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2023-08-01亓萌萌

建材发展导向 2023年9期
关键词:分层裂缝混凝土

亓萌萌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2)

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中, 不可或缺的重要施工材料就是混凝土, 而混凝土施工方面相对关键的一项工艺技术就是浇筑技术, 其与混凝土施工质量密切相关, 在混凝土浇筑不科学、 不合理的情况下,导致混凝土施工有质量问题产生, 会引发结构方面的裂缝问题, 最终致使工程安全隐患大幅增加, 也会导致建筑整体质量随之降低。 对此, 建设工程的实际施工建设中, 必须要保障浇筑技术应用操作的科学性、 合理性, 也要结合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将适宜的应对举措制定出来, 保障整体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 为施工有序推进提供保障。 但从当下一些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情况来看, 浇筑技术应用方面仍存在不足, 无法为建筑质量提供保障,所以必须要进一步探讨、 分析浇筑技术的实际应用。

1 混凝土浇筑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 建筑工程施工中, 对混凝土结构的要求较高, 所以实际的施工中, 浇筑要不间断的进行, 同时一次浇筑量大, 通常也会要求浇筑中不留缝隙[1]。 但值得注意的是, 因混凝土结构的显著特征就是体积大, 而受外界多方面因素影响, 会导致结构内部的各部分温度处在不均匀的状态中, 因结构内外有较大的温差, 所以内部会有水化热反应发生, 此时混凝土内部热量散发难度很大, 但表面往往会快速散热, 一旦这种内外温差所产生温度应力超出混凝土所承受拉力极限, 表面裂缝问题就会因此产生。

其次, 浇筑施工的后期, 因热胀冷缩, 所以前期水化热反应所产生热量已经呈现消散状态, 而内部结构也会逐步的进行冷却收缩, 但这一过程, 受已浇筑混凝土或地基方面的制约性因素影响, 会导致其接触部位有较大内应力产生, 此时因受力平衡,所以混凝土正截面就会有一种拉应力形成。 而在这两个力平衡被打破、 或者比混凝土当时期龄极限抗拉强度高时, 裂缝就会产生, 且此时产生的裂缝甚至会向整个混凝土断面进行贯穿, 导致一种贯通型裂缝逐步形成, 最终会给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也很难估量其带来的安全危害。

2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要点

2.1 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该方面准备工作具体涉及以下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 要科学优质选材。 要想为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就要与工程特点相结合, 注意混凝土原料的合理选择。 如水泥的选择中, 要注意其性能的检查, 并与工程需求相结合, 保障所选水泥材料具备合理性和适用性[2]。 骨料的选择环节, 应注意其光滑性的检测, 应与不同需求相结合, 注意骨料粗细规格的严格控制, 使选择不当而引发的质量问题切实规避。 科学、 优质的选材, 与采购人员自身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密切相关, 所以需要采购人员在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上提高重视程度, 并与工程结构实况相结合, 将采购工作落实好, 从根本上保障施工质量。 另一方面, 控制混凝土配比。 混凝土配比与混凝土质量及结构施工质量密切相关, 若施工方并未在混凝土配比控制上提高重视程度, 也并未针对配比进行测试就直接进行混凝土的配制, 此时一旦配比与设计标准不符, 将会给混凝土浇筑质量造成直接影响, 且安全问题也会由此引发[3]。

2.2 合理选用混凝土浇筑方案

混凝土浇筑方案的选择与浇筑质量有直接的关系。 目前, 建筑业关于混凝土的浇筑方案, 主要有以下几种浇筑方案, 具体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用, 保证达到最佳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效果。

1) 全面分层浇筑。 在首层浇筑作业完成后, 进行次层浇筑作业的一种浇筑方法就是全面分层浇筑,一般是在结构简单、 无较高技术要求的建筑工程中应用。 该种浇筑技术应用中, 要为混凝土结构平面面积与一定标准相符提供保障, 原因是在面积过大的情况下, 应用此种浇筑技术并不能为浇筑效果提供保障[4]。 具体的浇注环节, 需要施工单位确立相应的浇筑起点, 该起点可为结构短边位置, 之后逐步推进到长边方向。 在结构长度较长的情况下, 要做到一次性浇筑。

2) 分段分层浇筑。 混凝土浇筑中, 在所用运输设备、 搅拌设备与要求不符的情况下, 很难为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此时选用的浇筑技术就应是分段分层浇筑。 具体的浇注环节, 需要施工单位先进行最底层结构面的浇筑, 而第二层结构面的浇筑中, 应注意其和最底层间距的控制, 之后利用与第一层浇筑同样的措施来进行浇筑。 分段分层浇筑在结构面积、 长度较大的工程中适用。

3) 斜面分层浇筑。 该种浇筑是对全面分层浇筑的一种优化、 改进, 实际进行浇筑时, 要从混凝土构件边缘部位进行浇筑, 之后从斜面出发, 将端对端的浇筑顺利完成。 该技术在梁体结构的浇筑施工中有很强的适应性, 但基于浇筑面为斜面的考虑,浇筑后混凝土材料沿斜面移动的问题极易出现, 所以实际选用中, 应事先了解结构高度, 若结构是以多层构件和高度偏大为主要特征, 技术不适用。

2.3 墙、 柱的混凝土浇筑

该方面混凝土浇筑中, 先于根部进行30 ~50mm的座浆, 该环节水泥砂浆配比要和混凝土中水泥砂浆配比呈现出一致性, 之后选择分层下料、 分层振捣浇筑法进行应用, 并确保分层高度控制在50cm的范围内。 该环节也应针对分层标尺杆进行制作, 以达到混凝土分层下料厚度的有效控制摸底。 施工在夜间进行时, 要保证照明的充足性, 使下料工能够更清晰的看清标尺杆标志。 在混凝土的振捣中, 要以插入式振捣棒的应用为主, 其中必须要振捣的就是柱边四角和柱边, 在移动振动棒的过程中, 间距应控制在40cm的范围内[5]。 进行墙体的振捣操作时, 所控制的振动棒移动间距为≤40cm, 实际的振捣中要以快插慢拔的原则为主, 而在混凝土表面泛灰浆且无气泡冒出的情况下, 振捣方可停止, 为振动棒所在部位混凝土具备良好密实度提供保障, 也能使漏振、 过振现象切实规避, 确保充分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 为表面观感、 质量提供一定保障。 墙柱的混凝土浇筑中, 若浇筑高度>2m, 下料时就要利用串砼和溜斗; 而对于出料口到浇筑层的倾落来说, 倾落自由高度应控制在≤1.5m的范围内, 该环节不应进行集中倾倒, 原因在于集中倾倒的情况下,会导致模板或钢筋受到严重的冲击。

2.4 梁板的混凝土浇筑

该方面浇筑作业具体开展中, 所遵循的原则为先远后近, 具体选择浇筑方向时, 要尽量沿次梁方向逐步的推进浇筑作业。 对于梁中的混凝土浇筑来说, 应以分层斜面浇筑法的应用为主, 基于插入式振捣棒的应用来开展振捣操作, 该环节要注意振捣棒移动间距的控制, 一般约为40cm, 并沿梁测逐步地向后进行移动。 完成梁板混凝土振捣作业的情况下, 要以钢筋上的50 控制线为依据, 积极开展平整操作, 该环节可先安排抹灰工利用木杠进行刮面处理, 之后借助长木抹子进行抹平操作, 而在混凝土进行终凝之前, 要及时扫毛混凝土面, 这个过程要沿统一方向扫毛, 且随意拉毛而给混凝土观感、 质量造成影响的现象应严格禁止[6]。 在完成扫毛操作后, 注意塑料薄膜的及时覆盖, 并落实保湿养护措施, 该方面的浇水养护应≥7d。

2.5 混凝土振捣

浇筑作业完工后, 应利用专业振捣设备, 保证混凝土材料能够均匀混合。 为确保振捣技术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 需要施工单位重点关注振捣设备的合理选用, 并注意各方面影响因素的综合考量。 1)与建筑结构实况相结合, 针对振捣设备进行科学的选用, 如以基础板为例, 其厚度大, 浇筑作业完成的情况下, 要借助浸没式振捣设备来进行振捣。 此外, 还应该以混凝土原料骨料粒径为依据进行设备的选用, 原因在于不同粒径材料的性能有所不同,所以对振捣设备的要求也会存在一定差异。 以小粒径混凝土材料为例, 其流动性较高, 粘度较低, 所以所选的振捣设备要具备高频率、 低振幅等特征[7]。2) 实际的振捣中, 需要施工人员对振捣时间严格控制, 为振捣效果提供保障, 一般为30s以内, 振捣中也需要施工人员对混凝土的状态进行实时观察,规避离析问题, 为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保证。 在混凝土表面有泥浆冒出且气泡完全消散后, 振捣应立即停止。

2.6 混凝土养护

整体浇筑作业完工后,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就要积极开展, 具体应与施工环境相结合, 保障所选养护方法更具科学性、 合理性。 养护工作实际开展时,要为混凝土表面湿度处在良好状态中提供保障, 使施工效果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且针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养护处理时, 要持续进行7d 以上的养护, 且养护时间不能随意缩短。 除此之外, 养护中也需要施工单位注意把控力度的适当提升, 使整体养护效果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8]。 养护环节, 可通过洒水湿润或薄膜覆盖等养护手段的应用, 达到预期的养护目的, 也需要施工单位注意混凝土养护情况的实时观察, 在混凝土工程未达到养护处理预期目标的情况下, 养护工作不应提前结束, 避免受该方面因素影响, 导致混凝土性能随之降低。

2.7 混凝土裂缝处理

从现阶段大多数工程施工建设情况来看, 混凝土结构方面普遍存在的一种常见问题就是表面裂缝,为了避免裂缝不断扩大而给工程整体结构造成影响,必须要针对性处理混凝土的裂缝问题。 对于一些小裂缝来说, 要用水将裂缝部位清理干净, 在该部位干燥的情况下, 将环氧浆液灌入其中, 使其达到封闭的状态。 对于一些大裂缝来说, 需要施工单位针对裂缝的位置进行挖槽, 使凹槽形成, 之后清理表面, 并进行浇水湿润处理, 在此基础上进行界面剂的涂刷操作, 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进行填塞、 压实, 并利用环氧胶泥将凹槽位置补平, 在该部位完全初凝的情况下, 进行洒水养护处理, 而在终凝后, 要及时覆盖土工布并进行洒水养护[9]。 受结构变形而产生的裂缝现象处理中, 可将环氧胶泥、 防腐涂料涂抹在裂缝部位, 且裂缝表面也应注意玻璃布的覆盖, 借此即可达到裂缝处理效果的优化目的。

3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提升措施

3.1 严格的控制混凝土裂缝

为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 可从以下三方面出发:1) 严把配比关, 要同时兼顾混凝土设计强度及其自身坚固性, 基于砂石、 水泥配比的严格控制, 将适量减水剂及膨胀剂等加入其中, 达到水泥用量的控制目的, 使水化热所产生温度最大限度降低; 2) 将浇筑后初始温度降低, 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手段如下: 利用相对低温的水来冷却砂石或使混凝土初凝时间延长, 也可通过浇筑速度的降低等, 实现混凝土浇筑后初始温度降低的目的[10]; 3) 注意混凝土拆模时间的严格把控, 在混凝土内外温差处在25℃以下的状态中时, 拆模工作可以进行; 但值得注意的是, 一旦温差超过这一温度限制范围, 要落实保温措施, 使内外温差有效减小, 借此规避内外温差而引发的裂缝问题。

3.2 强化浇筑后测温和养护

建筑混凝土浇筑中, 能够有效预防温差裂缝问题的一个关键手段就是浇筑后测温和养护。 近些年,在建筑工程规模日益扩大的背景下, 开始涌现越来越多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项目, 此时也日益突出了测温和养护的重要性[11]。 对此, 要想为现代建筑混凝土浇筑质量提供一定保障, 使温差裂缝的产生得到切实防控, 就要将专门且独立的测温、 养护小组积极组建起来, 基于岗位工作内容、 测温养护细则的明确, 加之合理的设定测温间隔、 科学的规划养护流程等, 促进混凝土养护水平、 效果的全面提升,保障温差裂缝的产生得到有效预防。

4 结语

在当代建筑工程中, 不容忽视的一项施工作业就是混凝土浇筑, 其与混凝土施工质量、 建筑整体结构安全性及稳固性等密切相关, 而在浇筑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的情况下, 工程整体建设都会受到影响, 也会埋下一定安全隐患。 对此, 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要充分把握技术应用中的要点内容, 以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保障为立足点, 科学进行浇筑, 并配合应用一系列可行性的浇筑质量提升措施、 手段,为项目顺利、 高质完工奠定基础, 同时也有助于我国建筑业的长足进步。

猜你喜欢

分层裂缝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裂缝(组诗)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混凝土,了不起
雨林的分层
地球的裂缝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