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实提高安全生产监管能力

2023-07-31游志斌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3年5期
关键词:监管责任制度

游志斌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教授

扎实提高安全生产监管能力,首先要科学划分风险防控责任,其次要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制度,再次要加强对各行业安全生产监管的科学精准指导,复次要系统提升监管人员素质能力,最后要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制度

近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频发。2023年4月17日,浙江伟嘉利工贸有限公司一厂房起火造成11人遇难。第二天,北京长峰医院住院部东楼发生火情造成29人死亡,危重3人、重症18人。5月1日,山东省鲁西双氧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发生一起重大爆炸着火事故,造成10人死亡。从官方报道来看,事发两天前属地应急管理部门主要领导刚带队督导检查该厂安全生产工作。当前,如何全方位扎实提高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尤为紧迫。

从构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的视角来看,科学划分风险防控责任是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基础。具体来看,首先要强化包括生产企业在内的所有相关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新《安全生产法》实施以来,我国严格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法定责任,并且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从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等到一线岗位员工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已经取得成效,但从“管业务要管安全”的逻辑视角来看,其他各类单位也应承担自身消防安全的主体责任,比如,2015年5月25日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康乐园老年公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39名失能老人死亡、6人受伤,鲁山县康乐园老年公寓法定代表人、院长范花枝等31人被司法机关采取措施。其次,持续压实党政领导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真正推动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地各部门要制定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工作任务清单,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安全生产履责述职和“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报告制度。再次,科学夯实部门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依法依规编制完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优化行业监管部门任务分工,合理区分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部门之间的责任边界,扫清监管盲区。

改革创新监管执法制度是当前解决安全生产监管难题顽题的必由之路。创新监管执法体制机制是基础,可以开展分类分级监管执法,强化对高风险企业的监督检查,统筹编制省、市、县级年度安全生产执法规划或计划,制定科学的执法检查规程;建立健全协同高效的跨部门综合安全监管工作机制,有效整合安全监管资源,统筹安全监管政策制定,督促监管责任落实。创新完善安全监管的相关法治是保障。比如,完善安全生产政府法律顾问、执法行为审议制度及重大行政执法决策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进一步加强行刑衔接,推动刑法刑事安全生产条款的司法解释,加大对安全生产犯罪的预防惩治力度。创新安全生产监管的科学措施与方法是努力方向。比如,可以鼓励工会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充分发挥工伤保险基金的事故预防作用,真正保障员工的安全权益;依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制度并依法实施联合惩戒,加大对安全生产严重违法失信主体的责任追究;还要充分考虑社会主义市场制度的特点,依法引导市场资源科学助力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实施,比如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和实施第三方协助检查机制。此外还要注意利用新技术助力安全监管,可以依托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化装备等新技术或装备,创新监管监察执法方式,实施差异化、针对性的精准监管执法。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持续发展,各类生产要素流动加快、安全风险更加集聚,传统高危行业领域存量风险尚未得到有效化解,新工艺新材料新业态带来的增量风险呈现增多态势。这就需要加强对各行业安全生产监管的精准指导,真正提升安全监管的效能。一方面,注意加强对安全生产监管“交叉点、结合面”的行业门类监管指导,可以继续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制度,促进政策的协同性、可操作性;研究加强对综合管廊、新型燃料、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复杂领域或特种设备的安全生产监管指导;建立新产业、新业态监管职责动态调整和联合执法工作制度,填补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空白。比如,加强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储能等新材料新设备新业态监管指导。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和乡村社区安全监管的精准指导,持续加强对超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地下轨道交通等重点场所安全治理的指导;努力加强对乡村火灾隐患的整治,强化对乡镇工业园、特色小镇等乡村新兴产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指引;全力推进学校及幼儿园、养老服务、娱乐场所、宾馆酒店、商场市场、旅游景区、医疗卫生、宗教场所、文物建筑和博物馆等行业单位安全标准化建设;统筹加强传统村落、历史名镇、文物古建筑群等场所安全管理的科学指导。

系统提升监管人员素质能力对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的建设具有战略意义。一方面,加强提升监管人员素质能力的基础制度建设,当前各地各部门需抓紧健全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的资格准入、教育培训、考核奖惩、容错纠错、准军事化管理等制度,推动建立体系化、专业化、职业化安全生产行政执法队伍,因“岗(位)”制宜地提高“单兵”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另一方面,结合自身实际,查找监管能力短板与不足,研究制定实施针对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短缺”和“短板”能力的建设提升规划,完善安全执法人员实操实训条件,定期开展科学精准的专业培训;注意培养安全生产管理、评价、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等专业人才;健全安全生产监管干部入职、培养、使用、晋升、转岗、退出、保障等全过程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制度是安全生产监管有效有序运行的坚实保障。统筹好安全与发展关系,将安全生产纳入各地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科学评价指标和方式,严格实施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及向社会公开。建立地方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述职评议制度,强化地方各级安委会对各部门、各地区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建立安全生产绩效与履职评定、职务晋升、奖励惩处挂钩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和约谈、问责等制度。健全完善财政支持安全生产政策,强化中央和地方财政经费保障,优先支持安全生产监管重点问题或隐患的解决,同时,全面加强绩效评价,强化审计监督,把安全生产财政资金管好用好。

猜你喜欢

监管责任制度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