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监管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探究
2023-08-02朱晓林
朱晓林
行政事业单位改革背景下,事业单位要提高内部控制意识,从财务监管的视角出发,不断加大内控力度和完善内控措施,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资金安全。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工作尚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思想重视度不够、预算管理不到位、内控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等等,严重影响各项业务活动的顺利实施,威胁资金安全,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现存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一)思想重视度不够
当前,部分单位领导对内控工作不重视、不了解的问题较为突出,尚未意识到内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紧迫性,对内控工作敷衍了事,在事业单位内没有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与氛围。同时,个别领导错误地认为内控工作是一项费力不讨好的工作,程序烦琐复杂,浪费时间和精力,导致内控工作流于形式。此外,因不重视内控工作,因而没有合理地设置岗位,一人多岗的现象突出,内控工作由其他岗位人员兼任,不仅工作压力巨大,而且内控效果差,无法及时地发现单位内部风险,极大地增加了资金被挪用、被贪污的风险,威胁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安全。
(二)预算管理不到位
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预算管理涉及诸多内容,如预算分析、编制、审核、审批等等,各个环节密切相关,若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极易影响预算管理工作成效。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并不到位,缺乏专业性,如预算编制不准确、预算审核不严谨等等,部分上报的预算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核,上报多少就是多少,尤其是在公务费用方面这一现象最为突出,极易造成不必要的支出和浪费。
(三)内控制度不健全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健全完善的内控制度的基础之上的。当前,调查发现部分单位所制定的内控制度并不完善,有的内控制度照抄照搬其他单位,有的内控制度的建设是为了应付检查,内控制度内容覆盖面狭窄,缺乏实用性,这必然会弱化内控效果。因内控制度不健全,导致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普遍存在重购轻管的现象,没有及时对资产进行盘点,购置的资产没有及时登记入账,极易导致账实不符、资产流失。
(四)制度执行不到位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工作的开展效果,关键在于制度的落实和执行。严格执行内控制度,有助于及时发现风险并制止,保障單位各项事务顺利开展。当前,事业单位内控制度执行并不到位,内控制度形同虚设,沦为摆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作用。内控工作的开展大多是按照领导意愿开展的,领导一句话即可代替所有流程,内控人员顺水推舟,严重弱化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工作成效,导致单位资金流失、浪费,这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有序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五)审计监督不到位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内审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自我审计和评价,能够及时发现财务、业务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但是部分单位内部审计监督工作却并不到位,没有制定完善的内审监督机制,没有成立专门的内审监督机构,审计工作以事后审计、监督为主,事前、事中环节处于空白,一旦出现问题,无法及时有效地阻止和干预,进而造成不要的经济损失。
(六)信息化建设滞后
信息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工作及生活。信息技术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应用,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当前部分单位却并不重视信息化建设,对信息化建设的意义缺乏有效的认知,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局限于信息的传输、处理方面,没有实现更深层次的应用。虽然个别单位依靠信息技术搭建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但系统存在安全缺陷及管理盲区,极易引发财务信息泄露、丢失等风险。
二、财务监管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对策探讨
(一)提高思想认识
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者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意识到内控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大对内控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力度,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带头遵守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为内控工作的实施营造有利的环境。同时,要加大对内部控制的宣传力度,让全体职工从思想上意识到内控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落实到行动上,营造浓厚的执行氛围,将内控工作落到实处,营造风清气正的单位形象,为单位发展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
(二)加强预算管理
财务监管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预算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加强预算管理,有助于保障国有资金合法合规使用,进而确保单位社会事务有序开展。所以行政事业单位要提高预算管理意识,制定完善的预算控制体系,明确预算事项,认真做好预算编制、分析、审核等工作,提高预算工作精细化水平,科学预测单位年度收支规模、结构,进而优化资源配置。同时,要做好预算指标审核工作,将资金开支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特别是涉及单位及各个部门的业务指标,应结合专业数据对预算数展开科学的评估,以便于实现对国有资金的合理分配。
(三)健全内控制度
财务监管视角下,为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要高度重视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工作。行政事业单位要对现行制度展开深入分析,明确短板,以此为基础并结合单位实际情况、需求,制定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内控制度并严格执行,对内控制度内容予以细化,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机制,包括监管机制、责任机制、报告机制等等,各项制度体系相互支撑、互为补充、关联密切,单位要统筹协调、分类指导,提升制度体系的可操作性,同时建立制定完善、指导实施、监督评价的闭环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内控制度的作用,规范内部权力运行,促进单位内部治理水平的提升。
(四)加大制度执行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效果与单位内控制度执行力度密切相关,两者呈正比关系,执行力度越大,则内控效果越好。所以单位在制定内控制度后,应严格执行,将内控制度的价值最大化,防止其沦为摆设。财务监管视角下内控制度执行时,应结合单位业务流程、经济活动状况,对账、表、报表等执行标准进行明确的界定,工作人员应按照规定及要求完成填报、审核、归档、保管等工作,特别是在开展收支、资产、政府采购、合同业务时,必须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及措施,明确内控工作重点环节、流程,准确评估潜在的风险隐患,同时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规避风险问题的发生,保障业务、经济活动安全,实现内控目标。
(五)加大内部审计力度
财务监管视角下的内部审计,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政府部门要不定期严格审计监督行政事业单位,有目的地做好离任审计、专项审计工作,针对审计时所发现的薄弱、高风险环节以及所暴露出的问题,应督促改进纠正,提升内部审计和财务监管水平。其次,针对部分无法自主完成审计工作的单位,要及时邀请社会审计机构参与审计,实现对审计工作独立性、严肃性的双重维护,同时也能够更及时地发现并解决单位财务问题。通过内部审计+外部审计,达到更加合理的审计监督效果,保证单位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提高资金利用率,防止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
(六)提高财务内控人员水平
为满足财务监管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工作需求,要高度重视对专业型、复合型财务内控人员的引入和培养,组建一支具备较高职业素质的财务内控队伍。首先,要加大人才引入,面向社会及财经类高校公开招聘优秀人才,严格做好应聘人员理论+实操技能的考核工作,确保其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高效完成单位内控工作。其次,要重视对人员的培训,制定完善的培训制度,定期开展专题培训活动,学习全新的内控理念、思想,引导财务人员向管理会计转变。并通过观摩学习的方式,取其精华,学习经验,提升技能水平,满足新时期单位内控工作要求,提高单位内控工作质量。
(七)加强内控信息化建设
信息时代,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中要重视对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应用,发挥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优势,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带动内控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时,要搭建完善的内控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各个部门信息的高效传输和共享,及时整合单位固定资产、预算、资金收支管理等数据,并进行同步化、动态化监管。要做好内控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及時发现并修复漏洞,应用数据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数字验证技术,降低单位财务数据信息泄露、丢失的概率,保证财务信息安全完整性,降低单位运行风险,推动单位内控工作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三、结 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与单位稳定发展密切相关,针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工作中所暴露出的各项问题,要高度重视,深入分析问题根本原因,提高内控意识,制定针对性、有效性的解决措施,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加大财务监管力度,确保资金安全性、完整性,推动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活动顺利进行,提高服务效能及水平,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