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美育的空间路径探索与教育前沿实践

2023-07-31杨方伟

中国美术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美育社区空间

杨方伟

中国目前正处于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社区空间的物理结构、“社会形式”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了“田园城市”构想的“邻里单元”。中国社区营造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传统与现代”关系中具有中国社会发展节奏特点的新体验、新问题。

“社区美育”的概念,正是在这样的状况下被提出,因为社区美育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审美熏陶和社区环境优化,而且是社会美育观念向生活场域延伸、人际关系延伸的具体行动。社区美育的行动机制,是以构建“审美感知”的具身体验,介入到社区生活空间、公共空间,搭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公共性对话”,从而通过建立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实现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时代的新关系建构。

社区空间既是“地方”所在,同时也是与社会关系、生活场域、个体经验紧密相连的场域。在一系列的社区美育行动中,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社会空间与地方文化的关系,在这样一组关系中,社区美育实践在与社会互动过程中超越了日常生活经验,折射出生命的含义与文化的自主意识。空间的意义与个体的经验、生命的价值感交融在一起,相互定义、相互凸显,这种双向建构的机制正是社区美育实践介入社会空间的真实路径。

四川美術学院的“中国社区美育行动计划”,将课堂教学与社区实践相结合,在重庆市的大渡口重钢社区、大学城的虎溪社区等展开了一系列项目调研和社区美育行动。整个项目可以看作是对社区空间“所表达出来的社会过程”的体察、记录与认知,进而在艺术体验、符号提炼的过程中,建立社区特点的彰显与外界的符号认知、情感交流的连接。基于对社区不同关注点,同学们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状况、社区义工的工作方式、社区历史的形成演变等方向进行了调研,以视觉化的方式对社区问题的理解、认知进行了各自的表达。

基于项目式教学展开的社区美育行动,联通了生活空间、展示空间,以及社会话语讨论的空间,这样的连接正是社区美育行动独特而重要的功能机制。一方面,借助社区的空间环境,让学生对生活有真实的体验;一方面,让他们在发现问题、思考社会的过程中生成自我意识。当他们的艺术表达可以将社区的状况、面临的问题纳入到公共传播的渠道中时,他们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人文价值观的自觉性形成,就构成了社会、作品、自我互动建构的学习收获,并且这种收获是得到更广泛社会关注和检验的,而不是象牙塔中的。

“中国社区美育行动计划”不断探索艺术如何向社会现场延伸的方式。艺术、社区与教学相结合构成了美育行动的基本路径,通过展开一系列项目调研和社区美育,参与者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体察、记录与认知,进而在艺术体验、符号提炼的相互构建中,找到与社区、社群情感交流连接的方式。社区美育行动的立意与空间有着紧密的关联,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介入行动便会在空间中形成特定的轨迹,这些轨迹既是过程的记录,也是对于社区问题解答的线索,更是作者、观者、语境之间生成经验生产的活力所在。从在地性的社区调研到网络空间中搭建的学习社群,再到公共空间中的感受互动,以空间为媒介的社区美育开拓了多元的行动路径。

社区美育行动以艺术作为中间介质,力求连接起社区空间的各个层面,让个人经验、历史记忆、地方情境、空间结构相互融通、相互激发。这也是这个时代,艺术如何通过教育向社会现场延伸的一种路径探索。社会美育作为一种广义的审美教育理念,在推动社会文化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正面对一系列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的新问题:如何进一步将社区艺术活动从单纯的知识模式提升到对地域文化与历史的审美经验共享模式;如何用审美价值疗愈现代性所带来的生存焦虑;如何将美育实践延伸到日常生活空间,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对主流文化观念的具身化体验。

(作者任职于四川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美育社区空间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社区大作战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