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市波密县曲孔墓地2019年清理简报
2023-07-30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波密县文化文物局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 波密县文化文物局
2019年初,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易贡乡通加村民在修整田地时暴露出部分墓葬,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波密县文化(文物)局工作人员联合对暴露出的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共清理出6座石室墓,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一、墓葬地理位置及概况
曲孔石室墓位于林芝市波密县易贡乡东南面的加拉村农田(见图1),属于易贡藏布东岸一级台地,背靠贡布拉山,海拔2247米。根据现场观察,曲孔墓地分布范围约为1.1万平方米(见图2)。墓葬所在农田地名藏文为“笙f`驡b”,意为“转经轮所在的地方”,所以将该地点墓葬群命名为“曲孔墓地”。
图1:曲孔石室墓群位置图
图2:曲孔石室墓群所在区域图
此次抢救性清理的6座石室墓,形制及墓向基本一致,墓室四壁均用块石砌筑,墓底由砾石、块石与垫土稍加平整,石板封顶(图3)。曲孔墓地共清理出土有人骨、2件残陶罐、料珠、陶片等。其中,编号M6墓室人骨保存较为完整,为明显的侧身屈肢葬,但无随葬品。遗物集中出土于M4墓室,包括陶罐、珠子及陶片。通过对6座石室墓中出土的动物骨和碳屑样品进行C14测定,这批墓葬的年代在距今2050至2180年之间,约公元前1—2世纪左右。
图3:M1-M6墓室未清理前平面示意
二、遗迹与遗物
(一)M1墓室
M1墓室位于此次抢救性发掘区探沟T1东南部,墓室开口于第①层深棕色黏土层,距地表约40厘米,系由块石和石板砌成的石室墓。墓室西北侧结构被破坏,从残存结构来看墓室平面形状呈东北—西南走向的长方形。墓室残长100—180厘米,残宽60—130厘米,深度约85—90厘米。M1墓室仅出土有部分人骨,人骨多集中在墓葬中部及西南侧,但人骨各部位散乱分布(见图4)。采集的标本有头盖骨、下颌骨、牙齿、肢骨以及混杂骨渣的土样等,未见其他随葬品。骨头保存情况不理想,酥软易碎。墓主骨骼不完整,散乱,根据体制人类学鉴定,M1墓室中人骨基本为同一个体,推测为35—40岁成年女性。M1墓室底部由较大的砾石、碎石与土平铺做底。M1墓葬除保存部分人骨外,清理后未发现其他遗物。从人骨架部位的完残程度来看,该墓葬应当是二次捡骨葬。墓葬内人骨C14测年数据为距今2050+/-30年。
图4:M1墓室人骨分布
(二)M2墓室
M2墓室位于此次发掘区的东南侧,由于农田内翻土,墓室西侧被破坏而暴露出墓葬。墓室开口于第①层深棕色黏土层,距地表约40—50厘米。墓室平面呈长方形,方向为北偏东45°。
墓室残存三壁由块石稍加修整与石板交错垒砌,砌石10层,顶部由几块较大板石拼接封盖。M2墓室长175—200厘米,宽90—180厘米,墓室底至开口处深度为120—160厘米。墓室底南北两侧各有横向平铺的石板,其间清理出部分人骨,人骨保存状况较差(见图5)。墓室残存骨骼不完整,散乱,根据体质人类学鉴定,墓室内共有2个个体,一个推测为成年男性,仅有肢骨;一个推测为7岁左右的小孩个体,仅有碎头骨,恒牙初萌。M2墓底由砾石垫土平铺而成,墓室底部中间有3块大砾石。M2墓室填土内仅出土少量夹砂红陶片,均为素面,陶片不可拼出一定器型。墓葬人骨测年数据为距今2180+/-30年。
图5:M2墓室清理出少量人骨
(三)M3墓室
M3墓室位于此次发掘区域的中部,受损严重,仅存墓室部分结构,西北侧紧临M4墓室(见图6)。
图6:M3、M4墓室清理前平剖面
墓室开口于第①层深棕色黏土层,距地表约40—55厘米。墓室仅存东侧部分结构,块石与板石交错垒砌4—5层,从残存遗迹判断墓向为北偏东45°。墓室残长46—70厘米,残宽45—90厘米,深约45—60厘米,墓底由碎石夹土平铺而成。由于破坏严重,墓室内未发现人骨及其他遗物(见图7)。因墓葬破坏严重,未能提取用来测年的样品。
图7:M3墓室清理前后现状
(四)M4墓室
M4墓室位于发掘区域中部,东南侧紧邻M3墓室,西北侧紧邻M5墓室。墓室开口于第①层深棕色黏土层,距地表约45—50厘米,方向为北偏东45°,西侧结构受损,从残余墓室结构来看呈东北—西南向的长方形。墓室由稍加修整的块石与板石交错垒砌6—7层,顶部用板石遮盖,残长96—130厘米,残宽50—116厘米,深度约72—75厘米,墓底由两块大砾石夹土平铺而成。墓室内葬有人骨,保存较差,仅清理出头骨及其他部分人骨残片。头骨位于墓室东北侧,头向45°(见图8)。因墓葬破坏严重,未能提取用来测年的样品。
图8:M4墓室内遗迹平剖面
M4墓室出土了几件较完整随葬器物,人头骨附近出土2件圜底陶罐(残),红玉髓珠、乳白色石珠(见图9),少量玻璃珠(残)。
图9:M4墓室出土遗物
陶罐2件。标本M4:4,圜底陶罐,加粗砂灰褐陶,口沿部分残缺,陶罐残高6.5厘米,腹径9.4厘米,肩部一侧有戳印纹,腹部有涂红现象,腹部、底部饰有拍印线型纹,圜底,肩部残留部分,表面有火烧痕迹,壁厚0.2—0.3厘米(见图9-1)。标本M4:5,带耳圜底陶罐,加粗砂灰褐陶,口沿及颈部大部残缺,仅存一半腹部,陶罐残高8.5厘米,腹径11.7厘米,肩部一侧残存部分陶耳,饰有戳印连珠纹,腹部有涂红现象,饰有拍印线型纹,圜底,器壁厚0.3—0.4厘米,表面有火烧痕迹(见图9-2)。
料珠3颗。标本M4:6,蓝色玻璃珠,保存较差,已完全破碎,为中间穿孔直径不足1毫米的玻璃珠。标本M4:7,料珠1颗,圆柱形乳白色石珠,表面部分有蓝色浸染色,中间穿孔,长7毫米,最大直径7毫米,孔径1毫米(见图9-3)。标本M4:8,红玉髓珠1颗,朱红色长椭圆玉髓珠,略似橄榄状,两侧夹杂细微白色,两端微细、直径10毫米,腰部略鼓、直径18毫米,长约13毫米,中间穿孔,孔径1毫米(见图9-4)。
(五)M5墓室
M5墓室位于发掘区域北侧,西北侧紧邻M6墓室(见图10),东南侧紧邻M4墓室。墓室开口于第①层黏土层,距地表约55—60厘米,方向为北偏东56°。墓室西南侧结构受损,从残余墓室结构来看平面形制呈长方形。墓室由稍加修整的块石与砾石交错垒砌4—5层,顶部用板石盖住,残长110—198厘米,残宽45—90厘米,深度约40—45厘米,墓底由1块大砾石加碎石夯筑(见图11)。墓室内仅清理出少量人牙,无其他遗物出土。由于人牙保存状况较差,无法用来测年。
1.圜底陶罐(M4:4) 2.带耳圜底陶罐(M4:5) 3.乳白色石珠(M4:7) 4.红玉髓珠(M4:8)
图11:M5墓室清理后情况
图12:M6墓室清理人骨情况
(六)M6墓室
M6墓室位于发掘区T2西北部,墓室开口距地表约60厘米,系由块石和石板砌成的石室墓。墓室西北侧结构被破坏,从残存结构来看墓室平面形状呈东北—西南走向的长方形。墓室残长120—140厘米,残宽55—120厘米,深度约56—66厘米,墓底由砾石、碎石与土夯筑而成。M6墓室出土一具较为完整的人骨,除头骨经翻土扰动暴露外,其余人骨保存均较完好。初步观察该墓葬为侧身屈肢葬,头向正东,且人骨四周有一圈砾石围砌。根据对墓主人骨的体质人类学鉴定,推测墓主为30—35岁成年女性,脊椎有病变(可能为骨折)。墓葬内仅清理出3块碎陶片,为夹砂黑陶,素面,陶片不可拼,无完整器。因墓葬破坏严重,未能提取用来测年的样品。
三、曲孔墓地初步认识
(一)遗迹现象
曲孔石室墓均为以砾石与石板交错垒砌而成的石室结构墓葬,顶部基本以石板封盖,底部由砾石块与垫土平整而成。墓室以平面呈长方形石室墓为主,多数墓向为东北—西南走向,葬式为二次捡骨葬与侧身屈肢葬两种。
(二)遗物种类
6座石室墓出土随葬品较少,包括陶罐、红玉髓珠、玻璃珠、料珠等(见图13),还有少量陶器残片,均为夹砂红陶,素面。
图13:曲孔石室墓出土的料珠
出土陶罐均残损,保存腹部,陶罐均为圜底罐,表面饰线型纹,有涂红现象(见图14)。
图14:曲孔石室墓M4墓室出土陶罐
(三)墓葬年代
通过对三座石室墓中出土的样品进行C14测年可知,这批墓葬的年代基本在距今2050—2180年,无测年数据的M3、M4、M5三座墓葬与M1、M2、M6三座墓葬从砌筑方式、墓向等方面来看基本保持一致,墓葬区沿用年代至少有100多年,约在公元前1—2世纪,即秦汉时期。西藏地区该时期为前吐蕃政权时期或西藏考古学上划分的“早期金属时代”。
(四)发现意义
根据以往西藏区内发现的考古材料,墓室四壁用石块垒砌的石室墓主要见于距今3000多年前西藏中部的拉萨曲贡遗址墓地中,也见于距今3000年前的阿里地区象泉河流域。曲孔墓地发现的两件陶器是圜底,与西藏中部拉萨曲贡遗址的圜底陶器的陶系相近,而与藏东三江流域常见的平底器的陶器有一定区别。尽管目前无法准确判定曲孔墓地人群的来源,但从考古学文化面貌来看,曲孔墓地的人群与外界存在密切的交流互动关系。这不仅表现在石室墓形制上,而且反映在圜底陶器和红玉髓的珠子上。
曲孔石室墓位于西藏东部尼洋河谷支流的易贡藏布河岸阶地,对于认识和理解西藏东部和东南部交界区域石室墓葬俗的分布情况、文化面貌、人群扩散有着极为重要的学术意义。同时,对于重建西藏东南部早期人类文化发展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发掘人员:童艳 谭韵瑶(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
索朗多典 (林芝市波密县文物局)
绘 图:张蕊霞 童艳 谭韵瑶 索朗多典
照 相:童艳 谭韵瑶 索朗多典
人骨鉴定:陈靓(西北大学)
执 笔:童艳 谭韵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