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教育督导功能覆盖组态分析——基于教育硕士培养质量巡查的实证
2023-08-03尹珺瑶
叶 飞 尹珺瑶
学术探索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教育督导功能覆盖组态分析——基于教育硕士培养质量巡查的实证
叶 飞 尹珺瑶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与学校内部督导的有效性直接相关。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基于系统科学理论,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通过对部分高校的文本分析、问卷及访谈调查,构建了教育硕士生教育督导功能系统模型,发现其在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中存在制度牵引、资源辐射、教师引领与教学驱动四条组态路径,教育督导功能具有规范性、评价性、服务性和创新性,且已实现了全路径覆盖。针对督导制度差异化不足、实践资源与学生需求脱节、对教学质量关注不足、教师主体作用未能充分激发等现实问题,提出了基于教育督导功能覆盖组态路径重构的方向。
实践教学;教育督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组态研究;研究生教育
实践教学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环节,2022年发布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对教育硕士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在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2021年底完成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专项实地巡查工作中,重点强调了实践教学的过程性质量问题。教育督导作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重要措施,对学生学习成效、能力提升有积极影响[1]。在教育硕士生培养质量巡查中发现,教育督导与学生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教育督导与实践教学过程相脱离,未能充分发挥对教学过程的质量保障作用。因此,需在厘清实践教学过程要素组态的基础上,从系统科学角度探寻教育督导功能覆盖与影响,建立教育督导与实践教学过程之间的关联模型,为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一、教育督导与实践教学的系统耦合性分析
系统科学理论的核心是系统思维[2],为教育研究提供重要方法论,将人才培养视为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3]。从系统科学角度而言,教育督导与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系统中相互独立的两个子系统,各自具有开放性[4],两者间的耦合性在协同追求动态平衡性的过程中螺旋式上升[5]。因此,使教育督导的功能覆盖并影响整个实践教学过程,推动两个子系统的高度耦合,能够促进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整体系统效应最大化。
目前,学界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研究主要包括问题分析、模式构建和质量提升三类主题。聚焦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管理机制不健全,各主体缺乏密切合作,参与深度不足[6],各环节相互割裂,缺乏有效监督与保障机制[7]等问题,进行培养模式改革领域的探索[8],围绕管理制度化、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基地建设、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有效的校内教育督导是高校人才培养自主监督、自主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重要机制[9]。国内的教育督导研究以实践经验归纳型的研究范式居多,多以本科生督导工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个案研究,重点关注督导的制度构建、队伍建设、过程实施、模式改革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现存问题、特色做法与建设路径等方面内容[10],针对研究生实践教学的督导研究并不多见。
通过梳理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学界在教育督导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的影响研究方面存在缺失,忽视了实践教学受到的外部系统作用,特别是教育督导系统的强烈影响,未意识到两个系统间的内聚性与耦合性。在研究方法上,个案研究与质性研究较多,普适性与代表性上有一定局限。在研究范式上,多为经验归纳型研究,缺少科学理论支撑。因此,为补足研究空白,本研究以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二、研究设计与过程
以参加2021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专项实地巡查的部分院校为研究对象,在收集研究生教育督导工作制度和迎评材料等文本资料的基础上,对方便抽样的406位师生开展问卷与访谈调查。问卷对象包括15位高校教学管理者、3位巡查专家、18位教育督导员、12位学科教学论领域教师、338位教育硕士研究生以及20位高等教育领域专业学者,兼顾数据的典型性、专业性与可得性。
研究过程主要包含模型构建、组态探析与案例验证三阶段。
第一阶段,建构研究生教育督导功能要素模型。通过高校负责人、巡查专家、教育督导员、被督导教师的访谈资料共词分析结果,与相关院校的研究生教育督导工作制度的要素划分与频次统计所得的25个高频词进行比对筛选,最终确定12个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生教育督导功能要素模型(见图1)。
第二阶段,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第二轮调查。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法,重点关注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的过程要素和作用路径,以及教育督导在这一过程中的功能覆盖组态。以相关院校自评报告关键词提取结果为基础,结合专家访谈,设计实践教学要素重要性评估量表,归纳出16个过程性要素,划分为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四层面。此外,问卷调查重在对教育督导影响实践教学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四层面过程要素的理论重要性与现实有效性两方面进行评估,经检验,自编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均大于0.7,问卷信、效度良好。将变量数据在[0,1]范围内集合化,并进行连续模糊集分类处理,经过数据核准、必要性分析、组态分析、稳健性检验,确定促进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的过程要素组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督导的功能覆盖组态(见图2)。
第三阶段,在前期结果基础上,以部分典型院校为案例,对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与教育督导现实情况开展个案调查,检验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推广性,探讨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督导的功能覆盖组态作用的发挥情况与当前教育督导功能发挥的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三、模型构建与研究结果
1.教育督导功能要素模型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逻辑,教育督导系统由相互联系的基本单元构成。为强化教育硕士生教育督导系统的整体影响效应,需要进一步厘清教育硕士生教育督导系统要素禀赋基础,构建教育硕士生教育督导功能要素结构模型。访谈发现,教育硕士生教育督导系统具有规范性、评价性、服务性、创新性四大功能(见图1)。
规范性督导主要是监督教学指导与管理过程以规范工作,主要针对管理制度、培养方案与教学过程进行督导,确保政策落实。评价性督导主要体现在应用执行阶段,针对客观的人才培养与管理情况,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过程、质量、效果等要素进行有效评估。服务性督导主要体现在协同与沟通方面,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建立高校内部各部门有效联动机制,为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提供服务。创新性督导重在对人才培养理论与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与发展提升,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硕士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2.实践教学过程要素组态
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作为一个由多环节构成的动态系统,其中各层面过程性要素之间存在复杂多样的组合关系。为提升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质量,需要进一步探寻有利于增强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系统整体效应的内部过程要素组态。分析巡查自评报告发现,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过程中各要素间存在系统关联,考虑到系统间的时序性特征[11],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过程主要遵循管理层面—教师层面—教学层面—学生层面的作用规律,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作为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估标准。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每层面选取4个变量,前三个层面为条件变量,学生层面为结果变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实践教学过程要素在不同条件组合中最有利于教育硕士生实践质量提升的组态路径。
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首先进行数据校准,采用直接法把变量校准为模糊集;其次必要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前因条件的一致性均未达到0.9,因此单个过程条件变量均不构成结果变量(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条件,说明单个过程变量对于提升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质量的解释较弱。最后,通过构建真值表进行标准化分析,将中间解作为组态分析结果,通过中间解和简约解配合分析出核心条件。
根据核心条件要素,归纳出制度牵引型、资源辐射型、教学驱动型、教师引领型4条路径(见图2)。经稳健性检验,总一致性高于0.8,已构成导致结果的充分条件,表明组态效应显著,总覆盖度为0.72,所得4条路径可解释72%的案例情况,具有较高的解释力度。
制度牵引路径(A1-B1-B2-C1-D1)是强调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将实践基地、教师队伍、课程体系等各模块紧密关联形成系统性整体,把握好各子系统之间的平衡性与关联性,协同联动促进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质量提升,通过顶层设计与管理机制建设,保障系统功能效应最大化,核心要素为“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资源辐射路径(A2-B1-C1-D2)强调实践教学基地、平台等资源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能够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的现实性、实用性和职业性,为教育硕士生提供更多接触一线教育情境的机会,提高教育硕士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就业能力。“实践教学资源与基地建设”和“开展实习、研习等岗位实践活动”是资源辐射路径的核心要素。
教学驱动路径(A4-B3-C3-D1或A3-B2-C2-D3)强调,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教育硕士生职业认同感与专业归属感,促进实践意识与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是相互生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实践教学胜任力和课堂中的实践性会影响学生实践学习的效果和质量,与此同时,教师的实践教学也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需要进行动态调整,其核心要素包括“教师实践教学胜任力提升”和“彰显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图2 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过程组态路径
教师引领路径(A3-B4-C4-D4)强调,根据国家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科学研究解决现实教育问题的能力是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的培养重点,教师作为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引导者,自身科研类实践的经验和能力对于提升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其核心要素是“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科学研究”。
3.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教育督导功能覆盖组态
实践教学与教育督导双系统间的要素的功能交叠覆盖具有复杂性,存在多重要素交叉联动作用。通过专家访谈发现,关于实践教学与教育督导之间系统关系的观点大致可划分为三种类型:①将实践教学作为先验主体,教育督导是服务于实践教学的工具和手段,实践教学的要求决定了教育督导四大功能的发挥;②教育督导发挥了保障教育教学过程质量的关键作用,实践教学作为教育硕士生教学的重要环节,属于教育督导功能作用对象的范畴;③实践教学与教育督导是双向互动的关系,教育督导功能与实践教学要素会相互影响,从而促进双系统协同变革。虽然三种观点各有侧重,但相同之处在于都认同教育督导的四大功能之间相互联系,教育督导功能要素的影响作用应全面覆盖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过程,并且部分环节存在多重功能交叉作用。
在制度牵引路径上,规范性督导发挥了关键作用。规范性督导主要作用于管理层面,从管理制度的制定、完善、评估入手,在顶层设计上把握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的质量目标与发展方向。督导的任务是根据院校领导的授权,对校内各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有关方针政策的情况以及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评估与指导。这从本质上决定了教育督导自上而下的工作性质,要求必须以国家宏观政策和学校管理制度为牵引,强调制度建设与规范性督导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重要关联,制度建设水平直接影响了教育督导规范功能的有效发挥。
在资源辐射路径上,评价性督导承担重要角色。在校外实践资源挖掘、实践基地建设、双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校外社会资源有效转化为实践育人资源,提升实践基地、平台与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为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提供资源支撑,从而提升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质量。
在教学驱动路径上,服务性督导处于重要地位。服务性督导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发展为目的,加强了督导工作的服务属性,在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等方面起到参谋指导的作用,在协调校内各部门间有效联动配合以提升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质量方面起到沟通协调的作用。实践能力是教育硕士生培养质量评估中最关注的能力之一,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教育硕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目标,教育督导作为提升教学过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务必发挥教育督导对于推进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改革完善的服务作用。
在教师引领路径上,创新性督导产生了较大影响。创新性督导支持教师在实践教学领域进行理论与实践创新,在教师实践教学研究与科研类教学实践项目的开展等方面发挥了引领推动作用。同时,在研究驱动下,激发教师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引导教师科研创新,提升实践指导专业素养,使教师在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过程中发挥榜样效应。
4.基于功能覆盖组态的案例解构
如前文所述,从教育督导对于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来看,教育督导从多方面影响教育硕士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是推动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力量。但通过调研案例院校可知,在实际工作中,各院校在不同程度上表征出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督导功能发挥明显受阻的情况,大概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
(1)在制度牵引路径上,督导制度差异化不足,操作性不强。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院校的研究生教育督导制度具有明显的同质性,教育督导在制度制定与实施上大体参照国家督导评估标准,导致督导的内容和标准是外部的、统一的,未充分关注本研学段层次与学位类型的差异,未充分关注院校实际情况与学生身心特点、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各院校的研究生教育督导制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实用性和灵活性较弱,督导员难以有效执行,导致教育督导的规范性功能发挥受阻。
(2)在资源辐射路径上,实践教学资源挖掘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脱节。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与实践基地建设是评价性督导的重要内容。研究发现,部分院校开发大量实践教学资源,但在利用资源培养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存在困难,有部分院校的教育硕士生教学管理者表示:“学校一直在大力建设校外实践基地与平台以满足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的需要,但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对于日益增长的教育硕士生群体而言,实践基地总体数量偏少,校外实践导师数量不足,评价性督导对实践教学资源的挖掘、开发、转化全过程的问责和反馈有待加强。
(3)在教学驱动路径上,教育督导对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质量关注不足。研究发现,大多数院校的教育督导聚焦于双导师队伍人数、实践基地数量、实践教学课时数等硬性指标是否达到要求方面,说明教育督导还停留于关注“有没有”实践教学的阶段,忽略了实践教学开展得“好不好”的问题。督导的服务性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协同校内资源,改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而当前的教育督导在功能上更多发挥了证明作用,对质量信息的利用不充分,对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服务关注不够。
(4)在教师引领路径上,教师的主体作用未被充分激发。研究发现,大部分院校负责人都意识到教师作为承担教育教学质量的直接责任主体在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全过程中处于关键地位,教师的实践教学胜任力、科研实践能力、关于实践教学问题的研究能力都对教育硕士生实践能力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但教育督导中教师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主体意识和执行力不足,有部分院校的教育督导创新性功能暂未得到重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基于功能覆盖组态路径重构的创新方向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对教育督导功能覆盖提出了新要求,应以督导模式创新为抓手促进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从制度、资源、服务、师资四个层面探寻教育督导创新方向,以推动实践教学高质量发展,有力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
1.细化教育督导制度,有效发挥督导规范性功能
应在教育督导制度建设中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教育硕士生的职业认同感。同时,教育督导制度应针对研究生群体、教育硕士生群体的特殊需要和院校自身情况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提升规范性功能的实用性和灵活性。与本科师范生相比,教育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需要兼顾“专业属性”与“职业属性”,实践教学方式更多元。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督导应充分把握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的目标与特征,在外部科学评估标准基础上,利用教育硕士生及授课教师反馈,实现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的差异化和实用性。H大学不断完善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督导的相关规章制度,从顶层设计上加强了对教育硕士生培养过程与质量的监控,同时通过成立学科教学专业方向导师组,形成了教育硕士生个性化培养方案,提升了实践教学的灵活性。
2.加强优质实践资源辐射,扩大评价性督导场域
教育督导应充分尊重教育硕士生实践能力发展规律,优先关注教育硕士生解决来自中小学实践中真实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育督导打破传统场域边界,开拓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督导场域,更多进入基础教育现场,提升督导工作的开放性、灵活性。教育督导评价性功能的场域扩大能够进一步加强高校与中小学深度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的实践基地与实践平台建设,为教育硕士生实践能力发展提供资源支撑,从而提升教育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质量。在“开放、合作和实践”的教育硕士生培养理念的引领下,S大学通过建设大学‒中小学共同体,搭建教育硕士生实践学习资源平台,建设了教学案例资源库,实现理论和实践“双向激活”,为教育硕士生提供了大量体验教育现场的机会,同时促进了大学和中小学共同发展。
3.充分利用督导服务功能,赋能实践教学高质量发展
应将提升教育硕士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充分发挥督导的服务作用,将服务重点由“数量”转向“质量”,由“硬性指标”转向“软性指标”,通过加快教育督导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发挥协同与沟通作用,构建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有效联动机制,参谋实践教材开发、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等具体环节,切实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与效果。例如,B大学以“质量第一”为原则,利用教育大数据技术搭建了教育督导信息服务平台,融合校内各部门资源建构了线上线下相融通的模块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有效提升了教育硕士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较强职业认同感的卓越教师。
4.重视创新性督导,推动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
教育督导基于实践教学发展提升的需要,对教师队伍的制度建设、能力发展、素养提升等方面进行指导,推动“双导师制”建设与完善,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胜任力。同时,引导教师建立师生共同体,在科研创新驱动下,激发教师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提升指导实践的专业素养。培养教育硕士生科学研究意识与能力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开展行动研究、参与横向项目等,将教育硕士生培养与教研实践相融合,在实践场域中找到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通过创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是G大学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督导的关键内容。一方面加强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规范和质量监控体系构建,提升教育硕士生导师的学术责任感;另一方面,通过培养、引进、外聘等渠道,不断提升学科教学论研究整体实力,推动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教育硕士生实践教学质量。
[1] EHREN M C M. Methods and modalities of effective school inspections[M]. Cham: Springer, 2016: 16-39.
[2] 李宁宁. 系统科学视域下的复合型人才观——以赵元任的教育实践为案例[J]. 系统科学学报, 2021, 29(1): 73-76.
[3] 查有梁. 系统科学与教育[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4] 苗东升. 系统科学精要[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27.
[5] 冯贝塔朗菲. 一般系统论: 基础、发展和应用[M]. 林康义, 魏宏森, 等译.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7: 25.
[6] 秦春生, 李广平, 魏民. 全日制教育硕士生融合型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0(12): 30-36.
[7] 王飞. 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2(6): 39-46.
[8] 谢志勇. 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实践能力进阶培养的创新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2(10): 19-24.
[9] 陈玲, 刘检华, 杨东晓, 等. 高校研究生教育督导的困境破解和实践探索[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10): 10-16.
[10] 李庆丰.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型: 本质内涵、演进脉络及健全思路[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3(1): 63-70.
[11] MOBUS G E, MICHAEL C K. Principles of systems science[M]. New York: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2015: 19.
10.16750/j.adge.2023.07.011
叶飞,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武汉 430079;尹珺瑶(通讯作者),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武汉 430079。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21年重点课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编号:2020ZDB37)
(责任编辑 周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