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3-07-30李振兴

种子科技 2023年12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大豆

摘    要: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我国种植范围广泛、用途多样,可以榨油,还可用于食品加工原料和粮食原料。我国有着悠久的大豆栽培历史,但是大豆的产量严重不足,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为此,应加大对大豆种植技术的研发力度,保证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大豆在生产的过程中遇到的病害和虫害的种类较多,要分析病害的发生种类以及具体的发生规律,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为提高大豆的产量奠定基础。

关键词:大豆;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2-0073-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65.1;S435.651       文献标志码:B

大豆种植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受到人们的青睐。利用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并且配套增产措施能够实现高产和稳产。大豆栽培技术包括选种、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导致种植户的经济收入降低,为此,加强大豆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非常关键,对促进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1 大豆种植技术

1.1 优良品种的选择和处理

结合当地的种植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高产、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选好种子后,应剔除病虫种子和杂质种子,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同时,检查种子的纯净度和含水率,做好种子处理工作。选择多菌灵、克百威福美双种衣剂拌种处理,能够有效预防地下害虫和二条叶甲等。选择咯菌腈·精甲霜,能够有效预防根腐病[1]。

1.2 选地和整地

在秋季做好土壤的整理工作,选择深松和深耕的方式,深度控制在30 cm以上。我国不同大豆种植地区的生态特点和生产条件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应灵活选择不同的整地方法。针对地势低洼和含水量充足的地区,可以选择轻松播种的方法。在深松的过程中要控制好深度,坚持循序渐进原则。有条件的地块可以将前茬作物残留整理干净,同时深翻12~15 cm。结合土壤情况和耕作情况科学整地,在春季播种前采取浅耙和镇压的方式。

1.3 合理轮作

1.3.1 合理施用有机肥

大豆栽培应坚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将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使用,合理搭配氮磷钾比例。

1.3.2 合理施用化肥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选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保证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搭配合理。通常施用尿素37.5~45 kg/hm2、磷酸二铵120~150 kg/hm2、硫酸钾60~75 kg/hm2,严格控制好氮磷钾比例,并且定期补充微量元素。

1.3.3 施肥方法

采用分层施肥的方法可以避免种子和肥料接触,一般情况下,将60%~70%的化肥施入到种子下方10~15 cm处。

1.4 播种技术

1.4.1 播种时期

当平均气温稳定在8 ℃左右时可以播种,春季大豆播种应选择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夏季大豆播种时间应选择6月中旬至7月上旬。

1.4.2 播种方法

选择机械化播种方式,实现播种、施肥、覆盖和镇压的连续作业,一次完成大豆种植,做好行距和穴距的控制工作,分别在60 cm和14 cm。每穴放入2~3粒种子。播种完成后要覆土3~5 cm。

1.5 栽培方式

1.5.1 大豆波浪冠层培育技术

为了确保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可以选择大豆波浪冠层培育技术,主要依靠人工干预实现对大豆植株冠层的改进,能够扩大大豆植株群体叶片的光合面积,提高光合能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和储存,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另外,该技术还能提高大豆生长过程中的通风透光效果,减少大豆底部植株枯黄的数量,降低植株发生枯萎病和腐烂病的概率。同時,控制好种植间距,并做好品种的选择工作。

1.5.2 两垄一沟栽培方式

两垄一沟栽培方式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和田间管理,每2行大豆之间增加1条垄沟进行穴播种植,对保证大豆的产量和质量意义重大。大豆主要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增加营养物质,通过该栽培方法能够改善植株的冠层形状,提高通风透光性,促进大豆植株根部的生长。

此外,该栽培方法能够提高大豆的抗干旱能力,一旦发生干旱可以采取垄沟灌溉的方式,将水资源直接渗透到大豆植物根部的土层,有利于根部吸收水分。一旦出现降水天气形成积水,还能及时通过垄沟排水,避免大豆根部出现腐烂[2]。

1.5.3 垄体分层种植技术

植株高和生长周期较长的大豆品种可以选择垄体分层种植技术,能够合理控制肥料,采取机械化方式管理水分和调控施肥工作,保证水肥管理的精准度,提高水分资源的利用率,满足不同生长阶段大豆对养分的需求,保证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1.6 田间管理技术

1.6.1 科学施肥

大豆在生产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较多,要结合大豆不同生长时期的特点科学施肥。在大豆播种前要做好基肥的施入工作,结合土壤墒情控制好氮肥用量。此外,可以适当增施有机肥。大豆生长初期,根部会有根瘤菌,但是无法满足大豆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需求,要结合土壤的肥力情况适当追施氮肥,满足大豆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需求。夏季多雨天气可以结合雨季施入尿素,提高施肥效果[3]。

1.6.2 田间除草

大豆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杂草的影响,在播种后要做好田间的封闭除草工作,可以使用50%施田补100~120 mL/hm2。不同杂草类型选择的药剂存在明显差异性,单子叶杂草选择精稳杀得;双子叶杂草选择克阔乐,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此外,在除草过程中要把握好时间,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剂量,否则会影响除草效果。

1.6.3 化学防控和排水灌溉

在大豆生长初期,营养过剩会导致大豆徒长,应采取化学防控措施预防大豆发生倒伏,可以选择缩节胺300 mL/hm2兑水300 kg/hm2均匀喷雾即可。在开花结荚期和鼓粒期,出现干旱天气要及时灌溉,结合大豆的生长情况提供充足养分,避免出现落花和落荚[4]。

1.7 及时收获

根据大豆的收割标准及时收获,选择机械设备或者人工收获的方法,避免大豆豆荚过于潮湿或者过干炸裂。

2 大豆病虫害和综合防治技术

2.1 大豆根腐病

2.1.1 主要为害

大豆感染根腐病后症状明显,根部和茎基部出现褐色病斑,呈不规则状分布特点。严重时会导致主根和侧根腐烂,影响大豆地上部分的生长,造成叶片黄化和提前脱落,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根腐病的发生和当地气温、田间管理有直接关系,在多雨高湿和地势低洼的环境下容易发病。

2.1.2 防治方法

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将大豆与禾本科作物合理轮作,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提高大豆本身的抗病害能力。在播种前可以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选择一定量的咯菌腈种衣剂,加入噻虫嗪拌种。针对发病严重的田块,可以选择70%恶霉灵2 000倍液进行灌根处理,或选择50%多菌灵1 000倍液进行灌根处理,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2.2 大豆灰斑病

2.2.1 主要为害

大豆灰斑病在许多大豆产区都有出现,发病之后患病部位会出现圆形或者不规则病斑,中间为灰色,边缘部位为深褐色。发病严重会造成叶片干枯脱落,与大豆的品种和气候条件有直接关系。一旦遇到低温多雨天气会增加发病概率,特别是大豆开花期和结荚期遇低温多雨,发病概率增高。

2.2.2 防治方法

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并且做好科学施肥和田间管理工作。选择35%多克福包衣处理种子。在发病初期用化学药剂防治效果显著,可以喷洒25%嘧菌酯2 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18 000 g/hm2。

2.3 大豆霜霉病

2.3.1 主要为害

大豆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病菌直接通过气流或者雨水传播,种子也会携带病毒,发病后叶片黄化,葉片背面会出现大量灰白色霉层。

2.3.2 防治方法

近年来,关于大豆霜霉病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一些学者更加关注品种的抗性问题,认为通过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能够降低该病的发生概率。此外,发病严重的田块应选择药剂防治,可以使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以选择25%吡唑嘧菌酯1 500倍液防治,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2.4 大豆蚜虫

2.4.1 主要为害

大豆蚜虫1年能够发生多代,繁殖能力较强,发病后会造成大豆植株矮化,是引发煤污病的重要媒介,还会传播病毒病,导致大豆植株的花叶畸形,直接影响大豆的质量和产量。

2.4.2 防治方法

选择吡虫啉和抗蚜威等传统药剂会使蚜虫出现明显的抗药性,应结合当地蚜虫出现的特点选择新型杀虫剂。可以选择1%苦参碱2 700 mL/hm2左右,或50%氟啶虫胺腈675~1 125 g/hm2防治,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要合理交替使用药剂,防止害虫出现耐药性。

2.5 大豆食心虫

2.5.1 主要为害

大豆食心虫是常见的害虫之一,对大豆产量危害极大。老熟幼虫会在土壤中越冬,雨季频繁或者土壤湿润的条件下不利于幼虫羽化,可以降低虫害的发生概率。

2.5.2 防治方法

防治大豆食心虫时,做好虫情预报工作,提高防治效果。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大豆品种,在秋季深翻土壤。在成虫羽化阶段选择药剂防治,可以使用高效氯氟氢菊酯和溴氰菊酯等除虫菊酯类的杀虫剂,选择25%灭幼脲2 000倍液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也可以选择80%敌敌畏337.5~450 kg/hm2熏蒸杀虫。利用害虫的天敌赤眼蜂防治效果显著,释放量为450万~675万头/hm2,在成虫羽化的盛期阶段可以释放2次。虫害严重的田块可以选择白僵菌37.5 kg/hm2。秋季深翻土壤可以消灭越冬虫源,提高防治效果。

2.6 综合防治技术

2.6.1 农业防治技术

选择抗病能力强和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保证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选择完种子后要做好晾晒处理,灭杀种子表面病菌。控制好播种密度,密度太大会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做好大豆的田间管理工作,包括施肥管理和灌溉管理,增强大豆本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2.6.2 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防治效果显著,可以选择频振式杀虫灯或者防虫网等。蚜虫具有一定的趋光性,可以在田间设置银灰色的塑料薄膜条,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也可以选择黄板和蓝板诱杀,制成一定比例的糖醋液诱杀害虫。物理防治技术对外界生态环境的污染比较小,可以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2.6.3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优势明显,具有低残留和低毒性的特点,同时不会有过多的药物残留,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天敌防治。利用大豆病虫害的天敌捕捉害虫。在应用生物防治技术的过程中,应加大对病虫害天敌的保护力度,减少田间内的害虫数量,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2)植物免疫诱抗剂。该技术的主要原理是诱导植物对有害的生物产生免疫抗体,通过植物的自身防卫和代谢等作用来减少或者减轻病虫害的危害。当前常见的植物免疫诱抗剂包括蛋白类和寡糖类,其中的壳聚糖在防治细菌性斑点病和灰斑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5]。

2.6.4 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依然是当前大豆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要注意了解化学药剂的用量和用法,在掌握病虫害发病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之上合理用药,提高防治效果。

3 结束语

大豆作为主我国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我国的种植范围广、用途多。在人们对大豆需求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选择科学的大豆种植技术能确保大豆的产量和质量,满足消费者对大豆的需求。此外,还应做好大豆种植的田间管理工作,为大豆营造健康的生长环境,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减少不利影响,保证我国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启强.大豆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推广实践[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2):205-206.

[2]卢中杰.大豆高产栽培技术[N].河北科技报,2021-03-23(6).

[3]张秀朵.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研讨[J].农家参谋,2020(19):108-109.

[4]蔡文秀,黄新阳,赵云.济宁市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37(11):54-56.

[5]杨佳慧.浅谈大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治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20(6):81-82.

(编辑:郭志阳)

作者简介:李振兴(1982—),男,汉族,山东汶上人,专科,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业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