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的生命
2023-08-02彭俐
开栏语
学习语言需要一个好老师,他的名字叫作“诗歌”。越早读诗的孩子,语言智力越早成熟。而诗教更是几千年华夏文明的优良传统,哺育、滋养了一代代聪慧的学子。正如培根所言:“读诗使人灵秀”。因此,开办读诗专栏对家庭有益,与教育相关,为文学铺路。
诗歌代表人类语言表达的高度,思想的深度,情感的厚度,精神的宽度,思维的广度,理想的向度……它像钻石般通透,花朵一样美丽芬芳;恍惚与神明相遇,恰似与哲人攀谈……读诗之迷醉,吟诗之沉酣,赋诗之忘我,诵诗之陶然,让人忘却世间一切忧愁和烦恼,内心充满喜悦和欢欣。
诗歌语言是最精辟凝炼、最有效率的语言。语言的极致,包括优雅、高贵、纯净和美感,所指无他,惟有诗。让我们在彭俐老师的引领下,徜徉在诗意的世界里。
彭俐,高级记者、教授、诗人、评论家、文化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理事。
我要过这样的一生
不遗余力地飞升
耗尽所有能量
向上,向着苍穹
这是火箭的生命
直上云霄的征程
胸中热血沸腾
目标一直坚定
没有冲天的志向
要这皮囊何用
没有引燃的功能
不过废铁烂铜
这就是一种成功
奋力向上的人生
耗尽所有能量
照亮一片天穹
新的一年转眼就到来了。元旦的太阳照常升起,每个人又长大了一岁。
这是漫长生命旅途中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庄严而又神圣。每到这个时候,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相信你家院子里的大树也在用年轮思考。那就让我们回忆过去,瞻望未来,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吧。
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那么,什么是人生的价值呢?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需要想这样的问题吗?
记得我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就问过我们这个问题,我当时的回答有点少年老成的味道。我说:“人活一世,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总该做一些对他人、对群体、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对此,想必你也有自己的看法和说辞。
我在《火箭的生命》这首诗中尝试着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诗言志”的诗意便是借助“火箭”这个形象来完成的。如果我们赋予这个形象一个意义,此形象就变成了诗歌创作所需要、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意象。
那么,我怎么会想到用火箭来作比喻呢?
何其有幸,我们生活在祖国航天事业迅猛发展的大时代,中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再次圆满完成发射任务,欣喜之余就产生了联想,想到一枚火箭和一个生命的内在联系,液體火箭的燃烧剂可以点燃,我们人体也有热血提供能量,而火箭那种向上的冲劲不正是壮美人生所具有的特征吗?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让我们向上、向上,永远向上……如果人们终生学习,勇攀理想高峰,那么无论10岁的孩子还是100岁的老人,都可以去触摸天穹,去触碰宇宙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