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设施农业生产现状分析
2023-08-04金晓兴冯定超
金晓兴 冯定超 李 杰
(天津市宁河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天津 宁河 301500)
2007 年天津市开始落实种植业提升工程及放心菜基地建设项目,设施农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宁河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部署,高度重视设施农业建设,结合本地生产实际,坚持梯次发展和多层次搭配,大力发展以节能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重点,连栋温室和改良中小棚为补充的现代设施农业,全力以赴推进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宁河区设施农业建设成绩斐然,设施建设规模迅速扩大,生产效益显著提高,农民收入日益增加,广大农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但是在设施农业的发展进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必须采取措施认真解决。
1 宁河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1.1 设施规模迅速扩大,硬件质量显著提高。宁河区在2007 年进入设施农业规模扩张阶段,全区累计建成种植业设施5.6 万亩(其中温室2.5 万亩,大棚2.8万亩,其它为中小棚),设施建筑面积1.86 万亩,相较于2006 年设施面积增长逾10 倍。2012 年至今设施农业进入提质阶段。目前,全区已完成设施农业提升工程5 072 亩,正在进行申报程序的3 845.5 亩,涉及7 个乡镇18 个设施农业园区。在政策扶持和项目带动下,宁河区设施农业由传统的设施栽培向现代化的温室生产发展,标准化、规范化面积不断扩大。
1.2 设施建设布局趋于合理,实现了集中连片化发展。在种植业设施面积迅速增长的同时,宁河区注重推进产业园区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不断做大做强现代农业示范园和生产基地项目。按照该区“南水、北牧、东菜、西粮”的板块布局,基本上形成了以设施培训中心为推广基地,以运河湾现代农业示范园为示范窗口,以百利种苗繁育中心为供应保障,以丰台、岳龙等传统生产基地和潘庄、造甲、俵口等区位优势基地为两大蔬菜产业带,全区各设施农业园区共同发展的产业布局。
1.3 设施产业化、组织化水平显著提高。全区新建设施农业园区76 个。在建成齐心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宁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 个市级核心示范园区基础上,辐射带动小闫村设施园区、七里海芦花香农业园区、东港村设施农业园区、苗庄镇孟旧村芳草地设施园区、丰台孙庄等规模较大的示范园区,形成了种养结合的发展模式,成立了以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为主的合作社。园区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设施农业园区对保证集贸市场蔬菜供应的稳定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4 设施生产效益显著提高。通过推广科学的种植技术、改善种植结构、精心安排茬口,设施蔬菜产量、种植效益显著提高。以种植西红柿为例,每亩温室可产西红柿0.75 万kg 左右,产值3.5 万~4 万元。在种植传统的果菜、叶菜类蔬菜的同时,注重棚内种植杏、油桃、草莓等高附加值的水果,发展以水果采摘为特色的农业休闲旅游,涌现出了以小闫、孟旧、芦花香、孙庄子、东港、高稳、造甲村等为代表的设施排头兵,这些园区结合自身实际,分别采取农户分包、个体经营、农户入股、合作社统一管理等不同形式的运作方式,都获得了不错的收益。据估计,每亩温室收入可达4.5 万元。目前,宁河区年产各种蔬菜18.6 万t,年产值5.5 亿元,促进了农民增收,带动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从目前设施农业建设补贴现状来看,取消了棚室建设补贴政策,对设施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现行的补贴政策对设施农业建设补贴额度偏低,补贴政策形式单一,是落后园区改善设施现状力不从心,新建园区扩大、提高生产能力缺乏后劲的主要原因。
2.2 个别园区出现空棚现象。目前,宁河区许多园区出现不同程度的空棚,究其原因,一是设施补贴政策有待完善,在补贴对象、补贴方式、补贴标准等方面有待调整,设施园区建设和提升存在补贴款发放滞后的现象。二是园区生产、经营成本加大,用工费涨幅较大,投入产出比降低,后续资金不足。三是园区管理方没有生产经验,缺乏经营管理设施农业的能力,稍遇困难就避而不前,出现建而不种现象。四是部分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水、电、路、环境配套建设严重不足,已有的老园区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功能不配套,新建设施园区配套建设滞后。
2.3 农民思想守旧,怕担风险。设施农业基础性投入较大,生产技术要求高,客观上存在着经营风险。一些年龄较大的农民存在比较严重地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的传统思想,不敢、不愿投入资金搞大棚种植;年轻一代农民则对发展设施农业认识不足,认为资金投入大、技术难度高、产品销售难,不如外出打工保险,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性不高。少数乡村干部对推广设施农业有畏难情绪,态度消极,宣传发动不到位、不充分,束缚了设施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