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证书制度下高职机电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3-08-04黄忠仕梁东确
黄忠仕 梁东确
(百色职业学院 广西 百色 533000)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计划,其中对“1 + X”证书制度进行了着重探索。“1+X”证书制度是指国家教育部门考虑当下的高职教育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在高职院校进行的以“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改革体系。“1+X”证书制度是培养满足现代化企业对机电行业复合型人才需求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还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1]。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改变教学目标,根据“1+X”证书制度,融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机电类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创新改革机电类专业教学模式,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机电专业人才。
1 “1+X” 证书制度对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1.1 提升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整体教学水平。近几年,社会对机电专业人才的能力和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在“1+X”证书制度指导下,文凭可以保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而职业资格证书则可以丰富他们的专业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快地找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为企业带来更多效益。“1+X”证书制度,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将专业基础知识与有针对性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行了优化和整合,极大地提高了机电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1.2 提高机电类专业学生综合就业竞争力。高职毕业生能否得到企业的认同,主要取决于其所具备的专业技能。怎样才能体现出高职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一直是职业教育的难题,而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无疑就是最好的证明。“1+X”证书制度的全方位落实,为高职院校的理论与实践建立了一座桥梁,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高职毕业生要想适应社会需要,就必须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以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同时,“1+X”证书制度从根本上为高职毕业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提供了政策保证。学生可以在学校不断的学习,以掌握更好的职业技能,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取得与所学专业有关的、被企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进而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3 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1+X”证书制度在中国全面推行,必将全面提高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其作用主要在两个方面有具体体现[2]。一方面是提高了学校的形象,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益。目前,普通大众对高职教育仍有一种认识,认为其办学效益不理想。主要是由于职业技术人才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而人才的素质也没有得到雇主的认同。“1 +X”证书制度推广落实之后,高职院校都会加强对学生的技能培训,这必将促进职业技术人才的素质的提高,而高等院校的形象和影响力自然也就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将不再是封闭式学校,而是越来越多地与社会交往。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要有相应的社会组织和培训单位的配合,才能保证教学工作有序开展。随着高职院校与社会培训单位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高职院校的专业优势、特色、传统文化等都将得到进一步的展示,从而使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 目前高职机电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内容未能与“1+X”证书的职业资格证书标准深度融合。在高职教育中,机电类相关专业一直实行双证制度,这是该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的条件。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教学标准或教学时间,都是按照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来设计的。而在教学阶段,可考取的证书也比较多,比如,电工上岗证、中级电工证、电工中级维修证等职业资格证书,在获得一项证书时,还可以同时考取其他的证书。在“1 +X”证书制度下,教育部门纳入了更多的机电类专业技能证书。因为有大量的实际可用证书,这就致使部分高等院校机电专业课程内容未能及时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深度融合,也未能推广到高职机电类课程培养方案中。而且,证书的适用范围主要是根据劳动部、人力资源等部门制定的,这就造成了X 证书的选择范围很窄,受众范围小,并且有些证书还不能得到企业的充分认可。
2.2 机电类专业教学内容较为简单,缺少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的机电专业教学为了适应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进行了相关教学内容的补充和改革,但其改革力度远远没有达到专业人才要求[3]。首先,部分高职院校机电专业教学内容仍然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而对于未来学生的就业相关的技能培训与锻炼内容却少之又少。有些高职院校只是形式上调整教学内容,却没有真正考虑机电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包括专业技能、实操能力、抗压心理、思想政治水平等。其次,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与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5G 网络等技术的衔接并不理想,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内容相对匮乏,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环境中缺乏竞争力。最后,机电专业知识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比例不协调,部分高校与企业并没有形成长期的合作教学协议,导致缺乏有效的产学研政策和资金支持,使得机电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相对较少,对于机电专业学生的实操能力及专业技能经验积累产生不良影响。
2.3 机电类专业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未能形成系统有效的学习反馈机制。当下的高职院校的机电类专业的教学理念与实际需求差别较大,导致实践教学在机电类教学模式中的占比相对较少[4]。很多高职院校虽然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但是教学时间短、教学形式单一。部分院校甚至没有针对实践环节的评价考核机制,导致学生对于实践教学的认识程度不够。部分院校将理论与实践过于区分,使得学生难以融会贯通,缺乏创新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针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学习反馈机制,只是简单地依托书面考试和课时出勤率对学生进行单一的评价,缺少第三方的反馈与技能证书,导致对于机电专业教学效果评价不够真实准确。学生缺少正面积极的反馈,影响其学习的主观积极性,教师缺少批评修改的意见,不能及时对专业教学进行有效调整,导致机械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进度缓慢。
2.4 师资队伍水平不一,教师缺少创新精神。当下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同时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相对较少,很难满足现阶段机电类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的需求[5]。当下,大部分高校都普遍存在实践经验不足或者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的情况,特别是对于一些年轻教师,虽然其专业知识体系能够与时俱进,及时与当下的先进技术知识理论结合,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内容教学,但是他们大多缺少实践工作的经验,有的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实操事故,影响教学进程。而对于一些资深教师,他们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并能根据具体问题迅速提出解决办法,但是他们的理论知识储备大部分还处于传统专业知识,而且由于年龄的增大,他们也疏于对先进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和补充,因此在教学上他们会出现专业知识不能与市场和雇主之间形成高效对接。同时大部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缺少创新精神,对于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重视程度也相对较低,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 “1+X” 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3.1 根据“1+X”证书制度,融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目前,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主要有:车工操作中级证、数控操作中级证、装配钳工中级证、AutoCAD 工程师证(中级)等。针对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各高职院校也设置了不同的专业和课程。随着中国职业技术资格证书类型的不断丰富,高职院校机电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训计划也要不断更新和完善。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时代,毕业生必须拥有多种职业资格证书,才能适应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推进多个证书与课程的衔接,融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使学生得到全方位、高效的培养,从而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同时,为了适应企业的需要,必须建立完善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在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修订时,高职院校应对课程实践项目进行改进,并制订课程规范,以达到提升课程开发能力的目的。在年度培训计划的修改中,将证书的选择列入培训计划的修改阶段。
3.2 合理的调整机电类专业教学内容,优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理念。“1+X”证书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机电类专业的应用型复合人才既要求学生具有完善的理论知识储备和丰厚的实践操作经验积累,也需要学生具备开拓创新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战技能。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合理的调整机电类专业教学内容,优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理念。首先,要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技能培训相结合,充分考虑当下机电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包括专业技能、实操能力、抗压心理、思想政治水平等,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其次,要与当下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5G 网络等内容相衔接,引入先进的教学内容,及时丰富学生的知识框架,使得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环境中取得一席之地。最后,调整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提升实训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比重,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形成长期的合作教学协议,制定有效的产学研政策,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习机会,提高机电专业学生的实操能力,让学生不断积累专业技能经验。
3.3 创新机电类专业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基于“1+X”证书制度及国家和企业对于人才的迫切需求,高职院校在进行机电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都要进行深化改革创新。机电类专业教师应注重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制定多元多层次的教学策略,开展机电类专业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思想水平、综合心理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学环节方面,创新机电类专业教学结构设计,丰富教学的形式。调整实践教学比例,通过实践体验、企业实习等环节,将专业的理论教学转化为岗位的任务需求,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与企业形成长期有效合作,构建创新创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搭建专业的实践平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真实有效结合,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完善与企业的监管教学体系,鼓励学生参与企业的实习实践,丰富学生的实战实操经验。在考核评价方面,机电类专业应该变革传统的理论知识为主的评价体系,形成以理论知识考核、实践专业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证书考核新模式,通过技能评估、多数据分析,对学生的真实实力进行有效考核。
3.4 提高机电类专业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完善人才储备。针对现有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应该针对性地提供培训教育的平台,鼓励教师进行专业的学习与实践经验的技术交流,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让教师的教育理念能够与时俱进,及时与当下的先进技术相结合,以此平衡教师的专业知识框架体系,提升专业实践教学的能力。其次,高职院校应定期组织资深教师开展实践教学讲座,既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也可以提升年轻教师的教学经验。此外,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教学,让教师不断的优化自身的教学模式,对于表现优异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升职和加薪激励。最后,还要注重为教师提供教学的便利条件,吸引更多的优秀师资,搭建老中青交替的完善的师资队伍。加强专业教师的考核评价,通过基础教学任务的完成度、教师自评他评、学生反馈,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给予精准评价和建议,从而更好地提升机电类专业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4 结束语
“1+X”证书制度对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X”证书制度下高职机电类专业课程的改革,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培养机电类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通过与“1+X”证书制度相结合,融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完善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出与机电专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创新型教学模式,丰富更新教学内容,并不断完善机电类专业师资队伍,以此实现专业复合型学生人才的高效培养,从而为国家和企业输出更多的专业知识扎实、实操经验丰富、综合素质优异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