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徽因诗歌的美学意蕴
2023-08-02曹倩
曹倩
林徽因的一生独特而有魅力,虽然她留存的诗作并不多,但每一首都是璀璨而富有光芒的。她具有敏锐的捕捉能力,善于发现周围事物的美,在她的世界中,世间万物都是独特的,充满美学价值。诗歌是她对情感的表达、内心的展露。在对新月派的继承与创新中,她不断突破,使其诗歌表现出多样的审美主题,内涵丰富,将古典美与现代美融合为一体,成为独特的存在。
一、林徽因诗歌的审美主题
林徽因集智慧与美丽于一身,被胡适称为“中国一代才女”。她钟爱诗歌创作,虽然作品数量屈指可数,却都有独特的风格,散发着璀璨的光芒和经典的魅力。其诗歌主题丰富,具有独特的美学风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阐释爱情、歌颂自然和感悟人生。
(一)阐释爱情
林徽因的一生是诗意的,她有刻骨而又悲伤的爱情,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都是她情感中的记忆。爱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体验,是心灵的感悟。在林徽因的诗歌中,她创作最多的就是爱情诗,占全部诗歌的半数以上。在她的眼中,爱情是真挚、纯净的。对于每一个女性来说,爱情是最美好的事物。在林徽因的诗歌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她对爱情的渴望与向往,但爱情在现实中终是脆弱不堪、转瞬即逝的,便又充满无尽的感伤与惆怅。林徽因诗歌中的情感是丰富复杂的,在孤寂的心灵下流露着哀愁的情绪,别有一番韵味。
论及林徽因的爱情,最富永恒魅力的就是她与浪漫诗人徐志摩之间的感情。他们之间的情缘是浪漫而神秘的。就林徽因的诗歌创作来说,徐志摩可以说是她的领路人和灵感激发者。在她的很多诗歌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她对段往日情感的回忆和诗人徐志摩影子的存在,如《深夜里听到乐声》《情愿》《仍然》等。在诗歌《任然》中,她对徐志摩的《偶然》作出应答并且坦诚自己的心迹。他们的相识是偶然的,多年后爱与恨都成了往事,他们仍然是对方最亲密的朋友。“你展开像个千瓣的花朵/鲜妍是你的每一瓣,更有芳沁/那温存袭人的花气,伴着晚凉/我说花儿,这正是春的捉弄人/来偷取人们的痴情!”(《任然》)诗人看似是在写春、写花,其实句句都透着情,用“春的捉弄”将他们之间的爱情盖棺定论,不是人无情,而是命运弄人,相遇在不合适的时间里。诗句朦胧绝美,诉说着自己的无奈之感。在追求爱与美的同时,林徽因在爱情中始终保持一种清醒理智的态度。在《仍然》中,她用“永远守住我的魂灵”这一句作出了自己唯一的回答。“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这些个泪点里的情绪。”(《情愿》)在这首诗中,没有华丽的词语,却可以看出诗人内心剧烈挣扎的情感和对逝去的爱的感伤,以委婉的方式拒绝了对方的心意。“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着那真!”(《别丢掉》)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内心对炽烈情感的压抑,对爱的热切与执着,同时也充斥着爱情的悲哀与忧伤,具有苦涩情味。
林徽因一生都在追求完美,可对于她的爱情来说,是并不完美的。面对她与徐志摩的邂逅,她的理性告诉她,他们之间的感情是错误的,她是无法接受一位已婚男子的。正如她自己所言:“我的教育是旧的,我变不出什么新的人来。”或许也只是对风流才子的误解,“我却仍然怀抱着百般的疑心”(《仍然》)。但无论何种原因,她最终选择离开徐志摩。在林徽因的爱情诗中,她的情感是复杂矛盾的,她追忆逝去的爱情,充满惆怅,同时又在诗中寄托着自己的希望,表现对爱的执着。“你爱这里城墙/古墓,长歌/蔓草里开野花朵。”(《城樓上》)诗人对过去的恋情进行回想,到处撒下爱的音符,然而时光已逝,一切都是惘然。“那一天你要看到零乱的花影/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那一晚》)这是对一段隐秘情感的真实、细腻的回溯,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情感的真挚热烈。“忒凄凉/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太薄弱”(《深夜里听到乐声》)展现了一种难以言状的爱的隐痛。在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林徽因在爱情中的矛盾心理和独特的情感。
林徽因诗歌中的情是超凡脱俗的,具有全新的意义。她渴求爱情,直率坦诚,但又充满苦痛与孤寂,她的内心世界是隐秘的。她将爱融入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使其斑驳复杂而又独特,给人丰富的审美意蕴。
(二)歌颂自然
林徽因自小便有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她在诗歌中极力抒发自然之美,显示出了她对自然的无比钟爱。她热爱自然,追求美、渴望美。万事万物都是美的存在。在生活中,她真诚地感受到自然界的景物是那样“美得到处使人心慌心痛”(《山西通信》)。她诗中多姿的自然风物、雨后的平原、三月的桃花、秋日的红叶、残落的梅花等景物都能引起她对美的无限遐想,体现她对自然的真诚歌咏与赞美。
在林徽因眼中,“一切有机生命皆凭借物质扶摇而入于精神的美。大自然中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活力……这个活力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也是一切‘美的源泉”(宗白华《美学散步》)。在诗人的笔下,这些景物显得纤小灵动,蕴含诗中,寄托着诗人独特的情感。
“我爱这雨后天/这平原的草青一片/我的心没底止的跟着风吹/风吹/吹远了香草,落叶/吹远了一缕云,象烟/—象烟。”(《雨后天》)这首诗通篇描绘自然景物,显得轻松、随意。雨后的平原草色青青,生机盎然,空气清朗,让人心情舒畅且倍感惬意。但此诗仍可以体现出诗人内心如云似烟、渺茫飘逸的情绪,情感隐秘,悠远绵长。自然景物中的美是丰富的,寄予了诗人无穷的灵感。“紫藤花开了/轻轻的放着香/没有人知道/……/蓝天里白云行去……”(《藤花前》)投射在“一脉静”的池子里而形成的“倒影”,紫藤花的开放及散发出的清香,无人知晓,营造了一幅恬淡雅致的画面。在优美的字里行间中,我们仍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反复地吟咏,在寥寥笔墨中隐藏着诗人的悲情。
在《红叶里的信念》一诗中,林徽因以秋天和红叶为意象,描绘了一个不一样的秋。诗人一路上看见霞光、白云、白栏杆、蓝天、黄月光、赤红的山坡,还有最重要的如血的红叶,这一切的颜色都是那样纯净,体现了诗人心境的纯粹,对生活和梦想的珍视与执着。《一首桃花》中的“朵朵露凝的娇艳/是一些玲珑的字眼”,让人对这种美怦然心动。春之桃花,争奇斗艳,既多情又风情万种。徐志摩认为《一首桃花》与“记得绿萝裙,处处怜芳草”(贺铸《绿罗裙·东风柳陌长》)属于同一种境界,并且夸赞林徽因的诗为“佳句天成,妙手得之,是自然与心灵的契合,又总能让人读出人生的况味”。由这首诗可以联想到《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与那首悲戚、凄凉的《桃花行》。与之相同的是,虽然诗人也有怜花、惜花之情,但并无悲情,直至末句那淡淡的笑,那多情的一瞥,才透露出诗人些许无奈而又自然的感伤。“梅花你这些残了后的枝条/是你无法诉说的哀愁”(《对残枝》)中,诗人也借梅花的残落表达了自己的“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怅惘之情。林徽因的散文《山西通信》中就曾提到“天是透明的蓝,白云更流动得使人可以忘记很多的事”。林徽因热爱、崇尚自然,自然赋予了她灵感。她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寄托自己的希望和情感,抒写心灵的震颤,而这些内心的体验都隐含在她对大自然的描写和赞美背后。
(三)感悟人生
林徽因的一生都处在矛盾中,她追求情感上的希望,可在现实生活中又充满无尽的失望。她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对人生的感悟,含蓄而又满怀伤怀,具有一种难以挣脱的失落与孤独感。正如林徽因在《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中所言:“我们在这一群剧中的角色自身性格与性格矛盾;理智与情感两不相容;理想与现实当面冲突;侧面或反面激成悲哀。”面对人生的种种遭遇,她有无尽的感慨,使她的诗歌也具有凝重的色彩。生活的不幸,病痛的折磨,生命的追问,贯穿她的一生。她从内心出发感受人生的无常与无奈,使其诗歌独具一格。她以一首《人生》描述命运与生活,用轻松的言语诉说沉重的话题,更显悲哀。“人生/你是一支曲子/我是歌唱的/你是河流/我是条船,一片小白帆……”她给人生下了多重定义,把人生比喻成曲子、河流等事物,阐释了人生的复杂性与曲折性。
“一把落花似的幻变/还为的是那不定的/悲哀,归根儿蒂结住/在这人生的中心!”(《秋天,这秋天》)这首诗充满了诗人对人生的感叹,内心失落与悲哀。在诗人眼里,秋天是特殊的,是情感的悲伤,是失去爱人的痛悼,表达了诗人在乐观的人生态度中,夹杂着面对现实,“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惆怅之情,具有无法排遣、难以诉说的失落与凄凉。诗人的世界是孤寂的,充满哀愁与苦痛。“黄昏黯然,无言的走开/孤单的,沉默的,我投入夜的怀抱!”(《一天》)此时,林徽因正深受生活的折磨。虽然人生充满孤寂,但林徽因的态度是十分坚决的,正如她在写给女儿的信中提到的:“我不会向悲哀投降,什么时候我都相信倔强的忠于生的。”面对所遭遇的人生,面对生活的痛苦与艰难,她从容地接受。在她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所独具的感伤情怀,思想深刻。
人生无常,生命短暂,但林徽因仍执着地追求着希望与理想。“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正中擎出一枝点亮的蜡/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莲灯》)她用“莲灯”象征美好的生命,纵然人生飘忽不定,就算生命终会结束,如果能像莲灯一样奉献自己,散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那么即使是梦的人生也必将是美丽的,是灿烂辉煌的。
林徽因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体现在她的诗歌中是那么真切而又自然。她的诗歌灵动活泼,对人生充满思考,是智慧的结晶。林徽因对自己一生的体验与感悟是独特的,使其诗歌散发着璀璨的光芒和与众不同的韵味,具有不一样的审美价值和理性的思考。诗人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展现了丰富的哲学色彩,迸发出属于自己的生命的火花,具有独特的魅力。
二、古典美与现代美
林徽因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世族,从小她就受到良好的教育。1920年4月,她随父游历欧洲,接受西方教育,学习建筑与美术。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人成立新月社,她常常参加新月社举办的文学活动。在中西方文化的熏陶下,她的诗歌同时蕴含着古典美和现代美,而这集中体现在她所提倡的建筑主张当中。
新月派诗人闻一多最早在诗歌中提出“建筑美”这一主张。“建筑美”,就是要求诗歌的节与句要匀称均齐,使诗歌的外部形态在读者的视觉上引发像漂亮的建筑物那样的艺术美感。这一理论对林徽因有相当大的影響,使她在诗歌创作中自觉地去追求与探寻诗歌的建筑美,对中国现代诗歌作出卓越贡献。林徽因长期处在建筑领域,她有一双建筑家的眼睛,能够看到周围事物具有的独特的建筑美。在留学期间,她受西方建筑理论的熏陶;留学归国后,又与梁思成对中国古建筑进行研究与探索。在受到现代主义和古建筑的影响下,她追求一种新的主张,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中西化文化得到融合,达到和谐的状态。这两种不同文化的交融形成了她独特的建筑主张,并且深刻运用在她的诗作中,显现出诗作与众不同的韵味与价值。“偏又流成愤怨,聚一堆黑色的浓烟/喷出烟囱,那矗立的新观念,在古城楼对面/……/再低着头去寻觅那已失落了的浪漫/到蓝布棉帘子,万字栏杆,仍上老店铺门槛?”(《古城春景》)其中,“黑色的浓烟”与“烟囱”是现代工业的产物,而“蓝布棉帘子”“万字栏杆”和“老店铺”是传统的建筑。诗人同时运用中西方两种不同的建筑,使之产生了碰撞,从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失落之情。
林徽因的诗歌具有很深的民族传统和现代性,她将古典与现代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既可以体现传统魅力,又可以表达现代特征。这种中西方建筑相互交融的主张带给人视觉冲击和想象,具有永恒的价值和美学意蕴。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既让她的思想变得新奇,也为她增添了属于自己的女性魅力。她的作品不仅展示了民族文学的美,同时也注入了西方文学的美,这两种美共同结合在她的作品中,构造了独特的审美内涵。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林徽因的一生是诗意的,虽然她的诗歌创作生涯很短暂,如烟花转瞬即逝,但这种美留存在她的诗作和世人的记忆中,永远都不会被抹去,更不会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