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职业院校电商助农模式研究*
——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2023-08-02谢秋萍蒋玉娟苏钰婷
谢秋萍,蒋玉娟,苏钰婷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0)
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大环境下,为了稳步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全社会都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千秋伟业中。职业院校作为农业农村人才的重要培育基地,能够为农业农村输出人才、技能、知识、经验等全方位服务,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持续性力量源泉。自乡村振兴战略发布以来,地方职业院校充分调动自身教育资源,探索助力乡村的创新模式,其中电商助农顺应了当下社会的经济发展潮流,也符合高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就业输出方向。基于此,课题组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探索电商助农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电商助农发展现状
1.1 政策助力广西农村电商发展
广西农村电商发展是自治区重点经济工作,政府响应国家号召,迎合时代经济发展潮流,紧跟“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党旗领航·电商扶贫”等农村电商发展项目,促进各市县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截至2022 年,全区累计获批66 个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累计建成农村物流服务站点约5 000 个,广西快递进村覆盖率超95.56%。2016—2022 年,广西在全区实施“党旗领航·电商扶贫”行动,从党员带头人的角度出发,联合电商企业,帮助精准农业电商发展。同时,政府还组织了广西“三月三”电商节和“七一”红色购物季,对各地农特产品进行电商销售。这些政策和活动,都从政府层面大力鼓励农户、集体经济、企业等相关农业主体积极参与到广西农村电商的发展中来。
1.2 广西农产品电商新模式彰显活力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网络技术从2G、3G、4G 到现在的5G,移动电商的发展也催生出社群拼团、直播带货、短视频带货等电商新模式。从传统的PC 端电商到现在随时随地可进行的移动端电商,电商新模式的快速发展带旺了广西多处地方特色农产品产业。其中,以广西北流市为例,北流的大部分传统网商快速转变发展思路,迎合当下直播电商潮流,带着直播设备走进田间地头,纷纷做起了“主播”,或者与当地的“网红”合作,参与直播卖货。农产品电商新模式彰显的活力效果显著,2022 年广西北流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0.34 亿元,同比增长12.2%。截至2022 年底,北流市共有网店6 898 个、电商企业495 家,其中销售额超200 万元的电商企业有20 家、销售额超1 亿元的电商企业有2 家。广西农产品依托“电商+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的模式不断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
1.3 农产品电商平台助推农产品上行
广西是农业大省,多种农产品的年产量均列全国前列,因此找到好的农产品电商销路成为广西农产品经济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政府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联合了不少企业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来助推农产品上行[1]。这些农产品电商平台各具特色,企业、农户、合作社等涉农组织或个人可以根据农产品价格、品质、地域等属性选择合适的电商平台进行农产品上行销售活动。广西部分农产品交易平台如表1所示。
表1 广西部分农产品交易平台
2 职业院校电商助农模式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2.1 人才输出,注入农业电商新势力
职业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为主、知识型人才为辅的人才培养基地,校内设置了多门跟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学科。在当今大数据时代下,社会经济与互联网紧密相连,各行业逐步形成“线上+线下”的经营态势[2]。职业院校内的计算机、人工智能、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等专业人才培养出来后都可以直接向农村输入,助力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和结构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研究报告2021》可得,乡村家庭的人力资本水平仍然不高。其中,15~64 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中初中教育程度的占主体,这对于乡村农业的发展极为不利[3]。因此,职业院校重点向农业农村输出人才,可以采取定向就业的形式,为农业特别是电商方面注入人才新势力。
2.2 提升农产品电商品牌价值,推动农村发展
目前,农村农产品的产出大多数是初级和粗加工产品,售价低,缺乏品牌建设,直接导致农户收益低,从而整体影响乡村振兴的经济效果。随着直播带货的快速发展,电商农产品又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众多网红账号、企业账号以直播带货的形式将农产品引流上行,但农户地头价却很低,主要原因就是农户只提供初级农产品,没有使其产品具有品牌价值[4]。通过以农户为中心,由职业院校牵头,大学生为执行主体的方式,从农产品品牌入手,努力提升农户收益率。职业院校可以直接对接到帮扶农村,从专业上带领学生团队以创新课题形式、社会实践形式、创业工作室形式等,帮忙农户的农产品构建具有特色的品牌标志和品牌文化,从而提升农产品电商的品牌价值,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5]。
3 职业院校电商助农案例分析——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农源易购”为例
“农源易购”作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的一个创业团队,是由师生共同创办的,以学校的农产品营销实训基地一楼展销中心为创业创新基地,开展一系列的农产品创业活动,开创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电商助农模式。
3.1 师生共创
“农源易购”的创业指导教师由市场营销专业、农学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的老师构成;学生团队由电子商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会计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构成[6]。该团队的构建涉及了营销、电商、物流、财务、农学五个方面的老师和学生,是一个相对完备的电商创业团队。师生共创的创业团队,可以依托学校农产品实训基地作为创业办公室,依托学校电脑硬件作为办公设备,可以依托教师对接企业、农村基地的资源作为产品资源,学生创业的重点放在对农产品的图片处理、物流管理、价格把控、客户维护、渠道拓展等方面的工作内容上[7]。
3.2 “社群电商+直播电商”促销售
“农源易购”团队助农的农产品主要来自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的校企合作农产品基地以及学校的科技特派员对接的扶贫村产品。团队早期的销售模式主要是建立“农源易购农产品团购群”的微信社群形式,将有农产品需求的客户(主要为高校教职工)引流到该社群中,在群内设置群主、群管理员、群客服人员等工作人员。该农产品团购群以群接龙的形式,将农户生产的具有季节性、特色、口感好、特价的各种农产品引流到群内,供群内客户自行接龙采购。因社群维护良好,群内农产品复购率较高,也给农户创造了一条稳定的销售渠道[8]。团队后期新增的主要销售模式是迎合当下火热的直播电商,团队尝试以抖音直播等形式进行产品的销售,因账号粉丝数量仍在积累阶段,故该模式处于探索期。
4 职业院校电商助农模式发展制约因素
4.1 学生为主体,电商实践经验不足
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农源易购”的电商创业团队案例出发,不难发现师生共创的农产品电商创业团队虽然可以从不同专业群组建一个团队,但由于团队执行主体为职业院校在校生,他们需要一边兼顾学业一边兼顾农产品销售活动,精力上略显不够。同时,学生为执行主体,他们大多数是没有财务处理、图片处理、客户维护、渠道拓展等社会实践经验的群体,只能从日常课堂上积累的基础知识以及通过搜索引擎等网络工具进行学习的方式来获得创业操作的相关知识,总体上他们的农产品电商实践经验是不足的[9]。
4.2 依托职业院校,农产品资源不足
职业院校特别是涉农类院校拥有一定的校企合作资源、农产品基地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电商助农模式提供资源便利。但由于职业院校本身性质是以教育为宗旨,更多的篇幅会集中在教育方面[10]。其在对如“农源易购”等电商创业团队的资源支撑上起到的作用基本以资源介绍为主,在更深入合作方面远不如全心全意投身精力到电商助农的企业。因此,如果单依托职业院校的资源,电商助农模式的发展在财力、人力、物力上是存在一定的资源限制和阻碍的。
5 职业院校电商助农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
5.1 创建师生共创电商创业工作室,助力农产品销售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全国众多高校均创办了创新创业学院或者开设了“创新创业”“创业教育”等公共课程,还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创业赛事。这些举措均给各高校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因此,创建师生共创的电商创业工作室,可以让老师带动学生,结合高校企业资源,利用工作室的计算机硬件、直播设备、工作室仓库等相关资源助力销售农产品。这些农产品可以是地方特色农产品,也可以是高校对接的农户农产品资源。
5.2 培育电商专业人才,定向输入农业电商人力资源
职业院校基本都开设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学校可以立足院校所在省市的农业农村发展实际,走访农业电商企业,调查农业农村电商发展人才需求,制定适合当地农业农村电商发展人才需求的高校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同时,职业院校可以与农业电商企业签订学生定向订单班协议,学生从进入高校选择专业方向开始就确定其就业方向。这在一定意义上培育了学生对乡村振兴的兴趣和意志。农业电商定向班可以向农业农村定向输入电商人力资源。
5.3 做好科技帮扶工作,提升电商农产品质量
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 年)》以来,各地高校教师纷纷积极参与到精准帮扶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广西制定出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试行)》,从政策上激励科技特派员下乡工程,通过强化拓宽选派渠道、强化精准服务、强化支持保障、强化激励奖励,不断优化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让科技特派员在广阔天地中大显身手。职业院校教师是一帮具有高理论知识、一定教学经验、一定农业技术的科技人才,他们作为科技特派员起到的帮扶作用也是十分有效的,各大新闻媒体不乏报道高校教师作为科技特派员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充分发挥涉农院校优势,组建了果树、粮油、家畜、家禽、食用菌、桑蚕、农村经济合作组等8 个科技产业服务队,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指导6 个帮扶村建成了产业发展基地11个、村民合作社6 个、专业合作社7 个、电子商务平台3 个。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有效帮助农户提升农产品质量,发展其特色产业,搭建电商销售平台,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5.4 搭建“学校+企业+农村电商”消费助农模式
职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和输出的中转站,既与社会人才需求企业保持着紧密联系,也与人才需求农业产业基地保持着紧密的沟通。消费扶贫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其中间桥梁的主观能动性。首先,高校教职工就是一群具有中等消费能力的社会人群,高校可以与帮扶农村(基地)签订合作,将其特色农产品作为教职工节假日礼品或者引入校内教职工社群进行产品分享。其次,不少高校在校生进行农产品电商创业活动,院校可以积极为学生牵线将农户的农产品引荐给学生进行创业。最后,高校合作的企业、协会等社会单位组织也是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社会人群,他们日常对于特色、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也很大,高校可以帮忙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分享给合作的企业、协会,让这些企业和协会在平台上完成相关农产品电商交易活动。以上几种方式均可以有效地利用好职业院校的相关资源,真正意义地从行动上出发帮助农户脱贫致富。
6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坏也直接决定着广西总体经济的发展高低。广西有30 多所职业院校,让职业院校以电商助农的模式参与到广西乡村振兴的事业奋斗中,是十分符合当下经济发展潮流的一种方式。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作为广西唯一一所农业类职业院校,其在农业资源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可以从学生出发,从培养人才开始到学生到农村就业,一条线地参与到乡村振兴中。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对经济的推动和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