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双减”政策下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

2023-08-04周婧颖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3年8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双减定位

周婧颖

自2021年7月以来,“双减”政策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对广大教师而言,“双减”意味着踏上新的征程,迎接新的挑战,教师的观念及行为也应转变。那么,“双减”政策下幼儿教师的角色应如何重新定位呢?

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让幼儿教育主阵地回归幼儿园

面对家庭教育的“内卷化”,面对日益焦虑的家长,国家有关部门出台“双减”政策,释放明确信号,即国家会持续大力推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实现教育资源的再分配,促使优质教育下沉。这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对儿童的重视,对家长日益增加的教育焦虑和教育负担的关心。

从国家整顿教育培训行业的各种有力措施,我们也看到,幼儿教育的主阵地重新转移到了幼儿园中。幼儿园的大班不用再擔心生源的流失,大班教学逐渐回归正轨。幼儿园继续深入开发“游戏化”“生活化”的课程模式,以促进幼儿的幸福生活为追求,以培育全面发展的幼儿为导向,使幼儿的课程回归自然、回归传统、回归儿童,彰显幼儿游戏教学的本质。

细心观察,善于引导,让幼儿教育回归教育本质

“双减”政策出台后,各种教育主体的角色定位都悄然发生了变化。家长更注重对孩子的陪伴和引领,注重孩子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尤其是学习力的培养。“双减”政策背景下,家长的责任心需要做“加法”,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知识及家庭教育技能也需要做“加法”。

幼儿园则需要重新对园所教育目标进行定位,回归教育本质。“双减”减去的是孩子的课业负担,我们要在素质教育上做“加法”,把以往被忽视的劳动教育、体育及品德教育等都重新提上日程,将孩子的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真正落实到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

尊重幼儿,积极支持,把童年还给孩子

消除家长教育焦虑,把童年还给孩子,是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幼儿教师不仅要利用自己所学、所得为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保驾护航,还要承担起对幼儿家长的指导责任,帮助幼儿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督促幼儿家长承担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这种变化使得幼儿教师由原来的以“教育”和“服务”为主,转变为以“教育”和“指导”为主。在这种角色转变中,幼儿教师需要掌握的理论和技能也由原来单一的幼儿教育向“幼儿教育+家庭教育”方面不断拓展。

一是幼儿教师的“教育”角色新定位。幼儿教师要在以往的基础上着重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幼儿活动和游戏中的观察能力、支持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是幼儿教师的“指导”角色新定位。幼儿教师的“指导”角色,要求幼儿教师不断学习专业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并能根据不同情况对家长给予适当引领和指导。幼儿教师也要善于从幼儿在园的各种行为背后发现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给出正确的诊断,及时与家长沟通,帮助家长认识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幼儿园并不是一所学校,在其中的幼儿不是受教者,而是发展者。幼儿不是成人和教师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和泥,而是能动的、自主的,根据成长规律和生存法则自然发展的、独特的人。幼儿教师要不断去了解那些尚未被自己认识的幼儿,把幼儿从成人的错误观念中解放出来,缓解教育焦虑,树立正确的育儿观,让幼儿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责编 韩玉兵 侯心雨)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双减定位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