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式化理论与敷衍情态义应答语“那是那是”的产生

2023-08-02孟丽李向农

孟丽 李向农

摘 要: 运用构式化理论着重论述了敷衍情态义应答语“那是那是”产生的原因及其作为新构式的具体表现:图式性、凝固性增加,组构性降低。“那是那是”构式在主观化和重叠形式类推机制作用下产生,其语义的减量用法是礼貌原则与虚化机制矛盾作用的结果,也展现出词汇化和语法化在构式化进程中的错综关系。文章认为,“那是那是”构式在Post Cxzn CCs阶段将进一步产生语言形式的凝固,且此重叠式寒暄语具有类型学意义,可以利用此应答语的重叠形式对留学生进行寒暄语教学。

关键词: 构式化;寒暄语;敷衍情态义;那是那是

中图分类号:  H1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01(2023)03-0045-08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onalization” and the Appearance of Perfunctory Modal  Response  “Nashinashi”(那是那是)

MENG Li1,LI Xiangnong2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9,China;2.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the perfunctory modal response  “Nashinashi”(那是那是) and its specific manifestation as a new construction with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onalization: the increases of schematicity and solidification ,the decreases of compositionality.The cre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is the results of subjectivization and the anolagy of reduplication with semantic decrement resulted from the conflict of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and the Bleaching Mechanism and shows the intricate embodiment of lexicalization and grammatica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alization.In addition,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the construction’s form will further solidify in the stage of Post Cxzn CCs,and the reduplication of phatic has a typological significance,which can be used in the teaching of phatic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Key words: constructionalization; pleasantries; perfunctory modal; Nashinashi(那是那是)

重叠(reduplication)是汉语显赫的语法手段之一,也是世界语言重要的语法形式之一,在语义上具有增量和减量两种用法。而反复(repetition) 和重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语言从语用到句法的演变,刘丹青、储泽祥等、王姝、 邓林川等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论述[1-5]。然而,目前关于现代汉语中话语重复的具体案例,尤其是话语标记重叠式表示减量用法的形成过程及其机制的研究仍较少。本文依据构式化理论(Constructionalization),以敷衍情态义应答语“那是那是”构式为研究对象,着重论述其作为独立构式的具体表现、形成过程与机制,以及重叠手段在此构式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并借此为寒暄语(phatic)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教学建议。

“那是”是表示客觀认可的应答语[6-7],而重叠式“那是那是”具备敬语,或附和性与让步性认同的功能[8-9]。如 本文所举例句除例19、例21是自拟,其余皆来自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和博客。 :

例1: “我受的苦你人老八辈子都没受过,你信不信?”我瞪着眼问他。

“嘿嘿……”他干笑着,似乎不信。

“我告诉你吧,”我冷笑一声,“我是刚从劳改队出来的。”

a.“啊、啊! 那是,那是 ……”老乡流露出畏惧的神色。(《绿化树》第十二章)

﹡b.“啊、啊!  那是 ……”老乡流露出畏惧的神色。

例1中,与“那是”相比,“那是那是”将答话人在受到外在压力时,对发话人言不由衷的认可表现得更为充分。“那是那是”后面不能再跟别的成分,如“﹡那是那是自然”;而“那是”可以,如“那是自然”。

那么,“那是那是”是简单的重复还是已经凝固为一个新的语言单位了呢?本文运用构式化理论对CCL和BCC两大语料库中的“那是那是”构式及相关结构进行了穷尽性统计分析,并将“那是那是”构式的发展分为表示应答义的“那是+肯定义形容词”类结构、“那是”和“那是那是”3个阶段。

一、构式化理论有关观点概述

“构式化”率先由Rostila提出[10]。著名语言学家E.C.Traugott和G.Trousdale将语法化[11]165-186、词汇化[11]261-337和语用化[11]74-161等语言演化现象与传统构式理论融合,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11]212、272-279、语法化的单向性[11]212、333-337, 以及语篇在构式发展中的作用[11]341-408等进行了很好的解释,将构式化研究推向高潮。构式化理论建立了一个新构式产生的客观标准,并将新构式的产生与构式的局部发展相区分[11]45-49。下面简单介绍格式化理论中与本研究有关的观点。

1.语言是在使用中形成的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网络系统。构式语法是基于使用(usaged-based)的语言符号观,构式是使用的产物,在互动中產生和运作[12]。语言符号的形式(F)和意义(M)分别是句法、形态、语音和语篇、语义、语用等,它们组合成语言网络的节点即构式,影响着网络的生长和发展。这种语言观认为语言不是形式主义语言学主张的“语法+词典”,而是从一些细小微观的变化中逐渐浮现(emerge)出的。从音韵方面看,构式可以是实体的,也可以是图式的,或处于两者中间。这种语言观将传统语法中忽略的语言现象如习语等纳入了研究范围。

2.语言节点的发展有构式化和构式演变两种形式。新的形式和意义配对形成了新的语言单位,这个过程叫构式化。如果只是局部的微小变化(micro-steps),则是构式演变(constructional changes),如语义变化(will从表目的到表将来)、形态变化(will>’ll)等,这样的变化不能产生新的构式。

构式演变在新构式产生前后都存在,分别可以称为“先构式化构式演变”(PreCxzn CCs)和“后构式化构式演变”(PostCxzn CCs)。构式变化和构式化之间是相互促生的关系。在构式化发生之前,构式可能会出现语用扩展、语义化、形式与意义不匹配,以及一些小的分布上的变化,这些最终将导致新的形义配对产生,即构式化。而构式化又会进一步地促进构式变化,如搭配的扩展、语音和形态的弱化等。

构式的发展与3大要素有密切联系,即图式性(schematicity)、能产性(productivity)和组构性(compositionality)。

图式是人类对一个范畴认知经验的概括和固化,具有层级性,层级越高越抽象,如“家具”的概念就比“椅子”更加抽象。构式化理论将图式分为图式、子图式和微观构式3个级别,微观构式在使用中成为构式实例,“那是那是”就是具体的构式实例。

构式的能产性与类频率(type frequency)和例频率(token frequency)有关。Traugott 和 Trousdale在文献[11]中将类频率等同于构式频率,例频率等同于构式实例频率。对于具有完全或部分抽象图式的构式而言,类频率越高,该图式的能产性就越高;对具体的实例而言,例频率越高,其固化程度越高。如英语中的定冠词the,只有一个类频率的构式,但它是当代英语中使用最多的例频率语式。当一个新构式形成后,它的使用频率会逐渐增长,从而体现语法化的扩展(expanshion)效应。

组构性是指语言单位形义之间的透明度。从历时角度来看,旧形式与新意义的不匹配表现得更加突出[13]。如“My yoga instructor sometimes pulls my leg.”这个句子中的“pull someone’s leg”,除了字面意思之外,还有“取笑”的意思。

3.构式的所有变化都处在梯度(gradient)上。构式化理论认为,语法化与词汇化、程序义与内容义的区分,图式性、能产性和组构性的强弱,甚至书面语和口语的不同,都处在一个连续统的梯度上,不存在截然二分的差别。

二、敷衍情态义应答语“那是那是”的产生过程

通过整理CCL和BCC两大语料库中的有关语料可以发现,明清时期普遍使用的“那是自然/一定”等短语,到清末民国时期已经跨层词汇化为应答语“那是”,而到了现代汉语中变为了叠用式“那是那是”。如:

例2: “贤妹既然是说那妖怪天天三更之后必到房中,你为何不暗中窥探窥探,自然就明白了啊。”高竹坡说道:“ 那是自然 ,方才我问贤妹的时候,我就为的是夜间窥探。”(《三侠剑·立松棚英雄大聚会》第一回)

例3: 丁银龙道:“你这小子,真能惹事。你就不用出去了。”杜林说:“那是,我不出去了,出去小命就得完。”(《大八义·徐立献宝铠二峰漏网》第十一回)

例4:  刘果很感动,说, 那是那是 !(《作家文摘 ·宽容生活》)

本文将“那是+肯定义形容词”“那是”和“那是那是”3种形式统称为“那是”类结构。“那是”类结构出现的语篇环境有“a.独立使用”和“b.后面跟表示解说、递进等语义的分句”两种[14]。下面根据历时顺序对这3种结构的发展进行简单梳理,并重点介绍新构式“那是那是”的产生过程。

(一)应答语“那是”认可义客观性的降低与“形义误配”

李宗江、王慧兰将“那是”定义为“肯定对方的说法”[15],说明学界认为“那是”的认可义是一种不以语境为转移的客观义项。但从语料分析出发,本文认为“那是”认可义的客观性已经明显下降。

认可义是一个连续统的概念,中间有不同的类别。从后分句的语义角度来看认可程度,递进其实是对前面所认可话题的进一步解说,转折是对前面局部认可的话题展开再论述,而转化话题则已经与前面认可的话题无关了。因此,认可义的语义层级可显示为如下序列:解说>递进>转折>转化话题。

在语言形式上,按照语言相似性原则,b类结构比a类结构表示的认可义更强。这是因为b类结构在篇章形式上对“那是+肯定义形容词”结构所表认可义进行了加强,强调了认可的真实性和确定性。

语料库调查发现,古汉语语料中出现的70条“那是”类结构,几乎都是“那是+肯定义形容词”类短语,其中有51例出现于b类结构中,占总例数的73.91%。这些后分句,表进一步解说的有41例,表递进的有4例,表转折的有5例,表转换话题的仅1例,即这些分句80%以上都是对前面所认可话题的进一步解说或阐述。如:

例5: 三太说道:“你要去可别大呼小叫的。”贾明说道:“那是一定, 偷着的事焉能大呼小叫呢? ”(《三侠剑·隐逸楼胜英盗金印》第七回)  (进一步解说)

例6: 何达武道:“他又不和天胜娘一样,到处演着卖钱。……从哪里去听人说呢?”陈蒿点头道:“那是不错, 我们若去教他演,不知道他肯演给我们看么? ”(《留东外史续集·发雌威夫妻生意见》第四十四章) (递进)

例7:  望了周撰一望,笑道:“我说给你听,你可不能去外面告诉人。……传出去了,恐怕妨碍营业。”周撰点头道:“那是自然。 但我是住在这旅馆的人,你告诉我没要紧,我不给外人知道便了。 ”(《留东外史·卖风情陈蒿抢酒》第四十章) (转折)

例8: 胡女士道:“你不要拿着胡乱送人。我的像片不是给人家做玩品的。”王甫察点头道:“那是自然。 你近来的生活怎样?做什么消遣? ”(《留东外史·诉近况荡妇说穷》第五十二章) (转移话题)

现代汉语语料中,“那是”结构的使用比例开始上升,出现了201次,“那是+肯定义形容词”结构出现了41次。在“那是”结构语例中,a类结构占54.73%,b类结构占45.27%。相比古汉语中“那是自然”类结构后跟小句的比例(73.91%),“那是”认可义的客观性与“那是+肯定义形容词”结构相比已开始减弱,甚至在具体使用中出现了表里不一的用法。

例9: (徐总经理)“......有啥困难?不怕政府管理多么紧,套汇的办法多的很,了不起多贴点水不就行了。”

“那是,”梅佐贤心里想: 坐在上海洋房里策划当然很容易,别人亲手经管这件事可不那么简单, ……但是梅佐贤嘴里却说,“他们办事手脚太慢,心眼不灵活。不怕政府管得紧,就怕我们不下本钱,钱可通神。”(《上海的早晨》第一卷)

“那是” 在例9中的认可是屈于对方身份的压力。从构式化理论角度来看,“那是”表示客观认可的语义被打破,形义之间搭配出现问题, 即误配(mismatch),就会促生新的构式即构式化。“那是那是”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新语言单位,尹世超、孙杰中将之称为“凝固为词汇化的习用语”[7]62。

(二)敷衍情态义应答语“那是那是”的新构式体现

构式“那是那是”有时仅有字面认可义,属于寒暄语范畴。如:

例10:  白展堂:喔……这些嫁妆,能值不少钱吧?

佟湘玉:瞧你说的,啥钱不钱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妆再好,也比不上人好。

白展堂: 那是那是 …… (走过去摸箱子) (《武林外传·佟掌柜嫁入衡山派》第五回)

例11: 展侍卫:我不说,督公怎么会知道? 你放心,咱俩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我害你就等于害自己。

殷十三:  那是那是 ……( 犹疑 )(《武林外传·展 侍卫私放真刺客》第五十六回)

例12: “她不但是个好艺术家,还是个好女人。”李缅宁谁也不看地大声说,接着目光灼灼地盯着钱康:“我是有资格说这话的。”“ 那是。那是 。” 钱康陪笑 。(《无人喝采》第九章)

以上都是“那是那是”独用的语例。根据提示语“走过去摸箱子”“陪笑”可以明显看出,语例中的“那是那是”都是典型的寒暄语,它所表示的字面认可并不具有语义真值。

1.敷衍情态义应答语“那是那是”的图式性。这可从以下两方面展开分析。

(1)从概念到人际。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交际工具,除了表达语义真值之外,还具备人际功能,甚至有一些语言片段的主要功能就是维持人际关系,如打招呼、谈论天气等。Malinowski将这类交际统称为Phatic communion,国内学界将之译为“寒暄”,用于寒暄的用语则称为“寒暄语”。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语义、语用及对外汉语教学法等方面,语音和语法方面的研究很少[16-17]。如果应答语“那是”表示认可的客观性降低,表现出的就是寒暄语的功能,这时的认可主要是为了建立和维持社会接触,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但“那是那是”在寒暄义的基础上又凸显了对客观语义的违背,主要用于下级、年幼者等对拥有强话语权者的上级、年长者的应答,因此本文将“那是那是”的语用功能具体称为“敷衍情态义”。

Traugott 将语言的3种语法功能按语法化程度由低到高进行了等级排列,即概念功能>语篇功能>人际功能[18], “那是”类结构的发展也遵循了这一规律。如:

例13: 福寿道:“……问明白了缘故,再和他商量个和好的法子,你看如何?”璞玉大喜道:“若能得这般, 那是极好的了 ,我决不忘你的好处。……”(《一层楼·饬乃儿椿堂施峻威》第八回)

例14: 帝喾一面拭泪,一面立起身来,说道:“汝那个地图还带在身边吗?可交与朕,再写一信给宫女,朕立刻饬人去接她们到此地来,何如?”帝女收泪道:“承父亲如此, 那是好极了。 ”(《上古秘史·盘瓠逸去帝女归》第十八章)

从例13和例14可以看出,“那是+肯定义形容词”早期是对发话人所说内容的判定, 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出现于句首、句中和句尾,体现的是概念功能;当更多出现于句首时,又具有了语篇衔接功能, 如上文所举例2;而到了“那是”和“那是那是”阶段, 又发展出了寒暄功能,这一点上文已经论述。由此可见,“那是那是”的图式性已明显增强。

(2)敷衍情态义的显性形式。一个语言片段是否是“寒暄语”,需要根据语境如上下文来推测,但很多情况下还需要根据听话人的生活经验来推测,如中非布隆迪的妇女在离开前会习惯于礼貌地说“我现在必须回家了,不然我丈夫会揍我的”,这句话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与他人交际更愉快[16]10,所以只要文中没有补充该妇女归家之后挨打的遭遇,我们都认为这是一段寒暄语。因此,我们推断“那是”类短语是否是寒暄,主要还是依靠文中显性的语言形式。首先是认可义最高的b类结构,该结构中的分句表示对认可义的重复和加强;其次是单独使用的a类结构;然后就是文本中出现有明确暗示其具有寒暄语功能的提示语。b类结构中,进一步论述、递进的认可义又高于转折和话题转换。从逻辑上说,提示语和“那是+肯定义形容词”“那是”“那是那是”3种形式都能搭配,但语料中僅发现“那是那是”与提示语搭配的用例,表明“那是那是”的寒暄功能更加明显。

“那是自然”类结构、“那是”和“那是那是”的句法分布和语义倾向连续统如图1所示。

2.“那是那是”构式的凝固性。 这可从单用比例、后跟分句的语义类别及各自比例两方面展开分析。

(1)“那是那是”的单用比例。本文主要通过语料中“那是那是”的例频率来衡量其凝固性。“那是那是”是现代汉语出现的新兴构式,现代汉语语料库中“那是那是”总共出现了65个用例,少于同时期“那是”的用例数量,但是对数量的研究通常讨论百分比而不是绝对数量。现代汉语中“那是那是”单用的语例有46个,占用例总数的70.77%,比同时期“那是”单用的比例(54.73%)有了明显增加。

(2)“那是那是”后跟分句的语义类别及各自比例。“那是那是” 后跟分句的用例有19个,其中有2例表示转折,有3例表示转移话题。如:

例15: “兄弟,”孔江子拍着俞小队副的肩膀,说,“你的苦处我知道,在人家手底下混事就是受气的买卖。拿我说吧,往常还不是在王竹、王流子脚底下踩着!” “ 那是,那是 ! 可都没有象郝三的为人不讲情面,这末歹毒 ……”(《苦菜花》第二十章)

例16: (陈毅)“要观望一下也没什么不可以。……可是,起义对人民有好处,对你们自己有好处”。“ 那是那是 ……”于参议一面答应着,一面心不在焉地考虑着什么。突然他出其不意地又站起身来敬了个礼,说:“ 我斗胆要求总座开恩,放我一条生路 。”(《我们的军长》)

例15例16中的“那是那是”后分句,语义上分别是对前面认可的转折与转移话题,功能上主要是降低认可度。这5个后跟分句的用例占b类用法总数(19)的26.32%,远高于同种用法下的“那是”比例(2.48%)。

综上所述,无论是单用的形式,还是后跟分句的语义类别,“那是那是”表示“敷衍”义情态功能的例频率都有了明显增加。通过语料库用例统计,本文将“那是自然”类结构、“那是”和“那是那是”3结构有关数据汇总形成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那是那是”单用的比例高达70.77%,其中出现“敷衍”义提示语的用例占到15.38%,表明“那是那是”的敷衍情态义已比较明显和固定。

李宗江提出大多数话语标记是不定型的[19]196,“那是那是”也是如此,它有在结构中使用逗号或句号的情况,如例(15)例(12)。因此,敷衍情态义“那是那是”是一种形态半凝固的习语,语义已引申而形式未完全定型。

3.“那是那是”构式的组构性。“那是那是”的语义不是两个并列成分语义的简单相加,其敷衍义无法从其组合成分中推演出来,语义透明度下降,组构性明显降低,这些都是其成为一个独立语法构式的表现。

应答语“那是”和敷衍情态义应答语“那是那是”是应答语图式网络中的两个节点,如果仅从输出端的语言形式来看,“那是”“那是那是”这样习语性单位的产生,符合词汇化的特点。Traugott和Trousdale认为图式性和能产性增加、组构性降低是语法构式的特点[11]194-207。根据上述论述,敷衍情态义应答语“那是那是”作为实例性构式,虽如定冠词the一样无法论证能产性,但其图式性增加和组构性降低的表现,符合语法构式的特点。同时,从“那是+肯定义形容词”到敷衍情态义应答语“那是那是”,整个过程也体现了从语篇到句法、词法的语法化路径。因此,敷衍情态义应答语“那是那是”构式化的历程展现了词汇化和语法化之间的复杂关系。

三、敷衍情态义应答语“那是那是”产生的原因

(一)主观化

动词重叠后表示量减的用法违背了语言的相似性原则,王姝在文献[4]与邓林川在文献[5]中认为这种用法的产生与源结构V一V和话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有关。而本文认为,应答语“那是那是”表示认可的客观语义之所以减弱,与主观化机制有很大干系,具体而言就是语言的礼貌原则与重复导致虚化这一历时演变规律之间的矛盾造成的。

E.C.Traugott是将主观化放入语言历时演变中进行研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语法化中的主观化表现在以下互相联系的多个方面:由命题功能变为言谈(discourse)功能;由客观意义变为主观意义;由非认识情态变为认识情态;由非句子主语变为句子主语;由句子主语变为言者主语;由自由形式变为粘着形式[20]。

“那是”从源结构中独立出来以后,辖域就从后面的“肯定义形容词”扩展到了前面发话人的观点,主要功能是起话语衔接的言谈功能。“那是”除了表示客观的认可义之外,还衍生了表示主观情态的寒暄义,传达出答话人的主观态度。但“那是”的后构式化演变证明“那是”的语音发生了弱化,甚至“是”已发生语法化[14]88,这带来了语义磨损,使得“那是”表认可语义的客观性减弱。而语言交际的礼貌原则要求和别人的观点多一致少分歧、多赞誉少贬低。因此,面对语法化的耗损,语言系统内部会选择“更新”“强化”或“叠加”等形式进行弥补[21]。本文认为,“那是”采用了“重复”的方式,“那是那是”处在由修辞性重复向语法性重复[22]转变的过程中。吴福祥认为,在语法化过程中,重复会导致“仪式化”(ritualization),使得反应者对刺激的反应减弱,人类语言中的套话和问候语就是这样形成的[23]。“那是那是”出于礼貌原则的敷衍义,应也是同理产生的。可见,“那是” 采用了重复以期维持原有的认可程度,但这种方式又将自己推向了进一步的虚化,更加侧重于语言的交际功能。

(二)类推

如开篇所述,“重叠”作为重要的语法手段有强大的类推作用,不少语言片段会通过语用重复进入到重叠形态,其中一个显著的方式就是这些重复的片段可以摆脱话语词语的引述宾语位置,而在句中充当句法成分,这样的情况在寒暄语中也存在。如:

例17: 倘若朱观察问长问短,他满嘴的“ 是是是,者者者 ”。因此朱观察很賞识他,肯同他来往。(《官场现形记·查账目奉札谒银行》第三十三回)

例18: 我对于斯丹尼同志在中捷文化交流上的贡献和照顾我的孩子深深地感激,也就向她表明了这情意,她“ 哪里哪里 ”地说着喜悦地微笑起来了。(人民日报 1957年4月1日《中捷友谊深入民间》)

例19: 面对大伙的嘱托,他只能“ 那是那是 ”地附和着。(自拟)

上面例子中的寒暄语分别作定语中心语和状语,拓展了只能简单引述宾语的功能,成为重叠用法。这样的用法还存在于英语、泰语等语言中,具有类型学意义。如:

例20: A: We were trained to train.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训练  例20、例21的译文为自译。 。

B:Yes yes ,but what I meant is it doesn't stop us being.是的是的,但是我的意思是这不妨碍我们做自己。(http://blogs.discovermagazine.com//)

例21: A:  ? 我说的事,你觉得怎么样?

B: .可以可以,但最好再补充一些。

例(20)例(21)中画横线的“yesyes”和“ ”结构都没有完全凝固化,但同“那是那是”一样,这类应答语都多了一层寒暄义,而一般的重复结构只是表示语义的重复或加强[1]8。如:

例22: 爸爸从容地笑着说:“把咱存的钱取出来,那还叫什么钱?再说咱们家多少年省吃俭用,才存那一万多一点钱,那叫什么钱?”王海真是不明白了:“ 那是,那是 咱们家买什么东西中奖了吧?”(《软弱·走下坡路最舒服》第四章)

因此,重叠结构的寒暄语是固定短语和自由短语之间的过渡阶段,这符合构式化理论的“梯度”观点。至于为什么重叠式寒暄语没有凝固成固定短语,本文推测可能和它产生时间较短及其音节数量较多有关。但“那是那是”和“那是,那是”两种形式并存容易造成与“敷衍情态义”和简单“重复义”之间的误配。 另外,“那是那是”的组构性降低,其语义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組成成分相加,这一点优于大多数并列式词语的语义特点[24]。因此,本文推断“那是,那是”的形式会逐渐消失,敷衍情态义应答语最终会选择“那是那是”这样凝固性强的固定短语形式,至此,敷衍情态义应答语“那是那是”也将作为构词重叠进入词库(lexicon)。

“寒暄语”是汉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学的重难点。目前,该知识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之一就是寒暄语的运用过于灵活,留学生难以根据语境准确判断如何使用。而汉语教材对寒暄语的重视度也不够,多数只停留在“你好”和“您好”的阶段[25]。那么,利用好答话人话首的句法位置和应答语“AA”或者“ABAB”的重叠式就可以从形式上帮助留学生判断寒暄语,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束语

应答语“那是”和敷衍情态义应答语“那是那是”的产生体现了语法化与词汇化的复杂关系,这两个构式是词汇化的形式,但是语法化的性质贯穿了整个构式网络发展的始终。本文从构式化理论角度,详细展现了敷衍情态义应答语“那是那是”的产生过程,并结合并列式词汇的语义特点,对敷衍情态义应答语语言形式的进一步固化作出了预测。

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敷衍情态义应答语“那是那是”在构式化过程中体现出了图式性、凝固性增强和组构性减弱特点,其形成受到主观化和重叠形式的强大类推作用影响。敷衍情态义应答语“那是那是”语义减量用法的产生是礼貌原则与虚化机制矛盾作用的结果。重叠式寒暄语的产生具有类型学价值,可以利用应答语“那是那是”的重叠形式开展对外汉语寒暄语教学。 参考文献:

[1]  刘丹青.原生重叠和次生重叠:重叠式历时来源的多样性[J].方言,2012(1):1-11.

[2]  储泽祥,黄云峰.“谢谢”的词汇化:从构形重叠到构词重叠[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1(6):107-119.

[3]  储泽祥.汉语构词重叠和构形重叠的互补分布原则[J].世界汉语教学,2018,32(2):173-183.

[4]  王姝.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式何以会表量减[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6(5):64-75.

[5]  邓林川.动词重叠的使用模式与表义机制研究[J].汉语学习,2021(3):26-33.

[6]  邢欣,白水振.语篇衔接语的关联功能及语法化:以部分感观动词语法化构成的衔接为例[J].汉语学习,2008(3):15-21.

[7]  尹世超,孙杰.“那”字应答句[J].语言文字应用,2009(2):60-68.

[8]  张振亚,王彬.应答语“那是”的语用环境及效果[J].修辞学习,2009(3):43-47.

[9]  曹秀玲,蒋兴.汉语“这/那-”系认同类话语标记考察:兼及“这/那-”系话语标记的不对称[J].当代修辞学,2015(5):8-18.

[10]  ROSTILA J.Lexicalization as a way to grammaticalization [EB/OL].http://www.ling.helsinki.fi/kielitiede/20scl/Rostila.pdf,2004:1.

[11]   TRAUGOTT,ELIZABETH C,GRAEMA TROUSDALE. Constructionalization and Constructional change [M]. 詹芳琼,郑有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12]  施春宏.构式三观:构式语法的基本理念[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1-15.

[13]  李艳芝.汉语中的构式化现象与构式宾语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23.

[14]   王志恺.“那是”的对话衔接功能及其固化:兼论“是”的进一步语法化[J].汉语学习, 2007(3):85-91.

[15]  李宗江,王慧兰.汉语新虚词[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208.

[16]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0.

[17]  郭华,董良和.“寒暄语”研究综述[J].鸡西大学学报,2007(6):78-79.

[18]  TRAUGOTT,ELIZABETH CLOSS. From propositional to textual and expressivce meanings: some semantic-pragmatic aspects of grammaticalization [C]//WINFRED P, LEHMANN,YAKOV MALKIEL,et al .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82:245.

[19]  李宗江.關于话语标记来源研究的两点看法:从“我说”类话语标记的来源说起[J].世界汉语教学,2010,24(2):192-198.

[20]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4):268-320.

[21]  刘丹青.语法化中的更新、强化与叠加语言研究[J].语言研究,2001(2):71-81.

[22]  徐默凡.语法性重复和修辞性重复[J].修辞学习,2009(2):1-10.

[23]  吴福祥.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6(1):18-24.

[24]  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19.

[25]  王乐.汉语综合课教材中寒暄语相关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22.

[责任编辑:吴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