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宇宙视野的自然性

2023-08-03戴荣里

小康 2023年21期
关键词:自然性饮用视域

戴荣里

宇宙视野是什么视野?是更宽广的视野,面向人类自以为是的高科技发展,以外星人的视角,穿破人类文明价值观错位的迷雾,把宇宙万物共存的现象放到更宽广的视域来认知。

科技发展到今天,普通人感受到生活的变化。出门高铁,回家有智能电器。手机在手,天下大事可以囊括,ChatGPT又让世人对人工智能的潜力充满了幻想。很多尖端科学家十分担忧人们对科技的依赖。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投入到适应自然的研究体系,面向人类自我认知的当代价值观,从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和“地球中心主义”的原则出发,强调宇宙视野的自然性。美国的天体物理学家泰森,更是纠结于人类在科技扩展背景下文明方向的偏离,在《星际信使》这部书里,着重阐述了宇宙视野的重要性。

宇宙视野是什么视野?是更宽广的视野,面向人类自以为是的高科技发展,以外星人的视角,穿破人类文明价值观错位的迷雾,把宇宙万物共存的现象放到更宽广的视域来认知。让人类学会谦卑,放下狂野的脚步,静下心来,善待自然,善待万物,找回人类原初时期与万物和谐共生的心态。

鲍尔基·原野的文章充满自然的芳香。一个作家尊重自然,就会散发真纯的人性之美。读其文,阅读快感随意而生;王鼎钧的散文亦如此,那种人性的自然流露,超出“为赋新词强说愁”者数倍。自然性的闪现,让作家的文字透出原生态的质地。文学是蒸馏水,不是自来水,更不是污泥浊水。但这蒸馏水保留了自然的清纯。亲近自然,小我才会变成大我,共情才能演变成共鸣。作家要想把文字留下来,必须保持对自然谦卑之心。《瓦尔登湖》之所以畅销不衰,与该作对大自然深情地描摹不无关系。跳出人类自身的利益纠葛,以更远、更深、更宏大的视野观望这个世界,文字才有趣味。

去某一古镇走访,土墙黑瓦之间,但见芳草青青;古驿道上青苔处处。青石板路两盘的引水沟,汩汩清泉流淌不息。村民介绍溪水过去是可以吃的。他们小时候也在饮用这些水,而现在只能涮拖把了。古镇的居民近年只饮用干净的自来水。为什么这些流动之水不能饮用了?環境的污染是很重要的因素,即使古今对水品质的检测、判断手段不一样,仅凭感性的认知,就远离流动的溪水,是科技进步引起的,还是伦理的倒退所造成的?人类对自然的背叛,缺少宇宙视野,狭隘于一域,拼命发展造成极端破坏,就会忽视整体,破坏系统,带来大大小小不可逆转的灾难。战争也是这种狭隘意识的展现。在古村落的夜晚,星星犹如黎明的信使般耀眼,未来科技的发展,这份宁静还能继续获得吗?

在绍兴,水路、土路相映成趣。好友说,他们小时候走亲戚也要坐船。而今,这样的情趣被汽车旅行所代替。当乌篷船渐渐成为一种象征,一个城市的水乡记忆还会有多少?在古镇老巷里,混凝土建筑的横空出世,确实大煞风景;与自然的协调,某种意义上遵从了顺应自然的道理。水城的老妇在小河旁的捶衣声,唤醒游客们多少乡村记忆?而今,南北城市大致相似的高档建筑,吞并了自然的美好。差异化的展现没有了,城市就失去了原有的味道。有人简单地把高大上当作向一流国家看齐的目标。殊不知,宇宙视野不意味着摆脱古老智慧,相反,却更注重万物的共生。《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这本书,讲述了无目标生活带来的创新性的迭发,会更有益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这或许是宇宙视野自然性的真正体现吧!

猜你喜欢

自然性饮用视域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从“福禄壶”看紫砂壶艺术的自然性与中国吉祥传统
伍尔芙小说的“真实与自然”
基于因果分析图法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探讨
饮用生鲜奶存安全隐患
饮用“阴阳水”需谨慎
条件处理得当解法探出根源:以三角问题为例谈解题思路的自然性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