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3城市人因年轻学者论坛综述

2023-07-30庞凌波陈昱弘于乐宁包彦琨高翔宇

世界建筑 2023年7期
关键词:人因学者教授

庞凌波,陈昱弘,于乐宁,包彦琨,高翔宇

2023 年5 月15 日,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城市人因实验室主办,世界建筑承办的“城市人因年轻学者论坛”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顺利召开,论坛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形式,共邀请30 余位城市人因领域年轻学者分为4 个平行论坛进行报告,分享城市人因相关前沿研究进展。论坛还邀请了10 余位学术评议人与年轻学者进行深度交流与科研指导(图1)。2023 城市人因年轻学者论坛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致开幕辞(图2),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张利担任开幕式主持(图3)。

庄惟敏院士首先对论坛的召开表示欣喜与祝贺。他指出,建筑学科时下面临巨大挑战,以全体论方法将科学思维范式融入设计过程势在必行。面对越来越多的城镇化新课题,在从“前策划—后评估”的“设计—建造—运维”链条中,数字、智慧、健康、绿色等理念都要求设计与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结合起来。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是从人对建成空间的全方位感知出发,关注人的主观体验,从人的视角定义和解决问题。对城市与建筑的人因研究不再单纯关注物理空间,见物不见人,而是将人与空间的互动为研究对象,见物又见人。早在1947 年,梁思成先生曾提出“体形环境论”,包含了建筑科学与艺术相融贯的营建学科群理念。习总书记也曾说过,“城市是人民的,要坚持以人为中心”。在致辞最后,庄惟敏院士表达了对看到这么多年轻学者致力于城市人因相关研究的欣慰,他认为这体现了建筑学科走向设计科学的一种路径,期待看到各位年轻学者精彩的研究课题。

1 线下参会人员合影

2 庄惟敏院士致开幕词

3 张利教授主持开幕式

4 论坛海报

分论坛一由学术召集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助理教授、特别研究员来源担任主持并首先发言;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教授申悦、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李方正、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设计系助理教授杨天人、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助理教授刘超、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城市治理与设计学域助理教授李超骕、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仲浩天、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研究员郭源园,依次就“人因视角下的城市计算分析”这一主题开展演讲报告,从综述研究、理论研究、实验研究等多个维度,展开城市尺度下基于城市多源人因数据的挖掘与分析,以期形成新的知识发现和积累(分论坛一报告内容见本刊p010-p025)。

分论坛一的报告结束后,清华大学教授王辉和天津大学教授张昕楠依次就内容进行评述。王辉教授指出,8 位演讲人在城市人因视角下的城市计算分析研究为未来大建筑学科的科学研究范式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在研究价值、方法建构以及对健康、能源、交通等关键议题的呈现这3 个方面具体、系统地展现了未来建筑学科科学化发展的一些可能路径,城市人因年轻学者论坛的平台也为各年龄段的学者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学习机会。张昕楠教授在评述中谈到,在城市人因的范畴下,城市尺度的数据分析在精度、规模方面,对于普适性、规律性的解释和预测更有机会和意义。8 位报告人在数据获取及分析的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视角等方面都处于前沿水平,为传统的理论视角和新问题的挖掘提供了具有前瞻性的讨论方式。

平行于分论坛一开展的是以“人因视角下的健康建筑环境”为主题的分论坛二,由学术召集人、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郝石盟主持并首先发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助理研究员秦岭、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崔哲、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讲师刘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陈敬、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副教授钟华、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李珺杰、伯明翰城市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终身副教授肖捷菱依次进行主题报告,分享了围绕多种人群有关日常生活的设计问题凝练及其针对性的实验研究进展(分论坛二报告内容见本刊p026-p049)。

分论坛二报告结束后,清华大学教授程晓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高博、同济大学教授郝洛西、重庆大学教授龙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薛明、清华大学副教授张昕依次就报告内容进行评述。程晓喜教授表示,此次报告中既有偏向具体的有针对性问题的实验研究,也有偏向提纲挈领的框架理论研究,其共同的特点都是强调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这正是传统建筑学科的薄弱环节,也是学科交叉的价值所在,她建议在今后的类似论坛中邀请更多其他学科的学者共同参与,同时也提醒年轻学者们不忘初心,不要被数据图表的形式迷惑,始终以改善人的生活为研究的最终目标。高博教授对8 位年轻学者的报告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同时提出了建筑师是否需要反思以信息代替真实体验的倾向、如何使实体的城市空间保持持续的生命力等引人深思的问题;他指出,8 位年轻学者的研究体现了人因方法在城市界面、建筑空间和人的互动关系中的应用,也体现了各位年轻学者对于现代生活透彻和细致的观察能力,以及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郝洛西教授肯定了年轻学者们的研究,认为有关老年人空间环境的研究、情绪相关的研究对于我国都很有现实意义,她还提出是否可能建立面对中国人群的全龄全人群全场景的情绪理论模型、可穿戴设备对被试的干扰问题如何解决、学科的交叉和多因素效应的研究等问题,供年轻学者们深入思考探究。龙灏教授提到,建筑学科如何走向设计科学,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艰难的转型困境,他认为,人因研究不应走向极端数据崇拜,而是把数据分析变为一个重要抓手,利用新兴科技把我们过去比较模糊的经验研究得更细致、更准确,最终实现数据向空间需求的定量转化,成为对应用的指导。薛明总建筑师在评议中提到,从设计院的角度,他非常关心研究结果如何在设计中得到应用,并从自身的生活体验出发,列举了适老化、人体感官反馈等方面研究的重要意义,并针对报告所体现出的人因研究的广泛性、跨界性和复杂性,进一步指出这一领域对研究样本采集的代表性、数据库的积累、软件的可靠性等带来了多重挑战。张昕副教授则对年轻学者提出了4 点建议:一是关注解决了什么问题而不要把眼动、脑电这些技术工具变成自己的标签;二是建议报告采用一种发表逻辑,使得特别可靠的实验研究结果和结论成为后来研究者有益的参考;三是积极开展学科交叉,使我们的研究能够经受住更多学科学者的质疑与考验;四是希望能建立一个业内共同认可的收集数据的标准,最终汇聚成更大规模的标准化数据,使人因数据产生更大的价值。

5 -10 线下参会的学术评议人,按发言顺序依次为:王辉、张昕楠、程晓喜、张昕、薛明、汪芳

分论坛三“测度与建筑空间模拟”于当日下午继续进行,由学术召集人、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马爽主持并进行发言。参与本场分论坛报告的学者包括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刘莹、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陈筝、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张海滨、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研究员杨林川、广岛大学助理教授李双金、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助理研究员杨柳、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邓巧明,展现了多种人因测度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在建筑空间行为模拟方面具备的潜力与可能(分论坛三报告内容见本刊p050-p071)。

分论坛三报告结束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高博、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韩昀松、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薛明分别就报告内容进行了评述。高博教授指出,8 位年轻学者的研究聚焦而有趣,展现了人因测度技术和空间模拟技术在城市建成环境中的广泛应用;他认为,不论采用何种技术工具,都必须回归城市和建筑空间问题的本质。人因视角下的建筑学研究,未来的疆域会更加宽广。韩昀松教授认为,城市人因工程学在研究方法和技术上做出了大幅创新,极大地拓展了建筑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边界;他认为城市人因领域未来的发展,从横向来看,可以继续拓宽与不同学科的交叉;纵向维度上,可将建筑、环境与使用者的实时交互数据与全生命周期机理揭示联系在一起,立足复杂性科学视角,揭示人居环境系统特征,其所能揭示的科学机理将超越其本身时间累积,从而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薛明总建筑师在评议中提到,在城市交通空间模拟领域,除了疏散研究以外,还有大量日常生活的空间场景也值得我们去研究、需要我们去改善,数据支持的循证设计在未来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能早日能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到设计院的工作中。

博士后分论坛(分论坛四)“城市公共空间感知量化与评估”,由学术召集人洛桑联邦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数字人文研究所(DHI)博士后研究员邓慧姝、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研究员谢祺旭担任主持并发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研究员方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系博士后殷雨婷、香港中文大学博士项路遥、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建成环境学院博士杨森琪、麻省理工学院硕士涂晗分别就主题进行发言,综合展示了年轻学者们在城市人因领域研究中的学术探索、科研能力及其无限可能(分论坛四报告内容见本刊p072-p089)。

11 -15 线上参会的学术评议人,按发言顺序依次为:高博、郝洛西、龙灏、韩昀松、肖毅强

博士后分论坛报告结束后,北京大学教授汪芳、同济大学教授郝洛西、重庆大学教授龙灏、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肖毅强、清华大学教授王辉、天津大学教授张昕楠依次就报告内容进行评述。汪芳教授认为,这些研究主题非常明确,体现出年轻学者们的学术能力和学术探索,随着面对的环境对象分类越来越细致,加之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需要进一步归纳出更加具体的系列科学问题,并提炼一个高屋建瓴的学术思路将其串联,形成一棵可持续生长的“学术树”,持续推动城市人因领域不断发展。郝洛西教授对利用人因技术研究空间感知和城市规划非常认可,认为人工智能对设计方法的改进会提升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同时,她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如何建立一个轻量级的景观行人交互界面的视觉感知机制;脑电(EEG)的波动激烈说明了人在空间中活动的活跃,但与生理反应的正向或负向反馈之间如何建立判别机制,等等。在引入生理学、心理学数据的研究过程中,“数据—情感—空间质量”的映射关系应当得到重视,这也要求研究者需要具备更加细致的数据处理能力。龙灏教授肯定了分论坛四更为聚焦和具体的研究内容,他认为,城市人因工程学是从依赖主观经验判断的设计转向设计科学的重要进程之一,研究目的在于将建筑设计得更好,但现实的问题同样存在:一方面,在使用先进设备获取数据进行设计反馈的过程中,如果样本数据量不够,数据意义在哪里,数据规模又应如何判断,如何论证建筑设计的精确度;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所依赖的数据和数据依赖的算法全部被收集和创造完毕,建筑学科的不可替代性如何体现?肖毅强教授认为,城市人因定量化研究的目标是最终让数字技术更好地满足我们的需求,为我们观察熟知的环境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当前,人因感知设备正在不断迭代,如细分到某一个群体上(如老人、儿童、女性等),可以预见会更容易获得有价值的数据。他最后还强调,研究仍然要引入主观的价值评判,准确的主观评价也是我们建筑学研究的核心价值点之一。王辉教授体会“城市人因年轻学者论坛”中的“年轻”不只是一种客观描述,更应该是一种心理状态,意味着对学术的无限好奇与执着探索,这是对建筑这个古老学科赋予生命力的尝试。他鼓励年轻学者们要永远保持好奇心、保持锐度、保持持续输出的状态,探索为年轻提供注解的永恒话题。张昕楠教授表示,年轻学者们展示了精准、先进的数据获取及分析方法,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们学科的前沿水平,最后他还借助自己在京都大学博士研究时期利用Sensor System 研究的经历,肯定了高精尖的人因设备在数据表征的精准度和深度方面所具有的潜力和价值。

在论坛最后,张利教授对论坛交流的成果进行了总结。他表示,看到30 余位年轻学者的精彩分享,他感到十分振奋。从研究的方法论层面,年轻学者们已表现出不可限量的潜力,以及扎实的科研训练基础与规范的治学研究标准,这将是未来建筑学科在国际竞争体系内有望产生引领性的一种保障;从研究的认识论层面,年轻学者们一定程度地突破了曾经在快速发展时期、受传统建筑学诠释思维和主观判断所带来的局限,从人的角度在碳基(建成空间)—硅基(信息技术)—氨基(神经与生理)三重世界之间建立了联系和互动;从研究的目的论层面,年轻学者们对人的生活的关注,已经从现代主义建筑时期的伦理层面的关注,逐渐转向由真实世界采集数据、进而定义科学问题、探究设计干预的解决策略的一条路径。这也是未来亟待通过学术共同体的建设开拓和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最后他对参与论坛、无私付出的学术评议人,以及积极进行科研成果分享的年轻学者们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16 未能收录于本刊的报告内容详见论坛会议手册,图为下载二维码

猜你喜欢

人因学者教授
基于“BOPPS+对分”的人因工程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智珠
学者介绍
人因培训的新探索:人因实验室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