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对外开放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施路径*
2023-08-02胡海峰
● 胡海峰
(北京师范大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 100875)
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就是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战略安排等科学内涵和体系,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因此,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是一个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判断和战略部署,深刻理解和把握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演化逻辑性和内在统一性,全面深入地推进这一命题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更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过去40 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2]。我国发展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一)以开放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现实成就也充分地说明,开放是改变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以开放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打开国门搞建设,我国对外开放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壮大,成为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3]。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也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4]。
1978—2019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实际增长率高达9.4%,是同期世界上最快的增长速度。1978 年,中国GDP 仅为1 495 亿美元,相当于当时日本生产总值的14.75%,美国的6.40%。2010 年,中国以6.09 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后,2021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 万亿元,2022年再上新台阶达121 万亿元。如今中国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位,成为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和服务出口国、第二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和服务进口国,以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据世界银行2022 年统计,2013 年到2021 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38.6%,超过了G7 国家贡献率的总和(25.7%),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和稳定器。
(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我国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动力
当前,中国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不懈探索。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甚嚣尘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所遇到的崛起障碍、外部冲击和巨大风险不容低估。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持续上升——从2012 年13.6% 上升到2021 年18.5%,相当于美国经济总量的77%。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购买力平价数据,2001 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2016 年超过欧盟,2017 年又超过美国——在中国经济实力同美国经济实力不断逼近的趋势下,面对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美国出于霸权主义的目的,极力要扼住中国发展的咽喉,对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讹诈、遏制、封锁、极限施压等政策措施。从国内形势看,中国自2015 年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后,经济面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压力致使经济运行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等问题愈发突出,造成经济增速呈现趋势性放缓态势,经济增长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与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概括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与此同时,我国又过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截至2021 年底,全国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67 亿,占总人口的18.9%,约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4,面临着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突出困难。“人口红利”“要素红利”和“全球化红利”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对外开放的传统比较优势已经弱化,而新的国际竞争优势尚未形成[5]。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成为必须跨越的三大关口。
在内外环境明显变化的背景下,面对内外部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因时而变、因势利导,开放成为牵动与影响全局的关键因素,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我们破解发展问题的重要动力[6]。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与高质量发展阶段相适应、要素禀赋相匹配的开放新格局,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加快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我国经济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已经成为新阶段新征程对外开放工作的新目标、新要求、新任务。
二、高水平对外开放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都是未来一个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抓住新的战略机遇,需要我们更好地发挥对外开放的作用,引进更多国际先进要素,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扩展新空间、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走开放式创新之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通过开放促进改革,形成市场化改革新动力
开放是最大的改革。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回顾我国改革开放40 多年的历程,改革和开放同步推进、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改革为开放创造体制基础和内在条件,开放为改革提供经验借鉴和活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 年4 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要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的重大成果,善用高水平开放倒逼深化改革,促进深层次改革。
回顾改革开放40 多年历程可以发现,倒逼机制是推进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机制[7]。以开放促改革是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所谓倒逼机制,就是以落实责任、解决问题、实现目标为强约束,引导改革方向,规范改革措施,推动改革不断深化。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渐进式开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外开放在地域上、产业上都是有差异的、有先后次序的[8]。从1979 年开办经济特区到2000 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我国在地域上形成了从沿海、沿江、沿线城市对外开放到内陆中心城市的全面开放;从扩大对外商品贸易到引进外商投资;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以资源比较优势参与全球分工体系,到国内国际联动开放发展,形成国内国际大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到参与全球经贸规则改革和全球经济金融治理。这一对外开放过程持续了40 多年,形成了对外开放为改革创造新的需求、激发出新的动力、指明新的方向、提供新的体制供给,并通过改革试点运行、积累经验、逐步推广的“试验性”改革,先增量后存量的“双轨制”改革,以及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有序性”改革,从而变被动改革为主动改革,最终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育和建设[9]。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发展也处于转型期和换档期,针对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创新不足等“险滩”或“硬骨头”,需要以更大的勇气,打破思想束缚和利益藩篱,进一步深化改革[10]。同时,外部环境的变化客观上也要求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改革与国际通行规则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适应以高标准、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为核心内容的国际区域贸易协定新趋势,深度融入国际市场。通过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变外部压力为内生动力,以制度型开放为龙头,加快催生市场化改革新动力,破解市场化改革的“硬骨头”,进一步促进国内体制改革,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再造一个“开放红利期”。
(二)优化国内国际资源配置,推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塑造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而作出的战略抉择。为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是要有效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动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既要注重以国内循环为支撑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也要注重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循环的效率水平。这就要求必须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开放新格局。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贸易体系中,与世界许多国家的产业关联和相互依存程度都比较高,并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在500 余种主要工业品中,我国有220 多种产量位居世界首位,其中汽车、工业机器人等产量全球占比超过30% 以上,粗钢、主要有色金属、水泥、纺织纤维加工等产量全球占比超过50%。作为全球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国际分工由产业内分工向产品内分工深化发展,全球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为我国进一步深度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契机[1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这一目标需要在开放的条件下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1]。国内外需求市场本身就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掘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对接,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更好地争取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有助于不断优化国内国际资源要素配置,而且也是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稳定安全的供应链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能有效提升贸易投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更大程度地吸引和利用外资,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畅通的外循环系统,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畅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延伸产业链,稳定供应链,强化创新链,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水平,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7]。
(三)重塑全球创新版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局的关键时期,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交叉融合为特征的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引领着科技产业发展方向,开辟出新的巨大增长空间。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推动着制造业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和企业形态发生根本性变革。全球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不断深化,先进制造业领域国际竞争日趋激烈[12]。世界主要工业大国纷纷制定发布制造业发展战略,加强前瞻性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强化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抢占竞争制高点,推动高端制造业回流,夺取发展主动权。新兴经济体凭借其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这一新趋势使我国科技发展面临发达国家占据制高点与新兴经济体技术赶超的“上下夹击”。高技术领域竞争与冲突已经成为国际竞争新焦点[13]。为在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中不断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影响力、持续力,就必须适应产业科技新趋势,跟上时代步伐,顺势调整经济发展路径,建设强大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形成全球竞争新优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经济转型升级最重要驱动力。我国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重要突破。使开放成为创新的重要源泉,把开放创新作为新型开放大国的重要选择是我们面对挑战的必然选择。推进高水平开放有助于我国赢得全球新一轮科技竞争与产业变革中的主动,加快实现基础研究与基础创新的突破,加快产业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加快颠覆性技术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不断突破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瓶颈,推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出国际竞争新优势。
(四)推动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释放巨大内需潜力
我国拥有14 亿多人口,其中4 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向高收入国家的水平看齐。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和优化升级,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使我国形成世界上最具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同时,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制造业体系,220 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供应链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强大的供给能力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这是我国大国经济的独特优势所在。市场是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市场的范围决定了分工的广度和深度。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显著的规模经济优势、创新发展优势和抗冲击能力优势。坚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就是要充分利用好超大规模市场这个宝贵的战略资源,为市场主体营造长期稳定的良好发展预期,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提升市场主体自主支出意愿和能力,以规模扩大、结构升级的内需牵引和催生优质供给。
限于中国的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当前仍存在市场垄断、市场封闭、市场无序等统一开放程度不足问题,大国竞争优势难以发挥,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14]。由于当前我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已经高度融合,持续释放出巨大内需潜力离不开高水平开放的突破。推进高水平开放有助于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能源结构等的调整优化,加快推动国内结构转型。同时,加快推进服务业市场全面开放,扩大服务进口,有助于缓解有需求、缺供给的突出矛盾,倒逼国内服务业企业转型升级,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在更高水平上参与世界市场竞争,反过来也对国内市场的建设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我国加快建设一个高效、公平、开放的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提供制度供给,推动市场由大到强转变。
(五)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全球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将加大放宽外商投资准入,提高便利化程度,促进公平开放竞争,全力营造优良营商环境。中国的大门对世界始终是打开的,不会关上。开着门,世界能够进入中国,中国也才能走向世界。我们希望,各国的大门也对中国投资者公平敞开。随着“引进来”和“走出去”深入发展,公平开放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公平开放既包括我国要给予内外资企业同等待遇,也包括东道国给予中国企业公平待遇。推进公平开放,需要营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也需要世界各国公平对待中国企业。
营商环境就是发展的体制性、制度性安排,直接影响激烈国际竞争环境下市场主体的兴衰、生产要素的聚散、发展动能的强弱。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15]。公平竞争是改善与提升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更高水平开放的必然要求。通过高水平的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政策举措,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切实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吸引各类高端资源要素集聚和配置,实现从成本优势向以人才、资本、基础设施、技术、服务、品牌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通过营造稳定、公平、透明,法治化、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实现各类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自由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激发企业市场活力,提升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实力,培育对外开放的新优势。
三、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主要任务和实施路径
(一)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制度型开放是我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应对竞争优势转换、适应国际经贸规则深度调整、营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的主动选择[16]。2018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2019 年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2020 年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持续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我国制度型开放经过了由“推动”到“稳步拓展”,再到“稳步扩大”的过程,通过找准高水平开放的着力点,坚定不移地推进制度型开放,以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和经贸合作潜力[9]。未来需要我们在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的同时,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营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一是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二是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加快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制定新的外资基础性法律,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三是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健全技术贸易促进体系。稳妥推进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等金融领域开放,深化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健全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四是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五是完善出入境、海关、外汇、税收等环节管理服务。
(二)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尤其是党的十八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历史性成就,2020 年我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分别跃居全球第一位和第二位,2021—2022 年货物与服务贸易总额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位,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贸易效益显著提升,正在向贸易强国迈进[3]。但“大而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就是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由以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和服务贸易协调发展转变。一是加快货物贸易优化升级,通过优化贸易结构、积极扩大进口、推动贸易投资协调发展、加快发展贸易新业态,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二是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优化服务进出口结构、加快服务外包转型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推动服务贸易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提升。三是发展数字贸易,通过培育数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建立健全数字贸易治理体系,打造建设贸易强国的“新引擎”。四是深化国际经贸合作,通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优化贸易促进平台,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为建设贸易强国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五是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实施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
(三)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对外开放的工作重点。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未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一是巩固现有的合作成果,通过增进战略互信,寻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大力推动互联互通和产业合作、金融合作。二是拓展新的领域和空间,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将传统的基建、产业、金融合作,拓展到绿色、健康、数字、创新、国际减贫合作等领域,使之成为新的共建增长点。三是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全面加强海关、检验检疫、运输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合作,持续地为共建“一带一路”增添新活力、新动力。
(四)优化区域开放布局
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区域资源错配和开放差距明显等问题比较突出,东部地区仍是开放型经济的主要集聚地,东快西慢、沿海强内陆弱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从优化区域开放布局着手。要在进一步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一是加快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步伐,坚持以开放促开发的思路,完善口岸、跨境运输等开放基础设施,实施更加灵活的政策,建设好自贸试验区、国家级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开放平台,打造一批贸易投资区域枢纽城市,扶持特色产业开放发展,在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形成若干开放型经济新增长极。二是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国家级的大通道,使中国西部内陆腹地通达东盟,走向全球,是连接欧亚全球供应链中心的运输大动脉和合作大桥梁。通过推进国际国内多式联运标准化和一体化、提升通道服务供应链产业链水平、推动与沿线国家地区的交流合作,高质量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三是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对标国际先进规则,鼓励地方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形成更多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四是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
(五)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
当今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动荡,以高水平开放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不仅对我们的自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也体现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发挥重要的稳定作用,为全球提供的一项重要公共产品的大国担当。党的十八以来,我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已跻身对外投资大国行列。但总体看,企业“走出去”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够强的短板。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和海外并购等对外投资,不仅可以带动我国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扩大市场渠道、提高创新能力、打造国际品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而且还可以起到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的重大作用[16]。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在推动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金融市场稳定等方面,更为主动地发挥引导作用。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坚定不移地维护WTO 多边机制的核心价值,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推动新兴领域经济治理规则制定以及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与国际社会一道构建以规则为基础的现代多边贸易体系,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实现我国与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17]。
(六)筑牢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安全屏障
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企业在海外形成的资产规模迅速扩大,我国公民出境人数迅速增加。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在开放中谋求自身安全,扩大共同安全。要在高水平开放中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刻认识扩大开放中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把握好扩大开放的力度、速度和程度,以开放增实力防风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健全风险预警监测防控体系,要防范外部因素可能引发的经济、金融、贸易冲击,以及网络攻击、数据泄漏、粮食能源危机等风险,在更高开放水平上动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