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视化移动视频指导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应用

2023-07-31单惠萍沈小英刘虎乔洪梅张莉陆忠烈易亚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23年3期
关键词:屏气组间心率

单惠萍 沈小英 刘虎 乔洪梅 张莉 陆忠烈 易亚辉

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主要以冠状动脉畸形、冠心病、冠状动脉痉挛等为主要表现,近年来发病率持续上升,致死率较高,因此在病情初期及时给予有效诊断至关重要,这直接影响了患者的存活率、生活质量等[1]。早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虽然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分别在冠状动脉狭窄、斑块性质的判断中具有很高价值,然考虑风险、效费比等因素,其在冠心病的筛查、治疗效果的评价及对预后的检测中远不及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应用普遍[2]。且冠状动脉CTA除能准确评估狭窄程度外,相比于冠状动脉造影的最大优势是可以显示并评估斑块[3]。双源CT冠状动脉CTA凭借其无创性、扫描速度快、图像后处理功能强以及图像质量高等优势在临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4]。影响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心率过快、心律不齐、呼吸配合欠佳、身体移动等,有效的质量控制是取得良好检查图像与顺利完成检查的关键[5]。目前对患者心率的控制、碘对比剂浓度与注射速率、扫描技术和工作站图像后处理技术已有很多研究和改进,但是患者的情绪和呼吸还是会影响检查时的图像质量和检查进度,尤其是老年患者的接受力和配合度更低。本研究录制标准化冠状动脉CTA检查全过程视频,通过视频还原和讲解检查过程的注意事项和关键步骤。让患者扫描二维码直接观看健康教育视频,并指导患者跟随视频屏气训练,控制患者呼吸运动,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提高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图像质量,缩短平均检查时间,同时提高患者就医感受度。

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放射科2019年7月—2020年9月期间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门诊老年患者(年龄≥60岁)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纳入2019年7—12月间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60~80岁;纳入2020年1—9月间的34例患者为试验组,男14例,女20例,年龄60~88岁。纳入标准:①无冠状动脉CTA检查禁忌证;②患者年龄≥60岁,意识清楚,有一定的沟通能力,临床依从性好;③患者心率≤100次/min,无合并房颤及严重心律失常。排除标准:①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者;②具有碘对比剂过敏史者;③合并心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伦理编号为JXEY-2019JX123。

2. 实施方法

2.1 对照组

患者预约冠状动脉CTA检查时,预约护士按常规排除检查禁忌证,给予口头宣教告知注意事项和纸质健康处方发放。检查当日CT室护士确认检查前准备工作是否完善。检查过程中给予口头宣教及指导:①评估患者心率、心律;②常规进行呼吸-屏气训练;③口头宣教检查注意事项。检查后患者观察30 min,让患者评价检查体验满意度。

2.2 试验组

基于移动视频可视化健康教育组,成立视频健康教育小组,先对小组成员统一进行检查前准备工作专业知识、检查技师操作培训、诊断医生图像评价培训保证试验效果一致性。患者预约冠状动脉CTA检查时,预约护士在常规宣教基础上,让患者扫描冠状动脉CTA检查宣教视频二维码,指导患者观看视频方法。视频内容包括:①检查前准备事项,排除检查禁忌证、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检查前12~24 h避免服用提高心率的药品、食品、饮料等;②检查当日准备事项,静脉留置针预埋及注射对比剂存在的风险隐患;③扫描前的工作,患者体位、心电门控电极连接、屏气训练;④扫描过程,扫描大概时间,屏气时间、次数,以及扫描中对比剂注射时全身发热感属于正常现象;⑤检查后,图像需要重建和后处理;针对不同的患者评估患者基础心率,屏气后的心率变化,再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重点指导患者模拟呼吸-屏气训练,嘱患者可以反复观看视频,模拟练习。检查当日CT室护士再次确认检查前准备工作是否完善,评估患者心率,重点确认呼吸配合情况。检查后患者观察30 min,让患者评价检查体验满意度。

3. CTA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的冠状动脉CTA检查均采用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CT(Siemens Healthcare,Forchheim,Germany)扫描仪,MALLINCRODT双筒高压注射器、20G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上海林华耐高压留置针),注射部位选择右上肢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等粗、直、弹性好的大静脉,对比剂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罗胺(370 mgI/ml,拜耳公司),注射总量70~80 mL,注射流率为4.5~5.0 mL/s,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技师进行图像采集,扫描后数据自动上传至西门子syngo.via(VB20版)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得到冠脉CTA后处理图像,由两名心胸亚专业组高年资医师双盲进行图像质量分级评价,如有异议协商确定结果。

4.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冠状动脉CTA检查图像质量、患者检查前准备时间、实际检查时间指标及检查体验满意度评价。

(1)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分析采用3级分类评价[6]。1级(优秀):无伪影,图像质量佳,血管边界清楚;2级(良好):有轻微伪影,血管边界与主干一段模糊;3级(差):血管边界完全消失,存在严重伪影。

(2)检查前准备时间: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成功后,健康宣教、吸气-屏气训练准备时间。

(3)实际检查时间:患者入CT室技师检查宣教、连接心电门控电极直至完成检查的时间。

(4)患者的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按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级别分类。对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患者均按照满意级别计算患者满意率:满意率=(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对计量资料,如果服从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不服从正态分布,则采用中位数[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一般资料比较

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

2. 图像质量优秀率比较

2组图像质量优秀率,试验组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6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2组图像质量优秀率比较结果

3. 时间指标比较

检查前准备时间方面,对照组的用时为(13.109±1.068)min,高于试验组的(9.265±1.061)min,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际检查时间方面,对照组的用时为(9.854±0.477)min,高于试验组的(8.471±0.506)min,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详见表3。

表3 2组时间指标差异性比较结果

4. 患者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满意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讨论

冠状动脉CTA因具有无创、安全,时间、空间分辨率高,且患者与医护人员接受辐射剂量小等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螺旋CT的迭代更新,影响图像质量的扫描技术、重建技术均已有效控制。目前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患者检查配合程度及呼吸运动伪影。检查过程中,嘱患者保持均匀呼吸,屏气幅度尽量一致。观察患者屏气时心率变化,心率应控制在不超过基础心率的10%,每次屏气10~15 s,防止过度吸气和呼气引起的肩部和胸腹部运动,屏气时应促使腹部鼓起以使得腹主动脉与腹壁之前形成足够的空间距离,消除伪影,可以得到清楚的图像。患者的良好配合就是护理健康宣教要达到的主要目的。关于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健康教育,目前文献报道[7-9]大多通过心理护理、护理干预的形式来消除患者紧张引起的配合不佳造成的检查失败或图像质量差。针对老年人容易遗忘、学习困难等特点,利用可视化移动视频健康教育,提前宣教并且指导反复练习的新模式,更形象地让患者了解检查全过程,针对不同老年患者特点,可以提前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指导。重要环节重点教育,如吸气-屏气练习可跟随视频反复练习,场景再现式练习,比常规的口头宣教、纸质健康处方等对老年患者效果更佳。现在已经是信息化、大数据时代,很多人都愿意接受自媒体这种快捷、便利的方式获取知识信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医疗场所。利用自媒体这种可视化健康教育模式在很多研究中也被证实取得很好的效果。

本研究基于移动视频播放的功能加上个性化的教育,可以消除患者因检查知识缺乏造成的紧张、焦虑情绪,将检查前呼吸-屏气练习前移,老年患者可以自行或者家属陪同下利用预约到检查之间的时间自行学习、反复练习,能弥补传统口头宣教容易遗忘、纸质宣教不易理解的缺陷,同时也大大缩短检查前的准备时间。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的方式可以反复观看,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情景再现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检查环境、检查内容的了解、配合步骤的掌握,大大提高了老年患者检查时的配合度。结果也表明:患者检查前准备时间、实际检查时间试验组分别为(9.265±1.061)min、(8.471±0.506)min,优于对照组的(13.109±1.068)min、(9.854±0.477)min,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组图像质量优秀率,试验组(88.24%)明显高于对照组(65.62%),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率比较方面,试验组(94.12%)高于对照组(7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CTA检查中采用基于可视化移动视频健康宣教,能够大大提高患者图像质量,同时大幅缩短检查时间,加快患者的周转率,而且显著提升老年患者就医感受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屏气组间心率
拍胸片时为何要屏气
心率多少才健康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简单几招锻炼肺功能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屏气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