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注射固定方法在患儿皮下注射中的应用效果

2023-08-02李夏莲郭华燕罗玉星陈巧平肖云珍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20期
关键词:针头皮下舒适度

李夏莲 郭华燕 罗玉星 陈巧平 肖云珍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急诊科,福建 福州 350001)

皮下注射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基本护理技术操作,适用于小剂量药液以及生物制剂的注射中。此方法相比肌内注射,具有吸收速度慢以及起效时间长的特点,注射后多见的不良反应是疼痛[1-3]。在对患儿采取皮下注射时,因患儿惧怕注射器以及其穿刺时产生的疼痛感,使得患儿产生哭闹、抵触行为,进而影响注射效果。常规皮下注射固定方法无法获得较好的效果,不能有效减少划破皮肤、皮下硬结以及针头脱出的发生。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的注射固定方法在患儿皮下注射中对划破皮肤率、皮下硬结率及针头脱出率的影响,为临床开展相关护理工作提供循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12月在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急诊科治疗的3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及改良组,各15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固定注射方法,改良组则采取改良后注射固定方法。改良组患儿男68例,女82例,年龄2~8岁,平均(5.76±1.34)岁;常规组患儿男72例,女78例,年龄2~9岁,平均(5.67±1.23)岁。两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该组患儿接受常规固定注射方法。取侧抱坐式注射,对患儿需要注射的位置进行常规消毒后,左手绷紧患儿的局部皮肤,右手握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栓,将针尖斜面朝上,与患儿皮肤呈30°~40°,迅速将针梗的1/2~2/3经皮刺入,将药物缓慢推注后,用干棉签对针刺处进行轻压,迅速拔出针后,对针刺位置进行按压,直至不出血为止。

1.2.2 改良组 该组患儿接受改良后固定注射方法。在进行注射前,需指导患儿家属抱好患儿,较小的患儿指导其家属双腿夹住患儿的双膝盖及大腿部,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安慰患儿。对患儿需要注射的位置进行常规消毒后,左手食指与中指间夹住一支无菌棉签,左手握住患儿注射的肢体,拇指绷紧皮肤,右手手持注射器,以食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与患儿皮肤呈30°~40°,快速将针梗的1/2~2/3刺入三角肌下缘,针头稍稍偏向外侧,左手拇指食指固定针筒与针头连接处,左手掌根与小指固定注射部位上方的局部皮肤与肢体,随着患儿肢体小范围活动固定针筒,右手匀速缓慢推药,注射完毕快速拔针,按压2~3 min。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划破皮肤率、皮下硬结率、针头脱出率以及疼痛程度和家属满意度。①观察并记录患儿划破皮肤、皮下硬结以及针头脱出情况。②观察两组一次注射成功率。③采取疼痛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儿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该量表分值范围0~10分,其中无痛为0分;轻度疼痛,可忍受为<3分;存在疼痛,影响睡眠,可忍受4~6分;严重疼痛,无法忍受为7~10分,分值越高,则说明其疼痛程度越严重。④对两组舒适度进行评价,采取自制舒适度问卷表进行了解,等级为非常舒适、一般舒适及不舒适。舒适度=(非常舒适例数+一般舒适例数)/总例数×100%。⑤制定家属满意度调查表,评价家属对不同的固定注射方法的满意度。满意度评判标准为非常满意≥90分,一般满意60~90分,不满意<6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s)用于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n(%)]用于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划破皮肤率、皮下硬结率以及针头脱出率对比 改良组划破皮肤率、皮下硬结率、针头脱出率均低于常规组(2.67%vs.7.33%,2.00%vs.8.00%,2.00%vs.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划破皮肤率、皮下硬结率以及针头脱出率对比[n(%)]

2.2 两组一次注射成功率对比 改良组一次注射成功率为97.33%(146/150),常规组一次注射成功率为87.33%(131/150)。由此可见,改良组一次注射成功率相比较常规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94,P=0.001)。

2.3 两组VAS评分对比 改良组VAS评分为(1.34±0.23)分,常规组VAS评分为(3.25±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058,P=0.001)。

2.4 两组舒适度对比 改良组舒适度为96.67%(145/150),非常舒适例数为103 例(占比为68.66%),一般舒适例数为42 例(占比为28.00%),不舒适例数为5例(占比为33.33%)。常规组舒适度为88.00%(132/150),非常舒适例数为89例(占比为59.33%),一般舒适例数为43例(占比为28.67%),不舒适例数为18例(占比为12.00%)。χ2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在非常舒适(χ2=2.835,P=0.092)、一般舒适(χ2=0.016,P=0.898)、不舒适(χ2=7.957,P=0.005)和舒适度(χ2=7.957,P=0.005),改良组舒适度相比常规组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两组家属满意度对比 改良组家属满意度为92.67%(139/150),非常满意例数为95例(占比为63.33%),一般满意例数为44例(占比为29.33%),不满意例数为11例(占比为7.33%)。常规组家属满意度为80.67%(121/150),非常满意例数为78例(占比为52.00%),一般满意例数为43例(占比为28.67%),不满意例数为29例(占比为19.33%)。χ2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在非常满意(χ2=3.946,P=0.047)、一般满意(χ2=0.016,P=0.899)、不满意(χ2=9.346,P=0.002)和总满意度(χ2=9.346,P=0.002),改良组家属满意度相比常规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皮下注射就是向皮下组织内注射药液。通常使用的注射部位是上臂和股外侧。如胰岛素口服易受胃肠道中消化酶的损害而丧失功能,皮下注射则很快被机体吸收。早在15世纪意大利学者卡蒂内尔便给出了注射器的基本原理[4]。英国弗格森最早应用玻璃注射器,玻璃透明度高,可观察注射药物。之后又出现了玻璃管金属并用的注射器,可采用煮沸法灭菌,针头可研磨尖后重复使用并消毒[5]。目前注射器均为塑料制成,使用1次就丢弃,极大地降低了在注射过程中感染的风险。皮下注射的目的是快速发挥药效,适用于不可以或者不适合通过口服给药者以及局部麻醉给药或术前给药、预防接种者。

皮下注射具有创伤性,能够对患者产生一定程度的刺激[6]。此种方法多在小剂量药液注射治疗中,与肌内注射相对比,其药物吸收速度慢、药效起效时间长[7]。临床上在对患儿采取皮下注射时,因患儿年龄较小,容易对注射器产生恐惧,以致其产生抵触行为,无法顺利进行皮下注射治疗[8]。常规的皮下注射法进针速度慢,针头通过真皮层时间较长,产生的疼痛感凸显,同时无法较好的应对患儿抵触行为,从而产生划破皮肤、皮下硬结以及针头脱出的情况,这就增加了患儿不必要的伤害,并且可增加患儿的抵触情绪[7]。

相关研究对不同体位下肌内注射进行研究,发现临床上传统的侧卧式固定法有如下不足:其一,固定性不强,说教效果不佳,忽略了患儿的情感需求。将患儿置于治疗台上,患儿脱离家人的拥抱,在不熟悉的床上缺乏安全感、害怕,出现哭闹,不停挣扎行为。其二,患儿臀部扭动多依靠腰骶部用力,在侧卧位下腰骶部很难固定,造成护理人员在对患儿皮下注射时易发生注射针头割伤皮肤、针头脱出、药液外溢、皮下淤血及皮下硬结等现象[8]。而家长用双臂将患儿双手夹在腋下,可以避免其双手乱握,从而避免影响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操作。家长掌指部紧紧抱着患儿的腰骶部并向自身方向稍用力牵拉,可以避免患儿腰骶部受力过大,利于臀部制动。家长大腿夹住患儿的双膝,患儿双腿伸直,这样可以避免其臀部的扭动和利于注射处肌肉的松弛;患儿的脚悬空可以避免其上下左右蹬动;家长和患儿之间呈现一种互相拥抱的状态,利于家长和患儿之间亲密的语言沟通和非语言交流,以满足患儿的情感需要。经采取上述方法,患儿针头脱出、药液溢出、皮下淤血、皮下硬结发生率相比较传统方法明显降低。相关研究指出,传达感情的言语和距离呈反比关系,越接近越有效,且随距离增加而减弱[9]。患儿依赖性较高,当其处于紧张状态和害怕状态时渴望成人的庇护和安慰,家长的怀抱和安慰性和鼓励性语言的运用,可以减轻患儿的紧张感和恐惧心理,从而降低注射针头割破儿童皮肤,针头脱出和药液外溢,皮下淤血和皮下硬结等发生率。上臂三角肌下缘中区皮下组织较下缘其他部位厚,且提起部位皮下组织间隙拉大,利于药物快速扩散,避免药物高浓度聚集,大大的减轻注射的疼痛。改进的注射方法为上臂三角肌下缘中区皮下注射45°,拔针后用无菌棉球压紧,可以防止进针过浅的药液注入皮下造成皮下硬结和进针过深造成深部血肿机化成为硬结,同时能够减轻患儿的疼痛,提升其舒适度[10]。

在相关研究中了解到,患者实施改良后的皮下注射固定方法,可较好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提升进针的速度以及缩短进针时间,同时能够降低划破皮肤以及针头脱出的发生率[11]。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改良组划破皮肤率、皮下硬结率、针头脱出率、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改良组一次注射成功率、舒适度、患儿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由此可见,采取改良后的注射固定方法的效果凸显优于常规注射固定方法。常规皮下注射在注射期间无其他固定干预方法,而改良的皮下注射方法则增加了患儿家属的介入,通过给予患儿一定束缚,能够有效避免患儿因害怕而产生晃动,从而影响皮下注射操作。同时在快速将针梗的1/2~2/3刺入三角肌下缘,将针头稍稍偏向外侧,护理人员通过左手拇指食指固定针筒和针头连接处,左手掌根和小指固定注射部位上方局部皮肤与肢体能够形成良好的固定作用,进而减轻患儿二次扎针伤害[12]。

综上所述,在患儿皮下注射中采取改良后的注射固定方法,能够降低划破皮肤率、皮下硬结率以及针头脱出率,同时能够减轻其疼痛感,从而提升家属的满意度。由此可见,此种方法在患儿皮下注射中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针头皮下舒适度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不同内镜术治疗消化道上皮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