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 大能量
2023-07-31袁春妹
2023 年6 月27 日,是第七个联合国中小微企业日;同一天,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和第二届中小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广州开幕,再一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了中小微企业群体。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在全球企业总量中,中小微企业的占比达到了90%,为全球提供了60%—70%的就业岗位,并贡献了全球50%的国内生产总值。截至2022 年底,中国的中小微企业数量已超过5200 万户,规上工业中小企业经营收入超过了80 万亿元。目前,中国的专精特新企业已累计培养8 万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也超过9000 家,其中,有超四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聚集在新材料、信息技术等前沿领域,超六成“小巨人”企业深耕于工业基础领域,超九成是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的配套供应商。
这些数据让人们看到了中小微企业的潜力。事实上,近年来中国的中小微企业在科技创新、稳链强链等方面都在发挥重要作用,纺织行业亦然。
作为能够充分体现中国集群经济的产业之一,目前,中国纺联的211 个试点产业集群有109 个在县市区,102 个在乡镇街道,几乎所有纺织产业集群地都是中小微企业的集聚。
中小微企业是能办大事的!
就拿位列2022 年中国百强县前五名的昆山、江阴、张家港、晋江以及常熟来说,支撑其“强”的重要因素就包括中小企业发力的纺织服装业。目前,行业中小微企业占比已达到99.8%,可以说,中小微企业早已成为中国纺织产业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不过,中小微企业的能量尚待挖潜。
就全国范围而言,2022 年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7.91 万亿元,同期规上工业中小企业经营收入在其中的占比约为58%,相较于99%的数量占比,其发展空间仍然非常大。说到纺织行业,这一数据可能会更低。
其实,多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在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打造,以及各种税费优惠,改造升级及各种金融政策支持等等。今年6 月27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数字化赋能、科技成果赋智、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全国行活动的通知》,其目标同样是助力中小微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加速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
对于广大纺织行业中小微企业而言,这样的东风需要抓住、抓牢,科技也好,质量标准品牌也罢,又或是数字化,扎实做好这“三赋”,必将助力企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凭借主业优势实现竞争力的跃升,释放出中小微企业的强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