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的气候传播策略研究
——基于对《人民日报》气候报道(2002—2022)的内容分析
2023-08-02陈龙
陈 龙
(宁夏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其科学性和严峻性已在国际社会形成广泛共识。对于我国而言,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使命,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气候传播”这一概念最早由中国人民大学的郑保卫教授提出,他认为“气候传播是一种将气候变化及相关议题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大众理解的知识,并通过公众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寻求气候变化问题解决为目标的传播活动。简言之,气候传播是一种有关气候变化及相关议题的传播活动,它以寻求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为行动目标[1]。
针对气候传播的策略研究,学者们刚开始聚焦于媒体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强调媒体要利用框架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等技巧做好气候传播[1]。后来则逐渐意识到气候传播中的受众缺席问题,并就如何提高我国公众参与气候传播的积极性提出策略建议[2]。此外,有的学者还就气候议题的报道框架展开了具体分析,发现个别媒体在气候变化议题的科学阐释上力度不足[3],框架中的责任主体则为国家或政府[4]。但这方面的研究仍主要应用常见的内容分析方法,多依赖研究者的主观编码,难免陷进先入为主的主观局限。因而本研究采用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的方法,尽可能只对个别文章进行主观分析,总体上以相对客观的方式对《人民日报》气候传播报道的框架特征进行总结和概括。
具体而言,气候传播从“短期来看,可以给中国保持战略定力留出空间,坚定国际社会和国内各界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保证全球气候治理领导力的过渡交接;中期来看,有助于完成全球治理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模式转型的平稳过渡;长期来看,可以帮助中国将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经验应用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中”[5]。显然做好气候传播对于我国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而言意义重大,那么,作为我国媒体代表的《人民日报》在气候传播方面表现如何,有何特点?本研究通过《人民日报》气候报道的框架主题分析来呈现我国主流媒体的气候传播现状与问题,并基于此提出相应建议。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
笔者对“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进行检索,为保证报道主题内容紧扣气候传播,将检索条件限定为所有标题含有“气候大会”“气候挑战”“气候事件”“气候变暖”“气候变化”“气候治理”的报道文章,以避免文章正文出现了上述关键词,但只是将其作为报道背景而非主题,进而导致分析样本偏离研究目的的情况发生。经过上述筛选后,共获得2002到2022年《人民日报》所有以上述关键词为主题的报道共348篇,经过去重后共获得272篇样本数据。报道的具体时间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各检索词的有效样本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人民日报》气候报道样本有效数据
图1 《人民日报》气候报道分布情况
我国有关气候治理、气候变化的方针政策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因此根据党的十六大到党的二十大以来的政治周期对《人民日报》的气候报道做纵向划分,分别为2002—2012年、2013—2017年以及2018—2022年3个阶段。2002—2004年由于符合条件的报道数量较少,统一归于第一阶段。
(二)研究方法
1.框架分析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其著作《框架分析》中指出,人们的日常活动隐含或使用了特定的诠释框架,使原本混沌的情境变得具有某种意义,框架能够为我们提供某种理解、思路或视角,使我们可以定位、感知、理解并归纳众多具体信息[6]21。具体而言,框架分析是以分析文本为核心内容的研究方法,将文本放在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的动态场景中进行考察,其中“议题框架”(issueframe)指言说者在叙述或讨论某一现象或议题时,对不同相面或内容的强调程度会不同,其侧重点在所讨论的议题、理念和政策构想[7]。既往框架分析的研究主要从框架对个体认知效果、参与者行为的构建与影响,以及话语框架内容本身的角度来进行分析[8]。在话语框架研究中,新闻媒体常采用的框架有人类兴趣框架(将个人故事或情感角度带到事件、问题或问题的呈现中)、冲突框架(强调个人、群体或机构之间的冲突)、责任框架(把引起或解决问题的责任归于政府、个人或群体)与经济后果框架[9](根据可能对个人、团体、机构、地区或国家产生的经济后果来提出问题或议题)。
如前文所言,目前国内对气候报道的框架研究大多采用话语分析或者内容分析方法,还很少运用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的方法,而议题框架及其背后的话语框架是本文主要考察的对象。经过梳理,本研究依据气候报道的主题来划分新闻内容所属的议题框架,而气候报道的主题则通过TF-IDF指数的排序来确定,同时结合具体报道对象及其话语框架进一步分析。
2.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
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能够避免传统质性研究因为主观判断因人而异所引起的误差,保证研究信度,解决人工统计速度慢、效率低,难以全面快速掌握文本内容的问题[10]。本文研究在计算机辅助下,改进了传统的内容分析法,运用基于词频统计的TF-IDF算法。TF-IDF(Termfrequency-inversedocumentfrequency,词频-反向文档频率)是一种统计方法,也是信息检索与文本挖掘的常用加权技术。它是对传统高频关键词分析方法的升级,有助于我们在词频之外有更多手段对文本主题进行把握。本研究运用TFIDF算法对《人民日报》气候报道进行主题词提取,并通过分析文章主题词,探讨《人民日报》气候报道的议题指向及其议题框架。
在进行TF-IDF关键词分析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数据清洗。具体而言,在前期获取要分析的报纸文章集合的基础上,本研究利用Python(一种广泛使用的解释型、高级和通用的编程语言,因其简单实用而成为目前最受欢迎的编程语言之一)工具对检索到的气候报道进行内容分析。首先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使用jieba工具包完成中文文本分词,去除重复值、停用词,并创建自定义词典(如“可持续发展”“巴黎协定”“气候治理”“节能减排”“化石能源”“温室气体”“气候大会”“气候挑战”“气候事件”“气候变暖”“气候治理”)等操作,至此数据预处理基本完毕;其次将3个阶段的报道文本分别构建成一个单独的文本语料库,分别计算3个语料库的词频(Term Frequency,即TF)与逆文档频率(InverseDocumentFrequency,即IDF);结合词频和逆文档频率计算TF-IDF(TF-IDF是词频和逆文档频率的乘积,表示一个词在文本中的重要性);最后,提取TF-IDF值排名前20的关键词,并结合各阶段的代表性报道总结框架特点,进行学理性的总结提升,为主流媒体的气候传播策略提供建议(如图2所示)。
图2 研究框架
二、《人民日报》历年气候报道主题梳理
文本TF-IDF指标处理是对传统高频关键词分析的升级,以一个新维度认知气候报道内容的主题。TF-IDF算法认为,如果一个词在当前文档中出现频率高,而在其他文档中很少出现,则它更能代表该文档的主题。如果《人民日报》的每一篇文章都出现“气候”等词语,那么它们在频次上会很高,但是TF-IDF指数会非常低。TF-IDF算法有助于我们跳出传统高频关键词的维度,以全新的角度对文本主题进行把握。通过对Top20关键词的对比分析,从表2、表3与表4我们可以明显发现《人民日报》3个阶段不同的报道重心,以下分别论述。
表2 2002—2012年《人民日报》气候报道关键词TF-IDF指数
表3 2013—2017年《人民日报》气候报道TF-IDF指数
表4 2018—2022年《人民日报》气候报道TF-IDF指数
(一)2002—2012年:平衡与发展——在气候责任与经济增长间的尝试
由表2可知,2002—2012年《人民日报》气候报道主题围绕“气候变化”问题本身,“中国”“应对”“发展”“发展中国家”等关键词也位居前列。《人民日报》相关报道表明,本阶段我国气候传播一方面关注态度、对策等层面的议题,例如关键词“中国应对”“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等,这部分是立足于政府或国家层面的责任框架;另外一方面围绕着“发展”的关键词,有“经济发展”“国家发展”“发展中国家发展”“加快发展”“绿色发展”“中国发展”等,我国此时明确将经济发展置于优先位置,即“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经济发展框架处于主导地位。此外,围绕气候变化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多轮谈判,报道中“国际谈判”“气候谈判”“气候变化谈判”“谈判进程”等词语组合常常出现。在报道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通常同时出现,具体如“帮助发展中国家”“支持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中国家”等动宾搭配较为常见,表明我国此时的气候报道某种程度上更倾向二元责任框架,希望发达国家承担更多责任。如在报道“中国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基本立场”时,提到“资金和技术是实现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必不可少的手段,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是发展中国家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保证”[11]。综上所述,本阶段《人民日报》的报道框架以经济发展框架与责任框架为主。
之所以出现上述框架,是因为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当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超过2.9万元人民币,按照联合国的贫困标准,还有上亿贫困人口,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因而在当时的时空背景下,我国更强调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统筹考虑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保护气候,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这一基本国情反映到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格局中,就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秉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呼吁发达国家切实承担起自身的历史与现实责任,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11]。
(二)2013—2017年:中国担当与全球共治——从二元格局走向全球合作
由表3可以发现,我国这一阶段的气候报道主题相较于上一阶段出现了明显变化,关键词“气候变化”的TF-IDF值从第一下降到第二,而“中国”则升至第一,并且首次出现了国家领导人的姓名,这表明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获得了新一届领导人的空前重视,成为领导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相关报道内容分析,我国更加强调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中国贡献”“中国方案”“中国责任”等,如《人民日报钟声: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中国贡献》里明确指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始终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正如中国领导人所指出的,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12]另外,相较于上一阶段,关键词“发达国家”的TF-IDF权重在本阶段由第10位下降到第15位,“发展中国家”则由第5位下降到第8位。同时关键词“全球”的权重显著提升,由第13位跃升至第5位。紧接其后的便是“巴黎”,各国代表在此签订了象征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危机的《巴黎协定》。关键词“经济”的权重则大幅下滑,跌出前20位。种种迹象证明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快速增长,在处理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上更具弹性,更强调气候治理的全球合作。
具体而言,我国在对外传播上逐渐转变了现有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二元格局观,而是强化凝结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观为指引,促成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参与气候治理。如《人民日报钟声: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作为》里写道:“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巴黎协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共同的挑战摆在面前,各国应携手为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实现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付出努力。”[13]可以发现,此阶段《人民日报》气候报道的经济发展框架的重要性下降,责任框架与全球合作框架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三)2018—2022年:坚定决心与共赴未来——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目标与行动
结合表4及第三阶段的气候报道内容进行分析,本阶段《人民日报》气候报道主题在继续突出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贡献”的同时,更加聚焦于具体的气候治理目标、行动,以及中国实现目标、信守承诺的决心,特别是对我国气候治理目标“碳达峰”“碳中和”的报道较为详尽,这些关键词包括“目标”“行动”“实现”等,这一类关键词在第三阶段最为集中,具体组合则有“力争实现”“争取实现”“实现中和”“中和目标”等。如人民网专栏《时习之》中的《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习近平这样阐明中国态度》这一文章中指出:“中方言必行,行必果,我们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全面推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14]
此外,“全球”“世界”“国际”“合作”等呼吁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参与气候治理的关键词在本阶段也是最为集中,表明我国的气候传播在力图争取全球各国团结协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危机上不遗余力。这一方面是因为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任期末不顾各国反对,带领美国悍然退出《巴黎协定》。虽然民主党出身的拜登出任总统后高调重返《巴黎协定》,但气候变化议题仍深陷美国党争。为防止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大好局面破裂,中国加大呼吁全球协作的传播力度,同时也是我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的体现。这方面的原因分析可以从本阶段出现的“巴黎协定”“美国”等关键词,以及有关报道整理分析得出。如《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亟需真正行动(望海楼)》一文强调:“但从美国一贯的做派来看,应对气候变化深陷党争困局,往往调门高、行动少,甚至为了一己私利,屡屡在气候治理议题上‘开倒车’,一再给全球气候治理‘拖后腿’”[15]。此阶段的责任框架依然最为突出,除了坚持中国自身的责任,也对美国不负责任的气候治理行为进行了集中报道。表5是对3个阶段TF-IDF关键词的汇总,可以更为直观地看出纵向变化。
表5 《人民日报》气候报道3个阶段的主题关键词对比
三、总结与讨论
本文以框架理论为视角,结合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方法对《人民日报》2002—2012年、2013—2017年以及2018—2022年3个阶段的气候报道主题进行分析,试图以小见大,一窥我国气候传播多年来的变化与发展,从中总结经验。从分析中可知,我国从更重视经济发展转变为不断突出气候治理的重要性、紧迫性;我国从重点要求发达国家承担更多气候治理责任,到聚焦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中国贡献与中国方案,呼吁全球团结协作。上述变化表明我国不断提升自身的气候治理责任,逐步细化气候治理目标,更加强调实践导向与政策落实,也反映着我国的气候传播策略愈发成熟,这有利于我国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实践,不断提升气候议题领导力。
但研究也发现《人民日报》3个阶段的气候报道关键词基本上围绕国家层面,对民众讨论报道甚少。具体而言,信源方面大多为我国政府和科研机构,对国外信源引用较少,普通民众作为信源则几乎没有。在叙事上重在“对策叙事”“成就报道”[16],叙事主体为政府,而企业和个人一定程度上被遮蔽。同时,不管是气候报道的“责任框架”“经济发展框架”还是“全球合作框架”,都站在国与国或政府之间的立场出发,“人类兴趣框架”不足,呈现出叙事框架单一、社会主体缺位的问题。虽然《人民日报》在个别报道中尝试做出信源多元化的努力,但总体上这方面的报道量仍然较少。
由上述发现可知,我国气候变化议题面临在国家层面获得高度重视而国内公众参与不足的问题[3]。同时有学者发现,在网络上涉华报道相关帖子中,我国自媒体用户不仅发起数量最多,同时这些帖子往往都是正面报道,中国自媒体用户在涉华舆论引导上发挥着重要作用[17]。因此我国媒体的气候传播过度依赖国家层面的宏大叙事,这不仅无法调动国内民众的参与积极性,也不能充分获得海外民众对我国气候治理努力与贡献的理解、认可,气候变化议题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广大民众的讨论与参与。基于上述分析,下文对未来我国的气候传播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一)多元化新闻叙事:提升气候传播的关注度与参与度
新闻叙事是人类运用一定的语言系统,叙述、重构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活动,话题叙事和风格叙事是其常见的叙事策略,前者包括词语倾向性策略、消息来源的使用策略、叙事结构的选择策略与媒介包裹策略,后者则由细节策略、场景策略和视角策略组成[18]。从叙事策略看,在话题叙事上我国气候传播应当灵活选择消息来源,不应局限于传统的政府、权威科研机构等信源,而要增加国外机构及多元个体,以增加可信度;同时在叙事结构的选择上,平衡好宏大叙事与私人叙事、主流叙事与边缘叙事等,提升劝服效果。如国外垂直领域内容聚合平台Bustle,开辟专栏讨论气候变化下农村妇女的遭遇。其工作人员采访了佛罗里达州的农村妇女,通过镜头聚焦曾饱受洪灾、干旱、森林大火和飓风等多种灾难的农村[19];再如彭博社曾报道,全球变暖会使美国老年人生活压力加大等[20]。灵活多样的叙事策略能有效提升社会关注度和参与度。
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出现了3种新的新闻叙事模式:蜂巢型、菱形和钻石型新闻叙事模式,前两种类型更注重报道的时效性与组合性,而钻石型新闻叙事模式强调媒体如同打造一颗钻石的各个刻面一样,实现文字、视频、图片、音效的无缝衔接[21]。《人民日报》除了在“两会”等重大政治节点运用中央厨房的生产模式进行报道以外,也应发挥央媒优势,适当探索气候报道,打造我国气候传播的“璀璨钻石”。同时也应当不断提升气候议题的报道时效性和组合性,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用户需求。
(二)宏大叙事与微观个体的结合:增强气候传播的亲近度
我国的气候传播既要对内调动国内民众参与热情,又要对外讲好气候治理的中国故事。但宏大叙事本身是维护传统的,其基本功能是实现权力、权威与社会习俗的合法化[22],因而宏大叙事必然具有对社会方方面面无所不及的文化叙事特征,这决定了其无法给予微观个体恰到好处的照拂。同时对国外用户而言,东西方文化间差异也会导致我国报道的宏大叙事特征容易引起理解上的“文化折扣”。基于此,在气候变化事关全人类命运前途,我国积极承担气候变化全球治理领导者责任的宏大叙事背景下,更要找到其中与国内外普通个体的利益结合点,增强报道的贴近性,激发民众的理解、认同与自觉行动。
因此,气候传播应综合运用多重传播框架,调动民众利益关切,针对特定用户群体特点的传播框架更能引起用户关注。有学者总结了4种框架,分别为公共卫生框架、科学框架、绿色消费框架、道德伦理框架,认为这4种框架便于激活公众能动性[2]。公共卫生框架强调气候变化对个人健康造成的危害,如英国《卫报》指出,儿童、孕妇和老年人最容易受到极端天气和高温的威胁,会加剧包括花粉过敏、新生儿早产以及种种传染疾病[23];科学框架通过科学知识来阐释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以及公众行动的必要性等;绿色消费框架关注公众个人的消费模式转变对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影响,《北京青年报》在介绍碳普惠的报道中,将其塑造为“绿色新风尚”,以激发公众积极参与碳中和行动[24];道德伦理框架则是将气候变化议题与社会伦理规范、文化价值相联系,这种框架更强调后天教化,需要从孩童时代便培养低耗能的消费习惯。
(三)可视化与交互性:提高气候传播的可理解性与参与感
研究发现,传统媒体多使用“全球变暖”“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等来描述目前严峻的气候形势,而气候治理领域则经常使用“碳中和”“碳达峰”等目标表述。但普通公众可能无法把这些专业术语与气候变化相联系,甚至不能准确理解其含义[2]。而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呈现突破了传统的新闻叙事模式,形成了线型、组合型和交互型叙事模式[25]。其中,交互型叙事在认知层面能够向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在态度层面则能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增强用户黏性,借用“晕轮效应”实现传播意图;在行为层面,用户的参与行为本身,能深度影响用户对某问题的看法,进而改变行为方式,实现传播的深层次效果[26]。因此,媒体通过使用交互地图、设计游戏这类内容形式,能以一种相对感性的、直观的、简洁的视觉认知系统[27],来帮助读者更容易理解并参与到气候治理之中。如美国《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报社曾联合推出了一个名为“海洋游戏”(TheOcean Game)的交互性新闻游戏。读者身处的游戏情景是加州一个沿海小镇因海平面上升而面临被海水淹没的危险,而读者要把有限的预算分配到购买房屋、扩展海滩、建造海堤或者迁离居民等种种方案[28]。读者经过仿真的气候危机与应对后,对沿岸居民面临的气候变化威胁将更具体可感,更容易提升对气候议题的关注度与参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