬师长,学会感恩;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指导他们编写黑板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指导他们撰写实习报告,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讲消息写作时,播放孟晚舟女士2021年9月25日晚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讲话的视频,了解新闻发生的背景,指导学生试写消息,切身感受“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的爱国之情,融入家国情怀教育。

4.适当拓展教学内容,科学融入课程思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在学习祝词时,笔者引入《诗经》中的《周南·桃夭》,结合中式婚礼视频,让学生吟诵:“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内涵丰富、语言典雅华丽的《周南·桃夭》使学生受到震撼: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祝婚词啊!以此为契机,笔者引导学生课后阅读《诗经》的其他名篇。已走过2000多年的《诗经》在今天仍大放异彩,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油然而生,文化自信的种子一定会慢慢长成参天大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会代代相传。

在学习演讲稿时,笔者以某高中成人礼上校党委书记的讲话稿为例。作为学生成长的见证人,在他们的成人礼上,校党委书记向学生设问:我们为何而来?为感恩而来,为创造而来,为奉献而来……这一番话语重心长,热情洋溢。通过这个例子,笔者引导学生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伟大的祖国;鼓舞学生勇于创造,志存高远,刻苦学习,争创辉煌;嘱托学生乐于奉献,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为中华崛起、民族振兴贡献聪明才智,奉献青春年华。

如此一来,通过拓展教学内容,教师融入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等思政教育元素。

总而言之,新时代中职应用文写作课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与时俱进,承担好育人责任,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涵养职业操守,培育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个人品质,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系2022年度广西贵港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本课题由广西贵港市职业教育中心提供经费支持)

(本栏责编 马孟贤)

猜你喜欢

应用文立德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