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探析
2023-08-04李昕阳
李昕阳
(吉林市图书馆 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
近年来,互联网与图书馆的跨界连接和融合创新已日趋成熟,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服务也具有了新的方式和特征,公共图书馆的价值评价体系将迎来重组。阅读推广服务是图书馆的职责和使命,目的是让所有用户都能够参与到阅读中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他们阅读兴趣和热情,最大程度地提高用户的阅读素养和能力。随着全民阅读的逐步发展,图书馆对阅读推广活动越来越重视。为将纸质图书与电子资源相结合,推动用户阅读需求由碎片化向整体化的深入阅读转变,提高阅读推广的质量和效率,公共图书馆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阅读推广服务。
1 “互联网+”与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
1.1 “互联网+”
“互联网+”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经济形态与思维理念。在我国,最早提出“互联网+”理念的是易观国际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互联网+”理念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网络平台。“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中提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的概念经过历史的沉淀和实践的检验,已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内涵。现如今,“互联网+”已成为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以技术、人、行业等要素的连接为基础,以跨界融合为本质,以创新为内驱力,对社会各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1.2 “互联网+”与公共图书馆
“互联网+”一般指的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这里的“+”并不是二者简单相加,而是借助于信息通信技术与互联网平台,将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进行链接,使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之间进行深度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存在形态和交互方式。“互联网+图书馆”本质是互联网与图书馆进行跨界连接,形成融合创新,以构建起一种新型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模式,进而形成图书馆发展的新形态。通过对社会化社交媒体平台的多方运用,“互联网+”颠覆了公共图书馆以藏书、文献服务为中心的传统形象;通过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互联网+”重构了公共图书馆馆内部门分割的组织结构。随着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行业与服务深度融合的“互联网+”时代到来,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已悄然转变,由文献信息的传播者转为信息资源的利用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资源服务。因此,公共图书馆的价值评价体系也将重组,与互联网的融合度、对大数据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用户满意度都将成为图书馆的价值评价体系的重要考量因素。
1.3 “互联网+”与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
“阅读推广”(Reading Promotion)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活动。公共图书馆是实现信息与人之间相对自由地交互的场所。这是公共图书馆作为空间的价值所在,也是公共图书馆的内核[1]。阅读推广活动是提升国民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方式。2006 年以来,我国将“全民阅读”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并给予高度关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于2022 年4 月23 日在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指出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贺信为公共图书馆指出了文化事业的使命和责任。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传播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促使图书馆不断改变服务策略,拓展多元化的服务方式,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就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而言,它不仅是“互联网+”图书馆走近读者的策略,也是彰显图书馆的社会作用、重塑图书馆的公众形象、赢得社会关注的最佳路径选择。因此,如何构建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具有适应性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是图书馆界面临的重大挑战。
2 “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现状
2.1 “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方式
2.1.1 推送式
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终端的广泛运用,利用新媒体进行阅读推广已成为新的趋势。公共图书馆依托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手机App、读者微信群等电子媒介推送阅读推广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特色,并适当嵌入视频、动画、图片、音乐等,符合了碎片化时代的阅读方式。推送式阅读推广方式是图书馆读者服务的主要内容,充分利用了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打破了时空限制,降低了阅读成本,便于读者获取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但目前各公共图书馆采取的推送式推广方式存在同质化、单一化的倾向。
2.1.2 互动式
基于新媒体开展阅读推广,除了公共图书馆的单方推送外,还存在着读者和图书馆的双向互动模式,如有奖竞答、节日活动、图书游戏等线上活动。与推送式这种读者被动接受信息的阅读推广方式相比,互动式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增强了阅读推广活动的吸引力和亲民性,提升了读者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目前,利用电子媒介提高线上活动的有效性已成为一种常态和必然,在这一大趋势之下,各公共图书馆需要更具创意的线上活动,避免线上活动流于形式,努力提升读者的体验感。
2.1.3 体验式
体验式的阅读推广方式,更契合当代年轻读者的阅读需求。例如:2022 年5 月济南市图书馆将图书馆主题与剧本杀游戏相结合,举办全国首个图书馆主题剧本杀体验活动“书消失的那天”。新颖的创意和大胆的设计备受读者好评。除此之外,体验式阅读推广还包括如VR 科普、文化传习体验、古籍修复、移动图书馆、朗读亭等多种多样的活动,让读者体验到了科技教育创新成果,是图书馆创新阅读推广方式的重要举措,开创了公共文化空间资源使用的新途径。
2.1.4 协同式
互联网技术使单个的公共图书馆能够通过网络平台连接起来,扩大和提高单个图书馆的影响力和辐射面,通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实现图书馆的智慧化管理,形成无边界的图书馆联盟。读者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图书馆联盟共同开发的信息资源,如馆际互借、文献服务主题馆等活动,呈现出开放和共享的特征。协同式读者服务体现了互联网与图书馆进行跨界连接的本质特征,从而有利于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服务系统和多元化的文化态势。
2.2 “互联网+ ”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特征
2.2.1 跨界融合
跨界融合即依托“互联网+”技术,打破传统图书馆内循环的封闭系统,实现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服务互联;打破特定服务人群和服务方式的限制,实现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与其他行业及服务的跨界融合,从而打造“图书馆+”的模式。“图书馆+”模式是指将图书馆看作一个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连接各类多元异质要素,“+”的后面是指图书馆实现跨界与突破的具体内容,包括图书馆实现跨界的合作对象、合作内容等,实现图书馆的跨界转型,互利共赢,构建图书馆生态发展的新模式[2]。
2.2.2 智慧互联
“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方式以密集型信息资源服务为主,充分发挥信息资源拥有者、整合者、开发者的核心作用,通过数据挖掘进行智慧化服务推送,智慧化预估读者的实时和动态需求,在文献信息资源利用过程中,进行开发管理和创新。智能阅读服务实现了从“服务于人”到“了解人”的飞跃,为读者提供更为人性化和智慧化的智能阅读服务[3]。这种阅读推广方式基于数据驱动和读者驱动相结合的服务创新,是一种高品质、高价值、重创新的高层次智慧服务。
2.2.3 以读者为中心
在读者需求和信息技术双驱动下,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正在由原先的围绕着以“文献资源为中心”的传统图书馆管理和服务转向以“读者为中心”的“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4]。在“互联网+”环境下,呈社群性分布的读者,阅读需求具有即时性,使公共图书馆需要转变服务理念和方式,文献资源的整理、加工、存储、传递等各环节围绕读者展开,表现在阅读推广中为重视读者的参与度、尊重读者的不同需求、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建立起读者和公共图书馆的双向良性关系。
3 “互联网+ ”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方向
3.1 以创新服务模式为中心
3.1.1 智慧化服务模式
在“互联网+”环境下,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促使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从传统的单一服务方式向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模式发展,即融入人性化服务理念的以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为基础的智慧化的读者服务模式,借助信息可视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搭建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一体化的智慧平台,重塑读者和图书馆的交互方式。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被誉为全国首家智慧图书馆,拥有便捷、交互、主动的智慧图书馆服务系统。图书馆的所有状态(包括目前的开放状况、人流量、停车位、座席是否已满等)、信息、资源等均可远程实时查询,智慧系统平台能通过数据挖掘、分析读者的阅读历史、爱好等,可提供更丰富的个性化资源定制服务,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
3.1.2 “O2O+”服务模式
“O2O+”服务模式即O2O2O(Online to Office to Online)模式。“O2O+”服务模式是突破线上和线下的界限,从线上到线下再到线上的模式。通过对读者、信息资源、需求提交、文献传递(包括物流配送)等线上线下实时连接与一站式管理,充分实现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的融会贯通、线上线下实时连通。例如:在图书馆内,一名读者对书中的案件产生兴趣,于是通过扫书籍条形码查看相关评论。通过阅读推荐指引,在旁边的电子阅读终端上观看相关视频、新闻报道以及数据库中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通过二维码扫描借阅电子期刊,下载存放于其他图书馆数据库中的相关法规和司法解释。通过定制化的信息推送和优质物流服务,形成良好的借阅循环体验的方法,能够更好地提高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和读者对图书馆的忠诚度。
3.2 以提升技术水平为动力
3.2.1 加大资金投入
技术支持必然离不开资金拨付,但公共图书馆在性质上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各政府的财政支持,有限的经费使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捉襟见肘。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关注和支持图书馆事业,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从经费投入上保障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的文化艺术机构通过主办、协办、冠名、提供低价、优惠票等方式参与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竞标等方式参与政府投资的公共文化项目的管理和运作[5]。
3.2.2 培养专业人才
“互联网+”环境的公共图书馆需要具有计算机操作能力、文献信息资源处理能力、创新能力等专业素养的人才。为了保障网络基础设施的成功应用,需要引进具有相关专业的人才。现有馆员则应短期培训和在职进修,进行知识更新,并有计划地开展馆际交流,以理论指导实践。馆员人数较少的图书馆可采取服务外包或招募志愿者的方式,扩充人才队伍,增强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读者的承载力,提升服务质量[6]。
3.2.3 优化服务平台
基于互联网的泛化和阅读时间的碎片化,亟需建立一个使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Kindle 等各种移动终端能够互联互通的高质量的数字化资源信息阅读平台,集中向读者推送各种线上和线下阅读资源,并与读者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让读者即使不去图书馆,也可以获得个性化的服务和新型阅读体验。
3.3 以健全制度体系为保障
3.3.1 完善阅读推广机构
首先,公共图书馆应成立常设的阅读推广委员会或工作小组,负责策划、组织和实施阅读推广活动,将阅读推广纳入图书馆基础性服务工作。其次,公共图书馆应制订出系统完善的阅读推广计划或方案。从宏观上确定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进程和评价机制,保证阅读推广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稳定性。
3.3.2 建立互联互补机制
长期以来,许多公共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多以自主的、闭环的建设为主,即仅限于该馆或馆际间的资源统合叠加,未能实现对外部资源及时、准确、凝练地吸纳和整合[7]。互联互补机制包括公共图书馆与书店、出版社相互联合的阅读推广机制、公共图书馆与政府部门、媒体、民间读书机构相互联合的阅读推广机制。多个部门多元化的互联互补机制可以降低跨行业的拓展成本,有效提高阅读推广的成效,使分散的全民阅读活动系统化、有序化地开展。
3.3.3 健全反馈评价机制
传统的阅读推广评价机制,通常以图书借阅量、读者参与人次、宣传次数为主要考量指标,在培养读者阅读兴趣养成和满足读者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有所忽视,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基于“互联网+”的介入,应健全反馈评价机制,建立读者阅读推广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阶段性和实时化的问卷调查,将其作为评价指标体系的考量因素,以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4 结语
信息网络化时代,图书馆注重社会群体针对性,依托互联网与新媒体等渠道,搭建交互开放的媒体平台,组建互联互补的推广联盟,拓展公共数字的文化空间。不过,由于受到经济、环境、政策等因素制约,各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并不均衡,生存环境并不稳定。如何缓解读者个性化需求与图书馆发展困境的矛盾,完成我国公共图书馆全面转型升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