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兰察布地区滴灌马铃薯淀粉加工原料品种筛选及评价

2023-07-31段伟伟陈建保郝伯为苑智华段晓洁康俊高文霞刘海英冯光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13期

段伟伟 陈建保 郝伯为 苑智华 段晓洁 康俊 高文霞 刘海英 冯光

摘要 通过对目前当地滴灌马铃薯常用作淀粉加工原料薯的9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块茎形状、单株产量、块茎小区产量、块茎淀粉含量、单株块茎淀粉含量、小区块茎淀粉含量和生产1 t淀粉的原料薯用量等性状进行测定,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出适宜当地滴灌栽培,且淀粉含量高、淀粉出成率高的淀粉加工原料马铃薯品种。结果表明,希森5号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当地滴灌马铃薯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推广种植;晋薯16号、后旗红综合性状表现较优良,可作为当地滴灌马铃薯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后备品种推广种植。东农310、庄薯3号2个品种淀粉性状综合表现优良,但产量低于对照品种紫花白(CK),需要进一步将品种生长发育状况与田间管理有机结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关键词 滴灌马铃薯;淀粉加工;原料品种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13-0040-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3.010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Potato Starch Processing Raw Material Varieties for Drip Irrigation in Ulanqab Region

DUAN  Wei-wei, CHEN Jian-bao, HAO Bo-wei et al

(Ulanqab Vocational College,Ulanqab, Inner Mongolia  012000)

Abstract Nine potato varieties commonly used as starch processing raw materials in local drip irrigation were tested for their tuber shape, yield per plant, tuber plot yield, tuber starch content, tuber starch content per plant, tuber starch content in plot, and the amount of raw materials used to produce 1t of starch.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potato varieties suitable for local drip irrigation cultivation with high starch content was selected as raw materials for starch processing with high starch yield. Through experiments, Xisen 5 variety with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traits was selected and could be promoted and planted as local dropper potato starch processing potato variety;Jinshu 16 and Houqihong had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and could be promoted and planted as backup varieties for local drip tube potato starch processing. Dongnong 310 and Zhuangshu 3 had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in starch properties, but their yield was comparable to that of the control variety Zihuabai (CK).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integrat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variety with field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 yield per unit area.

Key words Drip irrigation potatoes;Starch processing;Variety of raw materials

基金項目 内蒙古教育厅课题“马铃薯加工新品种引进及筛选”(NJZY18338);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子课题“马铃薯专用加工品种品质分析与研究”。

作者简介 段伟伟(1982—),男,内蒙古商都人,副教授,硕士,从事农产品加工和检测技术教学、科研与推广工作。

通信作者,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从事蔬菜、马铃薯产业技术教学、科研和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 2023-01-19

目前,我国马铃薯主栽品种的淀粉含量普遍较低,高淀粉含量的品种相对较少。大部分加工企业所用原料薯的淀粉含量多低于15%,难以满足加工需要[1]。高淀粉马铃薯品种的缺乏已成为限制马铃薯淀粉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2-3]。马铃薯淀粉是食品工业及其他工业的重要原料,也是马铃薯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我国北方一季作地区主要的马铃薯加工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种植马铃薯增值效益较高的一种致富方式。但目前生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以鲜食商品薯为主,收获时农民一般先将马铃薯分级收捡进行销售[4]。近几年来,淀粉加工企业对原料薯品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开始逐渐选择适宜淀粉加工的马铃薯品种,同时,随着消费者对马铃薯鲜食及加工产品的需求越来越精细,需要有适宜不同鲜食和加工的原料薯品种来补充,提高鲜食产品品质和加工产品的出成率。但目前大部分马铃薯加工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是原料薯供应不足,且品质难以保障,这成为限制淀粉加工企业良性发展的瓶颈,导致大部分企业出成率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4-5]。淀粉加工企业需要高质量的淀粉加工原料薯和优质的淀粉加工原料薯基地,通过优质优价方案,收购优质淀粉加工原料薯。

乌兰察布地区滴灌马铃薯种植面积每年维持在6.67万hm2左右,由于种植成本的增加、劳动力的不足和销售价格波动大等问题,导致种植鲜食的种植户逐渐寻找销售容易、投入成本低、价格稳定、机械化程度高的种植方式。马铃薯淀粉加工是当地的传统加工形式之一,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通过多年生产实践证明,淀粉加工的原料薯不能够是残次品和不合格品,应该有自己的加工原料薯品种。通过合理选择淀粉加工原料薯品种,提高加工出成率,降低生产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企业良性循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马铃薯品种共9个,种薯级为原种,分别为希森6号、希森5号、后旗红、青薯9号、晋薯16号、东农310、庄薯3号、大西洋;紫花白(CK)作为对照。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花儿村乌兰察布职业学院教学基地进行,试验地土壤类型为暗栗钙土,土壤质地为砂壤土。前茬2020、2021年休闲地。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4行区,行长6 m,行距90 cm,株距15 cm,63 000穴/hm2,小区面积21.6 m2。2022年5月3日播種,2022年9月24日采收。田间管理相同,并与生产一致。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收获期按小区测产,调查实际收获穴数、结薯数量、产量、块茎外观形状等。收获后7 d用水比重法测定各品种块茎淀粉含量[6]。

收获时每小区随机取出3株块茎,按单株单独采集分装,并编号,其他单株按小区混装编号,收获后7 d内测定单株淀粉产量和小区淀粉产量。

淀粉提取方法:将洗净的鲜薯先切成丁,再用组织捣碎机加水捣碎,用 100、150 目筛子分别过滤 5~7 次后取其滤液。将滤液中加入甲苯(滤液与甲苯体积比为7∶1)去掉淀粉中蛋白质后,用蒸馏水冲洗滤液后沉淀,反复冲洗沉淀 5~7 次后将沉淀物离心。取出离心物在40 ℃的烘箱中烘干3~4 h,干燥后粉碎称重[7-8]。

1.4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DP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等性状的差异显著性测验(LSD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块茎外观品质评价

从参试9个品种的块茎外观品质来看,希森5号、庄薯3号与对照紫花白薯形为椭圆;希森6号、后旗红、青薯9号的薯形为长椭圆;东农310、大西洋薯形为圆形;晋薯16号薯形为长扁圆形。希森5号皮色为淡黄;希森6号、庄薯3号、晋薯16号、大西洋皮色为黄色;东农310和对照紫花白皮色为白色;后旗红、青薯9号皮色为红色。希森5号、希森6号、东农310、后旗红、青薯9号芽眼为浅;庄薯3号、晋薯16号和对照紫花白芽眼为中等深度;大西洋芽眼为极浅。希森5号、庄薯3号、后旗红薯皮较粗糙;希森6号、东农310、青薯9号、晋薯16号、大西洋和对照紫花白薯皮为光滑(表1)。

2.2 不同品种的产量性状评价

2.2.1 不同品种的单株产量性状。

对乌兰察布地区滴灌马铃薯淀粉原料薯不同品种的单株产量进行调查,结果见图1。对不同品种的单株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希森6号与希森5号无显著差异(P>0.05),与其余品种以及紫花白(CK)存在显著差异(P<0.05)。 单株产量希森5号、希森6号、晋薯16号、后旗红高于对照,东农310、庄薯3号、大西洋3个品种单株产量均低于对照紫花白;9个品种的单株产量在0.64~0.86 kg,希森6号单株产量最高,为0.86 kg,大西洋单株产量最低,为0.64 kg。

2.2.2 不同品种的小区产量性状。

对乌兰察布地区滴灌马铃薯淀粉原料不同品种的小区产量进行调查,结果见图2。不同品种的小区产量在84.9~114.4 kg,由高到低依次为希森6号114.4 kg>后旗红105.9 kg>希森5号105.0 kg>青薯9号104.8 kg>晋薯16号96.4 kg>紫花白(CK)96.2 kg>东农310 94.6 kg>庄薯3号86.2 kg>大西洋84.9 kg。参试品种小区产量与对照小区产量比较增幅为希森6号18.9%,后旗红10.1%,希森5号9.1%,青薯9号8.9%,晋薯16号0.2%,其他品种均低于对照。对不同品种的小区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希森6号与其他品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后旗红、希森5号和青薯9号间无显著差异(P>0.05);晋薯16号、东农310与紫花白(CK)间无显著差异(P>0.05);庄薯3号和大西洋间无显著差异(P>0.05)。

2.3 不同品种间的淀粉含量及淀粉产量相关性评价

2.3.1 不同品种间的淀粉含量性状相关性评价。

对乌兰察布地区滴灌马铃薯淀粉原料不同品种的淀粉含量进行调查,结果见图3。各品种淀粉含量不同,淀粉含量在13.11%~18.70%,从高到低依次为东农310 18.70%、希森5号18.60%、庄薯3号17.82 %、晋薯16号16.69%、后旗红16.10%、青薯9号15.60%、大西洋15.31%、希森6号14.10%,均比对照紫花白(CK)13.11%高。东农310与希森5号无显著差异(P>0.05),与其余品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2.3.2 不同品种间的单株淀粉产量性状相关性评价。

对乌兰察布地区滴灌马铃薯淀粉原料不同品种的单株淀粉产量进行调查,结果见图4。单株淀粉产量在0.100 04~0.156 23 kg,其中希森5号的单株淀粉产量最高,为0.156 23 kg,大西洋的单株淀粉产量最低,为0.100 04 kg;单株淀粉产量由高到低为希森5号>东农310>后旗红>晋薯16号>青薯9号>希森6号>庄薯3号>大西洋>紫花白。希森5号与其他品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后旗红与晋薯16号、大西洋与紫花白(CK)无显著差异(P>0.05)。

2.3.3 不同品种间的小区淀粉产量性状相关性评价。

对乌兰察布地区滴灌马铃薯淀粉原料不同品种的小区淀粉产量进行调查,结果见图5。小区淀粉产量在12.57~20.01 kg,其中希森5号的小区淀粉产量最高,为20.01 kg,其次东农310为 18.03 kg,后旗红为17.09 kg,青薯9号为16.35 kg,希森6号为16.25 kg,晋薯16号为16.09 kg,庄薯3号为15.83 kg,大西洋为13.00 kg,紫花白(CK)的小区淀粉产量最低,为12.57 kg。希森5号与其他品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青薯9号与希森6号、晋薯16号与希森6号无显著差异(P>0.05)。

2.4 不同品种小区淀粉产量增幅与生产1 t淀粉的原料薯用量相关性评价

从表2可以看出,小区淀粉产量增幅分别为希森5号59.2%、东农310  43.4%、后旗红 35.6%、青薯9号30.1%、希森6号29.3%、晋薯16号28.0%、庄薯3号25.9%、大西洋3.4%。生产1 t淀粉的原料薯用量表现为希森5号5.25 t=东农310 5.25 t<庄薯3号5.44 t<晋薯16号5.99 t<后旗红6.19 t<青薯9号6.40 t<大西洋6.53 t<希森6号7.04 t<紫花白(CK)7.63 t。可见,在同等的淀粉产量下,马铃薯淀粉加工用原料薯品种选择的顺序是希森5号=东农310>庄薯3号>晋薯16号>后旗红>青薯9号>大西洋>希森6号>紫花白(CK)。

3 结论与讨论

2017 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印发了《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国家级)》,规定:高淀粉加工专用型马铃薯品种块茎产量比同类型对照品种增产 3% 以上,淀粉含量≥17.0%[9-10]。该试验通过对9个当地生产中常用于淀粉加工原料薯的滴灌马铃薯品种的块茎形状、单株产量、小区产量、块茎淀粉含量、单株淀粉含量、小区淀粉含量和生产1 t淀粉的原料薯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希森5号薯形椭圆、皮色淡黄、肉色白色、芽眼浅;平均单株产量0.83 kg,平均小区产量为105.0 kg,小区产量比对照增产幅度为9.1%,淀粉含量18.60%,小区淀粉产量增幅为59.2%,生产1 t淀粉的原料薯用量为 5.25 t,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且淀粉含量高,可作为当地滴灌栽培马铃薯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推广种植。

晋薯16号薯形长扁圆形、皮色黄色、肉色白色、芽眼中;单株平均产量为0.78 kg,平均小区产量为96.4 kg,小区产量比对照增产幅度为0.2%,淀粉含量16.69%,小区淀粉产量增幅为28.0%,生产1 t淀粉的原料薯用量为5.99 t。后旗红薯形长椭圆、皮色红色、肉色黄色、芽眼浅,平均单株产量0.81 kg,淀粉含量16.10%,小区淀粉产量增幅为35.6%,平均单株产量为0.81 kg,平均小区产量为105.9 kg,小区产量比对照增产幅度為9.9%,生产1 t淀粉的原料薯用量为6.19 t。这2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优良,可作为当地滴灌栽培马铃薯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后备品种推广种植。

东农310、庄薯3号淀粉含量分别为18.70%、17.82%;东农310、庄薯3号生产1 t淀粉的原料薯用量分别为5.25、5.44 t;小区淀粉产量增幅分别为43.4%、25.9%。东农310、庄薯3号淀粉含量高,以及生产1 t淀粉的原料薯用量较低,小区淀粉产量增幅这些性状都是高淀粉品种不可缺少的性状,但产量低于对照品种,需要进一步将品种生长发育状况与田间管理有机结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参考文献

[1] 石瑛,张丽莉,魏峭嵘,等.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东农308的选育[J].中国蔬菜,2014(2):54-56.

[2] 李高峰,王一航,文国宏,等.超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陇薯8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10(20):82-84.

[3] 王立春,盛万民,李凤云,等.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克新27号”的选育[C]//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马铃薯产业与精准扶贫2017.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17:312-313.

[4] 隋启君,李云山.解决云南省马铃薯淀粉加工原料问题的技术途径[M]//陈伊里,屈冬玉.马铃薯产业与科技扶贫(2011).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1:42-45.

[5] 杨炳南,林亚玲,杨延辰,等.马铃薯加工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M]//陈伊里,屈冬玉.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2009).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42-47.

[6] 石瑛,魏峭嵘,张丽莉.马铃薯不同栽培密度及施肥水平下的产量及品质差异[C]//屈冬玉,陈伊里.马铃薯产业与小康社会建设.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4:281-289.

[7] 高嘉安.淀粉与淀粉制品工艺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2-50.

[8] 刘春生.黑龙江省马铃薯主栽品种淀粉性状比较[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1):15-17.

[9]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种子科技,2017,35(2):100-108.

[10] 张红,郑世英,梁淑霞,等.高淀粉加工专用型马铃薯育种研究进展[J].作物杂志,2019(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